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黑龍江省北安市:突出“四新”探索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

中共黑龍江省北安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0日11: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北安市位於黑龍江省正北部,轄區內有6個街道辦事處、19個社區、9個鄉鎮、10個農林牧場、11個部隊農場、42個中省黑河市直單位。素有“塞北延安”、“北國槍城”、“書畫之鄉”之稱,曾兩度作為黑龍江省省會城市,第一張《黑龍江日報》誕生在北安。2015年省“十三五”規劃把北安確定為重點發展的副中心城市和“哈大齊北綏”西環城市圈的重要節點城市。2016年北安市第十七次黨代會提出了把北安加速建設成為黑龍江省北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各類新型組織與業態大量涌現,外來人口持續快速流入城市,各類人群和要素資源越來越多地向市區聚集,使得城市資源環境和公共服務承載壓力持續加大,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和治理頑疾,街道社區黨組織“小馬拉大車”現象凸顯。為適應城市社會群體結構、經濟結構和社會組織架構的變化,進一步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引導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群團組織等參與基層治理,走出一條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新路子,2013年5月,市委在和平街道推行了街道“大工委制”,先行試點、積累經驗。2017年9月,在總結和平街道“大工委制”三年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在全市6個街道全面推行了街道“大工委制”、社區黨建“聯合體”,年末,北安市被省委組織部確定為創建全省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隨即制發了《北安市創建全省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實施方案》,明確了打造紅色家園、美麗家園、和諧家園、溫馨家園、智慧家園“五個家園”創建任務。在創建工作中突出“四新”,著力破解城市基層黨建難題特別是城市基層治理難題,推動形成黨委政府強力推進、社會組織緊密配合、轄區單位大力支持、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堅持互聯互動,構建多元共治“新體系”。從完善治理體系入手,打破各自為戰壁壘,推動各層級同頻共振、各領域同心融合。一是建立上下聯動體系。在市級層面,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市委副書記、常委組織部長任副組長,組織、紀檢、宣傳、政法、民政等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組織實施、資源配置、督查指導和經驗總結。在街道層面,全面推行“大工委制”,從駐區單位聘任98名街道黨工委兼職委員,實施區域發展聯謀、為民實事聯辦、民主自治聯抓、社會治安聯防、精神文明聯創、組織生活聯過、區域資源聯享、環境衛生聯管“八聯”共建,開展共建活動180場次。在社區層面,推行黨建“聯合體”,聘請轄區派出所、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新興組織、學校及其他駐區單位黨員負責人為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對需要協調解決的“大事”、關系民生福祉的“實事”、基層無力解決的“難事”進行共議共商共治。人和社區針對慶華老樓區下水管道堵塞、影響居民生活等問題,組織黨員群眾自管26棟住宅樓,定期對下水井、管道進行清掏疏通,受益居民2000余戶。二是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制定了街道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取消了街道招商引資任務,對87項社區工作事項、53項証明逐條進行了清理。建立了市、街道、社區三級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了113個成員單位職責,定期對城市基層黨建、基層治理等工作進行研究、指導和推進,共召開工作例會30次,研究解決問題23個,把跨行業跨層級各轄區單位有效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工作合力。各“大工委”認真研究解決進城農民問題,開展了送關懷、送崗位、送健康、送信心“四送”活動,為88名農民聯系了就業,為21名農民工子女解決了入學問題,促進了居民與農民的融合。三是實施考核評價。制定了《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為群眾服務考核評價辦法》,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每年年底,由街道黨組織牽頭,對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支持參與城市基層黨建、社區治理、為民服務等方面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干部提拔任用、年度考核和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切實賦予街道社區充分的“話語權”,扶直了街道社區“腰杆子”。

