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四共四同”譜寫城市基層黨建新篇章

中共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1日08: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第一部分:背景與起因

港閘區是南通市市轄區之一,全區總面積134.23平方公裡,下轄4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有68個村(社區),城市社區35家。作為南通市城市化快速推進的城市副中心,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發展呈現三個方面的特點,為開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新的實踐基礎。一是小而強。港閘很小,是南通最小的行政區﹔港閘不小,南接上海、蘇州,北通蘇北,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硬是將GDP密度做到2.5億/平方公裡,接近全國排名第四的廣州。二是小而特。座落在長江之畔、運河沿岸的港閘,孕育出“中國近代第一鎮”的百年老鎮唐閘,這裡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起點,一側是厚重古朴的老鎮,一側是時尚現代的城市,歷史感與現代在這裡交相輝映,新舊融合造就了獨特的魅力。三是小而優。隨著滬通鐵路等重大基礎設施的快速建設,港閘正加速成為南通乃至江蘇接軌上海的先導區,開放包容的城市格局日益顯現。在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過程中,港閘區進一步突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完善工作體系,創新工作手段,不斷構建良好的城市生態和城市文化,為區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第二部分:做法與成效

一、組織共建同管,擴大黨建“朋友圈”

(一)創新互聯互動組織架構。按照構建城市“大黨建”思路,以資源有效整合為中心,以效能最大發揮為目標,深入實施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制,區委統籌建立5家“5+X”黨建惠民街區黨委,通過一站式服務平台、惠民餐廳、愛眾超市、五分鐘文化圈、群樂匯大舞台5個惠民陣地及“X”項特色惠民功能,構建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惠民街區黨委為圓心,以社區黨組織為基礎,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成立社區“大黨委”,選聘轄區范圍內有影響的3-5家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社區黨組織兼職副書記或委員,組建“家園共建委員會”,共同討論決定社區黨建、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重要問題。

(二)強化履職擔當責任體系。區委履行抓黨建第一責任職責,定期分析研判全區基層黨建狀況。以基層黨建“2+2”責任制為抓手,每年初各基層黨組織制定黨建責任清單、履職清單和黨組織書記2項黨建創新“書記項目”。圍繞黨組織書記“一軸四輪”(以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為“軸心”,堅持抓黨建、抓富民、抓生態、抓穩定“四輪”驅動)履職要求,制定《港閘區社區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書記“雙星”評定意見》。定期舉辦“基層書記工作講壇”,搭建“書記問效”工作平台,堅持和完善黨委(黨組)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評考工作,實施基礎評估、季度督導、民意調查“三位一體”評價方式,倒逼責任落實。

(三)注重標准特色齊推並進。一方面,以“提升組織力、提高基層黨建質量”為抓手,在街道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7個領域分類推行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圍繞組織設置、班子建設、黨員隊伍、作用發揮、陣地建設、基礎保障6大方面,明確24項工作標准,落實談心談話、主題黨日等8項基本制度,目前已選樹培育示范點27家。另一方面,針對商圈等新興領域黨組織運行不暢、隸屬不清等問題,注重特色化、差異化推進,構建“一圈一品”黨建格局。五水商圈通過“五水匯”黨建聯盟平台,創設“紅領創客 智匯五水”品牌,提供小額信貸、就業指導等9大服務,助推商圈發展﹔北大街商圈通過“N+N”黨組織共建模式,採用共建、聯席、分類的方式,充分整合區域資源,綜合體與社區共同參與的商圈融合黨建路徑﹔工農北路商圈建立“一軸三翼三匯聚”工作機制,通過黨員示范引領、星級商戶評比、誠信氛圍營造,持續推進誠信商圈建設。

二、黨員共抓同育,下活黨建“一盤棋”

(一)強化教育引導。依托基層黨校、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服務室、黨性教育基地4類資源庫,在全區社區、機關、“兩新”組織挂牌成立64家“領航站”。專業化推進。組建“政治宣講團”“專家智囊團”“先鋒幫服團”3支專業團隊,舉辦各類宣講活動500余場,受眾近3萬人。同步開辦“網上領航站”,推送微黨課216場。常態化運行。建立場所維護、隊伍建設、活動預告、服務紀實、評價反饋、考核激勵6項工作制度,將運行情況納入 “2+2”責任制考核體系,實行月督查、季排名、年評星,評選出優秀示范點12個。

