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濱河街道
2018年10月30日10: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康巴什區濱河街道黨工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主動適應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緊緊圍繞市委“一核心三融合”和區委“黨建引領精准服務”機制,牢固樹立“全域黨建”理念,以興旺社區為試點組建“大鄰裡黨建聯盟”,加強區域統籌,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引領力,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共建共享,努力構建“大鄰裡”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格局。
一、背景與起因
黨的十九大提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機關、學校、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的精神”。
2017年7月,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在上海召開,提出了“城市基層黨建”的概念。當前,居民群眾的服務需求日益呈現出多元化和復雜化,街道社區原有的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實際需要,基層黨組織共存但融合度不高,存在力量整合不到位、工作進展不平衡、作用發揮不理想、服務功能不完善等問題。為此,作為黨為人民服務的最基層,濱河街道黨工委認真學習貫徹“上海會議精神”,積極探索創新,以全面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為契機,結合市區力量資源較為豐富的優勢,探索實踐全域黨建新模式,有效凝聚了基層黨組織合力,力爭實現社區服務管理與居民多樣化需求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二、做法與經過
圍繞“重心下沉、服務前移、轉變作風”,康巴什區濱河街道實行“瘦街道、強社區、去機關化”街道社區體制改革,將街道原有10個科室精簡為“三辦三中心”,2/3的工作人員下沉到了社區一線,在社區設立了“一委、一站、一居、一中心”,通過人、財、物的下放,使社區成為了改善民生、服務群眾的“一站式”中心。興旺社區黨支部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市委、區委工作要求,凝練形成了“睦融鄰裡”社區黨建品牌,濱河街道以興旺社區為試點創新建立“大鄰裡黨建聯盟”。
(一)科學設置鄰裡,組建黨建聯盟,凝聚黨組織合力,共同“管事”。以提升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在社區搭建了“1+N+X”的跨區域組織架構:1是指社區黨支部﹔“N”是指區域內鄰裡黨組織,一方面按照“地域相近、樓棟相連、資源相通”原則,將轄區內機關、企業、社會組織等黨組織,以路、河、標志性建筑等為界劃成若干個鄰裡單元,另一方面,對黨員人數較少達不到建支部標准的單位或組織,採用聯建的形式組建聯合黨支部﹔“X”是指區域外黨組織,包含市直結對聯系黨組織、區級包聯單位、多數職工在本社區居住的黨組織等。在此基礎上,組建“大鄰裡黨建聯盟”,由社區黨支部書記任聯盟組長,每個鄰裡推選較大行政事業單位、非公企業等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副組長,每個成員單位配備一名黨員作為聯絡員。目前“大鄰裡黨建聯盟”共吸納了區域內外20家成員單位的參與。
(二)完善工作機制,規范聯盟運轉, 提升黨組織能力,共同“辦事”。一個好的聯盟,需要一套好的制度機制,街道社區黨組織牽頭起草了《“大鄰裡黨建聯盟”章程》,明確聯盟目標、聯盟條件、職責任務等內容。同時,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細化具體事項,建立五項工作機制,推動共駐共建由“感情化”維系變為“契約化”管理。一是聯席會議機制。每半年召開一次黨建聯盟大會,共同研究討論黨建工作、協商解決工作難題。二是輪值共建機制。聯盟內部實行輪值制,每季度一個輪值單位,並推選一名輪值書記,牽頭策劃開展“六個一”共建活動,即一次志願服務活動、一次黨建沙龍活動、一次“主題黨日”活動、一場社區文化活動、解決一批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形成一批合理化建議,比如社區黨支部書記與輪值書記共同策劃開展了“愛心共建”黨建沙龍和“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有效凝聚聯盟合力,提高了黨員黨性修養,增強了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三是黨員共管機制。在教育方面,推出“個性化組織生活菜單”,依托“新時代先鋒講台”、社區黨校等平台,策劃不同黨員教育課程。在管理方面,實行“雙報到、雙管理”制度。四是黨建互助機制。由社區黨支部帶動聯盟內機關、非公企業等各領域黨組織建設,開展“交流式”互學互鑒、“現場式”實地培訓和主題黨日聯辦、檔案資料互查、干部挂職交流等互助活動,努力實現“雙規范”“雙提升”。五是典型引領機制。將聯盟內黨建工作突出的成員單位確定為“共駐共建引領點”,形成黨建輻射作用。向上、向外宣傳和推送共建成果,評選“優秀聯盟單位”“共建先鋒”等並進行表彰,從而有效促進區域共融。
