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湖北應城:創新“四全四有”模式  強化流動黨員服務管理

中共應城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0日16: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應城市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實踐“四全四有”模式,創新推出“組織全覆蓋、教育全要素、管理全對接、服務全方位”等舉措,有效解決了外出流動黨員管理難到位、教育難見效、作用難發揮、先進性難保持的問題。截止目前,已建立流動黨員黨總支1個,黨支部12個,網絡黨員1272人,直接聯系服務群眾13萬人。

一、主要作法

1.組織全覆蓋,讓流動黨員異地有“家”。一是依托商會建立黨組織。在外出流動黨員較多且從事行業相近、從業地點相對集中的地方,依托駐外商會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已在武漢建立黨總支1個,在北京、成都、昆明等地建立黨支部8個。二是依托勞動服務站建立黨組織。在地點相對固定、區域相對集中的東北地區,依托駐哈爾濱勞動服務站建立黨支部1個,按照“一套班子,兩個牌子”的運作方式,抓好黨員和外出務工人員的教育管理。三是依托“兩新”組織建立黨組織。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非公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增強黨員在黨意識,幫助企業留住人才,激發活力。已在武漢建立黨組織2個。

2.教育全要素,讓流動黨員學教有方。一是開展上門送學。採取寄發公開信、明白卡、學習資料等方式,向在外流動黨員贈送學習資料3000余冊。組建“流動黨校”,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培訓流動黨員3600多人次。二是集中組織培訓。在武漢應城商會黨總支舉辦十九大精神專題講座,利用流動黨員春節返鄉時機,對流動黨員進行集中培訓,提升流動黨員綜合素質。三是構建“互聯網+支部”模式。申請注冊“應城黨員教育e站”微信公眾號,定時推送黨的最新政策和時政熱點。依托手機平台,開通“掌上課堂”,讓流動黨員足不出戶,就可以參與學習,實現學教無縫隙、黨員全參與。

3.管理全對接,讓流動黨員創業有為。一是組織部門發揮主導作用。市委組織部每季度組織召開一次流動黨員黨組織書記和所在鄉鎮黨委書記座談會,研究解決流動黨員黨組織工作事宜。定期到流動黨員黨組織指導工作,參加流動黨員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為流動黨員上黨課。每年為每一個流動黨員黨組織開展活動提供1萬元經費補助,為黨組織班子成員補助黨務津貼7.6萬元。二是鄉鎮黨委發揮能動作用。鄉鎮黨委每季度到流動黨支部看望走訪黨員,了解支部工作情況,指導支部做好發展黨員、黨費收繳、黨員教育培訓及“支部主題黨日”等工作。三是行業協會發揮聯動作用。市工商聯黨組定期到駐外商會檢查指導工作,商會黨組織的社會影響力、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強。目前已有30余名外出務工人員向流動黨員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四是流入地黨組織發揮共管作用。與屬地黨組織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為應城籍流動黨員提供培訓教育、娛樂健身等公益服務。漢正街市場黨委為武漢應城商會黨總支無償提供了200多平米的活動場所,極大地方便了應城籍流動黨員開展活動。

4.服務全方位,讓流動黨員離鄉有情。一是營造環境,讓流動黨員省心。與屬地組織部門簽訂《流動黨員“雙聯雙管”協議書》,規定流入地黨組織對應城籍流動黨員在黨員服務、教育、管理、監督等方面,享有與本地黨員同等的權利和義務。二是保障有力,讓流動黨員順心。建立黨內幫扶工作機制,依托商會、勞動服務站、維權事務所等,暢通流動黨員權益和利益訴求渠道,維護流動黨員的合法權益。三是打造平台,讓流動黨員舒心。制定出台優惠政策,鼓勵黨員回鄉建基地、辦公司,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武漢應城商會黨總支20余名流動黨員籌資3億元回鄉創辦了漢正街服裝輔料工業園,入駐企業30余家,上繳稅收1000多萬元。

二、顯著成效

推行流動黨員“四全四有”模式以來,應城市流動黨員服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流動黨員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明顯增強,實現了“三個轉變”。

1.從“長期游離”向“集中歸隊”轉變。通過“四全四有”模式,讓一些脫離黨的組織和監管,處於“游離”狀態的“口袋”黨員和“失聯”黨員找到了“家”。先后有60余名“口袋”黨員主動到所在地流動黨員黨支部要求“歸隊”,補繳黨費,納入到組織管理,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和流動黨員的歸屬感。

2.從“寬鬆軟”向“嚴實硬”轉變。通過“四全四有”模式,各駐外流動黨員黨組織結合實際,採取多種形式開展黨員教育活動,使流動黨員先進性作用得以發揮,實現了流動黨員教育由“寬鬆軟”向“嚴實硬”的轉變。2017年8月,武漢應城商會黨總支成功籌辦孝感市流動黨員支部主題黨日現場觀摩會,武漢市委組織部、硚口區委組織部、應城市駐外流動黨員黨組織書記和流動黨員等230余人進行了現場觀摩,社會反響強烈。

3.從“帶頭致富”向“反哺家鄉”轉變。通過“四全四有”模式,一批在外事業有成的流動黨員,在發展自己的同時,積極反哺家鄉,支援家鄉建設。據不完全統計,應城市流動黨組織累計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就業崗位5000多個,捐資1200多萬元支持家鄉公益事業建設。建立規模以上企業200多家,上繳稅收3000多萬元,為流入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幾點啟示

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一直是基層黨建的難題和薄弱環節。應城市探索推進的“四全四有”模式,對各地堅持用改革創新的辦法,加強基層黨建特別是流動黨員管理,帶來諸多啟示。

1.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健全組織是前提。應城市打破地域限制,依托各類平台,組建駐外流動黨組織,有效解決了流動黨員“兩不管”、“兩頭空”的問題,讓流動黨員處處有“家”。實踐証明,隻有積極探索務實管用、靈活便捷的流動黨組織設置形式,給流動黨員及時安“家”,才能進一步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增強流動黨員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2.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創新載體是關鍵。應城市針對傳統黨員教育方式過於單一的弊病,創新黨員教育培訓方式,拓寬學習教育載體,借助遠教、微信、手機、互聯網等平台,將現代信息手段與傳統培訓模式有機融合,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增強了黨員的吸引力。實踐証明,新形勢下,隻有不斷豐富黨員教育載體,才能推動流動黨員學習教育有形有效。

3.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多方聯動是保証。應城市整合組織部門、鄉鎮、行業協會和流入地黨組織等力量,實行“四位一體”的管理方式,形成了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組織共建、黨員共管、信息互通、工作互商、活動共抓”的良性管理機制,極大地提升了流動黨員的科學化管理水平。實踐証明,創新方式、整合資源、多方聯動、集聚合力,是實現流動黨員“流而不散、流而不亂”的有效手段。

4.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發揮作用是根本。應城市通過“政治上關懷、思想上關心、精神上激勵、物質上幫扶”等舉措,積極為流動黨員解決務工創業的后顧之憂,進一步增強了流動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顯增強。實踐証明,隻有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主體作用,才能以流動黨員的最好“自轉”,引領帶動流動人員創業創新、服務社會、促進和諧的最大“公轉”。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