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蘇州姑蘇區:打造黨建引領古城保護和社會治理的姑蘇樣板

中共蘇州市姑蘇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6日11:1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 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新時代的城市治理是在黨的領導下的社會治理實踐,黨的基層組織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貫徹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弘揚新時代先進思想的重要陣地,隻有因地制宜,突出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優化創新服務功能,才能夠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發揮出黨的領導作用,不斷提升新時代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促進社會治理和服務創新。

蘇州市姑蘇區,歷史悠久,遍地珠璣,是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歷經 2500 多年的歷史變遷,古城城址不曾遷移,居民始終安居樂業,是一個不多見的原生態樣本。近年來,姑蘇區堅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充分發揮轄區 4.4 萬余名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引領、古城保護”作為工作主線,圍繞保護發展古城、創新社會治理、傳承優秀文化三大主題,以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進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創新,逐步建立“黨建引領、民主協商、項目運作、協同共治”的社會治理機制。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組織鏈條

為進一步加強古城保護管理、凝聚工作合力,增強城區基層政府治理能力,近年來,姑蘇區強化體制機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區委—街道—社區”三級聯動體系,共同發力,整體推進,形成 “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工作全覆蓋”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不斷提升蘇州中心城區黨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1. 健全區級黨建工作組織架構。明確區委黨的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發揮區委黨建辦作用,統籌謀劃推進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深化“兩新”黨建工作管理機制改革,完善區委“兩新”工委設置,明確成員單位和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

2. 變“小街道”為“大片區”。對原17個街道調整合並8個街道,分別與所在片區、新城實行“區政合一”管理體制,同時整合優化街道內設機構,增設組織人事處(局),挂黨建辦牌子,充分整合組織、人才、陣地等資源,形成職能配置科學合理、機構設置綜合精干、權責明確清晰,與姑蘇區、保護區行政運行體系總體協調的基層組織架構體系,進一步推動街道將工作重心聚焦到抓好基層黨建的主責主業上,聚焦到推動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等工作中。

3. 實施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將區級管理和服務力量放到基層,綜合治理、市場監管等條線部門基層工作力量全部下沉由街道統一管理。結合地域相關、資源分布、群眾特點等實際,深化一站多居做法,探索全科社工模式,通過力量整合、人員分配,釋放更多的社工力量聯系服務黨員居民。

通過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基層組織建設和行政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有效增強了黨建工作力量,突出了基層在古城保護中的職責和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發揮了基層黨組織主力軍作用,調動了各方面資源要素,形成保護古城和服務民生等整體職能的融合,有效優化了中心城區的功能布局,增強了區域帶動力、吸引力和輻射力,提升了區域整體公共服務水平,為做實做亮歷史文化名城之“核”提供保障。

(二)推行“行動支部”工作法,提升基層組織力

堅持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充分發揮黨支部在古城保護、綜合執法、安全生產等領域的積極作用,推行“行動支部”工作法,實踐總結的“四化四有”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廣。

1. 突出目標導向,確保行動有方向。圍繞服務古城保護、產業升級、城市管理、社區治理、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找到凝聚黨員的“價值點”、激發黨員的“牽引點”和推動工作的“切入點”,優化支部設置,形成基層支部組織目標,明確支部“要干什麼”。打造以古城保護為目標的“行動支部”42個,以為民服務為方向的136個,以基層治理為重點的78個等,截至目前,切實行動起來的黨支部400余個。

2. 強化自身建設,確保行動有規矩。堅持推進“行動支部”組織生活規范化建設,將具體“行動”與組織生活結合,把“行動支部”打造為加強自身建設的標杆。明確支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評先評優以及主題黨日活動的規范化要求,制訂統一的程序和標准,把對行動方案的研討、決議、實施嵌入各項組織生活,形成“邊行動、邊活動”的黨員教育管理方式。今年以來,“行動支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近3000次,黨員的參與率顯著提高。

