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河南鄭州市上街區:打造“四網一化五聯”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中共鄭州市上街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9日11: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7年以來,鄭州市上街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充分結合區情實際,堅持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通過探索構建以“四級聯建網”為基礎、以“項目化運作”為載體、以“五聯”為抓手的“415”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

一、背景與起因

探索構建“四網一化五聯”的“415”城市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是上街區在認真學習上級精神、深入研究區情實際的基礎上,謀劃提出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思路,主要基於三點考慮:

(一)全域城市化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戰。隨著上街區全域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機關、社區、村改新型社區、駐區國企和“兩新”組織等黨組織不斷納入城區范圍,出現了基層黨組織設置和作用發揮重疊、交錯甚至薄弱、真空等問題,黨組織條塊分割、資源分散、黨員管理服務覆蓋面不廣、黨員發揮作用平台欠缺等問題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商圈、互聯網、“兩新”組織等的不斷發展,外來務工人員和高層次人才不斷流入,大量不同職業身份、不同隸屬關系、不同利益需求的社會群體聚居在社區,使基層黨組織面對的服務對象呈現多元狀態。而原來分散的基層力量和服務資源難以滿足多元化的服務需求,迫切需要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各個行業和各個領域黨組織的力量統籌整合起來,使組織優勢、服務資源、服務功能實現最大化。

(二)城區黨建資源豐富但整合利用不充分。目前,在上街區城區范圍內,除區委下屬的各級基層黨組織外,還聚集著5家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4家大型國企黨組織、91家非公企業黨組織和59家新社會組織、420家工會組織和43家共青團組織。其中,4家駐區國企黨組織的近6000名黨員,整體素質較高、技能特長突出。近些年來,上街區個別街道社區黨組織在整合資源方面雖做了一些有益嘗試,但多屬自發、零散的資源整合,既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又缺乏有效的機制保障,存在不規范、難持續等問題。從整體情況看,上街區黨組織條塊分割、黨建資源分散的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改善,仍需要以整體統籌的視野、系統性的思路,為整合區域內各種資源和力量搭建一個廣闊的黨建平台。

(三)街道黨組織的統籌協調功能亟待強化。無論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大單位還是小單位、樓宇還是商圈,都要落地在街道。因此,在城市基層黨建中,街道黨組織是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隻有街道黨組織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才能推進區域內黨建資源的科學有效整合。但從實際情況看,上街區街道黨組織“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主責主業還不夠突出,重經濟輕黨建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在加強區域統籌協調方面缺乏有效的工作載體、有力的工作抓手和有效的制度保障。這就需要通過完善街道黨組織功能、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打造統籌協調的工作載體和抓手,進一步強化街道黨組織在區域內的領導核心地位,增強其統籌協調功能。

二、做法與經過

(一)以“四級聯建網”為基礎互聯互動。堅持用區域化的視野和系統性的思路統籌謀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通過建立四級聯建網和聯建機構、制定完善協調聯動機制,建強了區域內各類黨組織之間開放性的互聯互動紐帶,構建了區、街道、社區、樓院四級聯動體系。一是分級構建黨建聯建網絡。以區委、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樓院黨支部(黨小組)為核心,通過區委與駐區4家大型國企黨組織聯建,街道與轄區內影響較大、黨員較多的駐區單位和駐街道各類基層站所聯建,社區與轄區內各級各類駐區單位黨組織、群團組織聯建,在符合條件的樓院全部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並與樓院范圍內各類商戶尤其是黨員商戶聯建,分別簽訂規范化的黨建聯建協議,明確各自的權責義務,形成了長期穩定的黨建聯建關系,構建起區、街道、社區、樓院四級黨建聯建網,為統籌開展黨建工作、深度整合黨建資源奠定了基礎。中心路街道針對個別社區轄區內無駐區單位的問題,發揮統籌協調功能,以2至3個社區為一個片區,建立聯合片區黨委,既便於在更大范圍內統籌調配黨建資源,又便於社區黨組織之間以強帶弱、共同提升。二是科學設置黨建聯建機構。為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統籌協調功能,督促各街道建立了專職黨建辦並配備不少於3名專職黨務工作人員,並在不改變區域內各級各類黨組織原有隸屬關系的前提下,分別在四級黨建聯建網建立了“區級區域黨建聯合會-街道區域黨工委-社區大黨委-樓院黨支部”的四級區域化黨建工作機構,由屬地黨組織主導,各聯建單位黨組織為成員,專職於統籌協調區域內的各項聯建工作,為區域內黨建聯建工作的統籌協調開展搭建平台。同時,將村改新型社區納入區域化黨建體系,以區域化的視野,打破原有村組界限,創新了社區黨總支領導下的社區服務中心黨支部、經濟合作社黨支部、流動黨員路段黨支部的“1+3”組織設置模式。通過分別明確“1+3”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管理和運行機制,使新型社區各類黨組織既各司其職又互聯互動,促進了原各村組黨建資源和服務力量的深度融合,強化了新型社區黨建工作的整體效應。三是建立健全聯動協調機制。堅持“條條和塊塊雙向用力”,建立健全區域化黨建工作制度,保障黨建聯建工作常態深入開展。建立健全雙向溝通機制,通過建立區、街道社區、駐區單位黨組織每月一次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相互通報情況,協商調度,加強屬地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之間的雙向溝通協調﹔建立健全雙向評價機制,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在提拔使用、評先評優時要征求駐區單位尤其是業務關聯部門的意見建議,駐區單位黨員干部的提拔使用和評先評優也要征求街道社區黨組織意見,並作為重要參考﹔建立健全雙向考核機制,在機關委局有權對街道相關工作評比排名考核的同時,賦予街道對機關委局派駐街道基層站所及其黨員干部年終考核時的評價權和評先評優時的“一票否決”權。通過建立健全區域化黨建工作制度,賦予街道社區黨組織更大的發言權、參與權和評價權,進一步強化了統籌協調功能。

