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山東乳山市:推行星級評定管理 激發城市黨建活力

中共乳山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8日15:2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乳山市現有城市社區17個,社區黨員501名。今年以來,乳山市結合推行基層黨組織標准化建設,以“發揮黨建引領、建設過硬支部、爭當先鋒黨員”為目標,在社區中推行了黨組織和黨員“十星級”評定管理,優化整合各類資源,激活了城市基層黨建“一池春水”,全面激發黨組織和黨員干事創業活力。

一、背景動因

推行城市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十星級”評定管理,主要基於三點考慮:

一是提升黨組織組織力的需要。當前,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城市基層延伸,對城市社區黨組織發揮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新形勢、新要求相比,部分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還不夠突出,主要表現在:對抓好社區黨建工作思路不清、措施不力﹔有的社區黨組織開展活動內容簡單、方法陳舊,對黨員群眾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導致黨組織凝聚力不強。對這些問題,各級雖然採取了很多解決措施,但缺乏一種立竿見影、長久長效的機制抓手。

二是喚醒社區黨員先鋒意識的需要。黨員意識是黨得以存在並發揮重大領導作用的精神保証。當前,社區黨員隊伍總體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下崗失業黨員、離退休黨員、退伍黨員、待業大學生黨員不斷進入社區,社區黨員隊伍構成日益龐雜,人員流動性大,開展組織生活和黨員教育管理的難度較大,部分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積極性不高﹔有的黨員不思進取,在工作生活中混同於一般群眾,甚至甘於拖后腿、當“尾巴”,等等。目前,社區黨組織對黨員的現實表現,缺乏系統具體的衡量標准,黨員作用發揮高低、表現好壞,憑直觀感受的多、拿出具體依據的少,出現管理上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現象。

三是提高黨組織引領社區治理能力的需要。在城市快速發展階段,棚戶區改造、房屋拆遷等任務很重,物業管理、勞資糾紛等方面的矛盾也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社區黨組織把准方向、保持定力,強化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機制引領,把引領作用具體落實到保証基層治理方向、凝聚治理合力、做好群眾工作、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和諧穩定的方方面面和各項工作中。

二、主要做法

在星級評定推進過程中,堅持按照山東省委關於實行社區黨組織星級管理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的相關要求,發揮基層首創精神,立足本地實際,做到邊試邊改、壓茬進行,形成了目標管理、考核評議、獎懲激勵等一系列長效機制,激發了黨組織和黨員爭先創優熱情。在具體操作中,主要把握以下四個方面:

(一)強化問題導向,科學設星。一是聚焦上級要求,分類設星“通天線”。按照基層黨組織“五個好”要求,設置了班子建設、隊伍管理等6顆黨組織基礎星,按照黨員“四講四有”要求,設置了理想信念、組織觀念等5顆黨員基礎星,基礎星創建難度較低,原則上都要達標,讓黨組織和黨員牢固樹立底線意識,明確合格黨組織和黨員的標准要求。二是圍繞中心大局,靈活設星“接地氣”。結合推進社區中心工作,靈活設置了為民服務、社會穩定、攻堅克難、群眾滿意等4顆黨組織先鋒星和履職盡責、志願友愛、綜治維穩、攻堅克難、群眾滿意等5顆黨員先鋒星, 先鋒星創建難度較大,鼓勵黨組織和黨員積極爭創,努力形成你追我趕、奮力爭星的生動局面。三是結合基層實際,細化設星“抓根本”。為便於操作執行,條目式列出每顆星的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11條正面清單要求黨組織和黨員抓好貫徹落實﹔22條負面清單讓黨組織和黨員行有所止,明確哪些底線不能觸碰。通過簡潔明了、直觀具體的形式,讓黨組織和黨員明確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應該怎麼做,既明確了指南,又劃出了標尺。如在黨員模范表率星評定中,將沒有帶頭清理自家門前亂堆亂放,或未做到自覺維護的列為負面清單內容,共有96名社區黨員主動清除小區“三大堆”142處。