3. 堅持互聯互動,確保行動有資源。堅持以“行動”的理念來貫通,破解支部“單打獨斗”“勢單力孤”的問題。以社區的“行動支部”為主軸,將相同目標、相關專業、相近領域的黨組織,通過組織生活互動、陣地資源共享、黨員共同教育、行動共同開展的方式形成聯動。機關支部帶任務、帶思路進社區,配合社區“行動支部”辦成實事591件。推動“兩新”領域“行動支部”服務企業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參與社區建設,有近70位共建單位黨務工作者擔任社區“行動指導員”,有力推進各領域黨建融合發展。

4. 依托項目帶動,確保行動有成效。堅持把工作成果體現在行動實效上,以項目化的方式解決工作開展中的資金、組織、考核問題。各“行動支部”根據自身目標,主動申報品牌項目或認領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制作任務清單、資源清單,分解到人、責任到人,堅持工作亮特色、黨員亮身份。今年以來,“行動支部”已申辦“美麗樓道”“環保衛士”等黨建項目142個,承辦“聽說蘇州”“黨員護步崗”等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237個,服務黨員群眾超4萬人次,工作成果扎實可見,形成了哪裡有黨的工作,哪裡就有黨組織和黨員的良好氛圍。

全面推行“行動支部”建設,讓基層支部和黨員有明確和具體的行動方向,讓每個支部行動起來,讓每名黨員作用發揮出來,有效強化了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融合度,增強了黨員隊伍的凝聚力,提升了黨組織的組織力。“行動支部”成為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平台和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有力抓手,以支部行動帶動提升全社區、全街道乃至全區黨建工作水平。

(三)深化項目化運作,提升黨建工作實效

近年來,姑蘇區在推進城市基層建設過程中,以破解基層黨建難題、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為目標,持續深化黨建服務項目化推進機制,引領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清單式、任務化方式聯系服務群眾,打造項目驅動新模式。

區委黨的建設領導小組牽頭實施黨建創新重點項目,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實施街道、機關基層黨建“書記項目”,配套出台推進督查辦法,選樹示范項目,推廣項目實施成果經驗,擴大項目聯動效應。指導實施社區“第一書記”年度項目,推動黨員干部培養和社區治理工作雙提升。自 2016 年起,姑蘇區按照每個社區每年 20 萬元的標准,設立了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專項經費,3年來全區165個社區黨組織圍繞強化社區黨建、推動古城保護、完善社區服務、強化基層治理等重點工作共實施2716個為民服務項目。建設推廣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嚴格“四議兩公開”使用程序,強化過程管控、實時監督。選樹年度最佳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和為民服務團隊,進一步發揮示范聯動作用,推進基層治理和居民自治能力不斷增強、為民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以道前社區為例,在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支撐下,社區黨委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項目化的形式,讓古城保護、服務居民工作較以往有了質的提升。例如“聽說蘇州,道前印象”項目,由社區內 11 位社工和黨員志願者,深入轄區各街巷搜集古巷古宅古井的歷史文化資料,編纂書冊《道前印象》作為社區宣傳名片,從地圖指南、街巷縱橫、古建人文和人物故事四個方面介紹了轄區整體風貌,使轄區居民更了解和熱愛道前,主動擔負起“保護古城、從我做起”的責任。“家住古巷,樂學樂為”項目,建立“平安之路”先鋒隊,聯合社區居民骨干、古巷保護行動支部及共建單位的優秀志願者分片包干,對轄區范圍內的古街、古巷、古河、古井開展每天的安全巡查和定期的安全走訪,及時發現和處理轄區范圍內的安全隱患。社區黨委通過深入開展社區黨組織為民服務項目,有力突顯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的功能定位,打造了“大紅花”“益泉古井”“家住古巷”“鹿麟書院”等一系列黨建品牌,有效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古城保護、社區治理的熱情。

實施黨建工作項目,為黨組織做實古城保護、社會治理、服務居民提供了有效抓手,充分調動了各級黨組織的積極主動作用,切實增強了黨建責任意識和務實舉措。各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不斷加強,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通過黨建項目帶動,有效破解了基層黨建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一批具有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打造了一批黨建工作品牌。