(三)橫向聯動到邊,縱向服務到底,激發黨組織活力,共同“成事”。“大鄰裡黨建聯盟”在組織建起來、制度立起來的基礎上,將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解決社區建設的難點熱點問題作為工作的落腳點和主要任務,吸納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同服務居民群眾。一是建立“服務需求清單”。通過區域化黨建平台,將“便民服務大廳”登記的群眾需求數據、入戶走訪收集的意見建議、社區日常工作中收集的問題和聯盟成員單位的需求意向進行綜合梳理,分析評估需求特點和突出問題,形成“服務需求清單”。二是建立“服務項目清單”。針對“服務需求清單”,研究制定政策宣講、幫扶救助、文體活動、親情代辦、小區治理等6個類別“服務項目清單”,通過“項目化”方式讓成員單位黨組織和黨員“點單”認領,兩個清單對接,為群眾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服務。三是開展“組團式”和“個性化”服務。“組團式”服務主要依托“大鄰裡聯盟日”每季度集中開展一次,針對不同群體舉辦“老年生日匯”、慰問困難兒童等活動,最大限度滿足了困難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個性化”服務一方面是借助社會組織運用專業社工方法策劃實施社會化黨建、小區治理等項目,康巴什區至善社工服務中心以麗日家園小區為試點組建小區環境整治志願小組,量化了3類12條工作任務,協助開展品質小區建設等工作,推動居民自發成立自治組織,逐步實現居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另一方面是在職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推動服務形成常態化,目前共有150余黨員志願者主動到社區報到並參與志願服務。
三、成效與反響
(一)全域共建初見成效。通過組建“大鄰裡黨建聯盟”,把隸屬於不同系統、掌握不同資源以及聯系鬆散的黨組織整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使城市基層黨建由“社區抓”變為“大家抓”,大鄰裡黨建聯盟內的各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明顯提升,黨員干部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得到明顯增強。
(二)黨建引領治理創新。通過組建“大鄰裡黨建聯盟”,各駐區單位黨組織、包聯小區單位黨組織與街道社區黨組織按照“網格化社會治理”的模式,共同謀劃社區治理、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事宜,積極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品質小區建設、掃黑除惡宣傳,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明顯提升。
(三)融合共贏普惠民生。通過組建“大鄰裡黨建聯盟”,不僅盤活了駐地機關、企業等黨組織的力量資源,給他們提供了接觸群眾、服務基層的途徑,還帶動各類群團參與,推動了“黨建共同體”格局的構建,從過去各層級、各系統的“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了現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現在融合中共贏,在共贏中發展,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格局。
四、經驗與啟示
(一)堅持圍繞中心統籌兼顧。做好城市基層黨建,要把城市改革發展與基層黨建工作職能有機結合,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提升黨組織引領改革發展和基層治理的能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城市基層黨建涉及主體多、涵蓋范圍廣,要充分做好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好地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形成完整配套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組織體系、制度體系,避免出現靠基層抓基層的現象。
(二)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做好城市基層黨建,要強化對各類組織和人群的有效服務和管理,引導其團結凝聚在黨組織周圍,要堅持以重心下移凝聚服務群眾,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讓群眾從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中增強對黨的認同。同時要緊跟時代要求,結合城市人群、組織、社會結構等呈現出的新特點,與時俱進創新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模式。
(三)堅持條塊結合共建共享。城市基層黨建涉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區域單位擁有智力和專業優勢,要強化利益聯結、資源整合才能有效實現各主體統籌聯動。各行業主管部門也要加強總體管理,推動其融入城市黨建“大家庭”,亮出資源優勢,亮出行業風採,與街道社區黨建實現雙規范、雙提升。
五、探討與評論
構建“大鄰裡”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是濱河街道新時期基層黨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式的實踐探索。新的時代賦予基層新的使命,濱河街道黨工委將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團結帶領“大鄰裡黨建聯盟”成員單位、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拼搏,努力開展服務發展新局面。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