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四川內江市市中區城南街道:探索“網格建支部” 創新“四大”體系 深化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

內江市市中區城南街道黨工委

2018年10月31日16: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內江市市中區城南街道地處城區腹心地帶,是典型的老舊城區街道之一,總面積0.52平方公裡,下轄6個社區,常住居民27982人,流動人口4475人。黨工委下轄33個黨支部(其中網格黨支部17個),黨員1119名。2016年10月城南街道黨工委試點建立3個網格黨支部,2017年4月全覆蓋建立網格黨支部17個,將網格區域內761名黨員編入網格支部進行管理。網格黨支部建立以來,立足“小網格”、融“微服務”、聚“大民生”,創新組織、治理、運行、服務“四大”體系,探索出一條“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網格上,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矛盾格中化”的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新路子。

一、背景與動因

2016年前,城南街道6個社區的30個黨支部,主要以轄區企業、居民小組等為單位簡單劃分,隨著企業改制、棚戶區改造、流動人口劇增,致使基層黨組織劃分元素不明、黨的工作覆蓋混亂、超級支部產生等問題日趨凸顯,社區與居民之間的服務、社區與轄區單位之間的聯系、社區黨組織與黨員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出現“盲區”和“空擋”,造成城市基層治理難度加大、群眾滿意度低。

要把加強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增強基層組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新時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著力構建以城鎮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民為主體、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城南街道黨工委立足新時代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探索“網格建支部”,創新“四大”體系,有效破解了新形勢下城市基層治理的系列難題。

二、做法與經過

自2017年4月開始,城南街道黨工委科學運用區域網格化黨建理念,做強了網格黨支部的核心體系,做實了城市基層網格治理體系,做詳了網格治理運行體系,做細了基層社會治理服務體系,解決了居民群眾的實際問題,推進了城市基層社區治理新進程。

(一)固本強基,聚焦網格黨支部核心引領,健全基層黨組織核心體系。一是創新區域化黨建體系,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覆蓋“縱+橫”閉合式新型管理運行的協調模式,實現了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的互聯互動和網格黨支部、網格黨員的無縫對接,很好地解決了網格治理單元中黨組織缺位和虛位的問題,充分保証了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得到發揮。二是建立網格支部核心體系,根據“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網格上”原則,建立17個網格黨支部,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區域黨委、網格黨支部“三級”縱向組織鏈條,構建起以街道黨工委為統籌,社區區域黨委強管理,網格黨支部為核心,網格平台為依托的“一核四治一平台”運行機制(即以網格黨支部為核心,以網格平台為依托,推進“居民自治、區域共治、厲行法治、文化德治”相結合)。網格支部書記與網聯委主任“一肩挑”,支部委員充實到網聯委委員中,強化對網聯委與物業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社會力量的組織領導,整合轄區清掃保潔、治安巡邏、民間群團組織等力量,建成一支多層次、復合型的自治服務隊伍。三是強化夯實保障體系,整合轄區閑置房,通過協調、置換、改建等方式為13個網格黨支部落實辦公活動陣地﹔建立后續人才儲備庫,為每個網格儲備2名后續人才﹔整合原居民小組長、物業人員等補助資金,打捆解決網格支部、網聯委運行經費和成員補助,每年以獎代補給予每個網格1600元至12000元不等的經費支持,每月給予成員350元至550元不等的補助,為68名網聯委成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實現“陣地有保障、人員有保障、經費有保障”,確保網格黨支部及網格治理良性運行。

(二)夯實基礎,聚力網格治理機制創新模式,健全網格治理運行體系。一是破舊立新,破除原有居民小組自治機制,探索推行“1+1+3”網聯委模式這一新興自治機構。(網聯委,是網格聯合居民小組委員會的簡稱,是破除原機制后建立的新興自治組織,承擔著引導居民自治和服務的功能﹔“1+1+3”模式即是網聯委主任1名、社區民警或協警兼職委員1名、委員3名),有效整合原部分居民小組長(或助理)、公安網格A崗人員,組建成由17個網格黨支部領導的17個網聯委和一支85人的網聯委隊伍。二是融合聯動,將居民自治、區域共治、厲行法治、文化德治深度融合,各項治理相互交融,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協調配合。居民自治以建立《網格居民公約》為抓手,區域共治以融合區域黨組織和社會組織力量為護手,厲行法治以居民矛盾糾紛調解和法治宣傳為推手,文化德治以“鄰裡守望”等主題活動為扳手,有效形成“四治一體”運行格局。三是撬動要害,緊扣社區治理機制短板,構建居民自治的議商、協調、服務“三根”自治鏈條,做到網格內大小事務凡事必議,凡事必調,凡事必果,兩年來17個網格共商議老舊院落改造28處,商議居民水、電、氣分戶及衛生、漏水等事宜230余次,夯實基層治理運行基礎。

