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凱裡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2日14: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凱裡市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工作目標,圍繞“突出重點、示范帶動、積極推進”和“一社區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一社區一精品”的工作思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從實際出發、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導向,探索建立“三共三強”機制,逐漸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目前,凱裡市23個社區均建有志願服務、警民巡防、人民調解員等隊伍,社情民意辦理率100%,群眾安全感98.45%、滿意度92%。其中,未來城社區在2017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11部門組織的全國宣傳推選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中獲得“全國100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一、實施背景
2017年7月19日,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經驗交流座談會在上海召開,首次提出了“城市基層黨建”的概念,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會上提出:要以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增進群眾福祉為目標,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擴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互聯網業等新興領域黨建覆蓋,健全市、區、街道、社區黨組織四級聯動體系,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效應,為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為加強和創新城市基層黨建,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增強街道社區服務功能,引導街道社區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凱裡市作為貴州省創新城市基層黨建試點之一,積極探索。實施社區“大黨委”管理體制改革,以黨政機構、社區組織、社會組織為主體,黨政服務、社區服務、社會服務為平台,為社區居民提供X個服務項目的“3+3+X”融合服務模式,形成多類型、多層次、廣覆蓋的社區服務體系。構建以社區黨工委為核心、居委會為基礎、社區服務中心為依托、駐社區單位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治理架構,推進“黨建網格+十戶一體”工作,形成黨組織引領、網格化管理的基層治理體系。建立黨建工作協商共商機制,推動駐區單位與城市社區黨組織共建共享、互利共贏,推進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貿市場和互聯網業等領域“雙覆蓋”,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整體提升。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三共建,強社區陣地。將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規劃,並積極引導各責任主體簽訂共建協議,搭建多元主體之間的信任與合作基礎,避免各責任主體各自為政,形成社區建設合力。一是共建組織。探索構建社區黨工委、居民委員會、社區服務中心的“一委一會一中心”組織架構,聯動駐區單位、社會組織、企業等多領域黨組織,組建社區“大黨委”,加強社區黨員干部隊伍、黨員志願服務隊伍、在職機關黨員到社區服務隊伍聯管聯建,實現城市基層黨建領導體制從單一到區域、從封閉到開放的轉變。二是共建設施。探索“政府支持+社會投入”的“雙引擎”資金籌措機制,加強與盈利和非盈利社會組織的合作,對新開發的新區或棚戶改造區,根據每個社區人口數量規劃,預留公益性辦公場地,圍繞“15分鐘便利服務圈”標准,由政府、房開企業等責任主體按照相應出資比例配套建設學校、醫院、公園等各種便民生活服務設施。目前,全市23個城市社區辦公區域面積平均超過1500㎡。三是共建服務。探索黨政機構、社區自治組織、社會服務組織聯動整合提供自治服務、商業服務、公益性服務以及衍生出來的多項服務的“3+3+X”的整體管理服務模式,構筑政府公共服務、社區居民互助服務、社區內單位共建共駐“三位一體”的互補服務體系,在現有的社區按行政管理類、自治服務類、社會服務類3個大類劃分功能服務室,提供黨性教育、便民服務、健康養老、文化娛樂、矛盾調解等多功能服務,實現“1+1>2”的整體效應。
(二)三共治,強社區管理。科學運用法治、自治、德治等治理手段,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下移,促進有限的自治能力、法治資源和道德力量通過良性互動形成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體系,改變基層治理由黨委政府大包大攬的現狀。一是共強法治。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律援助結對幫扶機制,推動社區與凱裡城區執業的13家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簽訂《法律援助幫扶協議書》,實現社區法律援助服務全覆蓋。設立社區專職警務助理,成立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實現社區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全面構筑“網格員—調解會—社區主任”基層矛盾梯次調解三道防線,推動社區各類糾紛依法及時化解。積極開展社區民主法治宣傳教育,積極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未來城社區被評為“州級十有十無平安法治社區”。二是共強自治。