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永昌縣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9日14: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永昌縣地處河西走廊東部、祁連山北麓,共有10個鄉鎮112個村和17個社區,共有人口24.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8萬余人。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農村教育資源整合加快推進,大量農民涌入城鎮,城鎮服務和管理難的問題日漸凸顯,給城市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在涌入城鎮的人員中有大量農民黨員,他們平時居住在城鎮,但組織關系在農村,參加組織生活非常不便,黨組織對這部分黨員的教育和管理也存在很大難度。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永昌縣結合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在縣城社區創新開展“雙找雙建”活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在社區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和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為流動黨員找到了“新家”,為新形勢下加強流動黨員日常教育管理探索出了新路子,為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探索出了新方法。
二、做法與經過
(一)組織找黨員,讓流動黨員亮出身份。針對流動黨員工作地不固定、聯系方式更換頻繁的特點,社區黨組織充分利用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結果,依托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全面查找轄區內流動黨員,詳細掌握流動黨員的基本信息、外出時間、從事行業、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組織關系等情況,逐一登記,建立台賬,對流動黨員實行精細化、動態化管理,並積極引導流動黨員到社區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同時,各鄉鎮黨委積極督促村黨組織向各社區提供本鄉鎮流出黨員的信息,和社區黨組織雙向發力、雙向查找流動黨員。自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雙找”到流動黨員451名,讓“隱形黨員”現身、“口袋黨員”回家,把每名黨員納入了黨組織有效管理。
(二)黨員找組織,讓流動黨員找到“新家”。在主動查找聯系的同時,組織社區黨組織積極協調流動黨員流出地村黨組織,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流動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同時採取在流動人口密集區張貼通知、公布聯系電話、在縣電視台打飛播等方式,暢通信息渠道,廣泛引導流動黨員到社區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縣上統籌安排各村黨組織按照流入市外、市區、縣城三種類型詳細摸底建立流動黨員台賬,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流動黨員主動到居住地社區報到。社區黨組織認真填寫《流動黨員報到登記卡》,活動開展以來,共有58名流動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對報到的流動黨員,社區黨組織做好登記、接納等工作,與流動黨員建立“關系網”和“聯系圖”,使流動黨員真正找到“新家 。
(三)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為流動黨員搭建學習平台。社區黨組織依托流動黨員學習教育服務中心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並按照三鎮設立3個黨小組,將“雙找”找到的流動黨員編入流動黨員黨支部,大力推行“1234”流動黨員服務管理模式(建立1個學習交流平台,推行流動黨員報到登記卡、流動黨員活動冊2項管理措施,開展流動黨員承諾踐行、流動黨員示范崗、流動黨員“主題黨日”3項主題活動,建立報告登記、定期匯報、雙向管理、民主評議4項管理制度),組織流動黨員就近就便參加學習教育,引導流動黨員亮明黨員身份,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活動開展以來,組織開展“幫學送學寄學”活動,為97名流動黨員送去《黨章》《准則》《條例》及“兩學一做”口袋手冊等學習資料﹔推行“互聯網+”黨建模式,建立黨建微信群,及時推送黨建知識、工作動態和有關政策法規,為流動黨員搭建起全天候的“指尖課堂”﹔利用“七一”等重要節點,經常組織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等主題活動,組織流動黨員到革命烈士陵園入黨宣誓、參觀紅西路軍戰斗遺址等,開展黨性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切實增強了流動黨員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新城子西灣村流動黨員趙繼瑞同志過去一直在外務工,未能按時參加黨組織的各項活動,通過“雙找雙建”活動,將他納入黨組織有效管理,使他找到了歸屬感。
