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都江堰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0日15: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是夯實黨在城市執政之基的重大部署,是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選擇。黨的十九大提出,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近年來,為破解基層治理面臨的群眾自治空轉、職能轉變滯后、治理活力不足等難題,都江堰市聚焦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以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為路徑,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全面實施黨建引領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全力開展七大集中攻堅行動,積極探索一條符合近郊市(縣)發展規律的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
二、做法與經過
(一)突出政治引領,把牢社區發展治理“方向盤”。重點從凝聚共識、加強領導、聚焦主業三方面著力,強化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確保社區發展治理的正確方向。一是凝聚思想共識。通過集中宣講、專題培訓,反復研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以及省委、成都市委和都江堰市委決策部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筑牢“四個意識”,堅持把引領社區發展治理作為基層黨建的核心任務。二是健全領導體系。及時成立市委領導小組和社治委,將79個社區黨總支(支部)升格為黨委、115個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完善小區(院落)黨組織建設,形成“市統籌—鎮街主導—社區服務—‘小單元’自治”四級組織領導架構,全面加強黨對社區發展治理的領導。三是推進職能歸位。開發應用黨建責任、黨建考評兩個信息化管理平台,常態開展基層黨建暨社區發展治理拉練觀摩,壓緊壓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落實街道“去經濟化”和社區“減負十條”,制定社區事務“負面清單”,社區新增事項由社區發展治理領導小組准入把關,推動基層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
(二)突出組織引領,繪好社區發展治理“同心圓”。積極探索黨組織領導下的組織聯建、活動聯辦、服務聯抓,構建黨建運行、共建共享、便民惠民新模式。一是堅持組織聯建。全面推行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和兼職委員制度,分別制定相應管理辦法,推選鄉鎮(街道)和社區兼職委員387名,在全市1634個居民小區(院落)成立黨組織695個,成立業委會、院委會等自治組織922個,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社會企業881家,搭建議事協調聯動平台,推動社區黨建與駐區單位黨建、新興領域黨建融合共生,共商共議精華灌區修復、天府綠道建設等一系列事關全市發展的“大事”“要事”,共建共享田園綜合體、林盤聚落修復、“廁所革命”等一大批群眾受益的“好事”“實事”。二是堅持活動聯辦。開展駐區單位和區域資源大摸排、大調查,組織文化、體育、教育、衛生等轄區單位簽訂資源共享協議,推動黨建資源、文體設施、公共服務等資源由社區共享,260余個文化站點免費向市民開放。灌口街道發動都管處、川農大、交通銀行等駐區單位共同參與社區院落整治、千人運動會等黨群活動。三是堅持服務聯抓。堅持“小辦公、大服務”理念,推進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拓展圖書閱覽、健身娛樂等服務功能,讓黨員群眾可進入、可參與、可共享﹔制定社會組織和社工、黨員志願者隊伍管理辦法,推進社會組織服務個性化、社工服務精准化、黨員志願服務常態化,點亮群眾“微心願”1607個,開展“菜單式”志願服務3780場次,灌口街道發動十九冶、光大建設集團等駐區單位和社區愛心商家、居民群眾眾籌創辦“愛心廚房”,積極回應群眾訴求,讓群眾生活更舒適﹔推廣運用天府市民雲平台,集成政策咨詢、勞動就業等便民服務功能,讓群眾辦事更便捷。
(三)突出能力引領,建強社區發展治理“生力軍”。堅持選育用管並重,全面提升社區骨干、后備干部和黨員隊伍綜合能力,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社區骨干隊伍。一是選優配強社區“領頭雁”。全覆蓋開展社區黨組織班子運行情況綜合研判,調整不勝任社區書記9名,擇優選配83個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選派社區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50名。實施社區干部“精准提能”行動,開展社區書記綜合素能專題測試,舉辦新思想輪訓班、鄉村振興讀書班,培訓600余人次。在銀杏街道探索創新社區干部“全崗通”,建立准入、評級、激勵機制,提升社區干部綜合服務能力。二是培養壯大社區“預備隊”。實施社區后備干部孵化行動,將784名基層一線優秀人才納入社區后備干部庫,實行動態管理、跟蹤培養,探索社區后備干部跨區域挂職鍛煉機制,在銀杏街道創新成立“眾人行”書記工作室,採取“導師制”培養模式,對新任職社區干部、年輕基層干部開展一對一傳幫帶。三是培育建強黨員“先鋒隊”。分類制定發展黨員負面清單,嚴格政治審查,提高黨員發展質量,成立“微黨校”聯盟35個,建設“大熊貓守護先鋒”“長征書院”等一批體驗式黨性教育示范基地,推行“支部書記交叉講黨課”,評選精品“微黨課”22件,全域開展黨支部和黨員分類量化考評,全面推行基層黨組織、黨務工作者和普通黨員評星定級“群星工程”,全域深化黨員“五亮”活動和“旅游都江堰•你我同行”黨員志願服務,引導廣大黨員當好先鋒隊和排頭兵。支部規范化建設、智慧黨建等經驗做法先后被中組部、省組部和人民日報等刊用推廣。
(四)突出機制引領,激活社區發展治理“驅動器”。著力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自治為基礎、法治為根本、德治為支撐的“一核三治、共建共享”新機制。一是激發自治動力。制定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實施意見,完善民主協商、激勵扶持等制度,制定院落規章、村規民約4000余條,全面推行“雙街長制”,民主推薦“民間街長”508名,依托群眾力量“先自治后整治”。二是堅持依法治理。探索群眾訴願管理工作機制,建立司法所、社區律師常態化提供法律援助機制,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成立黨代表工作室、黨團110、李嬢工作室等機構,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引導矛盾糾紛依法化解。三是夯實德治支撐。開展“水育天府源•德潤都江堰”道德模范評選,發揮農民夜校作用,深入開展道德講壇等宣講活動,傳播弘揚李冰文化、鄉賢文化,不斷提高市民道德素養、提升“城市溫度”。
三、成效與反響
