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獅山社區:“一會一平台”構建社區服務微循環

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委員會

2018年11月02日13: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社區作為城市中最具活力、最多元化的組成部分,是一個城市的微縮,是城市治理的重點與難點,而小區作為社區的細胞,則折射出諸多社會問題。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獅山社區沁怡家園居住人口約5000人,小區使用歷史超過10年,存在著鄰裡糾紛、家庭婚姻矛盾、樹木遮光、空調機滴水噪聲、垃圾堆放、物業費欠交、樓道走廊堆放雜物等諸多問題,矛盾長期積累堆壓,造成居民、業委會、物業對立情緒突出。與此形成矛盾的是,小區中黨員的先進引領力量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有心支持社區發展的社會力量找不到渠道發揮作用。基於兩者不可調和的矛盾,蘇州高新區獅山街道獅山社區在匯豐社區伙伴計劃的支持下,以沁怡家園為試點,創新建立互助會,組建四方平台,以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為基礎,疏通各方溝通之渠道,助推社區和諧之發展,鞏固基層黨建之根本。

二、做法與經過

1.黨員居民做好社區發展“領跑人”

黨員在小區管理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黨員通過自己的骨干、帶頭和橋梁作用,影響和帶動周圍的群眾。互助會項目組進入小區,首先將小區內的黨員居民發動起來,將14名願意為他人服務的黨員組建成黨員志願者團隊,並布置任務,要求黨員做好表率。黨員居民敢於亮身份,貼近百姓,為民幫困解憂,他們積極參與“義務保潔勞動”“幫扶結對老人家庭”“鄰裡糾紛調解”“小區臟亂差管理的整治”等活動。小區在黨員先鋒模范的引領下,以往冷漠陌生的鄰裡關系有了改善,發生了很多互幫互助、溫馨感人的故事,如百萬巨獎防騙制止、百歲老人摔傷受到鄰裡幫助攙扶回家、綠化帶凳子上撿到金銀珠寶交返失主等。互助會倡導開展了以小區黨員為骨干的大型小區衛生清掃和撿拾垃圾活動,吸引了許多居民自發參與。上到80歲的老人、下到7-8歲的孩子共同參與其中,不僅美化了小區環境,更營造了一種社區精神,激發了居民關注、參與公益的激情。

2.八大團隊打造社區建設“百寶箱”

為了將“自治”落到實處,提高居民參與度,互助會通過印發“居民需求咨詢表”征求各方建議,整理出生活服務、文體娛樂、法律咨詢、聊吧書屋、居民互動五大板塊﹔通過居民自主報名、自我組建、自我管理,先后組建了“黨員志願者團隊”“法律咨詢”“居民組長”“退伍老兵”“廣場舞”“腰鼓隊”“乒乓球隊”“歌唱隊”八支團隊。基本涵蓋社區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類人群都能根據需要找到相應的團體組織,不僅活躍了小區居民的文化娛樂生活,還營造了互幫互助的融洽的社交氛圍。“法律咨詢”團隊是最受群眾喜愛和關注的,在物業管理、鄰裡糾紛、家庭婆媳矛盾的協調方面,已成功妥善接待了20多起小區積累的長期難以解決的煩惱事。“居民組長”團隊有25人,都是樓道的熱心居民。互助會將此隊作為小區管理的中堅力量,對樓道的安全衛生、鄰裡矛盾及時處理。“退伍老兵”團隊成員為20人,他們展示軍人風採、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小區居民的愛國主義教育。“腰鼓隊”成員已達50人,腰鼓隊的姐妹們以腰鼓為樂相聚,一起互幫互助,為鄰居之間搭建一座信任參與的橋梁,並已有多次外出表演的經歷。“乒乓球隊”聚集了小區裡的乒乓球愛好者,他們常年打球,切磋技藝、聯絡感情,身體健康了,鄰裡關系更和睦了。“歌唱隊”由30名愛好唱歌的居民組成,他們集中在一起,在教師的指導下唱歌,弘揚了小區人文環境氛圍。

3.互動組織鍛造社區活動“吸鐵石”