(四)建立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為流動黨員提供便捷服務。針對轄區內從新城子鎮、紅山窯鎮、焦家庄鎮等3鎮流出人口較多的實際,永昌縣積極謀劃,率先在城關鎮寶河苑社區開展城鄉共建社區試點工作,成立了三鎮社區服務站,從每個鄉鎮抽調2名干部作為服務站工作人員,常駐社區負責做好醫療保險、養老保險、低保和開具証明及與本鄉鎮黨員和群眾有關的審批事項代理服務,同時依托社區服務站建立流動黨員學習教育服務中心,力所能及的為流動黨員提供務工信息、政策咨詢、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協調服務。依托社會組織在縣城高標准打造社區公共服務中心1個,同步搭建“扶貧車間”,為城鄉居民統一提供勞務培訓、就業崗位對接、便民服務、居家養老等服務,運用專業理念、專業方法、專業服務滿足縣城居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社區黨組織對轄區居民基本情況特別是流入縣城農民培訓就業需求情況全覆蓋進行調查摸底,加強與社區公共服務中心的銜接溝通,及時提供剩余勞動力信息及勞務培訓需求,現已依托婦聯“隴原巧手”技能培訓項目,組織100多名進城務工婦女開展了玉米皮、柳條、芨芨草等手工編織技能培訓和勞務品牌(育嬰員)培訓,通過“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和“互聯網+”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幫助進城農民開展創新創業、實現居家就業。
三、成效與反響
(一)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得到落實。通過開展“雙找雙建”活動,有效解決了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活動難開展、管理難落實、黨費難收繳、作用難發揮的“五難”問題,流動黨員思想認識進一步提高,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黨員。
(二)組織生活制度得到有效落實。通過“雙找”的雙向互動和“雙建”平台的打造,農村和社區黨組織通過組織流動黨員認真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和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活動等,切實將流動黨員的日常學習抓在手上,做到常態化開展,確保了黨員學習教育“不漏學”“不掉隊”,進一步規范了黨內組織生活,提升了流動黨員的歸屬感,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黨組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通過開展“雙找雙建”活動,不斷完善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機制,為流動黨員和群眾提供代理服務,將管理寓於服務之中,著力解決進城農民務工就業、便民服務等實際問題,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的能力,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和政治功能進一步凸顯,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初步構建起共建共駐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四、經驗與啟示
(一)加強進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提高思想認識是基礎。當前,流動黨員中多數年富力強,具有一技之長,用好他們,對於本地的干部群眾更新觀念、增長才干、提高致富本領以及帶動黨員隊伍整體素質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要立足於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高度,切實增強對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努力克服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無關緊要的錯誤認識和畏難情緒,及時消除教育管理中的盲區,把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緊緊抓在手上,才能逐步解決好對流動黨員疏於教育管理的問題,才能保持好、發揮好流動黨員的先進性。
(二)加強進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加強日常管理是關鍵。加強和改進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按照“地域相近、民俗相似”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把流動黨員組織、聚集起來,把黨的組織與工作覆蓋到流動黨員群體中,合理布局建立黨員活動服務中心,才能真正把流動黨員納入到黨建工作的體系中來,使黨員不管流動到哪裡,都能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履行黨員義務,享有黨員權利,接受黨組織的教育、管理和監督。
(三)加強進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健全完善機制是保障。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必須建立與當前社會管理結構相適宜的教育管理責任制,明確流動黨員、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的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流動黨員外出前,流出地黨組織要有重點地對他們進行黨性黨紀教育,使他們牢記黨員稱號、牢記黨性觀念、牢記黨的宗旨。基層黨組織要逐級建立流動黨員登記制度,對流出和流入的黨員逐個建立台賬,隨時掌握去向變化,對黨員流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各級黨組織要重視障流動黨員應享有的權利,積極引導流動黨員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使流動黨員找到“家”的歸屬感,做到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四)加強進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務求取得實效是目的。流動黨員管理難度較大,城市社區基層黨組織要不斷擴大服務黨員群眾的覆蓋面,通過扶持社會組織,將居家養老、家政服務、就業培訓、就業崗位對接的綜合性服務平台,拿出切實措施為他們解決好生產生活、就業等方面等困難,才能真正讓流動黨員和廣大居民群眾真正凝聚到黨組織周圍,使基層黨組織在黨員群眾中做到“一呼百應”。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