(二)堅持紅色引領,打造居民自治“新引擎”。以“創邊疆特色黨建、促黑河全面振興”主題活動為引領,傳承從延安到北安紅色革命基因,打造“塞北延安”紅色黨建品牌,切實將紅色文化元素嵌入居民自治架構,以文化認同凝聚居民自治共識。一是打造紅色陣地,開展紅色教育。充分挖掘北安紅色資源和歷史,打造了省委舊址、省政府舊址陳列館、慶華軍工遺址博物館、抗聯紀念館等“七館二地一園”,在“五四”“七一”“八一”等時間節點,組織全市廣大黨員干部、中小學生、公安民警、部隊官兵等群體,通過現場參觀、聽講解、重溫入黨誓詞、敬獻花欄、重走抗聯路等形式,接受紅色教育和警示教育。去年以來,共教育培訓黨員群眾4萬余人次。今年6月,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黨組書記、社長袁曉光一行18人來到北安,開展了“不忘辦報初心”主題黨日活動,重溫了黑龍江日報歷史,在省委和省政府舊址陳列館重溫入黨誓詞,和北安市委書記黃士偉共同為“黑龍江日報報史教育基地”揭牌。二是打造紅色之家,增強自治意識。突出“家”的理念,結合小區、樓宇人文風貌特點,以“紅色歷史”“紅色文化”“孝親敬老”等為主題,打造“一小區一主題”樓宇文化,將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貫穿居民心中。和平街道會同駐區單位籌措資金8萬余元,以“傳承從延安到北安紅色革命基因”為主題,在祥瑞家園小區打造一處景觀牆,設立了從延安到北安、延安精神在北安落地生根、傳承紅色基因、永遠跟黨走、書寫紅色歷史5個板塊,在7個樓道內布置了46塊圖版,集中宣傳展示北安的紅色文化,引導市民形成崇尚先進、團結互助、積極向上的社會新風尚。三是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思想共識。通過開展“榜樣,逐夢的力量”百場經典故事會、“觸摸鄉情、感悟變遷”、“路演北安”等載體活動,打造一座有溫度的城市,北安紅色文化系列活動成功申報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與延安寶塔區締結友好市區,加強經濟、文化和黨建等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出了《寶塔山》北安專刊。

(三)堅持以民為本,打造多元服務“新平台”。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積極回應群眾關切,不斷增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整體效應。一是項目式服務。深入征求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和居民代表意見,組織各街道、社區建立了需求、資源、項目“三個清單”,分類確定小區治理、環境整治、文明出行、弱勢群體幫扶等60余項共建項目,社區和駐區單位互相認領,合力推進。市委聚焦小區治理,連續三年開展包保小區活動,各市直部門與街道社區共同整治老舊小區77個,受益群眾1.5萬余戶。同時還組織開展了“獻禮十九大 愛美麗北安”主題活動,清理棄管樓25棟,整治街路巷道15條,清除小廣告2萬余張。北崗街道研究確定小廣告清理、十九大精神宣講、廉政教育、法制講座、“從延安到北安”知識競賽等20個共建項目,轄區單位積極主動認領,保証了每個共建項目落地生根。二是差異化服務。區分街區資源、群眾需求,明確不同的創建重點,實施差異化服務。和平街道制定了《大工委創建有溫度的社區實施方案》,重點聚焦小區治理、為居民服務,組織47家單位對6棟棄管樓環境衛生、基礎設施進行常態化的整治和維護,530余戶居民受益。慶華街道突出美化綠化,利用一周時間,組織10家“大工委”成員單位及志願者160余人栽植樹木1.7萬株,栽花3萬余珠,綠化面積35000平方米。兆麟街道通過開展學習十九大、參觀紅色基地、重走抗聯路、紅色文藝匯演、創建益民文化長廊等活動,打造“紅色兆麟”。鐵西街道突出村居共建,組織大工委成員單位黨員干部與向前村黨員干部100余人,集中整治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提升了轄區居民幸福感。其它各街道分別確定了弱勢群體救助、志願服務等創建內容,實現了“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三是抱團式服務。圍繞打造“五個家園”和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健康城、質量強市,通過組建“黨員志願服務聯盟”、開展“黨員先鋒在行動”,組織動員大工委成員單位和街道社區黨員參與城市建設和為民服務。全市注冊民生保障、衛生保潔、醫療保健、治安巡防、矛盾調解等志願者服務隊109個、志願者2.6萬余人,提供各類服務420余次,受益群眾達3.6萬余人。和平街道實施黨員志願服務“2+1”模式,即1名大工委成員單位黨員志願者和1名社區志願者,共同聯系服務1名轄區的居家老人或貧困居民,為轄區內30戶居民送溫暖、送愛心和服務代辦。雷鋒車隊連續10余年,高考期間免費接送高考生。福惠、陽光等志願者服務隊長期開展敬老、助學、助殘、扶貧等志願服務活動。鐵南街道老黨員、革命烈士尚大嫂之子尚玉山牽頭組建黨員服務隊,50年如一日,義務為群眾維修房屋、清掃鐵路跨線橋。今年“七一”,鐵南街道黨工委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志願服務事跡報告會,尚玉山、梁鐵成、劉建華、常明、李雲霞、李金鳳6名黨員為轄區100余名黨員做了事跡報告,進一步擴大了黨員志願服務的影響力。2018年5月、6月尚玉山榮登“龍江好人”榜、“中國好人”榜。

