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揚州廣陵區汶河街道:“五聯十問”工作法 構造黨建共同體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汶河街道辦事處

2018年11月01日15: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汶河街道總面積2.6平方公裡,總人口6.9萬,下轄9個社區。下設9個社區黨委(黨總支)、61個黨支部,黨員1427名。其中“兩新”黨組織24個。汶河的特點為“一老一小、一古一新、一長一短、一文一特”。“老”是指老城老人多,“小”是指優質幼兒園、中小學校多,租住學區房的孩子多﹔“古”是指古城、古街、古巷、古宅文化底蘊深厚,古色古香庭院多,世人心目中的“老揚州”很多源於汶河﹔“新”是指創新創業人才多、新揚州人多。“長”是指商貿服務業是長處﹔“短”是指“螺螄殼裡做道場”,可用空間載體少。“文”是指文脈資源多,文人賢士多、文旅文創載體多。“特”是指城市管理、社區建設、商圈黨建是特色。街道很小、挑戰很多、能量很大、舞台很廣,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是內在需要、自覺追求。汶河街道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圍繞“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部署,結合老城區老百姓的實際需求,探索推行新時代汶河黨建“五聯十問”工作法。

二、做法與經過

工作法通過“五聯”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各層各類黨組織連接起來,形成互聯互動的組織依托,把黨員、骨干、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新時代奮斗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五聯:一是組織聯系組織。即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分別聯系駐地單位或非公企業或社會組織,聯出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持續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二是書記聯系代表。街道層面書記聯系黨代表(含駐區黨代表)以及基層黨組織書記代表,社區層面社區書記聯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轄區黨組織書記代表,聯出民情民意訴求的雙向快車道。三是班子聯系黨員。1名街道、社區、轄區各類黨組織的班子成員聯系5+N名黨員,聯出黨員干部團隊形象﹔四是黨員聯系骨干。1名黨員聯系5+N名骨干(包括行業骨干、社會精英、道德模范、創業能手、鄉賢能人、大師名家等),聯出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五是骨干聯系群眾。1名骨干聯系5+N名群眾(入黨積極分子、志願者、商戶、困難群眾、特殊群體等),聯出骨干的中堅帶動力。

與此同時,按照可定義、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的“五可”原則,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十問”,問人問事、問出初心、問出擔當、問出成效,持續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

一問組織、二問單位,問出特色發展高質量。掌握組織工作狀況,是否嚴格執行“三會一課”制度,是否正常開展各類組織活動,是否將黨的主張、組織的意圖、上級的要求及時傳達到位、落實到位。通過問基礎、問特色,問出黨組織組織力的持續提升。定期走訪拜訪,詢問了解單位概況、發展情況、人才需求等以及文明建設,並推行挂鉤服務、駐點服務、精細服務。通過問發展、問訴求,問出單位經濟、文明建設效益。

三問目標、四問個人,問出實干擔當新作為。根據崗位要求、職責任務、發展目標,圍繞擔當、擔責、擔事、擔難,問單位的發展目標,問個人的崗位目標,問看齊比拼的目標,推動形成基層的同志向機關看齊,機關的同志向班子成員看齊的良好風尚。通過問責任,問標杆,問出工作新實績。緊扣群眾需求,開出“民情快遞單”,第一時間下單快遞直到解決,聯出魚水深情。通過問執行,問服務,問出好作風。

五問學習、六問思想,問出干部隊伍高素質。組織與組織、單位與單位、組織與單位結對學習,聯建學習平台,聯辦學習活動,聯結學習互助組。通過問心得,問成效,讓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提醒談話等,及時溝通了解思想動向,將思想工作做到一線,解決干部職工、商企居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問心聲,問需求,問出真情實感。

七問文明、八問文化,問出城市美好新生活。聚焦城市文明建設常態長效“雙常”目標,實行“路長”“街長”“巷長”“區長”責任制。通過問參與,問貢獻,問出文明新高度。聚焦“文化品牌拓展年”,問如何以汶河仁豐裡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為契機,學會用保護的思維創新,以運營的思路保護。通過問傳承,問復興,問出古城文化新地標。

