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河南許昌市:打造“一有七中心”規范化社區 筑牢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根基

中共河南省許昌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0日15:5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許昌市地處中原腹地,下轄2市2縣2區和3個功能區,共有27個街道、110個城市社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1.06%。近年來,許昌市以被中組部確定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重要契機,以社區規范化建設為支點,撬動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著力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許昌市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一、背景與起因

社區是城市社會的基本單元和細胞,在服務居民群眾、搞好城市管理、密切干群關系、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是基層基礎,隻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當前,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區面臨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和工作對象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然而一段時期以來,由於社區建設不規范、功能不完善、服務能力弱、工作負擔重等問題,嚴重影響了社區黨組織活力彰顯和功能發揮,從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城市建設和基層治理整體水平。面對這一情況,許昌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認真學習領會中組部上海會議精神的基礎上,審時度勢,科學謀劃,提出以社區黨建為引領、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從2017年10月份開始,大力實施以“一有七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一有”即每個社區都要有堅強有力的黨組織﹔“七中心”即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綜治服務中心、文體活動中心、衛生服務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兒童服務中心、志願服務中心),通過強黨建、賦權能、優服務“內外兼施”,著力做實做細社區,不斷增強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民主、服務完善、安定有序、充滿活力的城市社會生活共同體,為建設實力許昌、活力許昌、魅力許昌奠定堅實基礎。

二、做法與經過

(一)打造“一有七中心”,著力推動社區陣地標准規范化。著眼夯實城市基層黨建根基,以建設標准化陣地為切入點,高起點啟動社區規范化建設工作。一是搞好頂層設計。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的意見》,將社區規范化建設納入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和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制定三年建設規劃,2019年城市建成區所有社區全部建成“一有七中心”規范化社區。科學設置社區功能,制定統一建設標准,對每個中心的面積、功能、設施等作出了詳細規定,明確了陣地建設、社區黨建、組織建設、隊伍建設、職能事務、制度機制等六個方面規范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建立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組織、民政、住建、規劃、綜治、衛計、教育、行政服務中心等成員單位協同發力的領導機制,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定期聽取專題匯報,實行月例會、季觀摩和年考核,推動社區規范化建設工作扎實推進。二是堅持黨建為基。始終把加強黨組織建設擺在社區規范化建設的首要位置,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著力把社區黨組織建成堅強堡壘。堅持班子建設規范化,以2018年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堅持“三有三帶”標准,為每個社區配齊配強黨組織書記。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開招聘等方式,向社區充實專職工作人員295人。堅持黨員管理規范化,嚴格規范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把每月10日固定為“主題黨日”,大力推行無職黨員“一編三定”(編員進組,定崗位、定責任、定獎懲),社區黨員上崗率達80%以上,推動黨員教育管理從寬鬆軟走向嚴實硬。堅持制度落實規范化,深化拓展“一征三議兩公開”、社區便民服務、矛盾調解化解、黨風政風監督檢查等四項基礎制度,堅持全覆蓋、真運用、求實效,推動社區黨組織規范運行。三是合力統籌推進。縣(市、區)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對城市社區進行設置調整,抓好規劃設計、資金籌集和招標建設,確保按期完成建設任務。市委組織部堅持化零為整,把社區七個中心整合為黨群服務中心,統一外觀標識,突出黨建元素,打牢紅色印記,使黨組織的旗幟在城市基層陣地凸顯出來。市民政局、文廣新局、衛計委、教育局、行政服務中心、文明辦、綜治辦7個成員單位結合各自職能和承擔任務,分別制定了每一個中心建設的具體方案、考核辦法,指導基層組織實施。如,市民政局指導魏都區樊溝社區、魏武社區引入居家養老社會組織,建成了高標准的日間照料中心,把好事辦到了群眾心坎上。市衛計委指導城市社區通過新建、改擴建、規范提升等方式,明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標准和驗收標准,全力打造“一刻鐘醫療服務圈”。市行政服務中心要求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實行“聯合辦公”“一站式”服務,進一步規范優化服務流程,讓群眾辦事“隻進一個門、隻找一個人、隻跑一次腿”。通過上下聯動、共同發力,截至今年9月,全市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19億元,建成規范化社區57個,社區辦公服務用房平均面積達到945平方米,魏都區西大街道魏武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面積更是達到了3200平方米,設施健全、功能完善,標准直指全國一流。

