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詔安縣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1日14: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背景與起因
近年來,詔安縣中心城區的經濟形態、人口結構、發展任務等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群眾訴求、社會治理也面臨新矛盾、新挑戰,也出現了一些影響和制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是在管理體制上,社區黨組織和轄區單位黨組織管理上不相隸屬,轄區單位工作配合少,黨建資源共享難,支持和服務社區意識淡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合力和整體效應不強。二是在服務資源上,隨著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職能逐漸下移,大部分由社區承擔。群眾訴求、社會治理等要求社區提供各種管理服務資源,但傳統的社區服務資源相對較少,且受人力、物力的制約,服務能力的不足與各類社區成員服務需求多樣化的矛盾日益凸顯。三是在活動載體上,生活在社區的大量離退休黨員、在職黨員,組織關系不在社區,參與社區黨組織活動的主動性不高。且社區黨組織開展活動,方法單一陳舊,缺少有效的形式和載體,更缺乏創新和針對性,對社區黨員吸引力不強。
有鑒於此,詔安縣樹立城市基層“大黨建”理念,以“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為原則,積極探索區域內黨組織之間“組織聯設、隊伍聯管、資源聯享、制度聯建、服務聯動”,實現社區黨建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共建共享,打通了基層黨建與基層發展、基層治理的關節,走出了中心城區基層黨建的一條新路子。
做法與經過
一、調整完善組織設置,構建城市黨建網絡。
詔安縣探索組織體系聯建,科學劃分建立黨組織,逐步實現黨組織的全覆蓋、無縫對接,使黨建觸角延伸到樓院、延伸到各類組織中。一是加大黨組織組建升格力度。根據社區面積、人口、黨員和駐區單位及黨建資源情況,推動黨員數超過100人的澹園社區黨支部、文峰社區黨支部升格為黨委﹔同時以小區型為標准,選擇在6個規模較大、居住人口較多、基礎及配套設施較為完備的住宅小區建立小區黨組織,對應所在社區、住宅小區劃分,由社區管理,逐步構建大黨建工作網絡格局。二是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作用。切實把一線征遷與黨建工作結合起來,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成立南雅園棚戶區改造項目征收組臨時黨支部,從各鎮各支部抽調60多名黨員組成了一個新的“黨員之家”,積極發揮臨時黨支部的“前沿陣地”作用,將基層黨組織延伸至征遷一線,切實做好群眾工作,保障了征遷工作平穩有序推進。
二、建立部門聯動機制,增強共創共建意識。
詔安縣一直把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互補作為重要內容,採取一系列措施抓嚴抓實,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一是搭建共建平台。成立詔安縣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組織社區和駐區單位黨組織認真學習上級有關社區黨建聯席會的文件精神,逐步樹立“駐在社區、關心社區、建設社區”的工作意識。二是簽訂共建協議。推動澹園社區聯合11個駐區單位黨組織成立南詔鎮澹園社區黨建聯席會,簽訂共建協議,協調各共建單位達成共,認領共建清單,研究解決本社區建設發展等重大事宜,同時制定澹園社區黨建聯席會議事決策制度,使黨建聯席會工作走上規范化、制度化。三是注重協調配合。發揮共建單位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優勢,對社區建設和社區黨建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形成兩級組織網絡健全,社區和駐區單位齊抓共管的運行機制。
三、構建多元服務體系,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利用社區各種資源優勢,依托區域化黨建聯席會,充分整合轄區優勢資源,引導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梳理形成服務項目。一是提供個性化服務。積極對接縣民政局項目,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提升點,就近為社區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護理、心理支持、社會交流等服務,著力緩解子女照顧父母的壓力,融合“智慧養老”,打造共享“居家養老”新格局。二是提供便民化服務。搭建黨建服務平台,開展系列黨建共建活動,提升社區便民惠民功能,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15個社區建立了15個便民服務中心,開通15個便民綠色窗口,社區還建立黨員志願者服務隊、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服務隊,駐區單位的黨員、干部職工積極參與,開展零距離便民服務活動。三是提供興趣化服務。在社區成立書法協會、老年協會、老年舞蹈隊、太極隊、廣場舞隊等社會團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進一步滿足居民文化活動需求,提升居民日常生活水平。
成效與反響
一、優勢互補,提高城市公共服務水平