九問民生、十問安穩,問出百姓群眾獲得感。結合網格走訪、挂鉤聯系等,問家庭情況、問創業就業、問困難訴求,找准服務切入點,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通過問需求,問訴求,問出群眾的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落實城市安全發展部署,強化屬地責任,特別是“兩會等敏感時期,問是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問是否扎實做好矛盾化解、重點穩控等工作。通過問矛盾,問隱患,問出古城的和諧安定。

三、成效與反響

汶河街道在“五聯十問”工作法基礎上,通過強化區域黨建合力,促進區域多元共治,實現區域服務共享,最大限度畫出黨群同心圓。

1、黨建合力,鞏固基層戰斗堡壘。在“五聯十問”基礎上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運行機制,推進街道社區、駐地單位、行業等互聯互通、融入融合,打造責任共同體、發展共同體。一是搭好黨建架構。建立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商圈黨建聯席會為中樞,社區街區、駐地單位、行業協會、非公社團等多領域黨組織共同參與的“1+1+N”黨建工作模式,形成“上下貫通、縱橫聯動”的區域化黨建體系。二是擴大黨建覆蓋。根據駐區單位眾多、“兩新”組織雲集的區域特點,以單建、聯建、派駐黨建指導員、紅星使者等形式,先后組建了珍園街區樓宇、黃金珠寶行業、潤玉堂社團、常青藤離退休、居民網格等各類黨組織23個。同時,牽頭成立文昌商圈商會,組建古城管理聯盟、商圈企業家聯盟、海歸菁英聯盟、行業協會聯盟等社會組織,促進組織全域覆蓋。攜手名城公司黨組織,打造“阮元家風學堂”,被省委組織部授予全省首批“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范點”。三是社區黨建分片。將9個社區分成3個片區,打破區域界限、資源束縛,通過黨建統領、分片結對、挂包幫帶、捆綁考核,深度整合社區、駐區、轄區黨建等各類資源,變“單打獨斗”為“抱團作戰”。截止目前,已成功打造紅色巴士、福萬家彩色幸福聯盟、金色商圈紅色名片3大片區黨建品牌。下屬龍頭關、常府社區聯手打造社區兒童友好品牌﹔旌忠寺、皇宮、通泗社區共同創設黨員“壹家”互助基金。微視頻《大社區裡說黨建》榮獲市“微黨課”視頻評選二等獎。四是建立黨建聯盟。以共目標、共需求、共利益為紐帶,牽頭成立“新時代文昌商圈黨建聯盟”,其中既有駐地黨政單位,也有學校、醫院、銀行,還有餐廳、百貨商場、家電賣場及連鎖藥店等。在聯盟的有力推動下,時代廣場創成揚州最大創業孵化基地,與蘇北醫院聯建紅色4S人才服務站,與揚大醫學院共建博士工作站,常態提供家門口飯碗、家庭醫生、職業技能培訓、四點半課堂等各類服務。文昌商圈黨群·網格化綜合服務中心“紅色會客廳”已成為聯盟日常組織活動的“樞紐”。