近年來,都江堰市持續深化黨建引領院落(小區)等“小單元”治理創新實踐,取得了黨組織領導有力、黨群干群關系融洽、群眾自治意識顯著增強、政府治理成本大幅降低的明顯成效,有效破解了多重轉型背景下的治理難題,有力促進了全域旅游發展、城市品質提升、發展成果共享,大幅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2018年1-8月,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28.77%。公共服務滿意度第三方測評排名連年上升,初步探索出了一條融黨的領導、多元參與、群眾依法自治為一體的社區發展治理新路。創新實踐先后被《人民日報》內部參閱、人民網、《四川黨的建設》《黨課》雜志社等作為地方先進經驗刊用,先后受邀參加第二屆中國地方改革創新經驗發布會暨基層治理創新發展地方經驗報告會和2016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頒獎典禮暨經驗交流論壇,獲評人民網和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部征評的“2016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案例”。
四、啟示與探討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心在城鄉社區,核心是堅持黨建引領。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關乎黨在城鄉社區的執政根基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實踐証明,隻有把城市基層黨建貫穿於基層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群眾為主體、社會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才能有效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和國家治理基礎。
(一)堅持思想先行,是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前提。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必須站在從嚴管黨治黨、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統一思想認識,匯聚治理合力。創新城市治理,要勇於打破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正視基層黨建和城市治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工作短板,召開專題會、現場會,舉辦各類主體班、專題培訓班,通過專家輔導、領導講解、典型示范,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促使基層治理骨干力量轉變思想觀念,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治理新理念。要以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積極探索形成更具包容性、開放性的組織體系、工作陣地和服務平台,構建組織紐帶、互利共贏、活動載體、價值取向等工作鏈接,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核心作用,整合各方資源力量,引領多元主體有序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廣泛凝聚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的強大合力。
(二)遵循治理規律,是推進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的關鍵。隻有始終抓住基層黨建這個綱,遵循規律、因地制宜、探索創新,才能綱舉目張,推動基層治理邁向更高水平。要遵循“行政主導”向“社會共治”轉變的客觀規律,堅持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為抓手,帶動社區自治組織、社區社會組織建設,加強對自治組織、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的政治領導和思想引領,讓社區各相關利益群體、生活群體、政治群體、服務群體都能參與到社區發展治理中來,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群眾為主體、多元協同參與的“縣(市、區)統籌—街道主導—社區服務—‘小單元’自治”四級網狀治理體系。要進一步完善“小單元”治理格局,圍繞產業經濟地理和功能發展布局,優化調整街道行政區劃,合理調整社區規模,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納入城鄉規劃,科學規劃社區空間和公共資源,有效滿足城鎮化快速發展中后期群眾多元化的利益訴求。
(三)突出群眾主體,是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基礎。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是激發參與活力、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因素。要通過組織引領、黨員示范等方式,鼓勵引導成立特色產業協會、街區商業協會等各類經濟合作組織,開展社區創新創業指導服務,在社區舉辦知識講座、案例剖析、企業家現身說法等創業沙龍活動,採取共建互補、組織覆蓋、引領帶動、平台建設等舉措,統籌整合駐區單位、產業園區、商圈市場等領域資源,助推特色產業發展、服務重大項目建設。要圍繞業緣、地緣、趣緣紐帶,大力培育功能型、服務型、公益型社會組織,支持發展備案類社區“草根”社會組織,設立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探索建立購買服務項目全程跟蹤和綜合評價機制,推進縣鄉兩級社會組織服務平台建設,積極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和各類志願者深度融入社區治理和服務。
(四)強化制度保障,是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根本。基層治理需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讓基層有更多的精力和力量服務群眾、凝聚群眾。要構建完善組織保障,精簡優化街道和城鄉社區職能,聚焦主責主業,真正讓基層黨組織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制定基層黨建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辦法、黨支部管理辦法等組織運行規則,引導各類組織民主協商完善規章制度,推動形成群眾易接受、願接受的社區治理規則體系,不斷夯實社會治理的法治根基。全力提供資金和人才保障,建立社區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加大社區為民服務專項經費投入力度,積極拓寬城鄉社區發展治理資金籌集渠道,設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專項資金,建設一支“講政治、懂城市、會經濟、善治理”的社區“帶頭人”隊伍,不斷提升基層干部抓黨建、善治理的能力。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