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新疆克拉瑪依市:打造“家門口”黨建  厚植黨在城市的執政之基

中共克拉瑪依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6日15: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克拉瑪依是一座典型的先有油田后有城市的工業城市。幾十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形成了企業辦社會的格局。在1997年之前,全市90%的學校、幼兒園、居委會都由新疆石油管理局管轄。石油局下屬各企業不僅管職工,還要管家屬和子女,政府和社會系統的很多職能,都是通過企業管理系統去落實的。然而,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新疆石油管理局進行重組改制,打破了企業辦社會的管理模式。1997年4月,新疆石油管理局將其管理的居委會、小學、幼兒園等單位全部移交給政府。政府伴隨職能逐步歸位的同時,所應承擔的社會管理服務任務日趨繁重。不僅如此,社會上的很多難點、熱點問題也在城市基層集中地反映出來,廣大居民要求政府解決社會問題、提高生活質量的呼聲越來越高。針對這些問題,克拉瑪依市委堅持在群眾“家門口”搞黨建,一方面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穩疆安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堅持市、區、街、社四級聯動,持續加大對基層投入,通過加快街道體制改革,推動街道、社區“輕裝上陣”﹔同時推動資源、服務下沉,打造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全面提升街道、社區黨組織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市委將中組部“推動傳統社區黨建與駐區單位、新興領域黨建融合”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破題的著力點和發力點,以提升街道、社區黨組織組織力為抓手,“打開門”搞黨建,全面推行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試點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通過整合社區黨組織和駐區單位黨組織、各類自治組織、廣大在職黨員、居民群眾的資源和力量,“零距離”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難點問題,團結凝聚群眾向基層黨組織靠攏,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條塊結合、聯動融合、開放共治,為我市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夯實了基層基礎。

一、背景與起因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為新疆確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總目標,並提出要堅定不移地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穩疆興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堅定不移地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反對國家分裂的堅強戰斗堡壘。對加強新疆工作特別是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

克拉瑪依是一座新型的石油工業城市,因油而生、因油而興,建市60年來,從昔日“沒有水、沒有草,連鳥兒也不飛”的戈壁荒灘上建立起如今這座全國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一直以來,實行克拉瑪依市委和新疆油田公司黨委合一的領導體制,2016年9月黨委分設,長期以來地方與駐市企業等發展共謀、責任共擔、穩定共抓、環境共建、成果共享,為城市建設凝聚了合力。克拉瑪依下轄4個行政區,有1鄉1鎮5村,13個街道107個社區,99%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黨建是克拉瑪依市黨建的基本形態。

自1997年起,伴隨著企業改革和政府職能歸位,我市基層社會結構、生產方式和組織形態發生深刻變化: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多了,各類園區、商圈建起來了,產業類型更加豐富了,國企更加專注生產經營了。與此同時,我們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環境、對象、方式也發生深刻變化:下崗職工、流動人口、離退休職工、待業學生大量涌入社區,“職工”少了、“居民”多了、群眾的需求多元了,同時黨的基層組織與社會各類組織之間出現了“位移”,出現了組織覆蓋的空白,如何有效應對廣大群眾的需求,給我們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新問題、新挑戰。

二、做法與經過

1.強化責任落實,推動市、區、街、社四級聯動。一是構建聯動體系。市、區兩級分別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並專門設立組織建設、機構改革、街道賦權、社區減負、宣傳工作、執紀問責6個專項組,通過配套《市委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機制》,加強了市、區之間和各級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動,有效推動全市工作“一盤棋”。二是強化責任推動。市委書記親自抓部署,統籌推進全市黨建工作,通過逐級簽訂黨建目標責任書、建立責任清單、定期開展“紅黑榜”點評、年底對單述職,強化了各級黨組織特別是書記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同時,市委領導帶頭蹲點各區、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指導調研、督導問診,及時發現和解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三是優化街社體制。為有效解決街道“一人多職、疲於應付”的局面,在街道推行設置“兩辦四中心”,將以往包括行政辦、事務辦、文化站等13個內設科室進行整合,精簡成黨建辦公室、綜合協調辦公室,黨群服務中心、綜治中心、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城市網格化管理中心。探索建立“前后台”運行機制,突出“兩辦”后台統籌職能,強化“四中心”面向群眾開展服務的前台作用,通過規范派工、督辦、反饋、考核等運行制度,切實加強街道對基層黨建、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的機構和力量統籌,有效提升街道內在動力。

