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山東省海陽市:實施“四項工程” 激發城市基層黨建活力

中共海陽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5日14: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因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指出,要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創新發展,為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服務。近年來,隨著海陽市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基層黨建面臨著基礎薄弱、保障不足,機關事業單位共駐共建參與不夠、載體不佳,品牌缺失、特色不明等問題。為有效提升城市基層黨建質量,海陽市以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用全域思維樹牢城市基層“大黨建”理念,堅持規范、聯動、融合、創新總體思路,聚焦城市基層治理,統籌實施強基工程、聚力工程、紐帶工程、連心工程“四項工程”,切實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實施“強基工程”,筑牢城市基層“大黨建”根基。強化基礎保障。設立組織二科負責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招聘專職黨務工作人員充實街道組織科工作力量,專職工作人員均達到4名﹔突出社區黨組織核心作用,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組織開展全市城市社區工作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班,提升社區工作人員整體水平﹔按照標准要求,落實24個城市社區工作經費和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強化陣地建設。高標准推進全市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設,4個街道辦公服務場所均達到2000平米以上,市委組織部統一制定《全市城市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總體設計方案》,堅持外觀標識、管理方式、服務流程“三統一”,圍繞微空間、微幫手、微服務、微群體、微娛樂等系列,打造黨性教育廳、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志願服務中心、文體娛樂中心等功能區。健全服務體系。每300戶左右劃分為一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114名,建立網格黨支部,以樓棟或院落為單位劃分成立樓棟黨小組,將轄區所有單位、組織、黨員、群眾納入其中,全面運行“街區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四級組織架構,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重點開展黨員教育管理、收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宣傳政策法規、服務居民群眾、扶貧幫困解難等方面的活動,引導各社區依托QQ群、微信群設立業緣型、趣緣型特色黨組織,著力構建立體式的組織網絡。細化服務管理。建立完善《社區黨建檔案》,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外觀照片、社區成立時間、行政區劃、轄區面積、所轄小區、網格數、樓棟數、自管黨員、流動黨員、駐社區機關事業單位、社區黨建品牌等28個項目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登記,建立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社區“兩委”成員、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三個工作人員台賬”和社區支部自管黨員台賬、社區流動黨員台賬、社區生活困難黨員台賬、社區“雙管雙責”黨員台賬“四個社區黨員台賬”。

二是實施“聚力工程”,凝聚城市基層“大黨建”合力。深入調研走訪。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在全市城市社區開展“面對面,聽期盼”社區黨建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將黨群服務中心服務項目、社區黨組織及黨員隊伍發揮作用、社區居民對志願服務活動參與意向等內容納入調查問卷。在線下,組織街道(社區)兼職委員、社區工作者、社區居民群眾代表等,通過座談交流、隨機調查、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收集群眾“微心願”和服務需求﹔在線上,利用“在海之陽”黨員教育學習服務平台,廣泛發動群眾參與網上調查,傾聽群眾熱切的期望,共計收回調查問卷7600余份,收集反映集中的問題建議89條,並全部交辦社區有關駐區單位、職能部門,辦結率達到90%以上。開展“包居聯戶”大走訪,機關事業單位聯系服務全市所有居民小區,組織黨員干部登門走訪,征集社區居民服務需求,創新設立全市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三級微信群,形成“反映問題——微信接單——問題辦理——情況反饋”民生問題解決渠道,收集群眾意見2100余條,即時辦結率85%,通過“微圖片”、“微故事”、“微現場”等方式,隨時隨地分享工作經驗,並將工作成效、亮點特色的宣傳和展示推送至全市“聯戶群”,讓群眾第一時間看到黨建工作成效、黨員作風表現。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加強社會組織扶持培育力度,開展“藍海紅帆•善美海陽”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由政府購買社區建設、社區參與、社區治理、養老服務等各類公益慈善特色項目服務社區居民,激發社會組織黨建活力,加強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建立社會組織與街道、社區供需對接機制,引導32家社會組織免費入駐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藍海紅帆•善美海陽”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實施社會組織和黨組織“一體雙孵”,通過建立街道和社區黨組織成員聯系、定向服務等方式,大力培育與社區治理和群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文體活動類、專業調處類等社會組織,使社會組織成為黨組織領導下的重要社區工作力量,實現社會組織發展與社區服務水平雙促進、雙提升。

