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山東濟南市歷下區:創新“工委+專委”共駐共建機制 打造城市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0日14: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區域化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新途徑、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新紐帶、推動城市協調發展的新動力。作為省會核心城區,歷下區轄區駐有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市委、市政府等省市主要機關單位和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經濟學院、齊魯醫院等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醫療機構1000余家,“兩新”組織3000余個﹔全區2100余個基層黨組織、3.1萬余名黨員,95%以上集中在城區。以前,駐區各黨組織之間互不隸屬、條塊分割,“有事找上門,無事不往來”,共駐共建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但實際效果並不佳。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基層治理體制的持續深化,街道和社區建設中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出現了大量非行政化的“兩新”組織、從單位內剝離出來的“社會人”,以及從行政化管理中逐漸演化為社會化服務的公共事務,這些都對高標准抓實區域融合共治、提升城市基層黨建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黨組織隻有堅持與時俱進,改變傳統單一縱向型的單位制組織結構,建立一種覆蓋面廣、縱橫交錯的網絡型組織結構,才能滿足黨員群眾和單位職工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在此背景下,歷下區以強化街道黨組織統籌功能為重點,探索建立了“工委+專委”工作機制,打破了各領域黨建封閉運行、條塊分割的局面,有效推動了區域融合共治、互聯互動、協調發展,初步探索了一條區域化黨建新路徑,提升了區域化黨建新水平。

二、做法與成效

一是“工委”掌舵“引航”,發揮核心作用。街道黨工委是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強化街道統籌協調功能是關鍵。推行兼職委員制度。吸納轄區有一定影響和代表性的駐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明確和強化“加強基層黨建、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的共同責任,推動“大事共議、實事共做、難事共解”。過去開展創城工作,駐區單位宿舍樓是難啃的“硬骨頭”。兼職委員制建立后,街道和轄區各方力,樹立 “一家人”的思想,形成合力共同推進。街道第一時間登門征求意見,整合調動轄區各類資源提供支持﹔駐區單位也由以前的思想抵觸變為現在的全力配合,主動建言獻策、積極參與到創城工作中來。規范“四個一”工作機制。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圍繞黨組織中心任務和各方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問題收集行動”,落實一次“群策群智商討”,抓好一次“跟蹤問效督辦”,組織一次“成員共建活動”,以黨建融合推動感情融和、工作融合,基層治理中的許多“城市病”也迎刃而解。開放式小區停車難一直是個大問題,部分街道通過召開聯席會議,協調居民小區和附近駐區單位將車位錯時共享,使停車難題得到極大緩解。探索黨員干部雙向挂職。省國開行、市委辦公廳等省市單位與歷下區互派干部近30人,進一步打開了溝通聯系渠道,推進了區域共建共治。工作開展以來,累計吸納各單位兼職委員485人,在推進城市提升、拆違拆臨、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山師東路拆遷過程中,文化東路街道黨工委牽頭抓總,駐區單位主動配合,道路沿線15家單位30000平方米的違章建筑,僅用56天就全部拆除完畢,拆出了歷下速度。

二是“專委”劃槳“開航”,激發內生動力。兼職委員制的實施,滿足了共駐共建的基本需求,但隨著提交其協調解決事項的增多,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決策“堵車”現象﹔同時,轄區總部、科創等新經濟新業態多,居民群眾整體素質較高,對深化公共服務、優化資源供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著眼於綜合提效和提質的現實需要,歷下區通過細化兼職委員分工,建立專業委員會,進一步挖掘駐區單位的優勢資源,放大黨建工作倍增效應。分類組建“專委”。結合駐區單位和黨員群眾需求,在街道黨工委創新設立“基層黨建、區域發展、城市管理、社會事務、平安建設”等五個專業委員會,由街道分管負責同志分別牽頭,在更大范圍內吸納職能相近的駐區單位負責人作為成員,推動區域決策精准化、治理精細化、服務專業化。完善運行制度。為提升工作效能,建立歸口辦理制度,各專業委員會對口認領和研究解決與自身行業特點相關的工作事項,以專業資源對接專業需求﹔建立工作分流制度,街道黨工委研究決策的事項,根據職能和責任分工,分別交由相應專業委員會負責辦理落實﹔建立工作聯動制度,對專委會層面難以協調解決的事項,提交街道黨工委研究解決。近年來,各街道先后吸納480多家駐區單位加入專業委員會,解決了各類難題380余件。位於文化東路街道的千佛山醫院是省內知名醫院,前來求醫的患者多,潛在隱患多。街道社會事務專業委員會主動摸排了解到這一情況,一方面協調平安建設委員會中的司法公安力量調解醫患糾紛、打擊“醫托”﹔另一方面指導醫院發揮成員單位作用,組織專家定期到社區開展義診,得到了駐區單位和居民群眾的點贊。

