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寧縣委員會
2018年10月29日15: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寧縣轄16鎮2鄉,257個行政村,總人口56.06萬,其中農業人口51.01萬。現有城市社區13個,轄區面積27.7平方公裡,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224個,轄區總人口4.2萬,有工作人員195名。共轄黨組織26個,黨員2146名,建立社區“大工委”14個。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全縣城鎮化進程日益加快,大量流動人口進入城鎮,老城區拆遷改造、物業管理等問題引發了很多矛盾,交通擁堵、亂擺亂停、環境臟亂差等“城市病”也日益凸顯,社區政治引領、服務群眾、管理維穩的任務日益繁重,暨需探索出一條城市基層管理的新路子。
二、做法與經過
通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寧縣主動應對城市化發展新形勢,積極探索推行“五條環線”工作法,堅持“書記破難點、部長抓重點”,以強化城市基層管理、推進社區建設、服務社區居民為目標,從“建陣地、抓隊伍、強服務、嚴管理、創機制”五方面著手,盤活社區資源,延伸服務領域,拓展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初步構建起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駐區單位共駐共建的區域化大黨建格局,有效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一)建陣地,規范硬件建設,確保“社區標准”,筑牢內環強基礎
針對社區基礎條件薄弱的實際,縣委組織相關部門、單位對全縣各社區硬件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建議,綜合分析研判,提出了“三個一批”(新建一批、搬遷一批、規范一批)建設思路,因地制宜,因社施策,分別制定了《社區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和《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建設標准及具體要求,督促指導各鄉鎮認真組織實施社區活動場所建設“321”工程。至目前,全縣共投資620萬元,新建社區活動場所2所,維修改造4所,原址改擴建3所,租賃改造4所,面積均達到了300平方米以上。各社區均制作安裝了統一的門頭標識,按照“一廳三室兩中心”布局要求,完成了功能科室規劃布設、制度牌統一規范上牆等工作,按要求配齊了辦公桌椅、電視電腦等設備,協調相關部門配備了健身、文體等器材,使社區建設達到了功能布局、服務流程、服務事項、外觀標識、服務網絡和管理模式“六個統一”的標准要求。同時,結合社區發展趨勢和居民服務需求,積極完善硬件設施,精心打造標准化的辦公服務大廳、娛樂活動室、警務工作室、社區超市及衛生服務站等,使各社區硬件建設標准化程度有了明顯提升。
(二)抓班子,建強骨干隊伍,配齊“社區力量”,培育二環儲人才
堅持把配齊配強人員隊伍作為開展工作的根本保証,不斷拓寬來源渠道,逐步充實加強社區工作力量。一是配強帶頭人隊伍。結合社區“兩委”換屆,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社區“兩委”換屆人選標准的通知》,提出了社區干部“四強兩高”(服務群眾意識強、實干進取精神強、致富帶富本領強、組織領導能力強,工作積極性高、群眾公認度高)基本標准和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五有”(干事創業有思路、社務管理有規矩、服務群眾有感情、帶領隊伍有辦法、廉潔奉公有口碑)要求,明確了不能列為候選人的10種情形,樹立鮮明用人導向,嚴格提名人選審查,嚴格按程序組織選舉,為全縣13個社區配齊了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二是配齊工作人員隊伍。堅持“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精干高效”的原則,採取從鄉鎮事業單位調配、招考普通高校畢業生、招聘公益性崗位人員等方式,按照“每100戶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標准,為全縣13個社區配備專職工作人員195名。同時,加強社區業務技能培訓,不斷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履職能力。三是組建服務人員隊伍。每個社區分別組建社區干部、黨員群眾、公益性崗位人員、青年志願者四支服務隊伍,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集中服務活動,每季度進行一次培訓交流活動,適時聘請社工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現場培訓輔導,幫助提高服務居民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全縣各類社區服務人員達到1675人,年均開展公益服務活動200場次以上,活動內容涉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強服務,優化特色模式,突顯“社區品牌”,建強中環暖民心