(三)立根履職,構建城市基層治理多元格局,健全網格治理體系。網格黨支部牢牢依托網格平台,堅持“商議、協調”科學化、法治化、規范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構建城市治理多元格局。一是凡事必議,網格平台服務常態化,突出網格黨支部牽頭抓總。網格黨支部牽頭制定《網格居民公約》,採取“引導式”參與自治事務“議事”全過程,程序上先提交網格支部討論后再交由網聯委組織居民代表討論,重大事項由黨員大會和居民院壩大會直接討論后,再由網聯委組織實施。沿江路396號院落的門衛聘請、大盛現代城外磚掉落、荷風水岸壩壩舞擾民等居民熱點自治問題都按此程序實施。同時,網格黨支部引領抓,網聯委具體抓,全面開展房屋信息、家庭基本信息、特殊人群信息“三單”摸底,摸清摸實轄區11271戶27982名常住居民和4475名流動人口基本信息,同時不定期進行更新﹔民情民意收集處置,按“建立台賬、掌握民情、協調處置、綜合反饋、監督落實”的“五步工作法”實現精准服務。二是凡事必調,以“調”為主繩依法推進情調、理調、法調“三調”原則。堅持小事由網格支部、網聯委在網格調,大事由社區黨委、居委會在社區調,重大事件由法律法規部門按法律程序調,成功解決老舊院落改造、公共通道阻礙、樓上樓下管道漏水等問題100余個,調處各類糾紛143件,實現“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矛盾格中化”的目標。三是凡事講法,網格治理推進法治化,突出黨員帶頭引領。網格治理始終堅持“依法治理,依法自治,依規辦事”原則,網格黨支部和網聯委成員實行按程序依法選舉產生,網格黨員堅持全程融進居民院壩會,參與議商網格事務,引導居民制定自治章程、自治公約,積極參與鄰裡糾紛調解,採取“結合式”推動法治宣傳進網格、進樓院、進家庭的“法律七進”活動,2018年,把“治安巡防”“青少年親歷計劃”“法尺論堂”等微服務項目納入重點實施,尤其是“法尺論堂”用身邊真實案例採取“互動式”普法講座,轄區黨員參與率達90%,全面提升黨員群眾法治意識,推動網格治理法治化進程。

(四)緊扣培植,推進“三大項目”落地生根,健全網格治理服務體系。一是緊扣培植“微服務”項目的觸動。17個網格共推出為老服務、幼兒關愛服務、婦女關愛服務、特殊群體關懷服務、綠色環保志願服務、夜巡喊話提示、居家安全等22項服務項目,服務網格內群眾達1020人﹔17個網格均成立便民服務站、流動人口之家、青少年之家、“430”課堂等,為青少年兒童提供服務4534人次,實現居民需求與服務精准對接,2018年引入內江九五醫院、內江雲安群等志願者隊伍為385名老人免費義診、理發。二是緊扣培植“文化活動”的互動。網格黨支部持續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主導開展“踐行十愛·德耀甜城”“尋找最美家庭”,評選“好家規”“好兒女”“好媳婦”,引導居民崇德尚善、鄰裡相望、和諧互助。2017年以來,以“鄰裡守望”為主題開展“粽葉飄香慶七一”“憶苦思甜喝米粥”“喜迎十九大”等各類文化活動110余次,累計參與5500余人次。圍繞“建設我們共同的家園”主題活動,在網格內組建合唱隊、腰鼓隊、健身隊、太極拳隊等各類居民活動團隊22支,舉辦壩壩宴、迎春座談會、道德講堂、健身舞表演等社區文化活動180余場次,增進了鄰裡感情,營造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氛圍。三是緊扣“重點服務”項目的示范。重點培育和開展了“法尺論堂、治安巡防、青少年親歷計劃”三大服務項目。採用互動式授課的方式開展法尺論堂,邀請內江師范學院法律專業老師及律師事務所律師在網格授課21次2220余人次﹔3個網格黨支部從4月起帶動黨員、發動群眾開展轄區治安巡防42場次﹔大力實施社會組織“培育引導計劃”,結合需求成立社會工作協會1個,將5名專業社工引進網格參與服務,將紅色基因貫穿於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8年5月開始,城南社工協會協助網格黨支部深入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活動,參與兒童174名。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探索“網格建支部”,街道黨工委創新建立了“組織、運行、治理、服務”四大體系,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明顯提升,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彰顯,基層治理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得到市委主要領導肯定批示並要求在全市范圍內推廣。