(二)以“項目化運作”為載體整合資源。針對街道黨組織發揮統籌協調作用缺少載體和抓手的問題,堅持“雙向服務”原則,創新設置“項目化運作”載體,圍繞黨建工作突出問題和聯建雙方的迫切需求,有目的、有重點地聯建一批黨建項目,推動區域內黨建資源整合。一是“雙征雙議”提出項目。街道社區黨組織通過黨建聯席會議、群團組織負責人會議、入戶走訪、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雙向征求聯建單位和轄區黨員群眾意見,確定要實施的聯建項目,並通過雙向商議,明確聯建項目實施的共同目標、方法路徑、聯建雙方需提供的資源和承擔的任務等。目前,全區共確定聯建項目186個,其中,重要項目56個、一般項目130個,涉及黨建陣地共享、黨員教育管理、社區服務優化、黨建標准化建設、基層治理創新等五大類。頤苑社區聯合片區黨委通過廣泛征求黨員群眾和聯建單位意見,以“五園一心”共建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聯建單位職能優勢,以共建“學習、紅色、愛心、康樂、和諧”五個“家園”為目標,先后與聯建單位實施了社區網絡學習室建設、組建七彩黨員志願服務隊、共創“就業創業儲蓄所”等17個“心連心”工程項目,深受黨員群眾好評。二是“三級聯動”推進項目。實施聯建項目台賬式管理,一項目一台賬,並建立健全跟蹤督查、每月報告、每季調度的全過程管理機制。項目實施過程中,社區黨組織積極發動群團組織、黨員群眾代表跟蹤項目進度,街道和社區黨組織每月召開黨建聯席會,報告項目進展並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區委每季度對各聯建項目實施集中調度和觀摩評比,確保聯建項目落地見效。中心路街道區域黨工委邀請轄區優秀黨務干部、機關領導干部、特長黨員等,建立了黨建引領指導、街道建設發展、綜治調解等10個專題委員會,定期為街道區域化黨建工作的開展出謀劃策並觀摩督導聯建項目實施,為遇到的各類問題提供專業性的意見建議,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多方評議”驗收項目。聯建項目完成后,街道社區黨組織及時組織聯建單位和轄區群團組織負責人、黨員群眾代表、“兩代表一委員”等,以實地察看、查閱資料、民主評議等方式進行驗收,並提出做好項目后續工作的意見建議。驗收結果記入台賬,作為雙向評價、雙向考核的重要依據。

