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貴州貴陽雲岩區:構建“三維一體”的城市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中共貴陽市雲岩區委組織部

2018年11月01日10: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秉持“區域化、大黨建”的工作理念,雲岩區主動順應城市化快速推進的新形勢,不斷強化城市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創新聯動機制,整合各方資源,完善服務功能,通過組織連結、機制連通、平台連創三個維度,打造黨建工作共同體,突破城市基層黨建條塊限制、封閉運行的模式,構建城市區域化黨建“三維一體”的新格局。

一、背景與起因

雲岩區是貴陽市的主城區,也是貴陽老城的主體部分,下轄城市社區27個,城市居委會145個,共有城市社區黨組織黨員10140人,城鎮化率接近100%,93.57平方公裡的轄區面積,居住了將近100萬的人口。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以及群眾需求的迅速增長,城市社區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一度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在三個方面,一是城市社區黨建呈現“條塊分割”“條強塊弱”的現狀,主要表現在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建工作相對成熟,樓宇、商圈、市場、街區等新興領域黨建通過近年狠抓后,也日漸欣榮,但缺少必要的組織連接形式,“條”與“條”各行其道,“塊”上資源聚集乏力,單位黨組織和地區黨組織難以形成合力﹔二是區域內各領域黨組織開放性、融合性不足,缺少推動橫向聯結、縱向聯通、“跨界”聯合的互動互聯機制,比如,居委會是自治組織,業委會是社會組織,物業公司是經濟組織,三者之間沒有隸屬關系,且均有自身的運行規則,沒有“誰聽從誰”的制度,也沒有“誰聯系誰”的常態機制,交流上存在難以逾越的“天塹”和“鴻溝”,資源供需不匹配,一些部門“溢出”的資源,恰好是一些組織的“甘露”﹔三是基層黨員對社區黨組織的認可度降低,主要表現為“流動黨員不願找社區、單位黨員不想理社區、離退休黨員顧不上社區、居民黨員幫不上社區”,究其原因,就是社區黨組織在設計開展黨組織活動時“一廂情願”,沒有結合各類黨員群體的特點,讓人提不起興趣。因此,近年來,雲岩區堅持問題導向,以城市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切入點,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區域化黨建工作為主線,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創新城市社區黨建組織、機制、平台建設,打造黨建共同體,提升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整體效應。

二、做法與經過

(一)組織連結高度融合,打破“舊壁壘”。著力打破傳統“單位建黨”各自為陣、條塊分割的壁壘,建立“三層三級”的區域化共建共治共商架構。一是社區共治委攬全局。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吸納有較強影響力、在基層治理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駐區單位、群團、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或有一定影響力的“兩代表一委員”等,組建27個社區共治委,同步制定聯絡服務、聯席會議等制度,聯結轄區300余個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深度整合資源、集聚能量、聯動左右,成為區域化黨建工作的新“引擎”。二是居委會共治會筑堡壘。以居委會黨組織為主體,吸收轄區物管公司、業委會、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個體商戶等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或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熱心人士等,組建135個居委會共治會,採取居民“議事會”“圓桌會議”等方式,抓好轄區自治工作。三是院落共治小組延觸角。依托130余個“候鳥式”功能型黨支部,組建院落共治小組,通過建立“黨群議事亭”,召開院落共建會、壩壩會,成立小區院落黨員志願服務隊、治安巡邏隊、糾紛調解隊等,提升小區院落黨員群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機制連通深度協作,實現“一盤棋”。遵循區域一體化原則,建立“聯盟”“輪值”“聯姻”機制,推動轄區各類黨組織緊密聯系,形成區域共駐共建“一盤棋”。一是“聯盟”攜手發展。在區域內推進行業統籌、領域統籌,建成大數據、旅游餐飲、醫療健康、文化文創等7類黨建聯盟,推行企業黨建聯抓、產業發展聯商、先進文化聯建、人才成長聯育、和諧社會聯促的“五聯”工作法,實現黨建工作協作共建,企業發展精誠合作。二是“輪值”激活動力。依托社區共治工作開展,建立“輪值”制度,區域“共治委”“共治會”成員輪流擔任“輪值主席(會長)”,認領解決區域內社會治理、民生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於年底開展“輪值主席(會長)”履責情況述評,確保工作實效。截止目前,共有150余個單位的負責同志擔任“輪值主席(會長)”,解決問題500余個。三是“片區”聯姻合作。秉持“大片區”黨建工作理念,整合“區域”為“板塊”,探索片區黨建管理模式,將27個社區劃分為6個黨建工作片區,統籌黨建、行政、社會資源,通過工作指定、主動認領、輪流服務等方式,推動片區黨建縱橫交流、優勢互補、共同提升,並按照痛點同解決、資源同整合、目標同實現,組織344對黨組織開展“三同”黨組織聯姻結對,實現片區、區域黨組織“跨界”合作。