(二)暢通渠道優化“領頭雁”隊伍。堅持“選聘、選派、選拔”並舉,建強社區帶頭人隊伍。注重選優配強。充實新生力量,選拔5名85后年輕干部到社區任書記,目前社區書記平均年齡39.5歲。實施“3050”計劃,3年選優培強30名優秀社區書記和50名書記后備干部。注重能力提升。將社區干部培訓納入全區干部培訓總體規劃,借助市北新城大講壇、青年講壇、成長聯盟等載體,完善與黨校、紅色教育現場教學點的協作機制。注重激勵保障。暢通上升渠道,截止目前共有21人享受事業編制同等待遇,3人享受副科級待遇,18人進入街道事業編制。7人定向招錄為街道公務員,3人進入街道領導班子,其中1人近期被提任街道正職,社區工作崗位吸引力明顯增強。

(三)從嚴從實做優黨員管理。把加強黨員管理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基礎工作。標准化規范管理。全面推行“我是共產黨員”記實管理,建立黨員政治生日“專訪、探訪、私訪”和“談責、談紀、談心、談話”制度,相關做法《組織人事報》報道。黨性教育“季度交流、半年講評、年終質詢”做法被《江蘇組工信息》推介。差異化分類管理。針對外來流動黨員實施“磁鐵工作法”,通過“強化組織覆蓋、聚焦磁吸目標,注重關愛激勵、落實磁吸措施,激發內生動力、彰顯磁吸效果”三步走,把黨員凝聚在黨旗下,磁吸在組織中。探索離退休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管理模式,建立非建制性銀發黨支部,創新服務載體、搭建有效平台,讓老黨員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常態化從嚴管理。深入實行“343”工作法,將“黨的生日、主題黨日、周五會客日”3個活動日固化,圍繞“黨性教育、實踐鍛煉、志願服務、文化活動”等4項內容開展支部生活,健全“民主評議黨員、每月談心談話、黨員動態管理”3項制度規范,全區11870名黨員參學情況“積分制”全程紀實。

三、治理共推同促,勇擔發展“穩定器”

(一)劃分網格精准定位。以居民小區300-500戶為基本單元,全區共劃分364個基礎網格和402個專屬網格,建立“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位一體的黨建網格模式。社區“大黨委”黨組織書記或委員擔任網格長,選聘政治素質、文化水平、業務技能、服務意識、責任擔當、紀律作風“六個過硬”的黨員擔任網格居民服務員和社情民意聯絡員。把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駐區單位黨員等全部納入網格體系,構建“1+N”組織聯動體系,形成支部引領網格、黨員融入網格、群眾聚合網格的“多網融合、一網聯動”新格局。

(二)資源下沉協同治理。以“江海先鋒領航服務站”為引領,堅持黨員融入社區、組織融入區域、先鋒融入群眾、服務融入民生的“四個融入”,社區黨組織借力先鋒黨員作為領頭羊,大力孵化和培育社會組織,共同推進社區共建、共管、共治。推行社區事務“四議兩公開”,開設“135”民主議事廳、黨群會客廳,按照“分類辦理、分級負責、上下聯動、整體配合”的原則,引導域內單位、居民以民主協商方式先后研究解決小區停車難、亂搭棚毀綠等熱點難點問題,形成“便民晾衣架”“民生110”等亮點工作。

(三)條塊結合融合推進。建立以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為核心,律師事務所、派出所、司法所共建的“一核三所”治理模式,打破部門職能“壁壘”,實現優勢互補疊加,提升了基層依法治理、合力共治的水平,集成矛盾信息反饋、問題合力化解、法律資源服務等功能,“三所共建”模式被中央政法委作為江蘇典型向全國推廣。建立“紅色物業”行業大黨委,通過單獨組建、聯合組建等方式,已建立江蘇幸福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華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黨支部等19家物業黨支部。在機關、社區、兩新等黨組織中選拔48名優秀黨員擔任黨建指導員和物業服務質量監督員,12位物業負責人交叉選聘為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通過合力推進,順利解決了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牆體剝落、電瓶車充電等安全隱患問題,齊力完善物業服務186項,推動社區治理與物業服務雙促雙強。

