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基層黨建>>農村基層黨建

活躍在田間地頭的“第一書記”

——遼寧省盤錦市駐村干部工作掠影

2018年10月22日13:26    來源:遼寧日報

原標題:活躍在田間地頭的“第一書記”

盤錦市海洋與漁業局派駐干部(右一、右二)在盤山縣胡家鎮姚家村查看河蟹生長情況。 記者 劉永安 攝

真心幫扶

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10月17日,盤錦市大窪區新立鎮楊家村村民張輝領到了1500元工資。楊家村“第一書記”李寶龍駐村以來,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為該村先后引進盤錦哈嘍鮮仔精釀啤酒以及小二酒舍等項目,吸引100余名村民從事該產業,年人均增收1.2萬元。

在盤錦市,像李寶龍這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駐村“第一書記”還有很多。選派村“第一書記”的重要職責就是富民強村,“第一書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爭取幫扶資金,引進致富項目,推進新農村建設。盤錦市產業技術創新和研發基地建設工程中心副主任呂春玲,到陳家鎮任鎮黨委“第一書記”后,對陳家鎮通用航空和新型建材兩個集聚區進行充分調研,組織市科技系統派駐無錫、北京等地的專職招商人員全面考察了陳家鎮兩個產業集聚區及道路交通情況,對接無錫、京津冀地區企業,實施精准招商,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積極開展前期調研、考察和洽談等工作,呂春玲引進了“年產10萬噸稀土納基節能保溫材料”項目。目前遼寧鼎耀納基科技有限公司已在陳家鎮完成工商注冊,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及生產的前期准備工作。稀土納基節能保溫材料項目投產后,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億元以上,帶動近百人就業。

“你跟群眾有多近,群眾對你就有多親。和群眾打交道,最管用的是真摯的感情,是為群眾尋找致富門路!”雙台子區陸家鎮友誼村“第一書記”吳廣新說。駐村以來,吳廣新走家串戶聽群眾怎麼說、了解群眾怎麼看、理解群眾怎麼想,由此掌握了“第一手資料”。他制訂了詳細發展規劃,為友誼村發展找到了突破口:充分發揮友誼村朝鮮族特色優勢,大力發展特色旅游。吳廣新協助村委會與駐鎮“第一書記”向上級部門申請項目資金30萬元。在充分做好調研的前提下,協助村委會制定了《陸家鎮友誼村三年發展規劃》。制定了利用朝鮮屯民族特色,打造餐飲、民宿、採摘為一體的旅游項目,有效解決了村民就業和致富問題。

像李寶龍、呂春玲、吳廣新這樣的駐村“第一書記”的鮮活例子還有很多。“第一書記”利用自身優勢和部門資源,在思想、政策、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幫助基層解決了一批困難和問題。有的“第一書記”協調農牧部門技術人員,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幫助群眾解決了種養技術難題﹔有的“第一書記”幫助村級組織建立農村電商,解決了群眾營銷難題。

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第一書記”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選派單位是他們的堅強后盾。“第一書記”的派出單位作為“第一書記”的“本家”,與薄弱村結成幫扶對子,在資金、項目、技術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和保障。王廣華是石新鎮太平村“第一書記”。為了解決村發展資金不足問題,他的派出單位盤錦市中心醫院為村產業項目提供幫扶資金14萬元。遼寧新材料產業經濟開發區積極支持派出的“第一書記”工作,在農忙季節,開發區積極協調園區內企業,對 300余公頃稻田提供無人機農藥噴洒作業服務。

有人說,“第一書記”干得好不好,得看背后是哪個單位。這話看似有理,卻也沒理。雖說部門不同,條件各異,可“第一書記”干成啥樣,憑的是對群眾的感情與強農富農惠農的政策。有了這兩樣,“第一書記”就有了門道,有了給鄉村“造血”的辦法。單忠業是盤山縣高升街道后屯村“第一書記”。駐村以來,單忠業結合后屯村產業發展實際探索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方法。后屯村旱田以種植玉米為主,根據這一特點,單忠業聯系到鞍山市一家秸稈深加工企業,在村集體佔絕對控股優勢的基礎上,以按銷售利潤佔股比例進行分紅的原則,成立了盤山縣富民秸稈加工有限公司,公司圍繞旱田秸稈收集、整理、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

