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河南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 創新社會治理 建設和諧有序共建共享的幸福街區

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街道黨工委

2018年10月30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黨的十九大指出,“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著力解決一些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花園路街道位於鄭州市中心城區,街道黨建工作水平相對較高,培育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和工作品牌,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表揚。但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追求更加美好的新生活,單靠傳統的黨建模式,已難以適應社會形態變化的發展趨勢,黨的基層組織出現了“空白點”,黨建工作存在有薄弱點,在某些領域存在著被邊緣化的問題,給包括黨建工作在內的社會治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適應人民群眾新時代的要求,進一步推動街道黨建工作創新,我們召開了街道社區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了《花園路街道黨工委關於加強和完善社區治理的意見》《花園路街道辦事處關於黨建引領下的社區治理工作規劃》《花園路街道“一社一品”社區治理規劃方案》等文件,對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做好黨建工作,作出了系統性安排,進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做法和成效

(一)創新工作思路

1、總體設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為抓手,以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強化街道黨工委在街區治理中的統攬核心作用,突出駐區單位共建共享功能,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整合盤活各類資源,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引導居民群眾、社會組織、社工機構多元協作參與社區治理,努力實現“社區黨建區域化、社區治理系統化、社區管理網格化、社區自治項目化”的目標,實現社區治理體制、機制、功能的均衡演進,促進社區持續發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街區。

2、基本遵循

堅持黨建引領。在社區治理中切實發揮街道黨工委統攬全局作用、區域黨組織協調各方作用、社區黨組織凝聚人心作用、兩新黨組織融合發展作用,把黨的領導深深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實現黨領導社區治理,有序推進社區治理健康發展。堅持多方協商。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居民代表、黨小組長、區域共建單位的意見,就社區事務、行政效能、專項工作及重大事項進行集中協商討論。堅持解決問題。強化問題導向思維,針對居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制定、收集意見和建議,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推進社區治理創新。

3、突出特色

圍繞為民、便民、利民,打造“一社一品”街道項目。戊院社區著力打造“紅色戊家”“溫暖戊家”“頤和戊家”“人文戊家”的“家”文化﹔通信花園社區培植“黨建之花、樓組之花、服務之花、社團之花、自治之花、共建之花”六朵金花﹔甲院社區以甲院黨建和“百城提質”老舊片區改造為主線,打造“甲院·黨建”“甲院·拾光”“甲院·新 顏”三個服務板塊﹔省供銷社社區以“三社聯動”服務模式為基礎,打造“省社印象+”,著力營造“自治社”“公益社”“美麗社”﹔農業院社區從“紅空間”“綠農園”“眾驛站”“聚力坊”四個板塊,以農業院人的情懷為主線,打造“濃情家園”,營造“農情記憶”﹔工業院社區努力創建“‘工’筑陽光家園”﹔衛生廳社區著力打造醫養結合的“健康養生康樂社區”﹔省民航社區傾力建設環保利民的“綠航家園”﹔省銀行社區通過“融”萬家、樂生活打造“樂融鄰裡”品牌﹔省水利廳社區大力實施“水木年華”社區營造計劃,吸引轄區單位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等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二)創新組織體制

1、建立健全區域化黨組織,構筑大黨建

一是建立街道區域黨工委,健全完善工作例會、議事決策、聯席會商等制度,對轄區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統籌解決居民需求和難題﹔二是建立社區區域黨委,協調轄區社區黨員、單位黨員和離退休黨員及物業、商戶黨員,共同開展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工作﹔三是建立樓院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通過開展經常性的活動把黨員凝聚起來,把組織活躍起來,主動做好宣傳教育和組織動員群眾的工作,真正成為社區群眾的主心骨﹔四是建立黨建綜合體、黨建聯盟等,在商務樓宇、市場、商會、社會組織建立黨組織,將街道社區和兩新領域黨組織有機連接起來,實現黨的組織、活動、作用全覆蓋。黨建網絡的構建,為黨員聯系群眾優良傳統的扎實落實提供了有效載體,為管理教育黨員拓寬了渠道,讓黨員有職、有責、有為,讓居民群眾在樓組內看到黨的身影、聽到黨的聲音、感受到黨的溫暖。

