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東山街道:強化黨建引領 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贛州市南康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9日15: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南康區東山街道黨工委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統攬和引領作用,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為突破口,探索構建“1234社會治理體系”,在城市基層治理中有效宣傳黨的政策、協調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不斷提升治理水平,打通社會治理“高速路”。

一、基本情況與背景

東山街道位於南康城區中心,是一個集工業、貿易、流通、服務於一體的重點開發區,同時也是南康區六大攻堅戰主陣地和統籌城鄉發展的核心區。近年來,東山街道作為南康城區建設和發展的主戰場,城區和農村並存,個體和私營經濟活躍,征地拆遷、“兩違”整治、創文創衛、脫貧攻堅、污染防治任務相當繁重,特別是在征地拆遷、“兩違”整治等工作推進中,少部分群眾受利益驅使,易產生不合理利益訴求心理和“兩違”投機行為,街道面臨的社會治理壓力較重。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東山街道經過幾年的探索,初步構建出“1234社會治理體系”,即:以黨建為中心,牢固樹立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工作理念﹔加強黨組織隊伍、基層配套組織隊伍兩支隊伍建設,提升黨組織社會治理組織力﹔健全統籌協調制度、網格化管理制度、為民服務制度三項制度建設,為社會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堅持多元化參與、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規范化保障的“四化驅動”。

1.以黨建為中心,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戰斗力。一是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統領基層社會治理。規范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等政治生活,夯實了基層黨建基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提升基層黨支部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實現了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群眾水平雙提升。二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形成社會治理鮮明導向。結合重點任務落實和基層基礎工作的推動,扎實推進“黨建+綜合治理”“黨建+安全生產”“黨建+環境整治”“黨建+文明創建”等工作,把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工地上,樹立了一批在社會綜合治理、安全生產排查、項目攻堅等社會治理工作中表現優秀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黨員作用,參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促進了社會和諧,2017、2018年度全街道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568件,化解545件,化解成功率達96%﹔開展多次安全生產大檢查,整治各類企業商鋪238余家。三是發揮轄區各類黨組織協同作用,形成社會治理共建共治格局。根據區委統一部署,街道8個城區社區黨組織與41個區直(駐區)單位、學校、醫院、國企黨組織結對共建,形成了轄區內各類型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開展“多對一”共建共治新格局。充分整合社區樓棟黨小組、業主委員會、黨員志願服務組、治安服務隊、物業管理公司、紅白理事會等各類自治組織公共參與到社會治理中。

2.加強黨組織隊伍、基層配套組織隊伍兩支隊伍建設,提升黨組織社會治理組織力。一是配強了書記隊伍。在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特別是黨組織換屆選舉中,通過採取區、鄉兩級聯審的模式,圍繞“五不能,七不宜”要求,以及引領發展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化解矛盾能力、“雙帶”致富能力方面進行層層把關和篩選,選出了8名“一好三強”的社區黨組織書記。二是鍛造了過硬黨員隊伍。注重在基層一線,有計劃地搞好黨員發展工作,2017、2018年度共發展社區黨員6名。積極推進基層黨員干部學習培訓,分別舉行新一屆書記(主任、一般干部)、預備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黨務工作者培訓班,均把基層黨組織社會治理能力建設列為必修課。在日常的黨員活動日、“三會一課”等組織活動中,把社會治理能力培養當作學習交流的重要內容,增強黨員干部服務基層群眾的水平和能力。三是健全了基層配套組織。全街道8個社區全部完成居民小組長、居務監督委員會、居民理事會、紀律監督委員會、婦聯組織、共青團組織、民兵連組織、人民調解工作委員會、綜治工作站等社區基層配套組織,為高效服務群眾、推進基層治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3.健全統籌協調制度、網格化管理制度、為民服務制度三項制度建設,為社會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統籌協調制度,推動區域社會治理“一盤棋”。經過幾年發展,街道逐步建立了社會治理統籌協調機制,加強了黨組織的統籌領導作用,街道、社區、黨小組三級黨組織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社會治理形勢、制定社會治理措施,政府相關職能單位根據上級黨組織的調度部署,落實好本單位的社會治理職能,各社會自治組織和群眾依法依規共同參與到多元的社會公共事務中,初步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制保障”的社會治理統籌協調機制。二是健全網格化管理制度,推動社會治理運行“一網通”。街道結合《南康區綜治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細則》,以“社會資源整合、工作力量聚合、群眾關系融合”為目的,健全了街道綜治網格化管理制度,通過“定格、定人、定責”工作模式,構建了“以塊為主、條塊結合,梯次管理、逐級負責”的工作格局。目前街道共劃分成個網格,有名網格員,重點對名糾正人員、名刑釋人員、名精神障礙人員進行跟蹤。三是完善為民服務制度,推動社會治理服務“一站式”。街道以集約化管理理念和方式,推進社區綜合為民服務管理平台制度化建設,按照“優化整合、協作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則,推動便民服務管理平台整合綜治、司法、信訪、民政低保、勞動保障、農綜服務等職能,實現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治理要素的優化配置,提升社會服務管理效率,實現了為城市居民提供綜合性“一站式”服務。

