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打造新時代過硬隊伍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中共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30日09:0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陳舊的單位體制日趨瓦解,社區承擔著越來越多原來由政府和企事業單位承擔的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職能。社區干部身處社區工作第一線,是參與社區建設、治理和服務的主導力量,他們直接面對社區居民群眾開展工作,他們的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端正與否直接關系到城市社區各項工作的整體水平。經過調研,全區社區工作者平均年齡超過45歲,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主要來源是“40、50”人員。他們有奉獻有愛心,但視野不寬、能力不強,抓治理抓服務跟不上,社區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充分。

二、做法與經過

針對以上現狀,賽罕區積極探索社區工作者人才選用機制創新,加強社區工作者的配備與培養,提升社區工作者素質,真正服務於居民,讓居民滿意。

(一)著力抓好人才選拔,選優配強后備力量,夯實基層工作基礎

為有效解決社區干部斷層斷檔、難選難留等問題,賽罕區緊緊抓住“人”這個核心要素,持續拓寬選人渠道,優化社區干部隊伍結構,讓高素質的人成為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中堅力量和最大資源。一是選拔大學生,改善結構提素質。連續4年實施大學生“居官”工程,從高校畢業生中公開招考232名大學生“居官”,並全部納入事業編制,為社區注入了新鮮血液。2018年,還將招考50名大學畢業生充實社區工作隊伍。目前,這批大學生“居官”全部進入社區“兩委”班子,社區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39.9歲,大專及以上學歷69人,佔全區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總數的95.8%,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的年齡、知識結構得到有效改善。大學生“居官”李宜珊,2015年3月擔任人民路街道興康社區居委會主任以來,根據轄區少數民族人口多的特點,設立社區“少數民族之家”和民族文化長廊,組織少數民族特色服務崗和志願服務隊開展各項活動,增進了民族團結和諧,2017年社區榮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榮譽稱號。二是選派機關干部,整合資源解難題。先后從機關、事業單位選派225名思想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作風踏實的后備干部到社區任職,在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小區治理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大學西路街道農大社區黨總支書記白瑞軍提出的無人管理小區物業管理“社區牽頭、三位一體”管理辦法,成為全市准物業管理典范,被民政部列為培訓教材典型案例。2018年7月至10月,賽罕區選派40名機關后備干部和優秀年輕干部到社區挂職,擔任社區黨組織副書記,更好地協調區、街道和社區關系,整合資源優勢,幫助社區黨組織建強班子、管理教育黨員、組織宣傳群眾、服務社區居民。三是選配專職副書記,集中力量抓黨建。全區96個社區全部選配專職副書記,聚焦主責主業,定期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議,積極落實“五三四”民情工作法,開展機關和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社區和“兩新”黨組織“手牽手促和諧”、在職黨員進社區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社區黨建各項工作。比如,在機關和社區黨組織結對共建工作中,積極協調自治區、市和區級138個機關單位,結對幫扶居民680多戶,給予生活慰問金、助學金等39萬多元。

(二)著力提升核心能力,堅持學做結合,鍛造高素質骨干隊伍

賽罕區以增強“八種本領”為重點,持續實施“四個一批”素質提升工程,通過培訓、考察和挂職等形式,強化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進一步提高了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帶隊伍、強服務的能力。

一是組織一批社區黨組織書記集中培訓。針對社區黨組織書記實際需求,分類別、多形式開展培訓。對新任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崗前培訓,重點加強黨性教育和黨務知識培訓﹔對社區干部開展全員輪訓,重點加強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等內容的培訓,每年開展2輪400多人次的教育培訓。二是組織一批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到城市社區挂職學習。建立“一對一”長期共建機制,開展學習聯做、活動聯辦、服務聯搞“三聯活動”,推進城鄉黨建互動。23個村改居社區黨組織認真學習城市社區的服務模式,積極轉變工作理念,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三是組織一批街道黨工委書記、精品示范社區黨組織書記赴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先后組織120人赴大連、蘇州等地區考察,學習借鑒社區建設先進經驗,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服務理念。大學西路街道新建東街社區黨總支書記方利蘋運用所學經驗,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水平,打造出小區環境好、黨員管理好、文化生活好、服務手段好、共駐共建好和黨組織作用發揮好的“六好”精品示范社區,得到居民群眾好評。四是組織一批優秀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到先進地區挂職鍛煉。2013—2017年,連續選派6批110人赴北京西城區挂職,零距離學習西城區在推進社會治理、發展社會組織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帶動各社區大力培育社會組織。目前共培育社會組織319個,志願者服務組織83支,涌現出了一大批服務創新示范社區,如大學西路街道前進巷社區被國家民政部評為第二批全國社會工作服務示范社區。2018年,賽罕區委積極拓展挂職平台,派出20名街道社區干部到成都武侯區挂職鍛煉,重點就武侯區區域化黨建“315”模式、社區黨建“八化”機制進行學習,拓寬了基層黨建工作思路。