2.強化區域共建,突出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一是深入推進區域化黨建,打造街道、社區共同體。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全市13個街道、107個社區均成立了“大工委”“大黨委”。採用“現有專職委員+兼職委員”的模式,吸納社區、駐區單位、聯點單位、新興組織等黨組織負責人為兼職委員,通過規范聯席議事、提醒談話等制度,增強駐區單位區域影響力。同時,街道、社區與“大工委”“大黨委”成員單位開展“契約化”共建,建立健全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和項目清單,通過“雙向融入、雙向認領、雙向服務、雙向提升”,最大限度整合各類資源,統籌解決各自實際需求和難題。二是實施黨員“紅細胞”工程,推行積分管理,推動黨員主動到單位聯點社區、居住地社區報到,參與志願活動。為適應新疆工作實際,不斷賦予“紅細胞”工程以新的時代內涵,探索建立“黨員政治責任區”制度,通過定人、定格、定責,真正把“紅細胞”黨員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責任固定在社區網格,通過做好示范、管好家庭、帶領責任區群眾積極參與應急拉練、“十戶聯防”、檢舉揭發“兩面人”和微線索核查等維穩工作中來,動員群眾參與群防群治。三是積極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以共建的形式團結和帶領“大黨委”成員單位發揮各自資源優勢,為社區居民提供社會救助、社區治安、文化體育、科普教育以及健康衛生等各方面的服務。同時,加大對社會組織的培育,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培育骨干、項目扶持等舉措,不斷壯大專業化社會組織隊伍。截至目前,全市社會組織713家,僅2016、2017年,市區兩級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社區養老服務、心理咨詢、矯正幫教等公益服務項目127個,金額達1972.5萬元,工作覆蓋達3萬多人次,在提升社區專業化服務水平的同時,也為社區減輕了負擔。

3.強化服務下沉,創新驅動城市基層治理。一是實施網格化管理。全面推行社區“五百”工作機制,以3-5棟樓房、150戶到180戶為基本單位,劃分991個基層網格,由社區“兩委”任網格長帶領“紅細胞”黨員、樓棟長、單元長骨干等組成服務管理團隊,通過“串百家門”“知百家情”了解掌握所在單元及居民的全面情況,通過“管百家事”“解百家難”及時反饋居民需求,組織提供各類專項服務,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心、社區黨組織的熱心和社會各界的愛心送到千家萬戶,密切社區黨組織與居民群眾的關系,實現“暖百家心”的工作目標。二是推動服務下沉。積極推動民政、殘疾、慈善、社保等43項服務事項下沉街道、社區受理,提供“全口徑”“家門口”式服務,通過在街道、社區全覆蓋設立“一站式”綜合服務大廳,並配套開發社區綜合服務信息平台,實現包括申辦低保、大病救助、居家養老等28項業務網上辦理,推動“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真正踐行“讓老百姓隻跑一趟”的服務宗旨,讓居民享受到機構改革帶來的紅利。三是推動事權下沉。為有效解決街道、社區權責不匹配的問題,加快向街道、社區賦權。按照“區屬街管街用”原則,推動綜合執法、市場監管、司法等職能部門派駐隊伍進駐街道,同步研究配套街道黨工委對進駐機構負責人的考核權和選拔任用的建議權,加強街道對派駐部門的管理,通過確權明責,切實增強街道處理矛盾、化解糾紛、排查隱患等能力,優化自身服務水平。

4.強化組織保障,持續加大對基層投入。一是持續加大對基層投入力度。連續多年安排全市70%—80%的財政收入用於民生和基層基礎建設,先后改善了社區陣地設施,建立了職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並為每個社區配備35萬以上的工作經費等,為社區黨組織“有地活動、有人服務、有錢辦事”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二是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做好“傳幫帶”,通過向社區派駐“訪惠聚”工作隊、服務基層干部,增強基層工作力量,並配強配齊“第一書記”。在此基礎上,加大對社區干部特別是書記和“第一書記”的培養,試點“書記項目”,通過開展“一把手”工程,提升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書記和“第一書記”為群眾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加強信息化建設。開發基層黨建信息服務管理平台,將黨組織和黨員信息、黨組織關系轉接、黨員發展、“三會一課”等工作和活動放到線上管理,實現了上級與下級的“上下聯動”、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左右互動”,拓寬了聯系服務黨員群眾的渠道。開發社區基礎信息綜合平台,整合公安、教育、工商、衛計、民政、民宗、房產等70個行業部門單位信息資源,打造基層適用的基礎信息綜合服務平台,促進職能部門各項信息平台在基層整合,減輕工作人員重復錄入負擔。