(四)堅持強基固本,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要條件,推進人、財、物下移,打造基層黨建“供給站”。一是強化隊伍保障。通過公開選拔、舉辦培訓班、參加社會專業學歷教育,提升社區工作者能力素質,打造“大學畢業生—社區公益性人員—“兩委”成員—黨組織書記”傳動鏈。目前,全市19個社區書記、主任全部“一肩挑”,社區工作者45歲以下佔71%,76%以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有12人考取社會工作師職稱,1名社區書記考錄為公務員,推薦30名社區工作者為“兩代表一委員”,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二是強化經費保障。建立完善社區干部待遇正常增長、養老保險、離職補助等保障機制,每年落實社區經費260余萬元,滿足社區日常辦公、活動開展、服務群眾等工作需要。下撥黨費45萬元,支持街道建設黨群服務中心。新增財政投入152萬元,按照全市最低工資2.5倍標准,為172名社區工作者兌現生活補貼,提高了社區工作者待遇。三是強化陣地保障。推進社區黨組織辦公和活動場所建設提檔升級,全市社區辦公活動場所全部達標,創建精品社區6個,建設社區黨群服務站點19個。實行共建共享,打造博物館群、體育場館、休閑廣場、文化綜合體、老年大學等一批供市民學習、娛樂、休閑的場所,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鐵南街道成立了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了大工委協調窗口、黨員群眾服務窗口、法律咨詢窗口和黨員志願服務基地,搭建了便民利民平台,集中開展社區黨員、居民服務工作。

三、經驗與啟示

(一)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必須要凝聚多元主體協同發力。城市基層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城市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方方面面,離不開各級黨組織、政府及職能部門的齊抓共管,也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參與。北安市通過明確街道“大工委”、社區黨建“聯合體”成員單位職責任務,逐級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及“雙向聯系、雙向服務、雙向認領”等機制,制定駐區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考核評價辦法,把區域資源和力量有效整合到一起,變過去轄區有事街道求著駐區單位為各駐區單位主動參與,有效破解了基層治理難題。實踐証明,隻有通過健全體制機制,整合社會多元主體參與基層管理,才能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二)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必須要強化居民自治主動參與。加強城市基層治理,需要提高社區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能力。北安市通過打造紅色陣地、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樓宇文化等舉措,以文化認同凝聚起居民自治共識,有效激發起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實踐証明,要想有效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在多元主體參與的基礎上,還要充分發揮居民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作用,培育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和矛盾糾紛化解等工作,推動形成“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格局。

(三)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必須要回應群眾關切優化服務。堅持以人為本既是城市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城市基層黨建的內在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群眾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和廣泛,單靠行政命令的傳統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形勢需要。北安市從服務群眾切入,通過搭建多元參與和多元服務平台,及時解決群眾訴求,有效提升了群眾“幸福指數”。實踐証明,隻有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才能有效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