詔安縣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致力於開展社區與駐區單位“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活動,社區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為駐社區單位提供諸如環境衛生、除“四害”消毒等服務﹔駐區單位發揮社會資源,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文娛體育設施、會議室、圖書室等資源。盤活了各單位閑置的資源,又為社區群眾提供了優良的活動空間。如文峰社區與民政局資源共享,運動場所和器械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受到居民的歡迎。協調房管局提供閑置辦公場所建設西門、城內兩個社區的黨建活動室、居家養老服務提升點、便民服務中心和文化綜合服務中心,改善了原來社區借用祠堂辦公,建筑簡陋、交通不便、場地受限等辦公條件,提升舊城區的便民服務水平。
二、共駐共建,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帶動服務提升。通過在社區便民大廳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窗口以及亮身份、亮服務、亮承諾等。鼓勵黨員經營戶亮身份,實行挂牌示范經營,在熱點商店、門戶擇優挂牌“黨員誠信店”等,形成黨員自覺對標先進、嚴格自我要求、爭當先進模范的良好氛圍。如經過綜合考量,為澹園社區轄區內兩家群眾口碑較好的飲品店、服飾經營店授牌“黨員誠信店”,通過黨員誠信帶動其他商家誠信,形成誠信商貿、誠信社會氛圍,提高了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認可度。
共享教育資源。在社區思想教育和黨員教育培訓中,充分利用社區“黨建”資源,社區與駐區單位黨員同上黨課、共同過組織生活、共同參與“主題黨日”等活動。邀請駐區單位消防、醫療等工作的黨員干部到社區講課,傳經驗。如退休教師黨員干部深入到社區講黨課、縣醫院開展健康知識進社區、消防大隊開展消防知識進社區活動等。駐區單位的黨員干部深入到社區宣傳法律知識、消防知識、健康知識,促進社區居民素質的提高。
幫扶弱勢群體。澹園社區城市基層黨建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與共建單位大力開展扶貧幫困活動。入戶走訪、結對幫扶20多戶困難群眾,聯合共建單位投入幫扶資金3萬多元,通過走訪慰問,共同解決社區及弱勢群體遇到的急事、難事。如縣醫院院長劉鬆生親自帶隊入戶到澹園社區困難黨員、特困戶家中入戶義診,以服務居民群眾為中心,深入開展社區義診,為住戶居民送健康,增加了黨員與社區之間的聯系,讓居民進一步感受到黨的溫暖。
三、創新載體,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開展為民辦實事活動。建設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投入約70萬元,完成日間照料中心和北關社區、秀峰社區兩個居家養老服務提升點的建設。文峰社區結合自身特色、整合轄區資源、創新服務形式,創建省級“社區服務老干部示范點”,多措並舉推進離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務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澹園社區與11個共建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書,共建單位主動認領社區提供的“需求清單”,如針對澹園社區長期缺少居民休閑場所的問題,縣城建局主動認領清單項目,通過向上爭取資金近百萬元,投建五廠區社區小公園,改善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
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澹園社區和駐區單位在在職黨員中實行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在職黨員主動到共建社區認領志願服務項目和崗位,參加黨員志願服務,共建社區美好家園。自澹園社區黨建聯席會成立以來駐區單位共有108名黨員到社區報名參加志願者活動,如不定期聯合黨建聯席會成員單位到社區公園開展共建志願服務活動,縣醫院、縣婦聯、縣城建局、縣煙草局、中國銀行等10多家成員單位現場為社區居民開展普法宣傳、醫療咨詢、計生宣傳等多項志願服務活動,發放宣傳資料,接待居民咨詢。通過這種家門口的“一站式”咨詢服務,進一步提升居民群眾對各基層黨組織的認同感。
開展黨建促征遷活動。緊扣“三抓三比、十項競賽”工作,在南雅園征遷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從鎮各支部抽調的60多名黨員組成了一個新的“黨員之家”,其中包括征遷黨員干部、被征遷戶黨員代表等,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尤其是很多退休老黨員、老同志通過自身人脈關系幫忙入戶做工作,比如:在騰房拆遷組,年近70歲的老涂每天都跟著挖掘機組在前線拆房,不管雨天還是大熱天,從未停歇。同時推行“黨課+征遷”的學習模式,堅持每周一進行理論學習,把學習教育與征遷工作緊密結合,切實做到工學兩不誤、兩促進,有力推動南雅園棚戶區、江濱校區、牌坊街項目多個征遷項目的完成進度。其中,南雅園棚戶區項目重啟后共征遷簽約190戶,完成75.1%,騰房360戶,拆除征收房屋1180間﹔江濱校區項目已基本完成征遷和選房工作﹔不到20天的時間,中農批項目征地已完成130多畝,簽約43.33% ﹔牌坊街項目提前兩個月完成了房屋征收任務。
經驗與啟示
一、強化共駐共建意識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的前提。要把提高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的思想認識當作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壓實工作責任。要強化宣傳引導,借助微信微博、電視廣播等媒體平台,多渠道、多方式宣傳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造濃工作氛圍,切實提高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共駐共建意識。
