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河南新密市新華路街道:讓自組織在黨建引領下發揮大作用

河南省新密市新華路街道辦事處

2018年10月30日14: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一)自組織隊伍不斷壯大。

近幾年來,隨著新密城鎮化的加速發展,新華路街道辦事處地處城東區,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一是由於項目引進、棚戶區建設、擴修道路等導致原村落向城市化轉變,村民住進高樓大廈變成居民。如:新華路趙坡村建成紫雲苑小區、惠溝村建成惠馨花園、惠安家園、東花苑、東郡一品等。二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群眾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質量。越來越多的群眾自發組織形成廣場舞隊、健步走隊、戲曲隊、手拍舞隊、書畫隊、籃球協會等群團組織。據統計,新華路辦事處有35家組織,參與人數近7000人。

(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理念不斷更新

今年以來,新華路街道黨工委先后多次組織黨員干部反復學習關於城市基層黨建的講話文件等精神,並赴上海、鄭州等地觀摩學習示范社區城市基層黨建的先進做法,組織干部聽取楊兆順同志事跡報告會。大家對城市基層黨建從模糊認識到有了明晰的了解,再到理念的真正轉變,逐步認識到做好自組織工作是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城市居民重新組織化的有效途徑。

(三)培育、發展、引領自組織迫在眉睫

作為社區黨組織,就要在增強服務功能上下功夫,如何豐富群眾生活,讓更多的人主動走出“家庭”“大院”“圍牆”,融入“社區”“大平台”,需要黨組織根據居民的愛好特長及需要,為他們提供貼心服務,發現當中的能人、領袖,有效引導他們自發組建群團活動,真正實現群眾的事情群眾多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辦。

二、做法與經過

目前,新華路街道共有社會團體35個,其中協會13個,自組織22個。在自組織的發現、培育、服務、引領等方面,新華路街道黨工委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一)多種形式學經驗,更新理念促轉變。

一是通過集中學習、個人自學、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先后學習了《石軍培訓班講話》及上海、深圳、長沙等先進經驗。二是組織街道全體班子成員、站所長、村(社區)支部書記、主任等人員外出參觀學習城市基層黨建先進經驗。赴上海復旦大學舉辦專題培訓,到鄭州馨家苑、鄭州普惠社區、通信社區等地學習,多次舉行城市基層黨建頭腦風暴,大家對城市基層黨建的理念進一步轉變,尤其看到上海東明路街道的群團組織、志願者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也堅定了要做好自組織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二)多種渠道摸情況,深入溝通打基礎。

一是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上多次動員、強調各村(社區)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摸清具體情況。二是街道黨工委組織網絡員專門人員負責此項工作,與自組織負責人逐個電話聯系、見面溝通,了解各個自組織的活動地點、活動時間、黨員情況,需求意向,宣傳有關政策,消除他們的顧慮。三是召開社會團體、自組織工作座談會、聯席會。通過填寫調查問卷,了解他們目前亟待辦事處、村(社區)幫助解決的問題和自身的資源優勢,並征求對新華路辦事處、各村(社區)發展的好建議,使他們認識到自組織在社會治理、居民服務中要發揮獨特作用。四是建立“新華一家親”微信群,我們及時上傳優秀團體活動的圖片、美篇、新聞稿到群裡,進一步樹立標杆示范引領作用。同時鼓勵各群團積極開展活動,上傳視頻、照片,大家互相學習,增強溝通交流,形成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通過一系列的措施,真正摸清了自組織的具體情況,為下一步深入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多種活動搭平台,選樹標杆展風採。

自組織中人才濟濟,如何發揮他們的優勢和影響力,豐富群眾的生活,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經過前期摸排,我們了解到新密市老年體協健步走隊有600多人的規模,黨員22人,隊長李文正是一名退休小學校長,是黨員,對黨建工作也非常熱心。新華路街道黨工委研究決定以此為突破口,打開自組織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八一”建軍節,新華路街道黨工委聯合老年體協健步走隊和嵩山路社區、五裡店村黨員干部以及社會各界近千名群眾在市體育場舉行了隆重“昂后挺胸跟黨走 爭做文明好市民”活動。街道干部劉麗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做身心強健的好市民》為題上了一節微黨課。新華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劉建華征求大家的服務需求,讓自組織感受到了黨組織的關心,拉近了自組織與黨組織的距離。志願者為健步走團隊中的黨員發放《黨的生活》、100余冊,為現場群眾發放《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讀本300本、“爭做文明市民倡議書”600余份、“雙創”公益廣告扇1100余,讓他們懂得了應該如何為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做出每個公民應有的貢獻。