四、服務共謀同享,打出民生“組合拳”

(一)落實落細保障措施。區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全區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考評辦法》,實施政治引領、引智強干、黨員先鋒、正風肅紀、惠民共建“六大工程”,設置47條子項目、115條具體要求。以“5+X”黨建惠民街區為主陣地,把隸屬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聯系相對鬆散的黨組織聯結為緊密的黨建共同體,為街區群眾提供6大類53項便民服務。累計落實城市社區為民服務專項資金1140萬元,直接轉化為1028個為民服務項目,做到信息共通、陣地聯用、活動合辦,實現組織共建最優化、效能發揮最大化、工作成本最低化。

(二)健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深化在職黨員進社區制度,常態開展“走幫服”活動,推行社區群眾點單、黨組織下單、在職黨員接單“三單制”工作模式,全區1878名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認領親戚戶2366戶,認領群眾微心願3750個,慰問困難群眾2600余人,發放慰問金452余萬元。市區街道和社區四級黨員干部在回應群眾訴求、代理具體事務、解決實際困難、提升社區治理四個方向精准發力,相關情況被省委辦公廳《情況與建議》推介。積極開展“周五會客廳 與民面對面”雙訪活動,目前全區已開展“雙訪”活動268場,搜集問題518個,解決401個。

(三)做亮便民服務品牌。針對安置小區管理難的問題,推行“三式服務”惠民機制。“管家式”精細物管,推進社區、物業、居民三方互動﹔“聯動式”便民服務,創新睦鄰牆繪、共享雨傘、便民儲物間等服務項目﹔“融入式”教育引導,以“好人來吧”“愛心鄰裡”等活動,促進社區和諧。針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推出“微孝i家”服務品牌,打造“微孝健康屋”“微孝發屋”“微孝餐廳”等孝老陣地,以社區黨員為基體、帶動輻射社區志願者為老年人服務。針對低年級孩子放學后無人照料問題,開設“四點半學校”,“大黨委”成員單位學校教師志願者在區內13家“四點半學校”為學生開展課業輔導、情景體驗等活動,增強了家長們對基層黨組織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第三部分:經驗與啟示

港閘區樹立“四共四同”黨建工作理念,強化組織共建同管、黨員共抓同育、治理共推同促、服務共謀同享,推動黨建工作融入大局、服務大局、保障大局,探索出了一條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有效路徑。

一是夯實基層基礎是推動城市發展的根基力量。區委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港閘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全區630個基層黨組織、11870名黨員,約80%集中在城市。區委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將人員配備、經費保障、陣地建設向基層一線傾斜,真正推動黨建工作中心下沉、資源下沉、人才下沉。

二是注重互聯互通是激發發展合力的主要路徑。城市基層黨建不是社區黨建,也不是區域化黨建,而是一個整體性、系統性的工作。區委注重運用系統思維、從整體層面來謀篇布局、統籌推進,強化街道社區統籌協調功能,推動駐區單位、企業等各方力量的融合,以共駐共享共治共建為要求,構建“小街區、大黨建”格局,從而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向開放、聯動、融合邁進。

三是深化自治共治是提升城市效能的重要抓手。將黨建融入社會治理,推進黨建引領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優化治理方式、完善治理體系,是提升城市基層黨建組織力的關鍵。港閘區多角度增強“同一屋檐下,同是一家人”意識,多渠道發動轄區黨員、駐區單位共同參與治理,以黨的組織力量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帶動商戶誠信守法經營、居民協助小區治理,使得黨建“軟實力”成為城市發展的“硬支撐”。

四是推行精准服務是強化基層黨建的核心目標。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謀劃和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核心。港閘區在城市基層黨建的實踐中,緊扣服務群眾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常態化開展“走幫服”,落實好“雙訪工作”,精准把握服務需求。以黨組織為紐帶,整合多方資源,綜合運用窗口服務、協同服務等多種形式,為群眾提供精准、便捷、優質和多樣化的服務,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