“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百姓的夸獎”。採訪中,百姓臉上流露出的純朴真誠的笑容,是對“第一書記”的最好評價。“第一書記”成為統籌資源、整合力量、疊加優勢的有效平台,凝聚了強大的幫扶工作合力。改救助為開發,改“輸血”為“造血”,改外促為內生,讓村庄生機重現。事實上,選派的“第一書記”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深入基層,通過走家入戶調研,抓住當地特色,念好致富經,讓百姓的腰包鼓起來,大伙兒的日子紅火起來。

真情傾注

村裡燈亮了路通了農耕更有保障了

每當夜幕降臨,沙嶺鎮三台子村的路燈就會亮起。今年9月初,村子裡新安裝95盞路燈,徹底解決了村中主干道夜間亮化問題,給村民夜間出行帶來了方便。村民們都說:“‘第一書記’孫鳳龍真是干實事,才來了幾個月,就給村裡安裝了路燈,還協調資金重建了村部。”盤錦的“第一書記”,從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補齊民生短板,讓農村群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為了盡快融入村裡,盤錦市各“第一書記”經常走家串戶。在他們看來,經常走訪村民群眾是促進駐村工作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金鑰匙。經常進村入戶走訪村民群眾就是為了“接地氣”,更好地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自從被選派到胡家鎮紅旗村任“第一書記”后,劉鑫經常到田間地頭和村民近距離接觸,經過調查了解,村民們反映多年來紅旗村田間上下斗渠年久失修,雜草叢生,溝內淤泥阻塞水流,嚴重影響水田灌溉。劉鑫和村班子成員多次開會研究討論,積極聯系協調相關部門,爭取到近30萬元的扶持資金,對村內兩萬多米上下斗渠、棚區邊溝進行了清理,為紅旗村200公頃的水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障,助力春耕生產,同時也便捷了村民們在田間行走耕種。

“老百姓很實在,隻要你是真心為他們好,他們就把你當自己人對待。”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的大金村“第一書記”李朋說。

在村民眼中,李朋不僅是“自己人”,更是修路人。大金村往西、南兩個方向的兩段道路均為盤錦市與錦州市農村的交匯道路。兩條道路是大金村與凌海市所轄昌盛村、大王村之間村民通行和農產品運輸的重要路徑。多年來,因為這兩條道路的路況不好,影響了村民出行,也限制了農產品的運輸銷售,成為當地百姓的一塊心病。

為解決好這個問題,他駐村后及時把這一情況向派出單位市委組織部進行匯報。單位領導對此高度重視,很快經市委組織部與市交通局溝通協商達成修路意向,之后市交通局主要領導親自實地進行考察,提出對大金村域內兩條道路進行維修改造的計劃,決定把原來的砂石路面升級改造為瀝青路面。經過三個月的高效工作,他們完成了工程立項、招投標、設計及施工等諸多環節。10月16日,遼河口生態經濟區大金村的兩條村路開始鋪設瀝青,看著就要完工的兩條村路,村民們拍手稱贊。

群眾心中有杆秤,稱出的不只是溫暖,更稱出了“第一書記”為民服務的分量。“第一書記”真情實意送溫暖,真抓實干造溫暖,持續溫暖了鄉親們的心。

陳家學校停車場是多年來學校師生反映強烈的問題,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陳家鎮“第一書記”呂春玲在調研中發現這一問題后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為學校修建了一處3000平方米的停車場,並修建一條通往校門的柏油路,徹底實現學校人車分離,消除了校園安全隱患。呂春玲還邀請大型藥企及盤錦市中心醫院多位專家開展送醫送藥義診活動,為百姓提供健康咨詢350余人次,免費發放價值16000多元的藥品,並到特困戶家中送去生活慰問品及2000多元的對症藥品,使他們的內心感受到了溫暖。