今年國慶節,為了共同慶祝祖國母親69歲生日,激發黨員干部群眾的愛黨愛國之情,新華路街道黨工委聯合新密市老年體協健步走隊和社會各界近千名群眾,在體育場舉行了“赤子之心唱紅歌 千人健步慶華誕”活動。全場近千人揮動著手中的小國旗進行了氣勢恢宏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等紅歌大合唱。堅定明快的節奏,慷慨激昂的歌唱,真切表現了群眾跟黨邁進新時代的自豪、喜悅之情和深沉的愛國、愛黨之情!最后,與會領導舉著黨旗,帶領近千名黨員干部群眾在體育場健步走。堅定有力的步伐、響徹雲霄的口號、彩旗飄揚的壯觀、樂觀向上的笑容,讓體育場洋溢著歡快、熱鬧的氣氛。這是大家用別樣的方式向祖國母親獻禮!一位黨員在微信中這樣說:“今天晚上有幸參加了‘赤子之心唱紅歌 千人健走慶華誕’活動,一種感動的情愫一直在心頭蕩漾。當看到我們的領導高舉黨旗帶領大家往前走,昂首闊步﹔當看到我們的黨員群眾揮動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意氣風發﹔當看到我們的群眾緊跟上前不掉隊,不分老幼……內心升騰起一種無法比擬的民族自豪感!我堅信:隻要我們眾志成城,勇往直前,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

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根據社區代表大會代表的建議和居民的需求,新華路街道新惠街社區於今年成立明德國學堂,為學員統一購買《大學》《論語》等書籍。學員自發推選出負責人,每周六邀請一名喜愛傳統文化的老師授課。目前共舉辦五期,參與學習的居民達400余人次。授課老師帶領大家邊讀邊學,妙趣橫生、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大家真正感受到國學的博大精深。學員自覺將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用於家庭教育、社區自治,倡樹了文明新風。

(四)多種關愛送溫暖,凝聚人心促發展。

為了讓自組織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新華路街道黨工委會多次研究,辦事處出資協調調查問卷中自組織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今年9月,街道黨工委在自組織中成立了一個黨支部、三個黨小組。新華路辦事處投資為各個黨支部、黨小組購置了黨旗、黨徽、黨章等,同時解決了老年體協健步走黨支部活動陣地問題。協調新華醫院為30名協會、自組織負責人提供11項免費體檢,進一步凝聚人心,讓他們感受到黨的溫暖,從而更加堅定自組織服務群眾跟黨走的信念。為了給自組織志願者搭建服務平台,新華路街道組建學雷鋒志願者服務站,建立褒獎激勵制度,為志願者配發服裝、方便袋、毛巾、服務工具等,並進行“積分銀行”兌換,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成效與反響

一是密切了黨群關系。最初統計自組織時,不少自組織習慣游離於黨組織之外,不願被黨組織關注,不願受到約束,害怕增加精神負擔。隨著黨組織的深入融合,幫助他們解決困難,他們真切感受到了黨的溫暖與關懷,從而主動靠近黨組織。現在的自組織積極響應街道辦事處、社區黨支部的號召,主動參與社區活動,黨群關系日益密切。二是自組織參與意識大大增強。積極參加七運會,在多個項目中取得優異成績,為新華路街道爭得榮譽。如:健步走隊、廣場舞隊、健身氣功協會等參加開幕式活動﹔籃球協會、乒乓球協會等參加比賽,名列前茅。三是自組織的服務意識明顯提高。自發注冊志願者1000余人,並積極投身義務勞動、宣傳“雙創”工作、交通秩序維護、關心空巢老人等,傳遞正能量。四是群團活動形式不斷豐富,隊伍不斷壯大,受益群眾越來越多。一方面街道社區充分利用傳統節日,創造機會,搭建平台,充分展示自組織的風採。另一方面他們自發組織活動,如廣場舞隊、戲曲隊、軍樂隊等主動進社區、進樓院義務演出,豐富了群眾的精神生活,吸引了更多居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五、啟示

(一)黨工委重視是前提。

自組織在城市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彌補了政府工作的短板和盲點。然而,做好自組織工作又是隱性工作,隻有街道黨工委理念更新到位,認識到位,工作擺布到位,才能把這一領域的黨建工作納入日程,常抓不懈,保証自組織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壯大,發揮良好作用。

(二)街道辦事處資金支持是保証。

自組織由居民自發組織成立,沒有主管單位,沒有固定經費來源。活動經費依靠大家集資,或靠社會化緣來解決場地、設備、服裝、交通費等問題。平時開展活動非常困難,這是自組織面臨的普遍、突出的問題。黨組織要從這一問題入手,財政兜底解決,才能保証自組織正常運轉,不斷發展壯大。要讓自組織發展的每一步都沐浴在黨的溫暖之中,都包含著黨性,讓自組織每個成員都知黨恩,更當走,盡心盡力為居民服務。

(三)做好自組織工作,也要有恆心、耐心和細心。

自組織屬居民自發組織成立,具有分散、鬆閑的特點,他們不願接受黨組織的管理。在這樣情況下,強迫、命令是沒用的。唯一的辦法就是轉變工作方式,深入調研,回應自組織存在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這樣才能贏得他們負責人的信任和好感,讓其一步一步地靠近黨組織,聽黨話,跟黨走。與此同時,在溝通、交流、發展、培育、發揮作用中,要有一顆恆心、耐心和細心,企圖一口吃一個胖子,急於求成,是不切合實際的。

(四)搭建平台,讓自組織服務社區建設,是彰顯自組織價值的基礎。

黨組織要號召自組織自覺自願投身到社區治理、居民服務中去。要主動搭建平台,讓他們注冊成立自願者隊伍,實施項目化管理,讓其在服務社區建設中發光發熱,找到成就感、價值感、幸福感,逐漸使自組織成為城市社區治理的一支生力軍。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