(三)著力健全激勵機制,實施動態管理,激發干部擔當真作為

賽罕區抓住讓干部想干事、能干事這兩個關鍵點,加大對社區干部的使用力度,讓德才素質好、發展潛力大、群眾滿意度高的社區干部有出路、有待遇、受重用,發揮引領作用和示范效應,激發了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一是科學設定考核指標。 賽罕區出台了《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年度工作考核辦法》,按照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六有”目標,綜合考慮不同類型社區的共性和差異,堅持以實際出發,從基層出發,堅持以便民利民為重點,量化考核內容,將社區黨組織、居委會工作細化為7個一級指標、27個二級指標、69項測評要素,形成“類別—項目—評分內容”三級考核指標體系。考核指標設計注重一個強化三個突出,即強化常規,突出重點、突出創新、突出服務。考核辦法的出台,使黨組織書記充分了解了自身職責、任務,明確了社區工作的方向、重點,自我加壓,爭先進位。二是突出待遇激勵。制定出台了《賽罕區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評選獎勵辦法(試行)》,積極探索社區干部動態管理激勵機制。全區每年開展1次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評選工作,排名前10名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享受事業單位科級工資待遇。連續5年評定為優秀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任職期間享受事業單位副科級工資待遇不變,連續10年評定為優秀的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任職期間享受事業單位正科級工資待遇不變。三是突出選用激勵。堅持從基層一線使用干部的用人導向,將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列入后備干部庫,優先提拔使用。2018年,從16名社區后備干部中提拔2名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副科級領導職務,打通了優秀社區干部晉升通道,點燃了基層干部的奮斗激情。

三、成效與反響

(一)社區工作者培養機制進一步完善。通過採取向社會公開招聘、民主選舉、下派干部等辦法廣泛選拔優秀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同時將社區干部考評結果與落實社區干部報酬挂鉤,採取“一年一評、逐年評選”的動態管理方式,建立干部自薦、街道審核、上級考核、居民評議多維的考評機制,量化得分,由高到低,按照比例,優中選優,確定優秀候選人,確保考評結果公平公正、真實有效。

(二)社區工作者綜合能力素質不斷提高。建立全員培訓、骨干培訓、專業培訓相結合的區、街兩級社區工作者綜合培訓體系。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多形式分層次舉辦培訓班,提高社區工作者綜合素質﹔採取外挂、互挂等多種形式,加強實踐鍛煉,提升社區工作者工作能力。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培訓教育,社區工作者隊伍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三)社區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通過各種形式的培養與鍛煉,社區工作者轉變服務理念,能夠主動服務居民,不斷創新服務載體。以社區黨組織為中心,推進網格黨支部、功能性黨支部和微信黨支部等非建制性黨組織建設,經常性開展社區文化體育活動,黨員教育學習活動,主動幫扶弱勢群體﹔創新社區黨組織設置,構建社區黨委(黨總支)—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小三級組織架構,逐步形成“覆蓋全面、活動開放、功能互補、服務精細”的黨組織服務格局。

四、經驗與啟示

(一)實現社區人才結構改善,必須建立人才管理考核機制。通過建立社區人才管理考核相關制度,規范人才使用機制,推動社區人才資源優化配置,形成良性競爭局面,能上能下的待遇確保了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激情不減退,有效地促進了社區工作的長效化。

(二)實現社區人員素質提升,必須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建立科學合理的社區工作者培訓制度,依托各級黨校,引入現代社區理論,優化社區工作者培養教育資源,全面提升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依法管理素質、專業技能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同時推動社區工作者在職培訓機制發展,培育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社區工作者。

(三)實現城市基層黨建水平提升,必須大力重視人才培養。通過加大政策、資金投入,依靠政策、待遇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發揮好人才作用。實施社區工作者激勵機制,營造有利於社區人才發揮作用的政策環境﹔增加資金投入,營造相對優越的人才成長環境。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