(二)實施擴能減負增效,推動社區黨組織圍繞“一有七中心”轉職能。堅持厘清基層政府與社區的權責邊界,大力推進社區擴能減負,使社區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把精力和注意力轉移到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來。在擴能上,把各部門提供給社區的資金資源,以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打包下放到社區,使社區黨組織說話更有底氣、服務更有能力。市縣財政每年向社區投入經費達4700余萬元,將城市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提高到每年12萬元,連續三年對模范執行基層四項基礎制度的社區每年各獎勵1萬元。2017年,市財政單獨拿出760萬元對達到規范化建設標准的社區進行獎勵。市文廣新局整合各級各類面向基層的公共文化資源,發揮社區文體活動中心的終端平台優勢,集中投放、打捆下放,實現人財物統籌使用。市綜治辦組建由社區干部、社區民警、人民調解員、網格管理員、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等組成的工作隊伍,整合部門、行業力量,形成各方面有效銜接、互為支撐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各駐區單位積極與社區開展“契約化”共建,實行社區“點菜”、駐區單位“配菜”,為社區提供學習活動場地、背街小巷整治、醫療衛生保健、困難群眾幫扶等服務事項。在減負上,制定下發了《許昌市全面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工作實施方案》,大力開展社區減負增效專項行動,使社區從繁重的行政性事務中解脫出來,專注於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全面清理規范社區檢查評比、機構牌子、會議台賬、印章管理使用等事項,實行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保留規范依法履職事項19項、協助工作事項12項、日常出具証明事項19項,取消社區評比達標項目14項,要求縣級、街道組織的由全部社區參加的會議每年分別不得超過2次、4次。建立以社區居民群眾滿意度為主要評價標准的社區考核機制,由街道(鄉鎮)統一對社區工作進行綜合考核評比,不得將社區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資等事項的責任主體。在增效上,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實現信息集成、資源共享。魏都區建設了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行政審批、社區管理、便民服務於一體的“五網融合”智慧黨建平台,既減輕了社區負擔,又提高了工作效率。扎實開展政府購買社區服務工作,堅持分步走、全覆蓋,2016年確定禹州市為試點,2018年各縣(市、區)全面鋪開,由社會組織、企業提供優質的公益性、專業性、技術性服務,實現社區職能轉變和服務增效。

(三)織密管理服務網絡,著力推動“一有七中心”高效運轉。樹立精細理念,下足繡花功夫,把精細化智慧化的要求貫穿社區管理服務全過程,推動城市基層治理規范化。一是實施“網格前哨”工程。按照200到300戶的標准,劃細劃小社區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網格長和1名網格管理員,實行常態化巡查、軌跡化管理,及時把巡查收集的民意需求、管理隱患等信息上傳至街道、區級信息平台,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推動問題有效解決,實現社區治理和服務精細化。去年以來,通過下網格巡查,全市協商解決小區停車難、廣場舞擾民等事項2859件,一大批群眾煩心事化解在了網格內,網格已成為社區治理的前哨堡壘。二是堅持“線上線下”互動。在“線下”,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推行錯時延時、坐班值班、預約上門等制度,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理25項審批服務、15項便民服務。在“線上”,充分運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建立貫通區、街道、社區三級的政務服務網絡平台,實現服務事項“一網辦結”。魏都區五一路街道許繼社區建立社區智慧應用自助服務平台,開發智慧社區客戶終端,居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快速了解社區事務和辦事流程,享受基於社區電子商務的商品、果蔬等15分鐘快捷配送服務,實現社區便民服務快捷化。三是完善“三社聯動”機制。健全完善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協商機制,通過召開黨群聯席會、居民聽証會等形式,引導居民自己開處方、解難題、當管家。魏都區堅持黨組織牽頭,動員居民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節目,所轄48個城市社區分別在社區文體活動中心舉辦以“走進新時代,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2018年首屆全域社區春晚,黨群齊聯歡,唱響主旋律,促進了社區和諧共治。廣泛調動社會組織資源,引入10余家全國全省知名的社會組織,為社區居民提供托老托幼、家政服務、生鮮配送、教育培訓等7大類專業化服務。建立670支志願服務隊,開展糖豆媽媽講故事、圓夢愛心粥、認領“微心願”等志願服務活動,今年以來幫助社區群眾解決實際困難28190個,實現“微心願”13385個,實現社區服務多樣化。