(二)強化精准評價,嚴格評星。一是民主評星。黨員星內設群眾認可星和群眾滿意星、黨組織星內設群眾滿意星,將以往的黨員評議黨員、上級黨組織評議基層黨組織延伸到群眾評議黨員和黨組織,由全體居民代表對黨員和黨組織進行滿意度測評,黨員群眾滿意率超過60%的得群眾認可星,超過80%的得群眾滿意星,黨組織群眾滿意超過70%的得群眾滿意星。通過滿意度測評,增強了群眾的話語權,實現了對黨員和黨組織群眾滿意度的客觀評價,為班子分析研判和黨員教育管理提供重要參考依據。二是精准定星。採取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定星,黨組織星和黨員基礎星實行定性考核,共設置26個一票否決項,凡是出現一票否決項內的言行,取消該星評定資格。在定性評價的基礎上,設置了46個量化考核項,將黨建服務品牌創建、城鄉環衛一體化、違建治理等工作納入黨組織星級,結合半年考核、評議黨員干部等工作,由街道各站所制定考核意見,實行末位淘汰或量化扣分摘星﹔黨員星級將參加組織生活情況等列為組織觀念和表率星量化項,組織生活量化考核低於6分(含)不得星。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了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科學定位、精准評價。三是公開晒星。為確保星級評定公平與公正,對於評星過程中的名單、公告、決定進行即時公開,初評結果產生后通過社區“兩委”會議及黨員大會通報、公開欄公開、黨組織黨員申訴等程序公開,無異議后,街道黨工委及時公開黨組織和黨員得星情況。通過過程公示、初評公示、結果公示,讓星級評定工作真正在陽光下運行。

(三)強化全程紀實,動態管星。一是建立全程紀實檔案。

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制度,通過“一星一台賬,一黨員一檔案”的形式,實現對黨組織和黨員現實表現的全程紀實、痕跡管理。經常性組織開展基礎管理“回頭看”工作,督促街道、社區建立完整的紀實檔案,讓每顆星都查有出處,查有依據。二是動態增星減星。黨組織和黨員評星工作每年開展一次,根據黨組織和黨員的現實表現和考評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對表現好、達到相應分值的,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增星、挂星﹔對表現不佳、社區居民反映強烈的,進行減星、摘星,不搞“終身制”。

(四)強化獎懲結合,規范用星。在評星結果使用上,改變以往重表彰、輕懲戒的做法,將結果運用到每個黨組織、每名黨員,倒逼黨組織和黨員履職盡責、創先爭優。一是全面公開評星結果。在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高標准建設星級公開欄,設置黨組織和黨員星級公開榜,將黨組織和黨員的得星情況晒出來,孰高孰低、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激發社區黨組織和黨員對標比超、爭星晉位。二是建立獎懲激勵機制。根據黨組織和黨員得星情況,對8星以上的抓完善、抓鞏固﹔對5—7星的抓規范、抓提升﹔4星以下抓整頓、幫教和處置。黨組織評星結果與社區工作經費、評先選優、軟弱渙散班子整頓提升挂鉤﹔黨員星級評定結果與評先選優、即時關愛挂鉤。對於得十星的黨組織和黨員,由市、街道兩級對其進行集中表彰和獎勵,主要媒體對其事跡進行廣泛宣傳。目前,已有1個黨組織獲得十星級黨組織榮譽稱號,已有43名黨員獲得十星級黨員榮譽稱號,在全市營造了濃厚的創先爭優氛圍。三是注重幫教后進黨員。本著“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健全后進黨員幫教轉化機制。對3星級黨員,由其所在支部對其進行為期一年的幫教,一年后未達到合格黨員標准,轉入街道幫教中心黨支部,再進行為期一年的幫教,仍未達到合格黨員標准的,進行組織處置﹔對2星以下黨員,直接轉入街道幫教中心黨支部,進行為期一年的幫教,仍未達到合格黨員標准的,進行組織處置。