三、成效與反響

1.優化了機制,推動市、區、街、社黨建工作“一盤棋”。條塊結合、區域統籌是街道發揮“龍頭”作用、社區成為“戰斗堡壘”的基礎,但面對基層熱難點問題,街道、社區依舊勢單力薄,抓不出成效,為此市委負總責、區委履行第一責任,真正能夠幫助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破解發展瓶頸才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效運轉的“主軸”。配套完善考評問效工作機制,通過定期督導、唱紅批黑,形成黨委總攬全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基層的困難有人過問,收集的熱點有人解決。進一步推動街道體制改革,精簡了內設科室,將精力集中在維護轄區穩定和為民服務上來,探索了“前后台”工作模式,強化了“兩辦”統籌職能和“四中心”落實職能,確保了上級“千條線”在街道兜得穩、抓得住。

2.優化了資源,在基層組織、群眾“家門口”吹響集結號。克拉瑪依市轄區單位相對較多,為推動條上資源向街道、社區整合,市委堅持以推動區域化黨建工作為抓手,不斷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通過定期組織聯席會議,加強與轄區單位、聯點單位、新興組織等黨組織溝通交流的同時,推行“契約化”共建,拉出雙向服務清單,有效調動轄區資源解決各自實際需求和難題。賦予街道、社區黨組織對駐區單位申報年度平安單位創建、文明單位創建等事項建議權,不斷增強街道、社區黨組織話語權。目前,全市各級機關、駐區單位、新興組織等2660家單位、422個黨組織與街道、社區黨組織建立共駐共建聯系,有效推動了各方資源向街道、社區整合。

3.優化了服務,全覆蓋打造“小網格、大黨建”工作格局。實施網格化管理,社區根據轄區居住人口狀況、商鋪及出租房間數、人員密集場所、機關企事業單位分布數量、區域治理工作的難易程度等情況劃分了基層治理網格,並將網格劃分為住宅、商務商業、企事業單位、人員密集場所等類型,為城市精細化管理奠定了基礎。通過在網格建立黨支部、樓宇建立黨小組延伸了黨在基層組織和工作的觸角。目前,全市已經建立644個網格黨支部、2376個網格黨小組,切實將黨的基層組織建在了群眾身邊。

4.優化了保障,確保街道社區在服務群眾時“輕裝上陣”。克拉瑪依市堅持大抓基層、夯實基礎,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常態化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向基層傾斜,把最強的力量支撐在基層,讓社區黨組織“有錢辦事、有地活動、有人服務”。今年以來,克拉瑪依市推進優秀社區聘用人員與在編人員同工同酬的工作機制,打造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通過考試,592名聘用人員被納入同工同酬范圍,佔全市聘用人員的三分之一,人均工資每月增長2500余元,營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圍。

四、經驗與啟示

1.必須堅持聯系實際。新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應緊密結合新疆工作實際,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疆方略,全面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

2.必須堅持統籌聯動。要推動整個城市基層黨建運轉起來,必須把市、區、街、社四級黨組織這個城市基層黨建的主體架構建設好,使他們緊緊擰在一起,貫通起來、聯動起來,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形成一貫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

3.必須堅持做強街道。無論體制內體制外,無論大單位小單位、無論樓宇還是商圈,都要落地在街道。在城市基層黨建中,街道黨組織是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隻有街道黨組織堅強有力,才能有效發揮統籌協調作用。

4.必須堅持資源下沉。社區黨組織的主要職責是,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履行這一職責,需要上級黨組織給予必要的工作支持和資源保障。這樣一來,突出了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說話有底氣、服務有能力。

5.必須堅持筑牢基礎。要增強基層承接能力。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不僅上級部門要移的出,基層還要接得住。要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承載力,通過完善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上級部門下沉資源、服務、管理的綜合效應。

五、探討與評論

在“家門口”搞黨建,是克拉瑪依市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核心內在,其實質是群眾在哪裡,我們的黨建工作就到哪裡。自全面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以來,市委堅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圍繞落實新疆工作總目標,加快推進構建四級聯動工作格局,著眼於打造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的基層黨建工作體系,尤其是通過資源下沉、服務優化,將為民服務“延伸到家門口”,構建零距離、嵌入式、接地氣的一線基層黨建工作陣地,推動黨建工作和服務全覆蓋,實現黨建“大服務”,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提供堅強組織保証,也為基層黨的建設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新實踐提供了思路、探索了經驗。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