(三)以“五聯”為抓手深化黨組織聯動。按照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原則,以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聯用、活動聯搞、服務聯做的“五聯”為抓手,推進區域內黨組織互聯互動。一是以資源開放促共建共享。結合黨建標准化建設和黨建示范點創建工作,分區域打造了五雲、頤苑、三灣、通航等8個高標准的黨群服務中心並面向全區黨員群眾開放,帶動全區133個黨建服務陣地全部或部分開放了功能館室。把社區專項黨建工作經費提高至每年3萬元,並為每個社區提供每年20萬元的服務群眾專項經費,讓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黨員群眾提供更優質服務。從全區各社區精選了255個優質服務項目,以“共享清單”形式向全區開放,讓黨員群眾無論居住在哪裡都可免費享受清單中的服務項目,有效促進了服務資源整合、提升了服務效率。丹江社區是石咀和馬固兩村合並而成的新型社區。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中,社區黨委利用陣地文化厚重特性,面向全鎮黨員群眾開放了社區高標准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並聯合區人社局、婦聯等單位成功舉辦了月嫂、育嬰師、駕駛員、麥秸稈作畫等多種培訓班,吸引大量貧困村群眾前來受訓,推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繪畫產業,既助推了脫貧攻堅,又打造了轄區群眾就業創業的培訓基地。二是以雙向管理促力量下沉。嚴格落實“社區報到、認領崗位、公開承諾、上崗履諾、積分評星、表彰激勵”的黨員志願服務“六步工作法”,全面實行在職黨員雙向管理,建立健全定期報到、雙向反饋、公開承諾、積分評星四項機制,大力督促在職黨員下沉社區開展服務。目前,全區共建立黨員志願服務隊336支,參與黨員3000余名﹔為特長在職黨員建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服務工作室43個,建成愛心交換站5處,政府出資分別為五雲中心社區和朱寨新型社區購買了黨群服務中心項目,並引進了10個社工服務崗位,壯大了社區服務力量,提升了服務水平。區委與駐區國企長城鋁業公司黨委聯管該公司的18家離退休支部黨員,在社區就近為離退休支部提供辦公和活動場所,既解決了企業離退休支部無活動場所、工作不規范問題,又帶動1000余名國企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服務。三是以智慧黨建促資源互通。為充分運用現代互聯網技術促進區域內黨組織之間、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互聯互動。以“上街先鋒”微信公眾號和上街黨建雲平台為主站點“1”,將N個紅色網絡教育家園、遠教站點、微信公眾號、黨員服務陣地作為分站點,通過整合黨建信息系統、黨建網站、各單位手機微信公眾號和黨建地圖等,實現了對各項黨建信息數據的鏈接、融合及提取,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能夠實時感知基層黨建動態,促進彼此之間的協同合作和互聯互通,為區域內黨組織互聯互動搭建了一個主站引領、多網並行、立體互動的“1+N”智慧黨建平台。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1+N”智慧黨建平台,廣泛開展網上意見征集、網上組織生活、網上學習討論、網上共享服務資源等,使黨員隻要觸網就能隨時隨地參加黨的各類活動,充分發揮了黨員在網絡虛擬社會管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強化了基層黨組織橫向上的互聯互動。

三、工作成效

通過實施“四網一化五聯”的“415”城市區域化黨建,不僅盤活了各類駐區單位黨組織的力量資源,也在互聯互動的過程中,強化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統籌協調功能和領導核心地位,推動形成了大黨建格局,增強了黨組織對基層治理的引領作用。

(一)增強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整體效應。通過構建四級黨建聯建網、設置聯建機構,真正在區域內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的有形有效覆蓋,消除了黨建工作的盲點和空白點。通過簽訂常態化的聯建協議、建立健全規范化的工作機制,使區域內黨組織之間形成了穩定的聯建關系,推動聯建工作由感情化維系向機制化規范轉變。同時,街道社區黨組織在各項聯建工作中居中統籌協調,既強化了自身黨建工作的系統性和協調性、增強了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又有效引導區域內黨組織打破行政壁壘、拆除封閉藩籬,在街道社區黨組織的統籌協調下,共商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育先進文化,共同服務群眾,共建美好家園,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從相互分離走向了相融共生,從“你是你、我是我”變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在融合中共贏、在共贏中發展”的良好格局。

(二)盤活了區域內各類優質黨建資源。通過黨建聯建,使一大批原本處於“沉睡”狀態的優質黨建資源被發掘出來,促進了黨建資源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的區域化黨建“共同體”,明顯增強了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資源的能力,壯大了服務群眾的力量。如區委與駐區4家國企聯建后,一大批專業技能特長突出的國企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服務,如今已成為不少社區的骨干服務力量。通過大力推動社區服務陣地面向更廣泛的區域開放,使社區陣地的服務范圍不再僅限於本社區黨員群眾,既有利於在更大范圍內對社區陣地的服務功能進行重新規劃布局,讓黨員群眾能夠在一定范圍內享受到更豐富、更優質、更專業的服務項目,又有利於解決部分社區服務陣地人滿為患、供不應求而另一些社區服務陣地人氣冷清、資源閑置的不均衡問題。