三是實施“紐帶工程”,構建城市基層“大黨建”格局。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市級、街道、社區“三級聯席會議制度”,22個部門組成市級聯席會議,研究出台《關於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制”和社區“大黨委制”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流程,制定工作制度,做到推薦、遴選、公示、批復、聘用、退出、增補、管理“八個規范化”,聘請各領域優秀黨員人士75名擔任兼職委員,形成多方聯動參與社區治理的工作機制。推行城市基層黨建網上辦公,139名有關單位和社區負責人在網上微信辦公平台隨時發布工作動態,進行工作溝通,促進共駐共建﹔在街道和社區分別建立“黨員服務聯盟”,凝聚志願服務力量,培育特色服務組織,激勵引導黨員參與公益活動,形成服務城市居民的長效機制。深化黨建共建。圍繞提升城市社區居民“幸福指數”,深入推進駐區機關和兩新組織、“雙管雙責”單位等城市基層各領域黨組織與城市社區黨組織開展共駐共建,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引導人力、物力、財力、服務力等有效資源下沉到社區,服務於居民。如經濟開發區依托園區非公企業多、用工需求大,“村改居”社區多、勞動力豐富等特點,創新“一企業一社區,一企業多社區、一社區多企業”的企業與社區支部共建模式,企業與社區根據各自需求及資源優勢等,,採用“公司+農戶”生產加工模式,把部分加工工序放到社區集中加工點進行加工,達到雙向共贏、互促共進。

四是實施“連心工程”,打造城市基層“大黨建”品牌。深化黨建品牌打造。建立社區居民點單、社區黨組織下單、駐社區單位和在職黨員干部接單、黨工委評價反饋服務流程,依托黨員志願服務和社會化微利服務2種服務方式,全力打造相約一起,服務惠民,實現安心、暖心、怡心、舒心、開心美好願景的“約惠同心願”城市基層黨建服務品牌,通過報刊和網絡媒體發布城市基層黨建品牌標識,帶動形成了“陽光11議”、“民情接待站”、“一米陽光”等一批社區黨建服務特色品牌。通過現場和電話征集、在線留言等方式,篩選合理可行的居民“微心願”350條。制定《海陽市城市社區區域化黨建服務項目需求清單》,分10個服務大類、18個服務小類和30個服務項目,內容涵蓋醫療健康、文化體育、環境建設、社區關系等方面,市直部門黨組織認領社區服務事項75個,2543名“雙管雙責”在職黨員認領為民服務事項或居民微心願292個。創新搭建服務陣地。依托黨員經營店鋪,按有固定場所、有休息桌凳、有茶水供應、有冷暖設施、有充電設備、有閱覽書報、有愛心雨傘、有應急藥箱的“八有”標准,在城區主要街道設立“黨員愛心驛站”15處。各黨員愛心驛站以“奉獻愛心,傳遞溫暖”為宗旨,配備免費服務設施,為環衛工、園林綠化工、交通警察、快遞員、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和休閑市民提供休息歇腳、茶水供應、手機充電、報刊閱讀,為來海游客提供咨詢問路、求助等服務。同時,結合各自經營特點,增加共享充電寶、愛心降溫茶、“紅色微影院”、黨員志願服務崗等特色服務。以黨員愛心驛站為陣地,組織各領域黨組織和黨員到驛站開展志願服務,開展“約惠同心願——黨建聚力惠民生,為民服務零距離”主題黨日活動、居民“微心願”征集活動等。自2017年6月運行以來,黨員愛心驛站累計服務群眾8000多人次,充分發揮政策方針宣傳、黨員教育、黨員志願服務、為民便民服務等功能,以點連片搭建起城市基層黨組織聯動服務“微陣地”。

三、經驗與啟示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個“大概念”,需要系統性、規范性、整體性、開發性的發展思維,海陽市以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指數”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圍繞“規范、聯動、融合、創新”總體思路,凝聚城市基層黨組織整體合力,發揮黨組織政治優勢,引領推動城市治理水平提升,為新時代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一是強化服務功能。要從體制機制、人員配備、場所保障、經費保障等方面強化基礎保障,提升社區黨組織組織力﹔建立科學有效的四級組織架構,培育引導兩新組織有效參與社會治理,切實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二是強化品牌引領。以城市基層黨建品牌打造為引領,打造“黨員愛心驛站”特色城市基層黨建服務陣地,開展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建立全城市黨建供需對接機制,以點連片構建城市基層黨組織聯動服務機制。

三是深化多元共治。推行街道“大工委制”、社區“大黨委制”,建立多方聯動參與社區治理的機制﹔以市、街、社區三級聯席會議為抓手,推動各領域與社區進行黨建共建,充分整合城市基層黨建資源,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