2、組織整合各類黨員,實現全覆蓋

全面落實轄區單位在職黨員和退休黨員到社區報到制度,依托黨員奉獻日、黨員責任崗、在職黨員進社區,全方位開展多種多樣、具體實用、切實可行的黨員志願服務﹔按照“群眾有需要,黨員能做到”的原則,建立黨員聯系樓戶制度,注重發揮黨員在社區、在樓道、在家庭中的作用,切實“管好自家事,關心樓組事,參與社區事”,讓黨旗在樓組中飄揚。幾年來,各社區區域黨委組織開展各種志願服務活動,讓廣大黨員覺得組織就在身邊﹔經常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讓居民覺得黨員就在身邊﹔每年堅持評選花園榜樣,讓大家覺得先進就在身邊。

3、搭建社代會,打造新平台

按照“黨委領導、黨政融合、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原則,召開花園路街道社區代表大會,構建居民參與的有效平台。大會正式代表有街道班子成員、各職能站所及科室負責人﹔各社區書記、主任和居民代表﹔街道區域共建單位代表。列席人員為轄區社區片警、物業、業主自治委員會負責人,商戶代表和“五老”代表,以及轄區省市區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大會經協商選舉產生監督委員會和專職委員會,參與街道社區日常治理。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各社區代表團和各專職委員會日常工作,對街道和代表大會負責,向街道黨工委報告工作。專職委員會,包括文化委員會、安全委員會、為老服務委員會、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健康衛生委員會5個專職委員會,接受監督委員會的日常監督,協助監督委員會處理日常工作,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問題,對街道和社區代表大會負責,並向其報告工作。

4、實施“三社”聯動,培育新動能

厘清社區、社會組織、社工三社之間的角色定位和權責關系,構建“多元主體、各司其職、資源整合、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模式,依靠社工的專業力量和社會組織的有效介入,為轄區居民提供更優質、更深入、更全面的服務。目前,街道共擁有市、區社工服務項目3個,街道級社會組織服務中心1個,社區公益創投項目25個,在區民政局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48支,專業的社工服務在10個社區實現全覆蓋。

5、堅持以居民為中心,聚焦解難題

街道召開社代會,討論通過了居民關心、希望解決的“十大實事”,得到了居民的普遍歡迎。街道、社區兩級分別建立社代會,設立常任代表,樓院設立樓院長,樓組設立樓組長。充分發揮居民小組長、居民代表民主議事、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作用,運用“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切實解決社區治理中涉及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社區重大問題進行民主協商並接受居民的監督評議。社區黨組織通過以社區代表為橋梁紐帶,凝聚居民骨干,團結帶領群眾真正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

(三)創新方式方法

1、“三領”即黨組織統領、黨建引領、黨員帶領

黨組織統領。組織貫通: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組黨小組和社團黨組織四級組織架構﹔網絡聯通:黨工委委員聯系社區,大黨委成員聯系網格,黨支部委員聯系樓院,黨小組長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組成“五級”互聯網絡﹔政令暢通,定期召開街道區域黨工委、社區區域黨委工作會,每周召開黨政聯席會安排推進工作,每月召開網格、樓組會議檢查落實工作,每季度召開居民常任代表會反饋通報工作,年終召開表彰會總結交流工作,形成基本工作機制。

黨建引領。注重制度化、規范化,加強會前指導、會中督導、會后整改,認真組織開展“三會一課”制度﹔扎實舉辦黨員活動日,堅持政治生日提醒制度,切實搞好十九大精神百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百談活動。舉辦“先鋒講堂”,選聘一批理論水平較高、事業心較強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組成講師團,在社區輪流上黨課﹔開辦“書記講壇”,由街道、社區書記給全體社區支委上黨課﹔請轄區單位機關黨委書記到社區巡回講黨課。開展“主題黨日憶初心”“政治生日提醒”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大力弘揚“紅船精神”、焦裕祿精神和“二七”革命精神,推進“兩學一做”活動常態長效。