真抓實干

基層組織有了主心骨

盤錦派駐干部堅持把建強村黨支部作為首要任務,調整優化班子結構,培養積蓄后備力量,健全完善規章制度,著力增強任職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第一書記的到來讓村黨支部面貌煥然一新。”基層干部和群眾普遍為“第一書記”豎起大拇指。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一書記”幫扶首先要舞好黨建工作這個龍頭。在日常工作中,“第一書記”們認真開展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領頭雁”培訓、發展黨員、黨員冬訓、“三會一課”等工作,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高升街道七棵村“第一書記”馬馳,結合七棵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的工作實際,廣泛開展調查研究,與村“兩委”成員、村民組長、鄉賢代表深入交流,掌握黨員和農民思想狀況和期盼、產業特點、村風民俗等。以“三會一課”為抓手,建立健全黨員學習活動制度,強化農民思想陣地的佔領,以落實組織生活制度作為教育管理黨員的有效途徑,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組織黨員群眾集中學習20余次,撰寫各類學習心得並授課10次。積極協調攻克村黨建陣地建設薄弱難題,籌集申請30萬元資金新建黨員活動陣地300余平方米,開設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邀請黨建工作領導為全村黨員群眾開班授課。七棵村黨建工作由全街道墊底躍升到中上游。

盤錦派駐的“第一書記”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圍繞農村黨員隊伍老化、黨內組織生活不規范、黨內規章制度不落實、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力度不大、“兩委”班子不健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等方面的問題和短板,逐項明確目標任務,制定整改措施,不斷提升基層黨建整體水平。大金村“第一書記”李朋,入村開展工作以來,從推進村黨支部的標准化、規范化建設入手,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格執行“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兩次為黨員上黨課,嚴格組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組織開展多彩黨日活動,喚起農村黨員的黨員意識,提升黨員榮譽感、尊崇感和先鋒模范意識。抓實基本保障,建好用足黨建活動場所,拓展黨建工作資源。對現有黨建文化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投入10萬元建設集黨員群眾日常教育與休閑、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黨建文化廣場、黨群活動中心,濃厚村域黨建氛圍。在鄉村建設中注入革命傳統、紅色基因,將美化家園與黨建文化有機融為一體,有力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激發和調動了農村黨組織和黨員的精氣神。目前,該黨支部正總結經驗、揚長避短,對標省級基層黨組織標准化標准,積極爭創省級標准化黨支部。

盤錦派駐的“第一書記”堅持把選好配強村黨組織書記作為首要職責,著力把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領致富能力強、樂於為群眾服務的農村優秀青年培養成黨員,有力地推動了村級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吳家鎮雙橋子村“第一書記”劉冰心,規范發展黨員工作,同村黨支部委員認真研究制定了黨員發展計劃,注重從農村優秀青年、大中專畢業生、致富帶頭人中培養發展黨員,新發展黨員3名,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劉冰心充分利用基層黨建智慧平台、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雙橋子村黨支部微服務”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創新黨員教育培訓載體,努力提高黨員思想政治素質,推動黨的理論知識在農村基層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大窪區杜家村“第一書記”賀金平,積極推動構建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鄉賢三位一體紅色聯盟,形成包扶單位聯系村“兩委”,黨員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大崗子村“第一書記”王文缽,帶領全村黨員赴丹東大梨樹村學習毛豐美“干”字精神,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黨員自願認領崗位,主動參與村裡環境綜合整治、矛盾調處、信訪維穩、扶貧幫困等工作,村“兩委”班子成員在村民中的良好形象樹起來了,班子也更團結了,形成了更強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記者 劉永安)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