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新疆昌吉州:實施“三大工程”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

中共昌吉州黨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5日15:2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昌吉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精神,主動適應城市社會群體結構和社會組織架構的變化,組織實施“聚力”“紅網”“智慧”三大工程,形成“聚合”態勢,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內涵式發展、系統性增效。“聚力”工程主要是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抓城市基層黨建的合力,建強城市基層黨建的動力“主軸”。“紅網”工程主要是將黨組織延伸建在社區當中的若干網格,激活神經末梢,構建起縣市—街道—社區—網格四級組織體系,織密織牢基層組織網絡。“智慧”工程主要是研發推廣了基層黨建標准化規范化服務管理信息系統,推動傳統黨建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使城市基層黨建駛上了“快車道”,提高了城市基層黨建發展質量。

一、背景與起因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社區內部結構的不斷分化,利益主體的日益多元化,帶來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從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視角看,大量的新型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涌現出來,傳統的街道社區黨建,難以在新興組織中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黨的基層組織與社會各類組織之間出現了“位移”。從基層社會服務的視角看,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不僅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城市承載能力面臨新挑戰,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公共服務能力不強等問題日益凸顯。從基層社會治理的視角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農村、務工就業、定居城市,“城區養老”“冬城夏村”的流動人員數量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進一步加大了城市治理難度等等。這些問題都與城市工作息息相關,與基層黨組織緊密相連,要解決好這些問題,把日益分化的社會重新凝聚起來,必須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發揮不可替代的社會整合功能,用強大的組織力量促進發展中的改革,用強大的組織資源化解改革中的壓力,用強大的組織網絡維護穩定的發展大局。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昌吉州立足新起點、聚焦新問題、謀求新作為,積極探索新時代加強城市基層黨建的新舉措、新路徑,在深入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全面實施“聚力”“紅網”“智慧”三大工程,有力推動了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鞏固了黨在城市基層的執政根基。

二、做法與經過

1.實施“聚力”工程。著眼全域黨建理念,強化頂層設計,大力推進區域內各級各類組織互聯互動,凝聚起城市基層黨建的強大合力。一是注重統籌聯動。把城市基層黨建作為各級黨委“一把手”工程,整合組織、民政、政法、人社等35個職能部門力量,在州、縣兩級分別成立城市基層組織建設推進組,建立責任、問題、任務“三張清單”,實行“黨委每年至少召開1次全體會議研究黨建工作、黨委常委會(黨組)每半年至少專題研究1次黨建工作、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每季度召開1次黨建工作例會、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召開1次黨建工作推進會、每年組織開展1次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先后召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16次、審議黨建議題51個,解決重點難點問題37個,形成了黨委總攬全局、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調配合,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系統推進。著力打破駐區單位黨建“壁壘牆”,研究制定推進城市區域化黨建的《實施意見》,在全州18個街道(鎮)和150個社區全部實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吸收1200余名轄區單位黨組織負責人擔任兼職委員。健全完善州縣街社四級聯動城市基層黨建體系,制定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議事規則,深入推進轄區內各級單位各類組織共駐共建,建立“四個一”運行機制(每月研究一次共駐共建工作、每月參加一次社區“大黨委”會議、每月組織單位黨員參加一次社區活動、每季參加一次街道“大工委”會議),實行“兩書一單一票”(共建協議書、整改通知書、整改督辦單、綜合治理一票否決),推動轄區單位主動融入屬地中心任務和黨建工作,街道社區積極為轄區單位提供黨建、精神文明創建、綜治維穩指導等服務,構建起了以評先選優征求社區意見、述職評議考核為重點的城市基層黨建責任評價體系,營造了共抓黨建、共保穩定、共促服務、共商事務、共育文化、共建家園的良好氛圍。三是注重資源整合。探索建立以財政投入為主、轄區單位支持為輔、社會各界贊助為補充的多元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州縣市每年列支5000余萬元社區工作經費,轄區單位每年支持共建經費2000余萬元,社會各界贊助資金達500余萬元,為城市基層黨組織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組織轄區單位無償提供社區陣地39個,免費向黨員群眾開放活動中心、多功能室、體育場館等場所1000余個,形成了功能互補、共享共用的區域化黨建陣地群。選派縣市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到社區任職8名、挂職37名,選派809名黨建指導員到新興組織指導黨建工作,組織3.6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搭建起各類人才共有共用的平台。按照“百戶一人”配備標准,新招錄社區工作者1046人,不斷推動條條力量沉下去,塊塊力量強起來,整合各方資源,發揮最大效益,促使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有資源服務、有能力辦事、有底氣管理。