(一)網格建支部,釋放基層黨組織核心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新活力。堅持“一格一支部,支部建在網格上”,完善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的“三級縱向”組織體系,變鬆散疏漏為無縫覆蓋。支部建在網格上,實現了地域明晰、無縫對接,很好地解決了社會管理單元中黨組織缺位和虛位的問題,保証了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

(二)居民自治服務體制、自治服務路徑、自治服務力量的變化,演繹量變到質變新天地。網格黨支部解決了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服務功能延伸的“觸角”,實現了居民大小事務從無人管到有人管的“落地”。居民服務由原來由上而下的“被動”式服務轉換成了如今由下至上的“主動”需求服務,實現了原來單一服務向組團式服務的轉變,居民矛盾糾紛等問題由管理向治理轉變。

(三)居民自治服務能力培育和提升,開啟黨員帶動、居民群眾主動、社會力量聯動新氣象。形成了凡是公共事務重大事件均交由網格黨支部引導居民召開議事會來討論決定,“做不做、做什麼、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以及由誰來做”等都是由居民議事來決定的長效治理機制,堅持“走動式”服務,及時與居民溝通、商量的做法,在最大程度上遵從了民意,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參與度,居民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明顯增強。

四、經驗與啟示

加強新形勢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需要堅持以問題為突破口,打破原有不合理的組織體系和機構格局,勇於創新、大膽實踐,以點帶面逐步構建新型治理和服務體系。

(一)堅持黨建為統領,建立網格黨支部,是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關鍵之本。實踐証明,基層黨組織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的核心、是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各類基層社會組織的領導核心,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以“小網格”為平台的“微治理”全過程,推行以網格黨支部為核心引領,無疑是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的關鍵之本。

(二)堅持多元化服務為合力,推進城市多元共治,是增強基層治理能力的重要之法。實踐証明,不論是社區治理還是以“小網格”為平台的“微治理”,絕不是黨組織的“獨角戲”,而是網格成員的“大合唱”。黨組織隻有凝聚共識,才能推動發展,實現“諸多轉變”。網格黨支部的搭橋和成員的落地,切實解決了黨組織服務功能有效延伸的“觸角”,實現自治服務體制的轉變。居民原來的服務是由上至下的“被動”接受服務,如今是由下至上的“主動”需求服務,實現自治服務路徑的轉變。人防、物防、技防的大力整合,匯集了黨員、社區協警、社區居民和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的力量,實現自治服務力量的轉變。充分發動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等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及時解決問題和糾紛,實現了由“管理”向“治理”、單一服務向組團式服務的轉變。

(三)堅持活動融合為支撐,倡導互動因子,是營造基層治理氛圍根本之策。結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等,廣泛開展黨員的組織活動和志願服務,關心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幫扶困難群眾和環境整治等活動,在黨組織的引導和志願者的帶動下,群眾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不斷提高。黨員的組織活動和志願服務的開展,使得黨組織引領基層治理多了“左膀右臂”,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城市基層治理氛圍。

五、探討與評論

通過探索“網格黨支部”,“四大”體系的創新實踐,最大限度整合社區黨建資源,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完善了基層治理體系,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營造了基層治理氛圍,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益嘗試和探索。一是讓基層治理科學化。通過“組織、運行、治理、服務”體系的建立,有效夯實了基層治理中黨組織的核心地位,提高了城市基層治理決策的科學化水平。二是讓基層治理具體化。網格黨支部的建立,明確基層治理的目標任務,同時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格中化解”的目標。三是讓基層治理更加民主化。網格黨支部的建立,平台的搭建,QQ和微信工作群的建立,讓居民有更多的參與權、話語權、監督權,實現基層治理民主化。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