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黃山市黃山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5日15: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社會的進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向城市、流進社區,大量的退休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及自由職業者匯集到社區,社區的服務人群更加復雜、服務要求逐漸提高、居民對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更加熱切,我們已經進入了精細化的社會治理時代。但是當前我區的城市治理水平還不高,居民參與治理的意識還不強,社區工作者人數有限,需要整合轄區單位、共建單位、包保單位和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優勢資源,發動黨員、居民、志願者共同參與,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黨員共育、社會責任共擔,共同服務城市治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央、省、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要求,新形勢下的城市基層黨建要“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的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更加注重全面統籌,更加注重系統推進,更加注重開放融合,更加注重整體效應”。
我區組建“城市黨建聯盟”是原有共駐共建機制的延續和提升,是新形勢下城市服務治理的需要,也是貫徹落實城市基層黨建座談會精神、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推進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機制的具體舉措。
二、實施條件
我區於2006年起建立社區共駐共建機制,並持續推進、不斷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為成立“城市黨建聯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是在社區層面,扎實開展“百千萬結對共建美麗社區”活動。由9名副縣級領導干部領建,112個機關、企事業單位與5個城市社區共建,2461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創建,開展美麗共建“六個一”(每年召開一次共建聯席會、簽訂一份共建承諾協議書、認領兌現一批居民微心願、開展一系列志願服務活動、查擺一批小區服務治理問題、解決一批小區服務治理難題)、“微心願認領”、“志願服務一小時”、“美麗社工體驗”、“我當一天環衛工”等活動。近三年,我區5個城市社區獲得共建資金114萬元,解決小區問題500余件,認領兌現微心願近千個,有效解決社區人、財、物資源不足的問題。
二是在支部層面,創新開展“支部連線”活動。自2014年起,我區將部分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與城市社區所屬居民黨支部、非公企業黨支部進行一對一“支部連線”,同時選配37名優秀在職黨員任社區所屬支部黨建指導員,通過活動陣地聯建、組織生活聯過、文體活動聯辦、創新工作聯謀,有效提升社區所屬黨支部建設水平。
三是在小區層面,試點建立美麗小區臨時黨支部。自2017年起,我區選取20個條件成熟的小區進行試點,由小區居民黨支部或包保單位黨支部牽頭,組織小區內居民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共同組建“美麗小區建設臨時黨支部”,發動小區各類黨員共同參與小區服務治理。由臨時黨支部每年根據小區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工作清單,健全常態化議事、管理機制,有效解決小區問題200余個。
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堅持,我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參與共建共治的意識逐步增強、氛圍逐步濃厚。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共駐共建的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仍以資金支持、開展活動、召開會議為主﹔二是共建共治的主動性還不夠,仍以被動參加社區活動為主,主動投身小區治理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三是居民參與自治的意識還不強,雖然近年來各社區建立了樓棟長隊伍、成立了居民志願服務隊,但是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整體氛圍還未形成。也需要通過組建“城市黨建聯盟”對原有的共駐共建機制進行一次再升華、再提升、再拓展。
三、主要做法
以社區為單元,由社區黨組織牽頭,組織轄區內所有共建單位黨組織、包保單位黨組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居民黨支部、各類居民志願者隊伍等,共同組建“城市黨建聯盟”,全面發力共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構建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做足“共”字文章,拓寬共建共治內涵
以“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小區共管、責任共擔”為主要內容,不斷豐富“城市黨建聯盟”共建共治共享內涵。
組織共建。深化機關支部與社區所屬居民支部“支部連線”活動,在5個城市社區創建小微企業“非公黨建聯盟”,建立4個黨建工作指導站,開展聯學、聯謀、聯動、聯考活動。在不斷提升社區所屬黨支部建設水平的同時,豐富機關黨支部黨建活動形式和內容,推進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服務基層、了解基層。
資源共享。共同維護公共設施,最大限度地將社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文體、教育等活動場所向社區居民和單位干部職工開放,最大限度的使用好社區、居民區黨群活動站點,將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成集黨群服務活動、文化旅游宣傳、社會信息發布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服務窗口,實現資源共用、共建和共享。
活動共辦。組織轄區黨員、居民組建各具特色的文化隊伍,開展黨建文化節、居民同樂會、鄰裡節等黨員群眾喜聞樂見活動100余場,借助道德講堂、孕媽加油站、四葉草課堂、居民微心願認領、志願服務一小時等服務載體,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小區共管。推進美麗小區臨時黨支部建設,健全小區分類管理機制,對有物業小區建立小區黨組織、物業公司、業主委“三位一體”聯席會制度﹔無物業小區試點建立“酬金制”管理機制。同時引導小區在職黨員、居民黨員認管公共設施,不斷形成社區黨組織牽頭,小區包保單位、業主委、物業公司、黨員和居民共同參與的小區聯動聯管機制。