按照“一社區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的黨建工作思路,不斷完善服務模式,創新凸顯服務品牌。一是健全社區服務機構。縣委審批成立了13個社區“大工委”,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部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在縣城社區建立在職黨員聯絡站7個,在鄉鎮社區建立黨員服務中心9個,加強與機關單位、學校、醫院、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的溝通聯系,督促機關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到城市基層黨建中來,形成了共駐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二是廣泛開展服務活動。新庄鎮慶新社區實施了“老年人幸福驛站”工程,爭取資金30萬元,對敬老院內配設施進行維修更換,建立日間照料中心為留守老人提供日間照顧,組織社區干部和青年志願者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打掃衛生、拆洗被褥,定期開展免費體檢和讀書讀報活動,有效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提升了生活質量。和盛鎮昌盛社區創建了“留守兒童快樂家園”,開辟專門活動室,配備電視電腦、電子鋼琴、少兒圖書和部分運動器材,引導孩子們平時合理分配時間,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活動﹔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集中開展心理健康、遵紀守法、交通安全等教育,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社區各類文化娛樂活動,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新寧鎮馬坪社區建辦了“心怡工作室”(法律咨詢服務所),邀請市調解中心和縣法律援助中心專家,為轄區干部群眾作心理疏導、民主法制等方面的輔導報告,開展咨詢服務,調處矛盾糾紛,培養了法治思維,強化了維權意識,促進了和諧穩定,成為居民身邊的“降壓閥”“開心筒”。新寧鎮城關社區成立了社區博愛驛站,組建愛心援助工作隊,吸納隊員300多人,分成10個小分隊,不定期組織開展家政服務、家電維修、防震減災、防騙防盜、老年保健、衛生救護等方面的宣傳培訓活動,幫助居民了解掌握日常生活技巧、防病防害知識及生存自救技能等,提高了自我解決生活困難的能力和效率,使大家生活得更健康、更安全、更舒心。盤克鎮盤隴社區成立了“陽光書畫苑”,組織有書法、繪畫、攝影特長的社區居民集中學習訓練,分享心得體會,邀請省市知名書畫家深入社區開展輔導交流,定期舉辦優秀書畫作品展評活動,著力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春榮鎮欣榮社區根據轄區具體實際和地理位置特點,組建了“愛心便民車隊”,注冊登記服務用車62輛,及時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等特殊群體及因突發事件急需用車的群眾提供免費服務,年內先后出動愛心便民車38輛次,有效處置突發事件11例。新寧鎮東城社區常態化開展“四心服務”活動,通過“愛心救助站”“愛心談話室”“愛心婚介所”“愛心公眾號”,組織愛心人士為困難對象捐贈衣物糧油等生活用品,幫助特殊人群實現個人微心願﹔上門入戶與居民群眾談心聊天,疏導不良情緒,培養陽光向上的良好心態﹔組織舉辦相親大會兩次,幫助7名青年男女成功牽手,走進婚姻殿堂﹔開通了“東城愛心”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便民服務信息,方便群眾辦事,受到普遍好評。
(四)創機制,完善工作思路,展現“社區風採”,緊扣外環拓服務
指導全縣各社區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充分發揮社區管理、服務、保障、教育、安全穩定5項功能,做到“民情聯系無遺漏,教育管理無盲點,聯系服務無縫隙”。一是規范常規服務。全面推行社區黨建“3456”工作法,努力實現社區服務“三滿意”(全體居民滿意、轄區單位滿意、社區干部滿意)、黨組織“四到位”(難題解決到位、關懷溫暖到位、活動組織到位、信息反饋到位)、真情“五服務”(錯時上班、全程代辦、服務上門、走訪座談、特色服務)、言行“六個一”(一套服裝在崗、一枚黨徽胸前、一個微笑致意、一杯熱茶暖心、一顆熱心答疑、一份意見改進),著力提升社區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完善結對服務。