黨員帶領。黨員在社區做網格長、做樓棟長,做居民代表、常任代表,做各種志願服務組織和社團負責人﹔社區直管黨員、退休黨員和轄區單位黨員三位一體組成骨干力量,帶領廣大居民群眾參加,按照單位優勢、區域特色、群眾需求等組建各具特色的群團組織,一起推進社區工作﹔激勵和培育黨員的奉獻精神,社區涌現了一大批優秀黨員,他們用自身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和帶動居民一起參與社區管理、社區建設、社區發展。

2、“三創”即創建九在樓組、星級樓院、自治家園

“九在樓組”創建。以學習在樓組、清潔在樓組、健康在樓組、平安在樓組、和諧在樓組、誠信在樓組、歡樂在樓組、奉獻在樓組、關懷在樓組為主要內容,建立樓組黨小組長、樓棟長、居民代表、志願者為骨干的創建隊伍,扎實開展創建活動,街道居民參與率達60%以上。

星級樓院創建。星級樓院的所有樓組都要設立黨小組,有樓長、黨小組長﹔樓院建立黨支部,有支部書記、樓院長﹔每個樓組有3-5名志願者,每個樓院有3-5支經常開展活動的群團隊伍。 通過創建努力達到“三化”,即淨化、美化、人文化。淨化重在日常管理,樓院沒有臟亂差現象﹔美化重在提升品質,規范標牌設置,加強綠化管理,建設微景觀等﹔人文化重在提升品位,開展多種讀書會,故事會及科普教育、法制教育,開展戲曲演唱及舞蹈健身等文體活動和文體比賽,活躍居民文化生活,培育樓院群眾文化。

自治家園創建。實行社區居民代表制度,街道每年分別召開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選舉街道、社區兩級居民代表和常任代表。居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社區每半年召開一次居民常任代表會,聽取意見,通報工作,協商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多種自治組織,街道成立有老年大學,各社區建立扶貧助困、敬老養老、調解糾紛、鄰裡看護等自助互助組織,形成社區黨組織引導、社區居委會負責,各類社區群團組織和廣大居民參與的社區管理新格局﹔加強陣地建設,樓組設立1個聊天戶,樓院設立居民之家,社區設立棋牌室、聊天室、演藝室、書畫室,開設道德講堂等,豐富居民生活,強化居民交流,構建幸福生活。

3、“三化”即區域化、項目化、常態化

區域化。搭建工作平台,街道吸收轄區大單位和有代表性的“兩新”組織,建立街道區域黨工委﹔每個社區組織轄區單位建立社區區域黨委﹔以 37家“兩新”組織組成的紅色家園為依托,組建成立“經濟黨委”,形成了社區共聯、單位互通、上下一體、左右互動的既充滿生機又井然有序的網絡組織架構﹔建立工作制度,街道黨工委年初召開工作通氣會,通報全年的重點工作,半年召開工作協商會,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年終召開評比表彰會,總結工作、表彰先進。社區年初有轄區單位聯席會,每季度召開議事會,隨時召開重點工作協調會等,促進黨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建立社區黨員、單位黨員和社區退休黨員共同參加的黨員服務隊,推動社區和單位黨員工作共商、理論共學、信息共享、活動共搞、服務共做、場地共用、困難共幫,建立社區支部委員聯系單位,單位聯系樓組樓院“雙向聯系”機制,構筑單位服務居民、社區為單位提供員工實踐基地的“雙向服務”機制,努力實現共建共榮。

