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河南洛陽市澗西區:“紅色港灣”情暖社區 黨建引領共建家園

中共洛陽市澗西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1日15: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華山路社區黨支部嚴格按照“河洛黨建計劃”整體要求,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為抓手,以為群眾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為目標,整合原有工作經驗,創新推出了“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

一、背景與起因

洛陽市澗西區長安路街道辦事處華山路社區地處澗西區華山路北段電廠前區家屬院內,社區以大唐熱電有限公司、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職工家庭居住為主,現有居民2017戶、5237人。由於社區老齡化現象突出,轄區多為老舊院落、黨群服務中心場地硬件無法滿足居民需求,2015年以來,社區黨支部在不斷改善硬件條件的同時,著力加強“軟件”提升,結合轄區多為老街坊、老鄰居,支部半數以上是老黨員,離退休黨員、老住戶熱心社區事務的實際特點,圍繞“家·社區”理念,鼓勵、協調黨員、志願者參與社區建設,以公益事業、志願服務為抓手,加強服務補位,社區志願服務團隊——“老街坊”合作社應運而生。在近年的工作中,社區黨支部協調“老街坊”合作社與社區共建單位、在職黨員等群體共同發揮作用,為轄區居民提供了困難幫扶、矛盾調解、文娛活動等各類公益服務,深受社區居民歡迎,為構建社會管理服務新格局起到了積極地推動作用。

2017年,社區黨支部在“老街坊”合作社基礎上,持續夯實民生黨建,整合區域黨建資源,推出“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並以此為抓手,逐漸形成“以社區黨支部為核心,以駐區單位黨組織為依托,以黨員志願者為主體,通過品牌載體作用發揮,推動黨建工作水平全面提升”的社區黨建服務、管理新格局,為營造和諧社區不斷進行著探索和創新。

二、做法與經過

(一)積木成林,以“一家”凝聚志願者力量

建立社區“黨員志願者之家”。通過整合、重組原有志願者隊伍,積極吸納、接收更多有服務能力和服務熱情的志願者,組建了由社區黨員干部、在職黨員、社區群眾黨員以及居民積極分子組成的8支志願服務隊伍,按照服務類型分為幫老助老、法律咨詢、醫療義診、義務巡邏隊、青少年之家等8大類服務活動。同時結合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利用“志願服務積分卡”激勵志願者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社區服務,共同把社區的事辦好,為社區管理和服務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明確分類,以“四站”確保服務更精准

1. 凝心聚力,成立“黨員愛心奉獻站”

依托8支志願者服務隊伍,結合支部主題黨日,組織有奉獻精神的黨員、志願者每月至少提供1-2次定向形式、公益無償的“愛心奉獻”主題活動,服務內容涉及扶貧濟困、衛生創建、文藝活動等多種類型。目前已開展義務巡邏32次,清潔家園活動60余次,青少年義務普法6次、愛國主義教育10次,利用“社區小飯桌”為轄區孤寡老人、殘疾人義務送餐180余人次。

2. 區域聯動,打造“黨員共建共享站”

社區現有洛陽熱電物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洛陽農商銀行澗西支行2家共建單位,80名到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分別來自於2家共建單位黨組織和市信訪局、區建設局等3個下派單位黨組織)。2018年以來,社區黨支部結合“紅色港灣”,充分發揮區域黨組織作用,積極探索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模式,打造“黨員共建共享站”。通過黨員共建共享站,社區黨支部圍繞群眾需求,協調共建單位參與社區黨建、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服務、貧困幫扶等工作,截至目前開展共駐共建活動26次,辦實事辦好事12件,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事務共商、資源共享、建設共管、成效共評。此外,全年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22次,結成幫扶對子6對,真正發揮了在職黨員先鋒作用,密切了黨群關系,增強了黨組織號召力和凝聚力。

3. 民主自治,完善“黨群溝通連心站”