三、主要成效

一是黨建引領社區建設有了新抓手。實行黨組織和黨員“十星級”評定管理,以“黨建+X”的模式,將為民服務、共駐共建、網格化管理等各項重點工作和對黨員的要求全部納入星級管理,使黨建引領各項工作有了新的抓手,社區黨組織工作有了新的載體,較好的解決了以往黨建被動服務工作、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的問題,實現了黨建與社區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進,有力推動了重難點工作開展。府苑社區黨總支為摘得共駐共建星,創建“心手相聯”黨建服務項目,建立黨建聯建需求清單,攜手威海創業大學合作創辦全市第一所社區創業大學,培訓社區失業人員145人次。

二是黨員踐行服務宗旨有了新動力。開展黨員星級評定管理活動,對社區黨員的心靈進行了一次新的洗禮,評出了黨員的自尊心和榮譽感。每位黨員心中有目標、肩上有擔子,“想作為、爭作為、有作為”的主動性明顯增強,服務居民、干事創業的熱情明顯提高。各個社區普遍反映,不自覺繳納黨費、不積極參加組織活動的黨員基本很少了,帶頭參與志願服務、義務勞動的黨員越來越多,黨員之間比比社會貢獻,你追我趕,形成了“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良好局面。黨員先鋒星爭創以來,已有420余名黨員主動認領服務網格,提供志願服務﹔290余黨員主動認領攻堅克難任務,幫助社區解決難題。

三是黨組織和黨員管理有了新提升。推行“十星級”評定管理,使我們找到了加強社區基層黨組織、黨員管理的新載體。從評議、考核、獎罰等多方面進行細化量化,運用台賬管理、全程紀實、群眾投票等多種措施進行跟蹤督導,使評價由“抽象”變為“具體”,分析研判由“集中”變為“經常”,較好的解決了過去對社區黨組織、黨員管理抓不實、抓不牢的問題。

四、幾點啟示

一是群眾參與是根本,開展民主評議,讓黨組織和黨員有壓力感。以往民主評議的結果通過黨員評議產生,不能准確反映黨組織和黨員的群眾滿意度,這種評議方式容易造成黨員與黨員之間聯系多,黨員與群眾聯系少。通過群眾評議黨組織和黨員,黨組織的群眾滿意星、黨員的群眾認可星和群眾滿意星均由群眾說了算,加強了黨組織、黨員與群眾之間的緊密聯系,從根本上動員黨組織和黨員踐行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讓黨組織和黨員時刻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

二是聚焦中心是主線,抓好黨建引領社區建設,讓黨組織和黨員有責任感。黨建不是“虛”功,關鍵要與社區工作有機結合,讓星級評定管理成為統攬一切社區工作的總抓手。在星級設置上,隻有將社區中心工作融入其中,才能使推動黨建引領社區建設的理念落到實處,真正解決黨建與中心工作“兩層皮”的問題,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通過抓住黨建這個“龍頭”,推動各項工作全面落實。

三是細化標准是前提,精准設定評價指標,讓黨組織和黨員有方向感。制度的落實落地要靠具體標准來承載,隻有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評價指標,才能確保黨組織和黨員做有方向、趕有目標。通過設立正面、負面清單及量化考核項,讓每顆星都有明確的評定或爭創標准,實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精准評價,幫助黨組織和黨員修補短板、找准方向。

四是結果運用是關鍵,完善配套制度建設,讓黨組織和黨員有榮譽感。星級評定結果產生后,要保持常態長效,關鍵是建立獎懲機制,完善不合格黨員處置、先鋒黨員獎勵等配套制度建設。將星級評定結果與社區工作經費、評先選優挂鉤,號召黨組織和黨員爭先進、做先進。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