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以商務樓宇社區為平台 探索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

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黨工委

2018年10月31日14: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作為全球城市的上海,高樓大廈林立,是眾多大型商務樓宇的集聚地,樓宇經濟已成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淮海中路街道借鑒居民社區的理念和治理經驗,探索以商務樓宇和功能片區為治理單位,打造樓宇社區黨建新架構,創新樓宇社區黨建新方法,努力擴大黨在城市基層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提升黨領導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現就相關調研及實踐情況匯總如下:

一、背景和起因

淮海中路街道處於黃浦高端服務業發展的核心地帶,因淮海中路而得名。街道“四地特色”明顯,即:黨的“一大”會址所在地、商業商務的集聚地、時尚休閑的生活地和特色文化的展示地。轄區擁有世界級商業街區和國際高端商務區,有31幢商務樓宇,100多萬平方米的商業、商務辦公面積,其中18幢為年稅收億元樓,實際工作人口近10萬﹔同時,“二元結構”特征明顯,南部地區仍有近20萬平方米的成片二級以下舊裡。

黨的一大會址坐落在淮海街道,歷史傳承的紅色資源豐富﹔經濟繁榮繁華,央企、市企、區企等體制內的組織堅強有力,教育醫療體系、保障完善,為街道黨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長期的實踐中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黨建品牌和工作經驗。新時代,在新的形勢下,在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方面普遍存在兩方面矛盾:一是組織設置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二是黨建責任落實與全面過硬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具體表現在“老、弱、散”三個方面:一是體現在居民區層面是“老”:居民區存在黨員年齡老化,工作活力不足,工作后勁乏力。二是體現在商務樓宇層面是“弱”:商務樓宇企業主動做黨建的內生動力不足,“兩新”黨組織(尤其是在外資企業)“弱化、虛化、邊緣化”,“兩新”組織黨員身份意識弱化、主動性積極性不強等現象依然存在。三是體現在基層黨建組織力方面是“散”:社區與商務樓宇之間、樓宇與樓宇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相互服務、資源共享、自我管理還缺少機制化常態化平台﹔居民區黨建、“兩新”組織黨建、區域化黨建“三建”深度融合還缺少有效的“粘合劑”。

商務樓宇,作為城市發展和城市空間改造升級而出現的新型產業、經濟或空間形態,是新型的城市聚落生態。商務樓宇既因為天然的地緣業緣關系而成為“垂直的社區”,又因為作為相對獨立的功能單元而成為“治理的社區”,這就是樓宇社區。但過去樓宇服務中,往往隻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其社會屬性。如何兼顧樓宇社區的雙重屬性,更好地服務和凝聚樓宇人群,回應樓宇社區居民的訴求,打通樓宇內部企業之間、樓宇與樓宇之間、樓宇社區與居民社區之間的融合渠道,成為街道需要迫切解決的治理難題。

二、創新與措施

淮海中路街道按照社區理念和社區治理的基本思路,出台《新時代商務樓宇黨建工作行動方案》等文件,以商務樓宇社區為依托,以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為主要內容,搭建治理載體、構造服務平台,通過樓宇社區黨建工作,鞏固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服務區域發展和廣大群眾,推動“居民區黨建”“兩新組織黨建”“區域化黨建”等各領域黨建融合發展,從而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一)創新樓宇社區黨建架構:片區“小網格”助推黨建“大格局”

一是科學劃黨建分片區網格,推動區域化基層黨建格局形成。街道根據商務樓宇性質特點和分布情況,將轄區劃分為3個功能片區和5個責任網格,街道處級領導分領責任片區,機關干部聯系居委、樓宇分組,加強統籌協調,推進黨建責任網格與城市管理網格相對接,在片區和網格內統籌設置基層黨組織,統一管理基層黨員,形成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樓宇社區黨組織為基礎、其他基層黨組織為結點的區域化和網格化的黨建工作體系。

二是以黨建“小網格”為基礎,創新樓宇社區黨建組織架構。街道在東、中、西三個功能片區分別建立“片區聯合黨委”,標志性樓宇建立“樓宇聯合黨委”,其他樓宇建立“樓宇黨建促進會”。片區或樓宇聯合黨委由街道社區黨委提名,街道黨工委任命產生﹔“樓宇黨建促進會”實行輪值召集人制度,一般由樓宇業主或物業單位黨員負責人擔任。片區和樓宇黨組織負責統籌本片區各類社會資源,凝聚各類黨組織,領導、管理、監督本片區黨建工作。

