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蘇州市吳中區:打造環太湖黨建帶 凝聚發展新動能

2018年10月18日08:4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蘇州市吳中區:打造環太湖黨建帶 凝聚發展新動能

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在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開賽,學生在現場參加比賽。新華社發

山水蘇州、人文吳中。吳中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地理中心,古鎮古村、文保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擁有量居江蘇省各區(縣)之首。

近年來,吳中區創新打造環太湖黨建帶,通過1143個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1.47萬名黨員示范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動吳中區環太湖生態文旅帶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做好“加減法”

“綠水青山”如何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2012年,吳中區在江蘇省率先探索板塊、干部差異化考核,對環太湖地區不簡單以GDP論英雄。2018年以來,區委常委會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江蘇省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六個一”基層走訪調研緊密結合,在調查研究基礎上,制定出台新的考核體系,引導鎮村黨委、黨員干部把工作重點放到環境保護、生態修復、文旅融合等方面。

此外,以蘇州市財力最弱的金庭鎮為試點,啟動推廣環太湖“加減法”,以建設“減法”換生態“加法”、效益“加法”,將騰出的建設空間和用地指標,有償調劑給區內重點開發的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高新區、經濟發達鎮,解決了環湖板塊財力薄弱、經濟板塊空間緊缺、合理配置地價級差三大問題。

近年來,在區委“發展保護兩相宜、質量效益雙提升”的工作導向下,吳中區一方面大力推進太湖一級保護區內工業清退轉移,另一方面對優質龍頭企業以黨建為引領向總部型、研發型企業轉型。

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廣泛推行黨組織領導班子與企業管理層“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建立有效參與生產經營決策機制,支持企業逐步將生產制造環節外遷,走科技創新型、市場引領型發展道路。廣泛開展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等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在企業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集聚員工合力上當好黏合劑,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轉型升級。

農文旅融合以特色產業為主導

吳中區環太湖地區是盛產洞庭碧螺春、太湖大閘蟹、“太湖三白”的魚米之鄉,也是集萃雕刻、刺繡、緙絲、香山幫建筑技藝等“蘇作”非遺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但在過去,蘇作工藝大師和工匠們多以單打獨斗的小作坊式生產經營為主,文化優勢沒有完全轉化為產業和富民勝勢。

近年來,吳中區推廣蘇作工藝“黨建+協會”,成立光福工藝美術、舟山核雕等行業協會黨組織,建立產業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把鬆散的會員單位、黨組織凝聚起來,加快推動蘇作工藝實現品牌化、產業化轉型。舟山核雕行業協會黨支部創設“黨員先鋒”“巾幗創業”“青年創優”等示范崗,打造吳工坊、藝術館、黨群服務中心等功能陣地,培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等各類人才50余人,其中黨員佔比30%。

在現代農業領域,吳中區以“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民”模式,建立土地、民房、果品、蔬菜、水產等股份合作社黨支部,支持合作社運行,探索“支部圍繞產業轉、黨員創業示范帶、群眾致富跟著干”的黨建助推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現代治理以人民為中心

吳中區在環湖板塊創新“黨建+網格”“黨建+治理”等模式,不斷提升太湖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堅持支部建在網格上,設立371個網格黨支部,推動基層黨建網格和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兩網融合”,實現民心在第一線凝聚、矛盾在第一線化解、問題在第一線解決。

此外,廣泛推廣“行動支部”工作法,建立128個行動支部,讓支部在基層工作、群眾工作中唱主角。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脫貧攻堅任務,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選派65名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創新區領導“包”、機關部門“幫”、先鋒村“帶”、企業商會“扶”的“四個一”集體經濟薄弱村幫扶機制,助推環太湖15個年穩定收入低於300萬元的薄弱村實現脫貧。依托廉吏暴式昭紀念館、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等教育平台,大力推行“海棠花紅”先鋒陣地群建設,創設江蘇省首個鄉村振興綜合實踐教育培訓基地——蘇州鄉村振興學堂。建成省級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等13個標准化黨群服務中心,形成了“胥江先鋒”“紅色漣漪”“太湖紅心島”“支部建在漁船上”等一批特色黨建品牌,環太湖地區黨員群眾互動的開放式黨建工作格局正在形成,幸福和諧社會建設的新動能不斷凝聚。

(作者:唐曉東,系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委書記、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

(責編:謝倩、黃瑾)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