加強社區與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治理主體之間的協作,採取在各樓棟設置意見箱、開通黨建APP和社區公眾號等方式搭建群眾議事、評事平台,建立以社區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為紐帶的社區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社會化自治管理機制,並定期組織召開黨建聯席會、社區群眾意見問答會、民主評議會征集群眾意見建議。2017年以來,僅未來城社區就先后召開黨建聯席會5次、民主評議會3次,解決群眾反映的涉及小區建設、管理、安全等問題超過200件次。三是共強德治。依托老年協會成立社區“五老調解隊”,組織有名望的老黨員、老教師、老軍人、老干部、老代表,針對日常道德爭議事件進行規勸。依托社區廣場、最美社區人展廳、社區風採牆等場所,開展各種好人好事的評比和宣傳,推動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風尚。2017年,23個城市社區“五老調解隊”共參與矛盾糾紛調處67次,調解成功率超過90%。
(三)三共享,強社區服務。立足群眾對社區服務的現實需要,圍繞市場引入、科技支撐、志願服務等關鍵環節,形成以黨政機構、社區組織、社會組織等為主體的專業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社區服務體系,不斷滿足社區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共享專業化服務。運用民眾自主選擇的供給模式,進一步拓展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堅持降低准入與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並舉,通過項目購買、項目補貼、項目獎勵等形式,實現社區服務的專業化、市場化。如,引進凱裡市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由政府出資購買專業的未成年救助服務﹔由民政下撥“頤養飯桌”經費,實現老年人的無償及部分有償就餐﹔引進國安社區,面向居民提供有償送貨、送餐、維修等服務。二是共享智能化服務。創新鄰裡互望員、樓道聯絡員和安全守護員三員聯動機制,依托集服務、管理、研判為一體的“智慧門禁”管理系統,將公安、物業、社區及住戶關聯在一起,隨時掌握住戶回家,陌生人到訪,空巢老人、矯正人員等動態情況,提供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智慧化生活環境。如,社區民警可依托該系統加強對出租戶及特殊人群的管理,物業可通過建立“1天未開門啟動預警,2天未開門電話回訪,3天未開門上門詢問”等數據預警機制,提升對空巢老人等重點幫扶人員的服務水平。三是共享多元化服務。積極開展“公益服務•志願者服務”示范點創建,在城市社區全面開展“陽光志願者”“四助一扶”等活動,為困難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下崗職工等提供物資募捐、心理咨詢、再就業等貼心服務。建立愛心交換牆、友善之牆、愛心超市等,讓鄰裡之間在此自願交換兒童玩具、學習用品等所需物品,實現資源的再利用,社區愛心超市平均每月交換實用物品近100件。健全公共服務供給清單制,推行訂單式供給,分別梳理出群眾“需求”和社區“服務”兩張清單,並分類建立管理台賬,切實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與需求匹配度,讓居民擁有更為直接的獲得感。
三、幾點啟示
凱裡市在探索創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有以下幾點思考和啟示:
(一)強化黨委統籌是關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需要各級黨委的組織領導,需要政策的頂層設計和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清晰定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納入地方黨委的工作部署,加強組織領導,定期專題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街道社區要發揮“大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打破各領域行政隸屬壁壘,破除各自為政障礙,拆除相互封閉藩籬,凝聚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共識,堅持條條和塊塊雙向用力,建立開放性的互聯互動紐帶,共商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育先進文化,共建美好家園。
(二)加大保障投入是基礎。要建立財政為主的多渠道籌措、多元化投入的經費保障機制,實施公共財政資金保障到社區,並按“責隨權走、費隨事轉”原則根據需要據實撥付,統籌用好基層黨建專項資金,在城市基層黨建方面給予傾斜。通過黨費返撥、以獎代補、購買服務等措施,為社區黨組織黨建工作提供經費保障,讓社區黨組織“有錢辦事”。要建設標准化、規范化的社區黨組織場所陣地,讓社區黨組織“有陣地辦事”,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多種類的服務。要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吸引更多優秀專業人才到社區工作,讓社區黨組織“有人辦事”,為群眾提供優質、專業服務。
(三)加強資源整合是重點。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加強城市黨建工作必須強化資源整合力度,堅持以開放的思維來謀劃和推進城市黨建,按照“共建共享、集約利用”的原則,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挖掘現有的工作資源,借助其他社會資源,不斷探索多元化資源整合途徑,提高城市基層黨建資源共享度,努力實現組織資源與社會資源整體互動。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黨組織都是城市基層黨組織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共同擔負起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推動城市發展的責任。統籌好駐區單位的資源力量,引導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積極主動融入城市社區,加強“區域共同體”建設。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