(四)推進區域化黨建,構建全域黨建格局

為積極探索共建共享、融合發展的黨建模式,堅持以區域化視角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使組織覆蓋和管理服務延伸到城市基層的“神經末梢”,通過建設區域黨建工作站、黨建工作網格,有效打通基層黨建“最后一公裡”,實現集成式組織設置、層級式分類整合、集約式共享資源、開放式共駐共建。

縱向上,構建以街道為“一線指揮部”,區域黨建工作站、社區黨委為“樞紐”,“行動支部”為“戰斗堡壘”的三級架構,加強社區、機關、企業、學校各類組織共聯共建,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活動統籌開展,資源統配使用的聯動格局。開展“機關支部先鋒行動進社區”,133個機關、國企支部挂鉤聯系165個社區黨組織,圍繞“4+X”目標任務,開展組織生活互動、網格化巡查、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申辦認領社區實事項目,深化機關資源力量雙下沉,推動作風服務雙提升。今年選派66名機關年輕黨員干部擔任社區“第一書記”,明確職責任務清單,以項目化形式助力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建設。

橫向上,以街道黨組織為核心,通過建聯席會議“班子”、搭協商議事“台子”,開聯辦共享“方子”,推動街道內各領域黨建工作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優化調整“兩新”黨組織隸屬關系,著力形成區級統一領導、街道統籌管理、社區兜底服務工作架構和管理機制。整合社區、共建單位、駐區單位、“兩新”組織等轄區優勢資源,組織區域內各類組織共同有序協商區域事務,“組團式”推進“雙向服務”。完善網格化工作機制,建立120個“兩新”網格,以“社區網格+區域黨建工作站網格”推進“兩新”黨建全覆蓋。細分社區工作網格,結合樓幢、居民情況,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中,融合民情走訪、綜合治理、城市管理、文明創建等多重內涵,實現黨建、民情、綜治、城管等網格的“多網融合”黨建格局。同時進一步深挖共建資源,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將轄區成員單位資源優勢打包整合,通過資源共享、工作協同、活動互動等多種形式,推動自我循環式單位“小黨建”走向區域內外聯動、社會廣泛參與的全域“大黨建”。

開展區域化黨建工作,是新形勢下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增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是促進黨的基層組織和各方資源有機整合、融合共促的重要載體。通過區域化布局、網格化管理,逐步全面構建起以街道黨(工)委為軸心,以區域黨建工作為依托,以條塊共融、組織共建、黨員共管、活動共辦、資源共享、服務共擔為主要內容,形成縱向覆蓋深入、橫向覆蓋全面、有效組織調動黨員參與區域建設與服務的黨組織體系。

三、經驗啟示

1. 依托制度和機制創新,打造開放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格局。堅持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中心支撐點,構建聯結縱橫、整合各方的開放式黨建工作格局,實現黨建資源配置的統籌整合,充分發揮黨組織整合凝聚各類資源的核心和樞紐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覆蓋面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延伸,黨組織覆蓋由單位向區域延伸、由黨的基層組織向其他組織延伸,把基層黨員凝聚在黨組織周圍,納入黨組織服務和管理的體系。

2. 依托服務載體創新,實現基層黨建服務的多元化、精細化。針對黨員群眾服務需求的多樣性和廣泛性,堅持以項目為載體,以機制為保障,構建起以黨組織為核心,各類主體廣泛參與、聯動互動的“一核多元”綜合服務體系,有效提升轄區資源利用率和黨建工作的整體性,使服務目標方向統一有序,使黨建工作成效可看可評。

3. 依托本土社區資源,創新歷史文化保護型黨建模式。立足於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古城區歷史文化資源豐富這個大背景,因地制宜開展基層黨建創新實踐,實現古城保護這一城市整體發展目標和基層社區治理任務有機結合,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大”社會治理的一線堡壘和“小”社區治理的領導核心。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