責任共擔。由社區黨組織牽頭,共建單位、包保單位、居民志願者隊伍積極參與,建立每日常態化小區巡防機制,同時每月組織干部、職工、居民共同開展一次扶貧助弱、便民服務、環境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以文明城市創建中存在的問題為導向,共同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共同分擔文明城市創建和城市社會治理中的壓力和責任。
(二)創建“兩室兩隊”,豐富共建共治載體
在原有百千萬結對共建美麗社區、支部連線、美麗小區臨時黨支部等載體的基礎上,結合城市服務治理需求和文明城市創建的需要,建立“兩室兩隊”,進一步豐富服務載體,不斷提高共建單位和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意識和水平。
書記工作室。以社區黨組織書記為主體,邀請部分共建單位、包保單位、轄區單位黨組織書記共同參與,成立5個“書記工作室”,以開展“居民難題、工作難點、服務難題、治理難關”集中攻堅破解活動為重點,通過上台授課傳知識、現場指導解問題、一線辦公答疑惑等方式發揮作用。
專業工作室。邀請有一定專業特長、職稱等級、社會影響力的醫生、教師、律師、心理咨詢師等,成立“房后昌律師工作室”、“葉良煥圓夢工作室”、“許起科良師工作室”、“健康工作室”、“國雲書畫工作室”等個性化專業工作室10個,結合每個工作室實際建立工作職責和相關制度,採取定期坐班、預約服務、專題活動等方式接待居民,發揮專業人事的特長優勢開展專業化的個性服務。
義工服務隊。在選優配強社區“兩委”干部、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基礎上,根據城市服務治理和居民實際需求,面向社區居民、愛心人士、在職黨員等群體招募社區義工,建立水電維修、醫療保健、美容美發、教育教學、心理咨詢、環境保護、文明勸導、治安巡邏等義工服務隊,推進志願服務常態化、專業化、實效性。
文明督查隊。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城、美麗社區建設等重點工作,以社區干部為主體,邀請居民黨員、在職黨員、社區志願者共同參加,建立“多多巡防隊”、“雨潤志願督查隊”等10支文明創建督查隊,建立無物業小區基礎保潔“日巡查、周督促、月整改”工作機制,完善日常工作成效實績簿。
(三)緊扣“一個目標”,確保共建共治實效
以“提升城市服務治理水平”為目標,打好服務資源“組合拳”,激活社區治理“內生力”,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服務治理的新路徑。
建立“兩大清單”,實現精准治理。根據入戶走訪、座談調研,分保障服務、社會治理、文化體育、人才人力、信息培訓、政策技術、助老助學、智慧閱讀、志願服務等內容,建立區域化黨建資源清單和服務治理需求清單“兩大清單”,在落實清單的過程中實現雙向服務,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精准化水平。
完善“議事機制”,推動科學治理。探索以網格、小區為單位的區域性議事會,合理設置如“小小板凳會”、“家門口說事”、“我來評評理”等議事載體,以各小區存在的問題為導向,引導業主委、物業公司、在職黨員、居民黨員共商共議共治,解決“基礎保潔、綠化帶維護、車輛停放、樓道維護、牛皮癬”等小區治理的問題,形成基層治理聯盟共同體,推進小區科學化服務治理。
推動“互聯共管”,實行分類治理。對於有物業小區,建立社區黨組織、物業公司、業主委“三位一體”聯席會制﹔對於無物業小區,健全社區黨組織、小區包保單位、小區自治組織聯管機制﹔對於單位宿舍小區,建立由單位黨組織牽頭,小區內黨員、樓棟長等共同參與的共建共治機制。並在公檢法等無物業小區試點推行“酬金制”管理機制,由社區牽頭推選產生小區自治小組,由自治小組通過“議事會”商定小區居民衛生保潔費用金額,解決小區基礎保潔等問題,引導居民自治自管。
四、成效與反響
一是“一盤棋”效應,基層治理共同體不斷形式。由原來的社區“獨角戲”,到后來的社區與機關、企事業單位“小合唱”,到現在的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業主委、物業公司、居民黨員、居民志願者共同參與的“大合唱”。通過黨建聯盟,不斷引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發揮作用,不斷強化業主委、物業公司的小區治理責任,不斷推動小區居民參與治理、學會治理、主動自治,逐步形成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各領域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居民共同參與的城市服務治理聯盟共同體。
二是“全方位”聯盟,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斷構建。從原來簡單的掃掃地、開開會拓寬到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小區共管、責任共擔,全方位參與城市服務治理﹔由原來的以參加社區層面的共建活動為主,延伸到網格、小區、樓棟,下沉到問題一線、治理難點、居民家門口,不斷實現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的精准化、科學化、實效性。
三是“整體化”推進,城市黨建系統效應不斷增強。通過黨建聯盟推進共建共治共享機制,在服務居民、服務治理的過程中,實現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社區黨組織黨建工作共同提升、雙向促進,實現各領域資源和城市治理成果共贏共享,不斷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系統效應。
五、經驗與啟示
啟示之一:抓城市基層黨建,要牢樹統籌融合的思想和理念。新形勢下城市服務人口增多、居民需求提高、基層治理任務更重,緊靠社區黨組織單方發力,已經完全滿足不了新時期城市治理的需求,需要不斷整合各領域資源、充分發動居民作用。組建“城市黨建聯盟”就是由“內循環”轉為“外循環”,由“獨角戲”變成“交響曲”,不斷盤活人、才、物優勢資源,進一步提升城市基層黨建系統化、整體化水平。
啟示之二:抓城市基層黨建,要把握城市服務治理這個關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指出,要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治理的新路徑。“城市黨建聯盟”就是要整合城市各領域優勢資源服務城市治理,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黨員工作重心下沉、服務觸角延伸,引導居民黨員、志願者自治自管,在抓服務、抓治理中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實效性。
啟示之三:抓城市基層黨建,要緊抓社區黨組織這個核心。城市基層黨建要想實現整體推進,必須要有一個統籌協調的牽頭者,社區黨組織自然成為這個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核心,為各領域黨組織參與城市服務治理牽好線、搭好橋。“城市黨建聯盟”,就是要由社區黨組織牽頭,不斷形成社區搭台大家唱、社區建制大家管、社區出題大家解的協調融合發展局面,推動城市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發展。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