互助會充分整合小區內的黨員、居民樓道長等資源,帶動更多的居民融入到小區互助建設中來,自發形成小組為小區出謀劃策。搭建公共平台鏈接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和小區居民,整合資源,發揮小區居民自治、居委會帶頭作用,參觀學習先進的小區自治成果,利用社區已有較成熟的活動團隊和人員為有需求的居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互助會先后聯系蘇州市附二院橫塘分院醫院4名醫生為小區居民進行免費健康醫療指導﹔牙博士醫院為居民免費做牙病檢查,並分發小禮品100份﹔江蘇銀行針對小區居民進行理財知識宣傳,並分發小禮品100份﹔明基醫院為居民免費進行眼科疾病檢查、醫療測試﹔興業銀行在小區進行寫春聯、縫補衣服、糖畫制作活動,並為年老殘疾的居民提供理發服務。諸多黨建共建單位和社會組織為社區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形成居民自治、多方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成效與反響

城市化的迅速發展,將來自全國各個地區的文化、習慣、年齡、愛好、經濟等各異的人群聚集在一個生活空間——小區,由此,各種社會問題凸顯。蘇州獅山街道獅山社區在沁怡家園的試點工作,收獲了良好的評價。

1.黨員作用由“小”變“大”

互助會組建的團隊的活動中,都有黨員的積極參與,並承擔起領導和骨干作用。在開展的一系列幫扶結對、鄰裡家庭糾紛調解、小區義務勞動、雜物僵尸車清理、小區環境設置更新改造、拖欠物業費等活動中,黨員居民無私奉獻、貢獻力量。在互助會的推動下,黨員對自身的先進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對先鋒模范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改變以往“事不關己”的消極心態,以更沉重的使命感投入小區建設,更好地發揮了共產黨員的作用。近一年來,伴隨著活動的不斷開展,沁怡家園由一個管理無序的小區轉變為環境優美、管理規范有序、居民互幫互助又活躍的鄰裡和諧的小區。

2.小區溫度由“冷”變“熱”

沁怡小區生活的居民由陌生、冷漠的鄰裡關系轉變為基於各項興趣的團體,有法律問題,找“法律咨詢”團隊﹔有家庭糾紛,找“居民組長”﹔想運動,就加入“腰鼓隊”、“廣場舞隊”和“乒乓球隊”﹔想娛樂,則加入“歌唱隊”。小區的弱勢群體得到關愛,與高齡老人進行結對幫助,解決了高齡老人與家人的后顧之憂。居民參加各項團隊活動,從陌生到熟悉,從冷漠到關愛,在互助會組織的節日活動中,老少聯動,三代同場,其樂融融。小區裡,抱怨少了,談笑多了﹔爭吵少了,笑臉多了﹔冰川變成了春日暖陽,照耀在每個居民心裡。

3.小區管理由“虛”變“實”

互助會以居民的參與來推動和改變小區管理的不足和缺位等問題。傳統的小區管理,居委會、物業公司、業委會往往勁不能往一處使,好心辦事卻得不到居民的理解。在互助會和四方平台的作用機制下,“四方”力量緊密配合,分輕重緩急,穩妥地化解了小區多年積累的老大難問題,有效地激發了居民參與自治的熱情,完善了小區民主法制管理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和小區面貌的改觀。

四、啟示與討論

社區治理創新是社會治理創新的重點和難點,社區治理創新就是要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讓百姓安居樂業、實現社會和諧穩定,這是社區治理的根本目的。基層黨建的基本要義是把黨的領導植根於基層、植根於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組織群眾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實現黨領導社區治理、依靠群眾加強社區治理。

1.加強小區治理必須充分發揮黨員作用

城市小區人口基數大、來源復雜,與之對應的是也存在著大量黨員先鋒力量,對於這些力量的激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匯聚起聯系服務群眾、宣傳發動群眾的力量。沁怡家園互助會打造的八大團隊中,第一個成立的就是“黨員志願者”團隊,小區黨員們除了以志願者團隊成員身份做好表率、參與小區治理外,還滲透其他七大團隊,在其他團隊組織的活動中積極參與,並承擔起領導和骨干作用。黨員像一條繩子串起整個小區的各個組織、團隊,發揮模范先鋒作用,保障小區治理有效推進。

2.加強小區治理必須充分串聯各方力量

互助會的本質工作,就是發揮橋梁作用,溝通各方力量,使各種力量由點成面,覆蓋治理的各個角落。小區的各方力量得到整合以后,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小區建設,使小區得以良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互助會開展以來,得到了廣大居民的熱心參與,互助會、業委會、物業、社區四方合作默契,幫小區解決了多年來積累的諸多疑難雜症問題,說明互助會、四方平台合作模式是民主自治小區管理新的有效的探索。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