4.堅持多元化參與、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規范化保障的“四化驅動”,創新治理方式共建共享促發展。一是創新共治模式,各方面力量多元化參與。區委牽總協調,街道、社區黨組織積極引導各方力量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和社區共治等工作,發揮駐社區單位在公益服務、資源支持、秩序維護、關系融合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條塊融合,實現精細化管理。將社區科學劃分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管理員、信息員等,由社區干部或黨小組長兼任,負責網格內的管理服務、信息報送、矛盾糾紛排查以及特殊人員的管理等,有力發促進了社區內的和諧穩定。三是推廣全程代辦,提供人性化服務。以坪嶺社區為示范點,全街道社區黨組織中進行推廣待辦服務機制,把全程代辦的服務程序簡化為受理、承辦和回復三個環節,社區居民隻需准備好相關材料到社區服務中心社會保障窗口提交申請,代辦員受理后即可,避免了群眾來回跑的現象,變“上跑為下辦”,變“拖著辦為快速辦”。同時完善代辦員考核辦法,實行日常考評和年度考評相結合的辦法,即代辦員每為居民辦理一件事,都會請辦事群眾對代辦員的服務進行滿意度評價,給予優秀代辦員一定的獎勵。四是堅持規范化建設,確保長效治理。規范便民服務中心,建立社區干部坐班值班、分片聯戶、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各項服務﹔規范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機制,引導轄區內黨員依崗承諾、依諾服務,自覺到社區報到開展志願﹔規范結對共建機制,落實“六個一”要求,即參加1次社區黨組織生活、與社區干部進行1次座談、開展1次社區調研、聯系1戶社區困難居民、認領1個“微心願”、當1天社區志願者。

通過幾年的探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城市建設過快,社區設置及相關黨組織設置跟不上城市化進程﹔城市工作范圍擴大,內容增多,任務加重,城市黨務工作者人數不夠、力量不足有所顯現﹔城市各基層黨組織工作上由於隸屬關系不同、職責劃分不清、溝通協調不夠等原因,導致轄區內社會治理方面資源和力量整合還不充分﹔由於城市人口增長過快、群眾各方面訴求日益復雜、公共服務體系還不健全等因素,導致社會治理中部分服務質量相對滯后,跟不上時代發展。

三、啟示和思考

經過多年的實踐,南康區以黨建為引領推進基層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初步形成了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在社會治理中促進黨建水平提升的局面。這為我們今后進一步做好城市基層治理工作帶來了以下啟示:

一是必須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筑牢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這是基層社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的根本前提。二是必須強化區域化黨建,統籌設置基層黨組織,統一管理黨員隊伍,這是引領基層黨建創新的關鍵所在。三是必須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確保各類長效機制細致、嚴密、易行、與時俱進,這是做好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保証。四是必須激發各類組織積極參與,改變過去黨委、政府社會治理“二人轉”狀況,實現多方參與、社會協同、形成合力,這是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五是必須強化資源資金整合,加大“人、財、物”保障力度,做到“有人做事、有錢辦事”,這是社會治理有序推進的重要保障。

當前社區已經成為各種社會群體的聚集區、各種利益關系的交織處、各種社會組織的落腳點、各種社會資源的承載體,如何科學治理將是城市黨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一步,要積極吸取城市基層治理成功的經驗,正視存在的問題,在基層社會治理中要更加凸顯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切實以黨的堅強領導來構建和諧社會。

1.優化城市黨組織設置。根據城市發展的需要,按照便於區域管理、人口數量相對適中的原則,增設若干個社區,成立新的社區黨組織。同時,打破目前一社區一支部設置的傳統模式,在一些黨員人數較多的商業街區或小區設立“片區”黨支部,在離退休黨員多、黨員興趣愛好相對集中的區域,設立“興趣”黨支部,在居民樓院或部分住宅小區設立“樓院”黨支部,構建總支建在社區、支部建在片區、街區、樓院的組織體系,讓社會治理的每一個角落都有黨組織的身影。

2.配強城市黨組織隊伍。社區“兩委”換屆已結束,城市社區黨組織力量得到了有效充實,為城市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下一步將鼓勵其他領域的城市黨組織借鑒社區“兩委”換屆經驗,通過各種途徑挖掘優秀的黨務工作者和執行者,在各類事務中凸顯黨組織的作用發揮。在各類“小區”“樓院”黨組織中選派優秀的指導員,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居民自治中的作用。

3.深化城市各黨組織共治模式。建立城市黨建共建共治長效機制,發揮轄區內機關單位黨組織的自身優勢,完善機關單位與社區結對共駐共建機制和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志願服務機制,形成“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社區、奉獻雙崗位、落實雙監督”的黨員管理機制。在社區內部推行“1+5”工作機制,以社區黨支部(總支)為核心,整合社區樓棟黨小組、業主委員會、黨員志願服務組、治安服務隊、物業管理公司共同參與的和諧社區建設工作模式,提升社區管理水平。推進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和網絡媒體黨建覆蓋,推進“兩新”組織黨組織共駐共建和黨群共建活動,整合各方面資源,建立區域性、綜合性、開放性的黨群活動中心,為黨員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4.不斷提升城市公共服務質量水平。一是進一步拓展社區服務領域,重視做好面對廣大社區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務,如家政生活、康復醫療、文體娛樂等﹔重視做好面向老年人、殘疾人、優撫對象等困難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和救助服務,如愛心崗、愛心敬老院、愛心康復室等“愛心系列”服務﹔重視做好面向下崗失業職工的再就業服務和其他社會保障服務,進一步發揮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社區服務業在幫助困難群體再就業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就業機制,為下崗失業職工轉崗、創崗,尋找就業機會。二是進一步探索社區服務方式。按照政府扶持、市場運作、社會化和產業化發展的要求,實行有償、無償並存,組織與志願相結合的多種服務形式。同時,組織引導區域內黨團員、離退休人員、社區內企事業單位及個體經營業戶支持和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形成社區服務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三是進一步加大扶貧幫困工作力度,創造條件使更多的人依靠自己的勞動獲得經濟收入,並發揮社區黨組織貼近居民、了解民情的優勢,充分利用社區信息平台,保証社會保障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要以創新思維發展基層社會救助事業,激發和喚醒社會成員扶貧濟困的愛心和良知,籌集更多扶貧幫困的錢物,為居民共同奔小康營造良好的氛圍。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