(三)平台連創廣度契合,服務“全天候”。不斷完善和豐富服務平台建設,強化轄區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能力。一是“一站一家一中心”讓企業更有獲得感。整合社區、居委會、非公企業黨建資源,組建“紅領空間站”黨支部33個、非公黨建之家28個、非公經濟服務中心1個,建立“社區黨委+行業主管部門黨組織+非公企業”的共建包保制度,把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商業街區等“兩個全覆蓋”及惠企護企暖企工作,由社區黨委“單干”轉為區域“一起干”,讓企業有更多獲得感。二是“一家三站”讓黨員更有歸屬感。在27個社區創建黨員之家、黨員學習站、黨員活動報到站、黨員志願者服務站的“一家三站”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平台,組織開展“主題黨日”、黨組織黨員“雙找”、“黨員家庭戶亮身份”、黨員“五諾”等活動,使轄區每位黨員都有組織依靠,有平台干事。三是“3+x”服務平台讓群眾更有幸福感。面向轄區不同年齡、不同類別的群眾需求,統籌區域資源,在各社區統一打造了黨建文化院落、書記工作室、黨員(名人)調解室等3類固定服務群眾平台。並在此基礎上,發動轄區單位、社會組織各展所長,搭建多元化服務平台,開展四點半小課堂、鄰裡互助“1+親”、燭照心靈等活動,為區域群眾解決現實難題,讓群眾更享幸福。

三、成效與反響

(一)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享”體系,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核心。挂牌成立社區、居委會共治組織,重點圍繞統籌區域黨建、整合服務資源、推進基層治理等方面內容,發揮對社區公共事務“協同共商、區域共建、合力共治、發展共享”的工作職能,有效整合轄區各類資源做好社區公共事務的管理和服務,使黨在城市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加強,為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和社區治理建設凝聚合力,為構建城市基層“一核多元”的治理體系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形成“跨區域、跨領域、跨行業”機制,形成了融冰、架橋、突圍的暢通發展勢頭。從組織、機制、平台入手,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跨躍邊界”的黨建聯系機制,深化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層級基層黨組織的緊密聯系和資源整合,形成黨建工作合力,提升基層黨建工作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實現黨建工作效應的最大化。

(三)形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地盡其力”的服務風尚,讓黨組織成為各方依靠的“大家”。以服務發展、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為主題,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形式和活動載體,基層組織及黨員隊伍對黨組織的認同度不斷提升,黨建工作引領改革發展的潛力不斷得到挖掘,基層黨組織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四、經驗與啟示

(一)固“核”才能結“網”,要發揮好黨組織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的關鍵作用。將城市基層各級黨組織,尤其是社區黨組織,明確為領導社區黨建、整合社區資源的核心,強化其領導能力及整合能力,通過組織連接,將各類社區內的黨組織整合成為網絡,建立聯席工作會議,賦予各方決策參與權,才能強化共建意識,推進共建行動。

(二)機制“活”則全盤“合”,要建設好常態化聯結各方的機制體制。創新體制機制是活力之源,創出體制機制的優勢,讓各區域、各領域黨組織自由聯結,才能充分激發內生動力,讓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讓創富源泉充分涌流,凝聚成建設新福建的強大合力,才能促進政策、區位、資源等優勢充分發揮,將發展的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

(三)“有為”才會“有位”,要讓黨組織在務實創新中增強凝聚力。緊貼群眾需求和機關、企事業、非公等各類黨組織特點,組織開展特色鮮明、講求實效的黨組織活動,把不同行業、不同單位的特長展現出來,形成各展其長、各美其美的服務局面,讓黨員在個體付出中實現個人價值,在集體行動中感受社會價值,高度認同組織活動,才會高度依賴組織,緊密團結組織。

五、探討與評論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經濟社會在快速發展,黨的工作滯后了就是退步,城市社區黨建尤其面臨這樣的局面。居安思危、主動求變,是唯一圖強的路徑,在世界觀、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城市基層黨組織更應該主動適應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等互聯互動趨勢和城市大黨建需求,全面創新城市黨建模式,精心設計載體,才能以小載體托起大活動,確保各領域黨建有形有效,才能把城市黨建變少數人在干、多數人在看,轉化為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形成地方黨委統領負責、全域統籌的黨建格局。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