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廣西玉林:推行社會組織“雙孵化”制度助力社會治理創新

中共玉林市委組織部、玉林市兩新組織黨工委

2018年10月24日10: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專門出台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黨的十九大黨章增寫了在社會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功能定位和職責任務的內容。社會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領域,在參與社會管理、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社會組織各方面發生深刻變化,由此帶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環境、對象、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如何堅持與時俱進,使黨建工作始終與社會組織發展的要求相適應,發揮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功能作用,共同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成為各級黨委政府亟需破解的重大課題。

玉林市位於廣西東南部,下轄8個縣(市、區),總人口724萬,中心城區及城鎮人口達337萬,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47.5%,目前,全市列入黨建基數的社會組織共有878家,社會組織黨組織588個,覆蓋社會組織733個。近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要求,玉林市率先進行探索,以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為引領,探索推行社會組織與黨組織“雙孵化”制度,依托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引領和帶動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在“雙培育”(培育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基礎上,探索“雙承接”(承接部分黨委指導職能、承接政府轉移職能)的功能,成為推進社會組織及其黨組織雙孵化的新平台,社會組織及黨組織服務社會的新陣地。社會組織“雙孵化”的生動實踐為全國各地特別是中小城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提供了一個可借鑒、可復制的創新模式。

二、做法與經過

玉林市圍繞社會組織及其黨組織的孵化與提升,創新工作舉措,完善工作機制,探索推行社會組織和黨組織“雙孵化”制度,努力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

(一)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社會組織黨建整體架構。玉林市按照“分級負責、分類管理、條塊結合、分片兜底”的要求,率先建立了市社會組織黨委,並指導縣(市、區)成立社會組織黨委,把本級的社會組織黨組織統一納入社會組織黨委管理,並依托社會組織黨委成立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同步建立孵化中心黨支部。在具備條件的業務主管部門成立社會組織黨總支部,歸口負責本領域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構建“組織部門牽頭抓、民政部門具體抓、業務部門配合抓、社會組織自覺抓”的“四位一體”黨建工作管理體系,推動社會組織與黨組織建設整體謀劃、同步推進。同時,堅持條塊結合,成立以組織、宣傳、統戰、民政、教育等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合力解決全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形成了上下貫通、部門協作的兩新黨建工作新格局。

(二)堅持同步培育,發揮“雙孵化”制度作用。近年來,玉林市的社會組織大量涌現、蓬勃發展,呈現出發展快、種類多、領域廣,動態性強的特點,相比傳統領域黨建難度更大。針對這一現狀,玉林市探索推行社會組織與黨組織“雙孵化”制度,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與業務發展同步增效。一方面,依托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孵化社會組織。聘請社工及專家,對新成立的社會組織提供個性化輔導和培訓,從注冊引薦、項目申報和財務托管等方面進行“初創期”孵化﹔社會組織正常運轉后,從能力提升、創業支持等方面進行“成長期”陪伴﹔社會組織發展壯大后,從政府職能轉移承接、公益慈善項目、參與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成熟期”合作,將一些涉及政府職能的公益慈善和社會治理項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改由社會組織承接辦理。另一方面,依托社會組織孵化中心黨支部孵化社會組織黨組織。對沒有黨員的社會組織,把社會組織負責人和表現優秀的成員發展為黨員,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條件﹔對規模較小、黨員較少的社會組織,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便於活動”的原則,建立聯合黨支部﹔對實力雄厚、影響力強,具有三名以上正式黨員的社會組織,單獨建立黨組織。每季度開展一次排查摸底,對群眾歡迎、有發展潛力的“萌芽型”“初創型”和“支持型”社會組織,採取送活動場地、送啟動資金、送人才培訓等方式,吸引入駐孵化中心。始終堅持“雙孵化”工作制度,對入駐社會組織的注冊引薦、創業扶持、黨建引領等進行指導,積極把受群眾歡迎、有發展潛力的“萌芽型”“初創型”社會組織,培育成發展能力強、社會關注度高、會員較多、黨建基礎好的社會組織。目前,玉林市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已進駐社會組織共12家,全市共孵化社會組織44家,社會組織黨組織22個。