2.實施“紅網”工程。連續9年大力推進社區“網格”黨建工作,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向網格、小區延伸,建強社區“網格”黨建支點,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網格小區和新興組織中高高飄揚,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晉位、全面升級。一是精准劃分織密一張網。按照“便於管理、任務相當、界定清晰、包戶集中、全面覆蓋、不留空白”的原則,將全州150個社區劃分為409個地緣型“網格”、633個單元型“網格”和221個單位型“網格”,成立黨支部501個,覆蓋社區所有區域、轄區所有單位、各類組織和居民群眾,做到縱橫覆蓋、不留盲區、不交叉重疊。將沒有明確業務主管部門的1.3萬余家不具備單獨組建黨組織條件的非公經濟、社會組織以及商業門店等,全部納入相應“網格”黨支部兜底管理,並幫助建立群團組織,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按照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有功能室的“六有”標准推進網格黨支部實體化、規范化建設,共累計投入9000余萬元新建(改擴建)“網格”陣地257個。二是黨員帶頭組建一支隊。建立“共建單位包網格、黨員干部進網格、服務群眾在網格”運行機制,實行在職黨員“雙重管理”和居民黨員“分類管理”,扎實開展“同過組織生活、同學黨章黨規、同上主題黨課、同升一次國旗”和“一進三包兩促”(進社區,包網格、包樓棟、包家庭,促穩定、促團結)等各類區域共建活動,組織社區與1300余家單位簽訂共建協議書,通過設崗定責、積分管理、亮諾述諾等方式,使每個組織中的每名黨員都有了“責任田”。常態化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按照“一個網格、一支服務隊、一百名志願者”的標准,組建了治安維穩、親情相送、環保行動等2340支服務隊,引導在職黨員工作在單位、活動在網格、奉獻雙崗位。目前,已打造了“雷鋒車隊”“花兒媽媽”“太陽花聯盟”“情暖空巢”“沙尼汗居家養老”等一批在全疆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黨員志願服務團隊,每天有5000多名志願者忙碌在小區網格,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三是融合互聯共筑一個圓。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印發《關於進一步規范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推進以“三張網”為基礎的區域安全防范體系的通知》,強化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組織力,將維穩責任落實到轄區所有單位,推行干部職工進社區參與維護穩定工作,納入社區“大黨委”統一管理,建立街道社區與共建單位聯勤聯動防范機制,合力推進“三張網”(社會面防控網、小區封閉網、單位內保網)和“一網格一警務站”建設,常態化開展十戶聯防、百戶聯動、鄰裡守望、應急演練等工作,使“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成為常態,全面構建了社區是龍頭、網格是堡壘、樓棟(門店)是哨所、黨員(聯戶長)是哨兵、生產經營是執勤的聯防聯控鋼鐵長城,筑牢了基層治理的“安全網”,“小網格”“大防控”的作用充分顯現。

3.實施“智慧”工程。聚焦基層黨組織組織力提升,發揮黨建智慧平台覆蓋面廣、時效性強、直觀可評的優勢,以“線上+線下”的雙向紀實、雙向考核、促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檔升級。一是推進監督管理精准化。堅持把強化日常管理作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標准化規范化的關鍵,研發推廣了基層黨建標准化規范化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將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等29項工作全部納入“線上”管理,對推進工作不及時、不規范的基層黨組織進行預警提示,2次預警后仍無改觀的,直接通過短信提醒到縣(市)委組織部長,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倒逼基層按時間節點高標准完成任務,推動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有序開展、平衡發展、精准發力。過去一些社區黨組織“三會一課”、“大黨委”聯席會召開不正常、形式單一、質量不高的問題比較普遍,納入系統后得了全面有效解決,為開展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組織保障。二是推進減負增效常態化。堅持把瘦身減負作為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高效運轉的重要舉措,建立網上“表格辦”,將社區黨組織284張報表精簡為16張,全部實行網上傳輸、審核和匯總,實現了數據一鍵掌握、表格一鍵生成、名冊一鍵匯總、檔案一鍵打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輕了負擔,使社區從繁重的表格填報和檔案制作中解脫了出來,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和謀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同時,規范社區事務准入標准,明確所有進入社區的事項和表格必須報城市基層黨建推進組審核,為社區事務准入設立了“鐵門檻”,引領社區黨組織聚焦主責、抓好主業、當好主角,推動城市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持續增強。三是推動考核考評科學化。堅持把即時考核、年終考評、動態排名作為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落實的重要抓手,制定了《管理服務系統考核辦法》,採取“線上積分+線下打分”的方式,分類別、逐層級、定時段對城市基層黨組織進行排名定等,明確基層黨組織考核由系統積分、街道打分和群眾測評三部分組成,既在“線上”實現橫向對比,又在“線下”量化評判,綜合提升考核工作的時效性、公正性和科學性,破解了基層工作難衡量、難定性、難考評的問題。同時,建立獎優罰劣機制,按照得分結果劃分優秀、良好、一般、差四個檔次,對“優秀”加大績效考核激勵,對“差”的通報批評乃至組織處理,全面激活了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內生動力,形成比學趕超和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濃厚氛圍。

