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省句容市崇明街道:推行社區和諧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

句容市崇明街道黨工委

2018年11月01日14:3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幾年來,句容市崇明街道黨工委在城市社區普遍推行以“居民群眾說事、社區干部理事、聯席會議議事、駐區單位辦事、群眾代表評事”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和諧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以基層黨建創新引領社會治理創新,努力構建社區和駐區單位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推動社區、單位黨建實現互聯互動、共建共享,不斷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傾力打造平安和諧的幸福家園。

一、背景與動因

崇明街道地處主城核心區,現有社區13個,管轄人口12.07萬人,專職工作者91人,平均每個專職工作者服務群眾1300多人。隨著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建設和管理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因征地拆遷、企業改制、小區建設和物業管理等問題引發的矛盾時有發生,加強社區管理服務、維護社會穩定成為社區的重要工作,社區管理服務“人少事多”的問題日益嚴峻,迫切需要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針對上述問題,早在2012年年初,市委組織部和街道黨工委就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調研的情況看,社區內現有駐區單位106家,個別社區駐區單位多達11家,而真正建立共駐共建關系的卻較少。為有效發揮駐區單位的職能優勢,推動駐區單位社會性、公益性資源向社區開放,在市委組織部的工作部署和指導下,街道選擇了2個社區試行社區黨建工作議事會和輪值主席制度,通過“社區干部問事、聯席會議議事、駐區單位辦事”的方式,不僅暢通了社區、駐區單位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而且有效整合了單位資源優勢,先后為居民辦理實事好事12件,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到當年底,“五事”民情工作法逐漸推廣至句容城區13個社區。因此,從實踐的層面看,推行社區和諧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是完善共駐共建機制,構建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的有效手段。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議精神,街道黨工委堅持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突破,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效路徑,不斷創新完善社區和諧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健全共駐共建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城市基層延伸,厚植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全面建強黨的組織體系,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共商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推基層治理、共育先進文化、共同服務群眾、共建美好家園為重點,在開放中推進社區黨建、單位黨建互聯互動、有機融合,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推動城市各領域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

二、做法及成效

和諧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是一套內涵豐富、流程清晰的管理服務體系,宗旨是“以民為本”,抓手是“和諧共建”。從多年的實踐效果來看,社區和駐區單位溝通協調更加順暢,居民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組織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拓寬民意渠道,方便居民說事。依托社區黨群綜合服務中心,各社區專門設立居民群眾說事場所,根據實際每周確定一天為“居民說事日”,集中聽取居民說事。深入開展“百名社工、網格員進萬家”大走訪活動,成立14支志願者服務隊,採取“一卡一檔一簿”的形式(發放一張社區干群聯系卡、建立一份社區民生檔案、記錄一份社情民意登記簿),定期到居民群眾家中走訪,主動問需於民。中凌、紅旗、茅山等社區為方便居民說事,相繼開展百家講壇,邀請專家、教授、駐區單位代表、關心社區工作的居民代表等針對社區工作、百姓生活開展一系列的講座,同時通過在樓群院落懸挂說事信箱、開通說事熱線、在網上建立說事QQ群、微信群等方式,不斷拓寬居民說事渠道。今年以來,各社區共舉辦“居民說事日”活動400余次,走訪居民23000多戶,全部發放了民情聯系卡和建立了社區民生檔案,收集居民各類意見意願3214條,集中整理歸納為218條,目前已解決135件,正會同共建單位著手解決的13件。

定期梳理匯總,社區干部理事。每月末,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將收集的問題,進行梳理匯總,劃分為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矛盾糾紛、文化娛樂生活、便民利民服務等四大類,每大類再按照輕重緩急,分為即辦類、說明類、商議類三個小類進行分理會辦。所謂即辦類是指居民反映的問題,社區能夠自行處理的,都要及時給予解決﹔所謂說明類是指受客觀條件限制,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向居民解釋清楚,以免造成誤解,引起矛盾﹔所謂商議類是指擬提交社區黨建議事會討論的事項。社區“兩委”班子每季度末召開一次民情分析會,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根據群眾關注程度,初步確定4-6件為民服務事項。