項目化。菜單式安排:每年街道都根據上級的工作部署和群眾的願望要求,列出包括學習教育、矛盾調解、關愛老人兒童,星級樓組創建、文體科普活動等十多個大類、三十幾個小類的共建項目,由轄區單位結合自身實際認領。 2018年街道黨建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具體為大力開展十九大精神百講、志願服務百團、結對幫扶百對、花園榜樣百人“五個一百”工程,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點菜式對接:每年年初社區召開單位聯席會,先由社區列項目,單位做選擇﹔然后召開單位和居民服務對接會,單位列菜譜,居民來點菜,基本實現了社區需要什麼,單位就提供幫助,居民缺少什麼,單位就支持什麼的總體目標。契約化服務:街道社區與單位每年都簽訂目標責任書,大家按照約定服務,確保服務質量。2018年,轄區幾十個單位與社區困難老人結對幫扶,明確約定要定期撥打問安電話,堅持傳統節日上門慰問,如有困難隨時提供幫助,嚴格按照目標責任書要求把居民服務落到實處。具體化推進:一是以新建、改造、購買、項目配套和整合共享等形式,加快推進街道級和社區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不斷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文化廣場、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站、老年人配餐中心、殘疾人康復室等功能站室和活動場所,進一步拓寬為民服務功能,就近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貼心的一站式服務,全面保障居民群眾多樣化的服務需求。二是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站點,推行錯時延時、值班坐班、預約上門等政務服務﹔創新老舊小區服務管理模式,探索政府管理、物業管理、居民自治有機融合的服務提供方式,逐步破解老舊小區物業管理方面的難題﹔調動社會組織和專業服務力量資源,滿足居民群眾專業化服務需求﹔廣泛開展“微心願”服務,發動群眾參與服務、自我服務、相互服務,群策群力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以老舊片區提質改造為契機,依托河南省人民委員會舊址、蘇式紅磚房建筑、參天梧桐樹等眾多具備時代烙印的地標,打造特色省府紅色文化街區﹔依托社區群眾文藝隊伍和活動陣地,大力引導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打造社區文化廟會、社區鄰裡節、慈孝文化節等文化活動品牌。四是加快互聯網與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的深度融合,建立街道新媒體工作站,運用社區論壇、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引導社區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參與公共事務、開展協商活動、組織鄰裡互助,探索網絡化社區治理和服務新模式。

常態化。工作推進制度化:街道社區年初安排部署工作,年中回看推進,年底總結評比,常項工作計劃安排,臨時工作即時增加,有總有分,張弛有度;溝通協商程序化:街道社區與單位之間,有聯席會、協商會、通氣會,與居民之間有居民代表會、意見征詢會,匯報座談會等,每個會議都有具體內容,有規定的參與居民,有召開時間,規定具體,有章可徇;各種服務規范化:一是節慶服務,春節送春聯、送溫暖,元宵節猜謎語、鬧花燈,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做月餅,重陽節敬老,國慶節唱紅歌等,傳統節日,無一或缺。二是慶生服務。各個社區70歲以上居民生日,每月一期,集體祝福﹔三是志願服務,建立社區、樓院、單位志願服務隊,開展結對幫扶、文體活動、理論學習及各種困難救助等。四是日常服務。各個社區年度有運動會、文化廟會,每周書畫課、每天民事調解、四點鐘課堂等,都已形成常例,實現常態。

三、經驗與啟示

對居民負責、為居民服務是做好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年,我們體會到,做好黨建工作,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創新是永恆的主題,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幾年來我們大力推行“三領、三創、三化”黨建工作法,整體推進黨員教育、居民自治,管理服務、區域共建等各項工作,收到了明顯成效。推行“三三三”工作法,一是必須突出政治功能,著力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隻有在黨建引領下,才能為黨員開設新崗位,為黨組織開辟新領域,為轄區單位開創新天地。大家在創建中鍛煉了隊伍,凝聚了共識,實現了共贏,一大批志願者隊伍建立起來,一大批黨員成長起來,一大批品牌樹立起來﹔二是必須聚焦為民服務主題。推行“三三三”工作法,始終要貼近居民需求,注重解決居民普遍關心的社區環境問題、文體活動問題、困難幫扶問題、老年關懷問題,貼近社區、貼近實際,深得居民之心,使黨建工作目標更清晰,方法更具體,步子更堅實,群眾更高興。三是推行“三三三”工作法,必須有力有效。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堅持克難攻堅,注重培育典型和品牌,整體推動和提高街道黨建工作水平。這些年,我們堅持創新求進,始終圍繞街道的中心工作,結合各個社區實際,每年確定二、三個工作基礎較好的社區,集中打造、全面提高,樹立榜樣,帶動全局。通過持續幾年的努力,使整個街道黨建工作出現了新氣象,社會環境發生了新變化,居民服務上 了一個新台階,區域共建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各社區書記 們反映,現在我們的居民更加文明,社區更加和諧,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有媒體評論說——如今的花園路,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個支部一堡壘,黨員點亮樓組、居民積極參與,成為街道黨建引領居民自治探索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責編:宋晨、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