突出“結對幫扶、共駐共建”,健全完善結對幫扶“四個一”制度(每名黨員至少聯系一個特困家庭﹔每半年至少看望特困家庭一次﹔每年至少給特困戶送溫暖一次﹔每年為每個特困戶至少解決一個實際問題),建立困難群眾、老黨員、下崗職工等信息庫,開展“手牽手”“六幫”(幫思想、幫學習、幫發展、幫生活、幫維權、幫健康)活動,推行思想幫扶和產業幫扶等參與式幫扶模式,全面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三是拓展載體服務。各社區在每月開展三項常規活動(針對廣大居民每月開展一次政策、科技、安全知識宣傳活動,針對困難群眾、留守兒童開展一次愛心服務活動,針對下崗職工、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就業指導就業技能培訓活動)的基礎上,積極組織開展“關愛老人健康行動”、書畫作品展等活動,聯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60歲以上居民進行義診和免費體檢﹔組建社區自樂班、中老年健身隊等,開設老年活動中心、為民代辦服務站等,組織引導廣大居民積極參與歌詠比賽、自樂班表演、書畫交流及廣場舞、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鍛煉活動,不斷豐富業余文化娛樂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
(五)嚴管理,從嚴考核問責,精細“社區制度”,統籌五環保落實
加強對社區工作的考核管理,引入問效考評和“四個雙向”(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開展雙向管理、雙向承諾、雙向服務、雙向評議)考核機制,制定印發了《寧縣社區規范化建設考評細則》,推行年終社區黨組織書記直接向縣委組織部述職抓黨建工作制度,將社區工作納入所屬鄉鎮黨委年終綜合考核,社區黨組織書記納入鄉鎮領導干部考核測評,工作人員考核由社區黨組織和業務主管部門共同考核,考核結果分別上報鄉鎮黨委、主管部門及組織部、人社局,作為社區專職工作人員選拔任用、獎懲表彰、上崗續聘的主要依據。縣委組織部圍繞“三問”(問群眾困難是否得到解決、問黨員干部幫助群眾辦了哪些實事、問鄉鎮領導對社區班子及干部履職情況有什麼意見建議),定期不定期對社區黨建工作進行督查調研,堅持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年均開展專項督查6次,現場查缺補漏,限期整改落實,對工作進展緩慢、責任落實不到位的鄉鎮、社區全縣通報批評,推動各項工作任務全面落實,確保全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三、成效與反響
寧縣將社區建設工作作為全縣重點工作之一,堅持“強班子、帶隊伍、夯基礎、強服務”以便民服務中心、黨員進社區報到、社區志願服務等為依托,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服務網絡系統。近年來,我縣九龍社區先后榮獲甘肅省“星級充分就業社區”,慶陽市“示范社區”、“文明社區”、“綠色社區”、“衛生社區”、“科普示范社區”等榮譽稱號﹔城關社區榮獲甘肅省“五一勞動獎”、慶陽市文明社區等榮譽稱號﹔慶新社區被評為“全省文明交通示范社區”﹔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力及群眾影響力進一步增強,許多創新做法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經驗與啟示
通過實踐,我們認識到要強化社區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要讓人民群眾得到實際利益,又要尊重群眾、了解並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使黨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逐步變成現實,使黨組織成為凝聚民心民力、推進社區發展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五、探討與評論
一是必須建強社區黨組織班子。要堅持“四強兩高”(服務群眾意識強、實干進取精神強、致富帶富本領強、組織領導能力強、工作積極性高、群眾公認度高)標准,選優配強“帶頭人”,嚴格管理考核,加強班子自身建設,督促其政治引領作用充分發揮。
二是必須加強黨員隊伍建設。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把社區干部和居民中的黨員組織起來,不斷增強他們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其他群眾共同搞好社區各項工作。
三是必須創新豐富活動載體。要緊密聯系社區工作和群眾生活實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黨建活動,吸引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其中,不斷增強推動工作的合力,確保黨和國家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