搭建互動平台,聯席會議議事。每個社區都與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聯合成立黨建議事會,會前由社區與議事會成員單位聯系,就為民服務事項提前一周征求相關單位黨組織及主要領導的意見。在充分溝通協調的基礎上,適時召開專題會議,並按照社區黨建議事會章程有關規定,確定輪值主席、副主席,輪值主席根據社區提交的為民服務事項,聽取各成員單位代表的意見建議,經討論協商后,採取票決方式,確定為民服務事項,明確承辦單位,並在社區黨務公開欄內公示。街道13個社區與106家駐區單位確定的為民服務事項每年都達120多件。

整合多方資源,駐區單位辦事。社區黨建議事會成員單位本著“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按照承諾實事聯辦、黨建陣地聯建、弱勢群體聯助的要求,及時落實承辦事項,做到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辦理要求和辦結時限“五個明確”。先后涌現出中凌社區鄰裡守望服務隊、“愛心超市”讓愛心傳遞、梅花社區志願服務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村社區紅袖標義務巡邏隊、葛仙社區 “七色花”服務隊、河濱社區“彩虹橋”工程等服務品牌,得到了當地居民的廣泛好評。去年,各駐區單位共籌措資金近130萬元,幫助社區修補小區路面40余處,維修疏通下水道50余處,鋪設自來水管道近2000米,舉辦大型文藝惠民演出活動20場次,慰問幫扶困難群眾170余戶。

突出服務成效,居民代表評事。為避免為民服務事項出現決而不行、行而不實的問題,由市委組織部專門下發意見,要求對已經辦結的事項,由相關責任單位主動聯系社區,聽取居民的意見,對居民不滿意率超過1/3的事項,責成相關責任單位限期整改。每個輪值周期結束后,通過社區黨建議事會輪值主席向居民代表做專題報告、發放為民服務事項辦理情況評價表等形式,組織社區居民代表對駐區單位履諾踐諾情況進行集中評議,並將評議結果作為年底黨建考核的重要依據。目前,已完成的為民服務事項居民滿意率全部達95%以上,其中馬扎裡社區為民服務活動用房建設、東門社區打造“800平米市民學校”等事項居民滿意率達100%。

三、思考和啟示

推行社區和諧共建“五事”民情工作法,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組織共建實現全覆蓋,活動共建常態開展,資源共享基本成型,運行機制全面建立,城市基層黨建格局更加完善,在增強黨員宗旨意識,提升區域化黨建工作水平,更大程度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有的社區干部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導致在理事環節分類不准、辦理不及時﹔有的駐區單位參與共建工作積極性不高、方式較單一,等等。針對上述問題,要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

一要強化基礎保障,提升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分析在居民說事、社區干部理事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主要在於居民參與的廣泛度和社區干部的整體素質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要強化組織建設,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立足網格化治理模式,建立“街道—社區—院落小區—樓棟”四級黨建網格,並繪制社區黨建網絡化管理分布圖,確保社區黨建網格化管理不留空白,實現組織體系覆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責任主體、小區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為問事單元、黨員中心戶為服務骨干的上下聯動、全面覆蓋的民情收集網絡。要強化隊伍建設,積極推行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體系建設。鼓勵社區干部參加全國社工職業資格考試,不斷優化隊伍結構,提升整體素質。

二要堅持以民為本,增強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的實效性和互動性。實施“五事”民情工作法旨在整合社區和單位部門資源,共同解決居民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要注重發揮駐區單位的職能優勢,經常性地為社區提供法律法規咨詢等服務。也可以從加強居民的教育,通過舉辦節慶日聯歡、社區鄰裡節等活動,逐步提高居民群眾的整體素質,為社區居民營造和諧的生活環境。要推進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亮身份、樹形象”活動,實現社區服務向門棟、向家庭延伸。要努力營造“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共建氛圍,挖掘和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成效的典型單位,激發駐區單位、社區黨員群眾參與熱情。

三要健全工作機制,確保推行“五事”民情工作法的規范性和嚴肅性。根據社區黨建議事會“輪值主席”制度和章程的規定,會前要規范執行民情調研、民情分析等制度,做到居民群眾說事、社區干部理事有章可循。會中要落實為民服務事項票決制和“公開承諾”制,避免出現服務事項議而不決的問題。會后要強化督辦,堅持輪值主席述職和居民代表評事制度,確保駐區單位承諾事項落到實處。要落實駐區單位主要負責人的工作職責,按照“聯述、聯評、聯考”的要求,在政風行風評議、干部選拔任用等工作中,將各單位參與情況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從而推動駐區單位主動支持、配合社區各項工作。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