三是社區兜底“續航”,構筑共治格局。社區“兜底”是區域化黨建工作的重要一環。為解決好以往區域化黨建工作分散抓、多頭抓,既抓不緊又抓不實的問題,歷下區堅持把社區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強力支撐,所有條條塊塊管不到的,要求社區黨組織全部托住托緊,保証黨的工作橫到邊、縱到底。構建兜底網格。深入開展“結網工程”,在全區設置3600多個網格,將居民樓院、駐區單位、商務樓宇、各類市場、社會組織等全部歸於相應網格,大力推進黨建網格與綜治、民政、安監等網格“多網融合”,打造了基層治理“愛滿格”。在區域網格內通過設崗定責、先鋒創建、黨員奉獻日、認領微心願等方式,組織直管黨員就近加入社區治安巡邏、環境保潔、文化宣傳等志願者隊伍,開展“星期六義務奉獻日”“鄰裡互助行動”等志願服務活動。積極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進網格,今年以來,省市區三級24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結對歷下88個城市社區黨組織,累計8000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主動開展各類服務700余次,受到了基層群眾的普遍歡迎和真心稱贊。創新兜底方式。對不具備成立黨組織條件的“兩新”組織中的黨員,按照就近方便原則直接編入所在社區“兩新”支部或網格支部,採取“三合一統”即組織合建、隊伍合帶、活動合辦、資源統籌的方式,由社區黨組織統一“兜底”管理。針對社會組織管理難題,創新“雙培雙帶”工作模式,即以社區黨組織培育孵化社會組織,帶動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以黨建項目培植壯大社會組織,帶動區域化水平提升,通過社區兜底激發了社會組織黨建活力。

四是全域助力“護航”,夯實共建根基。圍繞推進“工委+專委”、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共同體,歷下區積極創新工作推進方法手段和保障措施,著力提高共駐共建整體效應。推進資源對接精准化。借鑒中央電視台“交換空間”欄目創意,建立“交換清單”,開展“雙向認領”,由街道黨工委牽頭與駐區單位共同列出各自需求及資源清單,並在匯總梳理和公開公示的基礎上,引導相互交換需求內容和服務資源,實現街道與駐區單位以及駐區單位之間供需對接、資源共享。在街道黨工委的主導下,開展雙向認領467次,實施黨建項目268個,有效找准了各方互利雙贏的結合點,凝聚了互聯互動合力。推進考核激勵常態化。把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區域化黨建和基層治理、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納入文明單位創建、“兩代表一委員”推選以及各類評先評優重要內容,建立在職黨員評議評優征求街道社區意見和在社區現實表現負面清單制度,讓街道推動共駐共建有抓手、讓駐區單位參與共駐共建有動力。推進基礎保障標准化。統籌現有編制職數,為每個街道調配增設1名專職黨務副書記、配備黨建辦和專業委員會專職人員82人,推動“工委+專委”實體化運行。高標准建設13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9個“先鋒地帶”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1個區域化黨建工作項目推廣中心,協調駐區單位無償提供3萬多平方米場所設施,推動陣地共享、活動共聯、黨建共抓。每年為街道撥付城市基層黨建經費3000余萬元,並與區域共駐共建項目相挂鉤,解決各類民生事項1500多件,惠及轄區黨員群眾16萬人次,形成了群眾“有求必應”、黨組織“一呼百應”的生動局面。

三、經驗與啟示

(一)做好區域化黨建工作,必須發揮街道黨工委的引領作用。街道黨工委作為區域化黨建工作的領導核心,決定了區域化黨建的發展走向和推進力度,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加強頂層設計,把區域化黨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積極整合資源,創新發展模式,實現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各級黨組織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發動更多的黨組織和黨員加入到區域化黨建和社會服務中來,切實提高共建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做好區域化黨建工作,必須緊貼黨員群眾的服務需求。推進區域化黨建就是要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調研走訪、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基礎上,通過整合轄區基層黨組織的力量,引導黨員通過奉獻崗、主題黨日等形式踐行為民宗旨、提升服務能力、關注社會民生,以服務實現引領凝聚,不斷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要堅持以黨建資源共建共享為切入點,把轄區內各類資源最大限度地調動、利用起來,善於尋找駐區各單位和街道社區之間的最大公約數,突出環境衛生、社區安全、利益維護、法治意識、制度環境等黨建共振點,兼顧各類駐區組織和社區居民個性化需求,為區域化黨建工作注入更多人文關懷。

(三)做好區域化黨建工作,必須打造科學嚴密的共建體系。有效推動區域化黨建工作有序進行,需要依靠責任清晰、分工明確、溝通順暢、運轉高效的工作體系。要建立菜單式互通體系,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收集區域內各類組織和黨員群眾的資源信息和需求信息,推動街道與駐區單位、“兩新”組織資源的深度融合。要探索互聯式運行體系,加強居民區及樓組黨組織與樓宇、“兩新”組織、駐區單位等黨組織之間的互聯互補互動,通過文化聯辦、黨建聯動、實事聯建打造區域共同體。要健全項目化實施體系,緊緊圍繞實際需求設計好、實施好各類黨建項目,真正推動區域內基層黨組織一體化運行,以黨建凝聚社區發展合力。

(四)做好區域化黨建工作,必須建立統籌推進的長效機制。實踐表明,加強區域化黨建工作,夯實工作責任是基礎,健全長效機制是關鍵。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必須從過去的“運動式參與”向“制度式管理”轉變,通過建立健全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不斷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同時要採取綜合措施,把各項工作制度落實落地、發揮實效。要建立科學考評機制,由單一的黨組織評議監督,轉變為由駐區單位、職工代表、黨員代表以及黨組織共同組建的評議監督委員會進行評議監督,並注重過程、動態式評議。要建立激勵保障措施,設置一定的物質與精神獎勵,並作為黨組織星級評定、優秀黨組織榮譽及其他獎勵的參考依據,進一步擴大區域化黨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