三、成效與反響

1.“聚力”工程讓城市基層黨建有了強有力的“指揮部”。通過以上帶下、以下促上,從各層面建立統一領導、協調各方、有序推進的落實機制,特別是實施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后,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權力下放,全面打破了條條塊塊的“藩籬”,形成了一管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強化了城市黨建意識,推動共建單位自覺履行職責,主動走出“大院”“圍牆”,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大系統”“大家庭”,有效解決了以往就街道社區抓街道社區、靠基層抓基層,小馬拉大車等問題,形成了全區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2.“紅網”工程讓城市基層黨建有了站得穩的“支撐點”。通過推行網格化建設,不但把黨支部建在“格”上,而且把黨小組建在“點”上,既延伸了黨建觸角,又延長了工作力臂,構建了管理順暢、結構穩固、覆蓋全面的組織網絡,使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從一個個“點”、一條條“線”,有機織成覆蓋駐社區單位和居民群眾的一張“網”,真正做到了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組織,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工作。

3.“智慧”工程讓城市基層黨建有了抓落實的“好幫手”。以往受時間、空間限制,抓城市基層黨建的指導難以做到基層組織全覆蓋、工作內容全覆蓋、工作動態全掌握,影響了指導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現在通過系統可以隨時掌握基層每一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和薄弱短板,“大工委”“大黨委”作用發揮情況一目了然,駐區單位參與共建情況一清二楚,把“事后追責”變為“事中提醒”,形成“線上”與“線下”融為一體的推進落實機制,系統已成為統攬調度工作的“指揮部”、掌握工作動態的“千裡眼”、發現問題短板的“預警機”,推動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落地見效。

四、經驗與啟示

1.抓好城市基層黨建的關鍵在於“主軸”有勁。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首要是把地縣街社這個“核心主軸”的責任壓緊壓實,把自身“轉起來”,把壓力“傳下去”,才能把城市基層黨建各方力量帶起來,資源統起來,各類組織管起來。我們注重發揮各級黨委的牽引性作用,不斷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系統建設和整體建設,特別是在街道社區一級練內功、強筋骨、用勁發力,以“軸”帶“輪”,使轄區內各類黨組織“動”起來,形成區域互聯互動的“齒輪效應”。

2.抓強城市基層黨建的重點在於“支點”有力。抓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在於構建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組織網”,擴大“輻射面”,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黨建工作網絡。我們依托“網格”將組織下沉、重心下移、工作下延,既將黨的工作落到最底端,又將黨的溫暖送到每一戶。社區和共建單位在“網格”活動中可以增強責任感、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保証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實現全覆蓋、新躍升。

3.抓實城市基層黨建的突破點在於“落實”有方。抓黨建工作,應與時代同步、與科技同行,隻有適應當前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新潮流,才能把握住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的主動權。我們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黨建工作抓落實的“新裝備”,廣泛運用“互聯網+黨建”“智慧黨建”等手段,打通上下聯系的信息渠道,打破傳統黨建“限時、限地、限人”束縛,實現了快速掌握、精准管理,增強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時代感、影響力和實效性。

五、探討與評論

“三大工程”是昌吉州注重實踐、積累經驗、與時俱進的成果,是經過一定時期實踐檢驗所積累出來的管用有效的工作方法,承前啟后、推陳出新,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

“三大工程”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聚力”工程是核心,搭建主體框架、凝聚思想共識、構建聯動體系,引領著城市基層黨建的發展方向﹔“紅網”工程是基礎,打牢黨的地基,織密組織網絡,讓城市基層黨建有了一個站得穩、兜得住的支撐點﹔“智慧”工程是引擎,搭載信息“快車”,掌握新時代主動權,讓城市基層黨建跑出加速度,跑出高效率,行穩而致遠。

“三大工程”還正處在探索實踐的階段,仍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在今后的實踐中,還需進一步健全機制、完善措施、優化升級,使其在提升組織力、發揮政治功能、引領基層治理、服務居民群眾等方面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展現出更強的生命力。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