落實“一線工作法”,建立網絡分布圖,社區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每周入戶走訪不少於3次,每次不低於5戶,做好民情日記,動態掌握每家每戶的情況,架起“民情黨建”連心橋﹔落實民主科學決策,通過“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社區聽証會、議事會、評議會制度和黨務政務公開等制度,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請社區黨員、居民代表、轄區代表共同商議決定,推進社區民主自治進程。今年以來,通過“一線”工作法,社區黨支部累計走訪居民群眾500余人次,落實群眾意見建議20余條﹔通過“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有效推進社區“三供一業”改造、辦公用房騰退、小廣場建設等10件事項辦理。

4. 整合資源,提升“黨群文體活動站”

依托社區原有的紅玫瑰藝術團、俏夕陽、唱響人生合唱團3支文藝隊伍,整合成立文化活動站,提升社區文娛活動的隊伍管理和質量水平。社區黨支部積極協調為其配備活動設施,協調練習場地,定期組織開展社區文化演出,舉辦“鄰裡節、百家宴”“全民健身運動會”“百首好歌連環唱”等文體活動,打造文化共享、全民同樂的社區氛圍。2018年通過黨群文體活動站,共計為社區居民舉辦了文藝演出5場、文娛活動10次,極大的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先鋒引領,以“三帶頭”激勵黨員作用發揮

圍繞“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主題,社區黨支部積極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結合品牌抓手,引導不同類型黨員在不同層面“亮身份,當先鋒”,力爭做到“黨員干部奉獻帶頭、在職黨員工作帶頭、黨員志願者服務帶頭”的“黨員三帶頭”。各層次的黨員們“各顯神通”、施展才能,模范帶頭作用得以彰顯,真正打造了一支黨性意識強、服務水平高、奉獻精神足的黨員隊伍。

三、成效與反響

社區黨支部推行“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以來,實現了以黨建工作為龍頭,以服務群眾為中心,以群眾滿意為標准,以促進和諧為根本,完善社區服務功能,通過實打實的工作、活動成效拉近了社區黨組織和黨員、群眾之間的關系,有效促進了和諧社區的建設。

(一)強化了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通過“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社區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融入老百姓的點滴生活,打造社區黨支部為“黨建為龍頭、黨員有歸屬、群眾可依靠”的“港灣型”組織堡壘。支部充分發揮“四站三帶頭”優勢,有效加強學習教育,開展集中學習討論、送學上門、知識競賽等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活動9次,進院落宣傳十九大精神3次,確保黨性學習不留空白﹔有效強化志願服務,充分發揮黨員、志願者作用,積極為社區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開展水電維修、健康義診、環境創建等多種志願服務,居民對社區黨支部的認可度提高、滿意度提升,有了困難和需求第一時間就能想到社區,願意依賴黨組織、依靠社區來幫助自己,大大增強了社區黨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發揮了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推廣以來,社區黨支部引導黨員、志願者充分發揮自身能力,使得服務更加具體化和個性化。如社區黨支部與共建單位洛陽熱電物業集團每季度聯合開展1次安全大排查活動,與區建設局在職黨員合力解決絲綢廠家屬院內群眾私搭亂建、下水道堵塞、垃圾亂放問題,均使黨員們在投身服務時更加“有的放矢”,自身價值、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大大提升了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服務的積極性。尤其是針對退休在家的老黨員,通過“一家”和“四站”將他們納入志願者隊伍,再次發揮了自身價值和作用,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鼓舞和滿足,從而更加主動、積極的參與社區管理服務,涌現出了一大批好人好事。如退休不退色、無私奉獻的黨小組長張素娥,她主動向支部申請創立“貼心巧廚娘”志願服務隊,並在此基礎上開展社區“小飯桌”服務,為社區需要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義務送飯,有效填補了社區暫無日間照料中心的空白,在社區形成了良好的精神文明新風尚。