三是以黨建聯席會議為平台,助推樓宇社區黨建“大格局”。在“市-區-街道-(樓宇)社區”四級聯動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體系中,街道充分發揮“軸心”作用,通過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下設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社區公益、文化體育、經濟服務等5個專門委員會,並依照功能和責任片區的劃分要求,將這些職能分解下沉各個片區、樓宇,優化組織設置,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分類指導,以片區或樓宇黨建助推城市基層黨建“大格局”。

(二)創新樓宇社區治理框架:變單一“經濟體”為綜合“社會體”

一是以“樓宇黨建”為引領,打造利益、責任和命運共同體。街道按照“黨建引領、面向企業、服務員工、社企共建、商務共管”的思路創造性地構建集“三公”職能與社區治理於一身的“商務樓宇社區”。促進街道與樓宇、樓宇與社區、樓宇與企業,以及樓宇間、企業間的互動交流溝通,達到“樓宇黨建”引領人、“樓宇網絡”組織人、“樓宇服務”吸引人、 “樓宇活動”凝聚人,形成“樓宇+社區”的生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

二是“一委一會”聯動融合,打造樓宇社區治理新框架。街道積極協調區相關職能部門事權下沉,將轄區企事業單位的負責人代表納入商務樓宇服務管理平台,在片區聯合黨委牽頭指導下,吸納重點企業負責人代表,“淮海+伯樂匯”、“企業家懇談會”、“樓宇物業聯席會議”以及“淮海路經濟發展促進會”等平台成員代表,成立“企業發展促進會”,與片區聯合黨委合署辦公,著力打造集多元自治共治於一體的樓宇社區治理新框架。

三是“一站多點”立體服務,打造黨建管理服務新陣地。街道依托於樓宇產權單位、物業公司、入住單位的資源優勢,利用樓宇和駐樓企業“共享空間”,採用“一中心一站多點”的布局模式,服務輻射轄區內所有商務樓宇。“一中心”即黨建服務中心,“一站”即企業新天地黨建服務站,“多點”即坐落於主要商務樓宇的黨群服務聯系點,引入黨務、政務和社會服務的資源項目和活動平台,構建立體化的黨建管理服務工作體系。

(三)創新樓宇社區黨建工作機制:從被動等待到主動服務零距離

一是實施黨建群團“全崗通”,實現服務精准化。街道在轄區內片區網格科學細分的基礎上,明確片區網格員黨建、群建、社會建設、統戰工作、營商環境等六大職責清單,實行黨建(群團)全崗通。動態完善“一企一表、一樓一檔”制度,按照組織覆蓋情況分類,進行“紅、黃、藍”分色管理。同時,街道按照有活動陣地、有工作隊伍、有服務項目、有信息平台、有經費保障的標准,有針對性地打造樓宇社區各類黨建平台,完善線下黨建陣地。

二是完善黨建信息平台,實現黨建“智慧化”。街道依托社會治理信息管理系統,搭建黨建(群團)全崗通信息平台,實時更新匯總每幢樓宇和每家企業、白領員工以及居民區各類需求和意見建議,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同時,街道運用“互聯網+黨建”手段,借助街道APP、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手段,將轄區內樓宇、社區、企業和白領有效連接起來,打破傳統黨建“限時、限地、限人”的束縛,建設線上黨建陣地。

三是開發打造“淮海+”,實現黨建品牌化。“淮海+”是淮海街道黨建工作品牌。“淮海+”有三層寓意:一是諧音淮海家,寓意幸福淮海家﹔二是加法的“+”,寓意大數據互聯網時代,黨建內容和對象不斷疊加﹔三是更佳的意思,寓意通過共同努力,前景更加美好光明,品牌內涵不斷豐富。街道針對商務樓宇社區,創造性地開發了諸如“淮海+伯樂匯”“淮海+六益服務”“淮海+智庫”等一系列“淮海+”黨建品牌,推動形成體制內外聯動聯通協同一體的、區域化網格化立體化的樓宇社區黨建新格局。

三、初步成效

(一)合理設置片區網格,有效推進了基層黨建的規范化精准化。街道按照城市基層治理網格化的要求,利用區位優勢和商務樓宇雲集的特征,以商務樓宇社區為依托,將轄區分為若干功能片區和責任網格。同時,通過整合資源、搭建平台、區域統籌、條塊聯動、分片負責、網格覆蓋,將片區或網格打造為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單元,努力夯實城市基層黨建的治理基礎。由於街道在所轄區域合理設置片區網格,合理細化和明確工作責任分工,努力推動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有力推進了樓宇社區黨建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和精准化。