(三)持續集中攻堅,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通過孵化中心黨支部幫助沒有黨員的社會組織培養發展黨員,同時,大力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黨員找黨員的“三找”活動,引導“隱性黨員”“口袋黨員”亮明身份﹔同時,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爭取黨員發展指標, 幫助規模較小、黨員較少的社會組織順利發展新黨員。每年集中力量開展“百日攻堅大行動”,採取單獨組建、片區聯建、行業共建、挂靠組建、派駐幫建等方式組建社會組織黨組織,按照“四有”目標和“六有”標准規范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精准做實黨組織名冊、黨員名冊等“四本台賬”,推動黨組織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對暫未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社會組織,在全市范圍內通過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選派“第一書記”、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他們建立工會、共青團、婦聯,通過結合本單位工作創新載體,開展宣傳教育、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推薦入黨對象等工作,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為建立黨組織創造有利條件。同時積極整合社會組織臨近的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資源,為社會組織開展黨建活動提供公用場所和共享設施。目前,全市尚未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社會組織100%實現了黨的工作全覆蓋。在抓規范化建設基礎上,深入推進示范點建設,通過出台6大類32條建設標准,分層級、分梯次打造,注重跟蹤培育,引入“星級化”管理的動態管理模式,嚴格落實兩新黨組織防癱預警機制,確保通過“雙孵化”培育出的社會組織和黨組織提質增效。

(四)充分整合資源,助推社會組織釋放社會效益。玉林市致力將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打造成社會治理深化改革的重點項目和創新載體、公共服務平台,整合政府、社會組織、基金會、企業、金融機構、媒體等多方資源,成為社會組織發展的成長加油站、創意夢工廠和綜合服務MALL(服務平台)。同時,通過市縣兩級社會組織黨委,將民政、教育等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散掌握的公共服務資源,集中打包、精准投放到黨建工作開展好的社會組織,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2017年6月,玉林市專門投入經費55萬元,引入社會組織發展管理合作機構——廣西現代東盟教育研究院與市社會組織孵化中心聯合協作,助力玉林市社會組織發展和管理工作跨越發展。通過推進“政社”“企社”“融社”和“社社”的聯合互動,實現政府職能轉移對接、企業社會責任對接、金融信貸服務對接、公益慈善項目對接,構筑起一個主體多元、服務完備、資源豐富的公益生態圈,促進資源共享、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在改善民生福祉、創新社會治理、精准扶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實現政府職能主動轉移,社會組織及時接力,社情民意多方反饋,創新項目應需而生,優秀人才蓬勃成長。同時,探索建立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培育和社會工作現代化“三社聯動”機制,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不斷激發組織活力。

三、成效與反響

玉林市推行社會組織“雙孵化”制度,開辟了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黨組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治共享的新路徑,推動了社會組織和黨組織同步發展。

一是提升了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服務水平。玉林市推行社會組織“雙孵化”制度以來,圍繞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提升社會組織能力這一核心目標,協助登記“草根”組織5個,舉辦各類能力建設培訓5次,累計培訓超過600人次,協調入駐機構合作開展公益活動123次,舉辦各類成果展示、公益演出、交流會議11次。切實發揮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在孵化培育、能力建設、登記輔導、交流咨詢、人才實踐、成果展示等方面的作用,入駐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得到了提高。孵化中心的成功經驗引來了省內外40多批考察團前來取經,得到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近年來,玉林市活躍在社區的各類社會組織達到1582個,服務內容涉及扶老助殘、婦兒關愛、扶貧助弱、法律服務、文體活動、綠色環保,活躍在社區管理服務的方方面面,充實了社區力量,推動了社區和諧建設。比如,玉林市律師行業黨委通過開展“法在身邊•進校園”活動,組建黨員律師講師團,到全市各中小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舉辦法制講座,並在全區率先建立了政府、學校、社會多層面指導、多角度合作、多方面受益的玉林市創新青少年學法守法用法“三位一體”法律教育示范基地。目前,黨員律師到21所學校舉辦普法講座390場,參與學生5萬多人次,校園安全環境進一步改善,無惡性校園犯罪發生。