二、建立組織聯結紐帶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的基礎。要健全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逐級建立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推進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要督促駐區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定期通報互聯共建情況。同時,要把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黨建工作情況納入年度黨建考核范疇,著力提高駐區單位配合支持社區黨組織推進黨建工作的積極性。
三、凝聚服務群眾合力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的關鍵。要建立財政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社區組織運行保障機制,制定社區每年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保障標准。要引導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和社區服務,發揮集體優勢,創新活動載體,搭建黨建服務平台,開展系列黨建共建活動,提升社區便民惠民功能,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
四、擴大城市黨建覆蓋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的重點。在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過程中,要根據城市開發、建設、管理等中心工作的需要,統籌推進黨組織設置,把黨支部建在一線工作中,建立區域性黨組織,推動社區黨支部升格黨委,重點加強住宅小區、居住區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構建城市基層大黨建工作網絡,營造“黨性在一線提升、成效在一線體現”的濃厚氛圍。
五、選優配強社區干部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的保障。“為政之要,莫先用於人。”社區黨員干部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線中堅力量,必須選優配強社區干部、強化人才支撐。要打破地域、身份、職業界限,在重點項目征遷一線、“兩違”整治、環境衛生整治等中心工作中,發現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輕后備干部納作社區“兩委”干部人選,把優秀干部資源向社區集中,優化干部人才結構,做到人盡其才。
探討與評論
一是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思路。現有大部分社區干部對城市黨建的理念認識不清,城市大黨建意識尚未樹立,社區黨組織缺乏應有的威信和凝聚力。有鑒於此,一要加強學習培訓,深化城市大黨建理念。加強對鎮、社區和駐區單位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到城市黨建工作走在前列的地市學習“取經”,提高思想認識﹔二要創新活動載體,強化互聯共建意識。從強化駐地單位共建意識入手,發揮黨建聯席會的作用,組織開展多種類型的特色活動,提高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三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以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為契機,創建自身特色黨建品牌,營造大黨建宣傳氛圍。
二是探索黨員隊伍建設新途徑。鎮專職黨務工作者少,社區干部整體老齡化、女性化和文化程度偏低、干部數量與社區承擔的任務不相符,加之社區黨員來源多樣,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知識水平不同等差異,使得黨員隊伍素質差異大,難於管理。有鑒於此,一要不斷擴寬選人用人渠道。採取向社會公開招聘、民主選舉、競爭上崗等辦法,選優配強黨組織帶頭人。探索將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納入縣事業干部隊伍管理的辦法,加大從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定向招錄公務員、事業編制人員力度,鼓勵轉編不轉崗,繼續承擔社區黨組織領導工作。二要實行雙向考評辦法。探索建立居民小區非在冊黨員參加居民小區自治管理服務情況雙向評議制度,注重評議結果運用,探索制定在職黨員評優評先、晉職晉級和推選“兩代表一委員”等方面征求社區、居民小區黨組織意見的辦法。三要推行黨員分類管理。根據黨員來源、行業崗位、知識水平、年齡層次等不同特點,對社區黨員實行分類管理,靈活設計活動載體,充分發揮各類社區黨員在推動城市黨建工作中的示范帶動作用。
三是探索基層基礎保障新體系。在陣地建設方面,採取以本級財政為主,多元投入等方式,整合基層各類場所資源,以新建、改造、購買、項目配套和陣地共享等形式,逐步建成一批面向黨員群眾開放、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綜合性、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為組建黨組織、開展黨的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居民群眾等提供陣地平台。在經費投入方面,由縣級層面統籌各類資金,保障每個社區每年工作經費不少於5萬元,每個社區每年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不少於10萬元。社區工作經費、社區工作者基本報酬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進一步加強對居民小區、網格、園區、商圈市場等領域黨組織活動的經費補助。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