三、成效與反響

一是探索形成了社區規范化建設“許昌模式”。許昌市率先提出並組織實施的“一有七中心”規范化社區建設,緊扣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精神,在載體創新、建設標准、統籌整合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探索和實踐,也都取得了顯著成效,省委、省政府領導稱贊其為“許昌模式”,並在河南省全面推廣。

二是全面強化了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通過堅持不懈抓社區黨組織自身建設,大力推進人財物向社區傾斜,創新服務群眾的內容、方式和載體,建成了“一刻鐘健身圈”“一刻鐘閱讀圈”“一刻鐘醫療服務圈”等一批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有效解決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指數不斷提升,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不斷增強。現如今,“有困難找支部,有需要找社區”已成為全市社區居民的普遍共識,社區黨組織真正成為了居民群眾的“主心骨”,社區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全面鞏固和加強。

三是有力推動了社區治理和城市建設。正是有了社區黨組織這一堅強戰斗堡壘,有了“一有七中心”這一規范化陣地,使廣大黨員群眾有效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推動黨員群眾積極參與社區治理和城市建設,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2017年,許昌市成功創建河南省第一個水生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並順利蟬聯“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在2018年7月發布的《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中,許昌宜居度、幸福感、獲得感、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四項指標均居全省第一位,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一理念。

四、經驗與啟示

1.必須把黨建引領社區服務作為社區規范化建設的根本原則。社區黨組織是黨在社區的形象代表,是社區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社區七個中心提供的居家養老、醫療衛生、文化娛樂、學生作業輔導等服務,都是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服務,沒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各個中心的運轉就會流於形式。因此,許昌市在推進社區規范化建設中,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無論是開展活動還是提供服務,始終把黨的旗幟打出來,把黨員身份亮出來,使社區居民時時感受到黨組織就在身邊,不斷引領廣大居民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

2.必須把標准化精細化理念融入社區建設管理服務的全過程。當前,物業管理、老城改造等矛盾和問題在城市越來越突出,要求城市管理必須像繡花一樣精細。許昌市出台了城市社區規范化建設的意見,要求按照“一有七中心”標准配置社區功能,標志著許昌的城市社區建設從此進入“標准化時代”。標准化的功能配置、網格化的管理模式、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使許多老舊社區舊貌換新顏,功能設施更加完備,一批“品質社區”“特色社區”應運而生,而百姓也從中切實享受到民生福祉、發展紅利。

3.必須把統籌資源多元共治作為推進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紐帶。針對黨員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差異化需求,如果單靠一個部門、一個支部“孤軍作戰”,力量非常有限。許昌市通過統籌行業部門、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物業公司和黨員、居民群眾的共同參與,實現資源力量的有效統籌和有機融合,構建起行政機制、市場機制和志願機制高質量銜接的社區服務體系。這啟示我們,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有效利用組織優勢,按照“社會參與、多元投入、有償服務”的原則,促進社區服務與居民需求精准對接,拓寬各類主體特別是社會力量參與渠道,最大限度集合服務資源、形成推進合力。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