二是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依托市、縣兩級社會組織黨委和市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大力推行社會組織與黨組織同步孵化、同步指導、同步發展的“雙孵化”制度,統籌資源、集中力量,不斷提升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水平,逐步實現了“社會組織發展到哪裡,黨的組織就建到哪裡,黨的工作和黨組織活動就開展到哪裡”的目標。同時,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促進社會組織中黨務工作者、黨員和業務骨干之間的有效轉化,發展壯大社會組織黨員隊伍,促進了黨員在社會組織中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提升了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

三是實現了公益創投項目“資源聯享”。為力挺社會組織在社區聚集孵化,今年以來,玉林市持續孵化13個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服務項目,共給予15萬元公益創投資金支持,幫助社會組織發展壯大。13家社會組織圍繞扶老助老、扶殘助殘、扶貧助困、社工服務、社區公益等內容開展服務,進入東明、鎮忠、南江、竹美、名山、江岸、東岳、東成等社區開展公益活動,這種項目孵化形式在全市尚屬首創,成為創新社會治理的又一亮點,實現了“社會力量參與,治理方式改進,社區服務功能提升”的目標。比如,今年玉林市蒲公英之家黨支部啟動“生命線”—— 關注地貧,與愛同行項目,在社區廣泛開展地貧知識宣傳活動,讓居民了解地貧、預防地貧﹔玉林市幸福社工黨支部在東明社區、東明小學啟動“青少年紅色信仰”勵志教育活動,通過禁毒宣傳、道德演講、形體糾正、文明禮儀培訓等,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四是助推了脫貧攻堅和精准扶貧取得實效。近年來,玉林市團結帶領廣大社會組織從履行社會責任、服務經濟發展大局的高度出發,積極參與精准扶貧工作。社會組織黨員志願者立足本職、結合實際,通過捐資捐物、結對幫扶、產業幫扶、就業幫扶、人才幫扶、公益幫扶以及傳授實用技能、志願服務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0多家社會組織助力脫貧工作,幫扶總資金達360多萬元,幫扶貧困戶130多戶,資助貧困學生近250多人,幫助320名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

四、經驗與啟示

(一)明確社會組織各階段“孵化”目標,是做好社會組織“雙孵化”工作的重要前提。早期通過入殼孵化模式,為社會組織提供軟硬件服務,合理制定孵化周期進行孵化培育、扶持,直到社會組織擁有“造血”功能。社會組織“孵化”出殼后,提供優質公益項目“反哺”公眾,並引導帶動新的社會組織成長,逐步形成一個公益服務的良性生態圈。

(二)不斷擴大“兩個覆蓋”,是做好社會組織“雙孵化”工作的重要基礎。在孵化社會組織的同時同期培育黨組織,引領正確發展方向,保証社會組織不跑偏。根據從業黨員分散聚集、流動性強弱等具體情況,因地制宜採取靈活的方式抓組建,理順組織關系,有效把各行業黨員集聚起來,推動社會組織“兩個覆蓋”形成“串點成線、連線成面”的良好格局。

(三)加強人財物保障,是做好社會組織“雙孵化”工作的重要保証。著力建立健全各項工作保障,整合力量共同解決人力、經費和場所保障不足的問題,不斷運用現有黨內資源、積極調動行政資源、有效整合社會資源,並提高資源配置的使用率,建立多元化的人財物等投入機制,確保了“雙孵化”工作有力量、辦事有經費、活動有陣地,保証了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有效發揮。

五、探討與評論

下一步,玉林市將繼續以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為基礎、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提升社會組織與黨組織“雙孵化”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一是探索如何以“雙孵化”促基層治理體制改革,構建簡約高效的社會治理新模式。二是探索如何激發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內在動力和創新能力, 發揮黨建品牌的影響力和推動力。三是探索如何深入推行“黨群服務聯盟”模式,健全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機制。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社會組織成員對黨組織工作的認同度,營造社會組織黨組織的合力氛圍與制度文化生態,有效增強黨組織工作的影響力與輻射力、滲透力,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責編:黃瑾、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