2、多元共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新時代黨建“五聯十問”,為基層治理打開新局面。一是上下“聯動治”。緊扣城市治理重點與難點,就農貿市場問題,聯合市區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市率先回收石塔、荷花池農貿市場相關管理權。就老城區“停車難、行車難”問題,率先與市交警部門共建共治,常態開展交通秩序整治。大力開展車位革命、廁所革命、垃圾革命、綠色革命“四大革命”,累計拆除地鎖800多個,新增車位1500多個,打造觀風巷等彩色花卉巷12處。二是區域“常態治”。聚焦城市管理“七子”“八亂”問題,強化黨員干部“正規軍”、群眾百姓“志願軍”、商家企業“近衛軍”等作用發揮,將街道、社區、駐地單位、“兩新”組織黨員干部全部編入184條街巷、44個老小區、4個農貿市場以及53個重點網格,定人、定崗、定責、定標。牽頭成立古城管理聯盟,聯合城管、公安、物業、商家、駐地單位,強化市民公約、自治章程、行業自律、門前四包等硬規范、硬約束,讓各自看好自家的門、守好門前的路、管好門口的車。三是網格“微自治”。深化網格黨建,探索“小區+樓棟+社團+商家”網格自治模式,構建“1+1+x”網格自治共同體,形成了社區人、社會人、單位人、草根人等各類人群共治共享格局。成立治理理事會、圓桌議事會等,聚焦網格長、社區組織、轄區單位等15類人群,聚焦社情民意,先后解決了小區停車難、私搭亂建等100多個居民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形成停車、養寵等“微公約”10多個。荷花池小區成為全國物業管理樣板。

3、服務共享,促進基層黨群同心。“五聯十問”工作法成功推動各類資源下沉、服務平台升級、黨建成果共享。一是開單項目有領辦。堅持問題導向,街道牽頭制定黨建責任10項清單,列出13類500個黨建民生“問題清單”,通過街道社區、駐地單位黨組織接單領辦,先后完成黨建為民服務項目269個,涵蓋城市文明、居家養老、幫扶濟困、文化文創等種類,服務受眾超10萬人次。其中,由各類黨組織書記領辦的“書記項目”79個,解決了龍頭關社區鄰裡中心、常青藤離退休支部活動陣地等群眾最關注、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二是黨建活動有品牌。以“統一活動日”“大走訪”“在職黨員進社區”等為載體,通過學習教育聯搞,形成周三學堂、紅色課堂等10余個品牌﹔通過美好生活共建,常態提供家園微美化、志願微行動、文化微助力、居民微心願等20余類服務﹔通過各類活動聯辦,打造社區“睦鄰節”、四望亭書場、仁豐裡街區主題郵局、商圈“壹家”黨員義工聯盟,開展“名人講名城”“五進”主題活動。三是群眾參與有力度。邀請聯系群眾參與“周一說事”、大黨建工作例會、大片區工作例會等,進行“月度評事、季度論事、年度考事”,讓黨的主張、黨的決定在基層精准落地,實現無縫對接。長期開展“群眾評議”“黨員互評”“領導點評”活動,將宣傳黨的聲音、推動商圈發展、創優城市管理、興辦民生實事、實現作風轉變,作為考量重點。通過要情速遞、政令速行,不僅把黨員干事熱情激發出來,更讓群眾參與進來,滿足各行各業對汶河街道“宜居宜業宜商宜創宜行宜游”的美好向往。

四、經驗與啟示

1、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是“五聯十問”取得實效的關鍵所在。汶河在不改變黨組織隸屬關系情況下,選聘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兼職委56名。街道抓社區黨建統籌、抓駐地單位協調﹔抓專項資金使用﹔社區找基層黨建短板、搞黨建共建活動、暢民意反映渠道,細化黨建責任分工。

2、建立行之有效的機制是“五聯十問”有序運轉的制度保障。先后出台完善街道領導班子、黨員、志願者、群眾、非公企業“五級”聯系服務制,網格聯系走訪下訪制等28項制度規定﹔建立“大工委”“大黨委”聯席會制度,每月召開“組紀宣”大黨建例會、大片區例會等,形成高效運轉機制。

3、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打造宜居宜業環境是“五聯十問”的根本目標。出台創新創業扶持政策,實行“家門口飯碗”工程,鼓勵引導百姓發揮地處核心城區優勢,將閑置資產返租街道,招引專業人才統一運營,引導建設民居客棧、特色小店等,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同時,將仁豐裡街區改造、文明城市創建、彩色街巷打造等工作扛在肩上,常態推進,打造宜居宜業的良好“客廳”環境。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