(三)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通過“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依托“黨員愛心奉獻站”,社區黨支部有效聯合公益力量、社會組織和志願團隊開展各類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變化和提升,讓弱勢群體感受到關懷和溫暖,提高了群眾對社區黨支部的認可和肯定﹔依托“黨員共建共享站”,吸引駐區單位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開展各種能夠發揮其特長的服務活動,促使群眾對參與單位的認知度、好感度大大提升,拉近了各級黨組織和群眾之間的距離。通過“黨群溝通連心站”,社區黨支部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架起了黨和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居民發自內心的相信黨支部、相信社區,有啥事都願意依靠黨組織,樂意向社區反映﹔通過“黨群文體活動站”,為百姓送上了一場場“文化盛宴”,豐富了廣大居民群眾業余文化生活,營造了和諧、文明的新風尚,現在社區鄰裡關系更加和睦,群眾與黨組織的心也更近了。

四、經驗和啟示

(一)黨建載體創新要與中心工作相結合。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黨的基層組織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這就要求社區黨組織在落實、推進基層黨建時要有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工作抓手,從而以黨建為引導,帶動社區各項工作齊頭並進。華山路社區黨支部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面,不斷提高黨的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創新推出了“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如同用一條紐帶,將分散的黨群資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並以此為抓手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在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的同時,把精神文明、綜合治理、城市服務、拆遷改造、社會事務等工作環環相扣,最終形成發展合力,帶領轄區干部群眾一起,全力達成“黨建引領促進發展,黨群共建陽光社區,攜手共享多彩生活”的社區服務、管理目標。

(二)黨建工作推進要以服務民生為核心。在黨建工作中,隻有始終堅持“抓黨建、強服務、促發展、謀民生”,才能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從而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近年來,華山路社區黨支部以服務民生、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硬件和軟件建設兩個方面入手,打破思維定勢,明確將基層組織工作職能由傳統的組織管理為主,向以滿足普通黨員群眾需求為主轉變,統籌協調黨群資源,分類分級推進,層層傳遞壓力,實現了人、財、物的有機結合,初步形成了完備的服務體系,適應了從嚴治黨新常態,基本滿足了黨員群眾多元化需求。在硬件方面,整合辦公場所,騰退辦公用房,為群眾提供更多的功能室和活動室,最終建成1個集黨群教育、學習培訓、文娛活動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在此基礎上,通過打造“紅色港灣”黨建工作模式,提升“軟件”實力,強化區域資源和力量整合,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壯大黨員志願者隊伍,從而大大提升了服務效能,切實做到以黨建工作的推進促民生福祉的提升。

五、探討與評論

(一)基層黨建工作要強化服務理念。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社區服務的根本宗旨。不論社區職能怎麼轉變,為人民服務宗旨不能改變。服務是社區的“生命力”,社區黨組織應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民服務”的宗旨,明確群眾需求,增強服務針對性,突出服務主體,創新服務載體,提升服務內涵。隻有准確、全面地掌握群眾需求,才能夠有的放矢,突出重點,把群眾關心關注的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解決好,才能真正取信於民,夯實群眾根基。

(二)基層黨建工作要回應群眾訴求。社區工作旨在服務,社區居民期盼有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社區環境、更便捷的辦事程序是再正常不過的,因此強化黨的宗旨意識不僅僅是一種理念,其本質內核在於將這種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服務人民群眾的行動,作為直面社區居民群眾的基層第一線,回應群眾訴求,滿足人民對舒適便捷生活的要求,做好服務是我們工作的首要任務。

(三)基層黨建工作要創新服務機制。制度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系統工程中一項根本性基礎性內容,是實現群眾工作常態化長效化的根本保障。探索建立健全一套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助推發展的服務體制機制,搭建更加便捷實用的服務載體,是保証群眾訴求得到及時解決的重要依據。此外,雖然志願服務倡導無私和奉獻精神,但缺乏了黨組織的肯定和社會的正確評價,“自覺自願”將很難保持長久,因此必須著眼於促進志願服務健康發展,建立起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不斷完善對黨員志願者的評選表彰和評價機制,形成正確導向,促進更多的黨員、志願者積極主動參與到基層黨建服務管理中。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