(三)強化了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街道黨工委書記兼職街道區域黨工委書記,成立專門的黨建辦並配優配強黨務工作人員,建立健全三個“雙向”機制,賦予街道對聯建單位黨員干部提拔使用的發言權、對駐街道基層站所的評價權和評先評優的否決權,有效增強了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區域內各類黨建資源的主體地位,強化了領導核心作用。社區黨組織除與各駐區單位黨組織聯建外,還積極邀請轄區工、青、婦等群團組織代表參加黨建聯席會和聯建項目的動議、督查、驗收評比等工作,使各類群團組織在黨組織引領下共謀發展大計、共商重要事務、共同服務群眾,增強了社區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另外,通過黨建聯建,一批在職黨員、離退休老黨員、流動黨員等積極參與共駐共建,壯大了社區服務力量,更好滿足了群眾學習、生活、娛樂等需求,增強了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形成了生動活潑的黨建工作局面。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區域化黨建工作平台,紛紛結合各自實際,圍繞“五聯”內容,通過共同開展黨員活動日、共享服務陣地和服務項目、打造“雙向”服務品牌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斷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使基層黨建工作的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創新、服務不斷加強、開放融合度不斷提升。如在今年的“雙迎”攻堅工作中,各駐區單位黨組織發動黨員干部深入聯建社區清理積存垃圾和各類小廣告、協助開展“六小”門店巡查治理等,有力促進了“雙迎”攻堅工作的開展﹔“七一”期間,各社區黨組織與聯建單位共同開展重溫入黨誓詞、唱紅歌、誦紅詩、集中志願服務、慰問老黨員和困難黨員等活動,使黨建工作局面更加生動活潑,黨建工作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8月31日,區教體局黨委專門組織30多名民辦社會組織負責人實地觀摩頤苑、通航社區區域化黨建工作,督促民辦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共駐共建,及時融入城市黨建工作大格局。

四、幾點啟示

實施城市區域化黨建,建立聯建關系是主要方式,整合黨建資源是核心內容,強化黨組織功能是根本目的,必須站在區域高度,統籌考慮、系統謀劃,緊緊抓住關鍵點和關鍵環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一)要著力強化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功能。街道黨組織在區域化黨建工作中處於核心地位,其統籌協調功能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區域化黨建工作的質量和效益。要從“內”和“外”兩個方面強化其統籌協調功能。“內”的方面,要督促街道黨組織聚焦主責主業,不斷強化基層黨建、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機構和力量。“外”的方面,要營造濃厚的區域化黨建氛圍,引導駐區單位黨組織自覺參與共駐共建﹔要賦予街道黨組織對駐街道基層站所有關事務、涉及街道的有關規劃和公共事務的發言權、參與權、評價權,便於其統籌協調、指揮調度,真正使街道黨組織成為區域內黨建工作的“大本營”和“調度室”。

(二)要打造務實管用的黨建資源整合載體。黨建資源整合,說易行難,面對隸屬關系、職能性質、力量資源均有不同的各類駐區單位,如何充分發掘其優勢資源並與基層需求有效對接,形成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是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繞不開的重要課題。我區通過實施“項目化運作”,讓基層黨組織能夠針對黨員群眾需求,有方向有目的地向聯建單位尋求資源,再按照項目立項、分解責任、推動落實、驗收評比的步驟規范實施,即可實現資源與需求的對接,形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社會效益,為基層黨組織由小到大地實施聯建項目、由淺入深地整合資源、由易到難地深化聯建提供了務實管用的工作載體。

(三)要建立健全一套科學規范的聯建機制。區域化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有賴於區域內各級各類黨組織不斷提高認識、更新理念,增強共駐共建的行動自覺,但根本的還在於制度的剛性約束。我區通過在橫向上建立健全雙向溝通、雙向評價、雙向考核三項機制,有力推動了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之間的互聯互動,為聯建活動的常態化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促進了聯建工作由“感情維系”向“機制規范”轉變、由“援助式”向“共享式”發展。為保障“項目化運作”的規范實施,我區在縱向上建立健全了跟蹤督查、每月報告、每季調度等管理機制,實現了區、街道、社區三級職責任務的上下銜接和協調聯動,為區域化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科學規范的制度保障。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