(二)創設黨建組織框架,有效實現了對城市基層黨建的全覆蓋。街道依托功能片區、責任網格和商務樓宇,按照“黨委建在樓上、建在片區”和“黨建+管理服務”的總體思路,依托市、區、街道和社區各級黨務行政資源,統籌協調政府各職能部門事權下沉,將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等事務分解落實到相應片區、網格,將相應管理服務延伸至樓宇、企業和員工,在城市區域化基層黨建新格局中創新樓宇社區黨建的組織架構和工作方式,以黨建為引領,將樓宇社區打造為公共管理和服務平台,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對樓宇社區這一新興領域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變。

(三)依托樓宇社區平台,有力整合了片區網格的黨建群團資源。街道依托樓宇社區這一平台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進程中,將樓宇社區視為網格化的治理單元,將樓宇黨建視為區域化的黨建平台,按照“大黨建”的思路,著力打造立體化綜合性的黨建管理服務陣地。從而打破了各領域黨組織的隸屬關系界限,打破了個基層條線工作的各自為政狀態,將各種不同成分、不同類型、不同隸屬和挂靠關系的黨組織整合在一起,將黨建、群團、統戰、管理、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等各條線工作整合在一起,使得以樓宇黨建為抓手的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呈現出整體推進的態勢。

(四)科學設計黨建項目,提升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能力。街道“支部+”黨建模式,街道通過整合區域化黨建等資源,科學設計黨建項目,創造性地開發一系列“淮海+”黨建品牌:為了凝聚外資企業人力資源,打造“淮海+伯樂匯”﹔圍繞轄區黨員群眾的集中需求,打造“淮海+六益服務”品牌﹔聚焦社區和“兩新”組織家庭子女的多元需求,打造“淮海+幸福暑期夏令營”﹔為了提升“淮海+”黨建品牌建設,建立“淮海+智庫”專家顧問團,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獻計獻策。街道開發的這些黨建品牌,組織聯建、隊伍聯育和項目聯辦,有效提升了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經驗與啟示

淮海中路街道按照區域化和網格化的工作思路,以打造樓宇社區為導向,創新樓宇黨建工作法,以樓宇黨建引領樓宇社區參與城市基層治理,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優化和完善,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與做法,為新時代探索符合城市化特點、趨勢和規律的基層黨建新路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一)打造以“樓宇經濟-樓宇社區-社區治理”為基石的基層黨建聯合體。作為城市綜合體,商務樓宇既是一種新型的產業或經濟形態,又是一種新型的社會聚落形態,同時還孕育著一種新型的城市治理路徑。在網格化的城市基層治理和區域化的城市基層黨建中,淮海中路街道推進樓宇黨建的基本主旨,就是以樓宇為社區,強化黨建引領,強化區域融合、智能聯通、功能完善和隊伍支撐,將樓宇打造為有著共同的利益紐帶、責任關聯和情感認同以及穩定的工作圈和生活圈的社區共同體,打造為集樓宇經濟、樓宇社區、樓宇管理和樓宇服務於一身的治理綜合體,打造為集各種類型的黨組織於一身的基層黨建聯合體。

(二)推動形成以“樓宇+社區”為黨建平台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作為城市基層新興領域的黨建工作,淮海中路街道利用商務樓宇穩定的商務關聯、地緣空間、業緣紐帶,統籌各類資源,創新管理體系,打造服務平台,來對沖“兩新”組織的“不穩定性”和“兩新”黨員的“高流動性”,構建以樓宇黨建引領的集“自治-共治-法治-德治”四治於一體的基層治理新格局。同時,統籌樓宇(工作社區)和居民區(生活社區),通過健全體系、優化機制、強化功能、加強隊伍建設和組織保障,統籌各類黨建資源,著力形成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適應城市深化發展的區域化基層黨建新格局。

(三)深入把握樓宇社區黨建規律,探索新時代超大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在城市深度發展和城市空間改造升級的今天,樓宇黨建不僅是城市基層黨建的一個新領域,而且也是基層黨建符合城市深化和城市發展的新趨勢。淮海中路街道始終按照“黨組織建在樓上”和“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黨建服務營商環境”的總體思路,從宏觀“規劃”思路而不是既定“供給”思路出發[①],將商務樓宇這一新興領域作為新型的微觀治理單元,納入城市基層治理網格,將其著力打造為有著共同的利益、責任和情感聯帶的新型社區,在城市基層區域化黨建新格局中積極創新商務樓宇社區黨建工作,逐漸走出一條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符合城市化要求的基層黨建新路。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