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廣東清遠市清城區:探索“三個一”共同體模式激活城市基層黨建原動力

中共清遠市清城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7日16:0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清城區以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在破解傳統城市基層黨建的封閉性模式上進行有益探索和嘗試,科學培育出“組織科學化、管理網格化、建設規范化、活動多樣化、黨員作用常態化、服務品牌化”的“鳳城領行”區域化黨建品牌,激活了城市基層黨建原動力。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我區“中心城區擴容提質”任務逐步推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相繼落戶,多個大型住宅小區項目相繼建成,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商圈、工業圈初顯規模。在帶動新一輪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新形勢下必須大力推進商圈市場、各類園區等新興領域黨建,探索不同類型的特定功能區域城市黨建整體建設模式,不斷強化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提升黨建工作凝聚力和影響力。對此,我區希望通過健全區、街道、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體系,採取整合資源、搭建平台、區域統籌、網格覆蓋、分片負責等措施,將轄區內劃分若干區域開展區域化黨建,逐步實現黨組織和黨建工作全覆蓋。同時,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強化統籌協調和服務功能,推動街道社區管理體制創新。

二、做法與經過

從2013年至2016年底,我區利用4年時間,按照“建平台、抓軟件、強服務、促規范”的步驟,分別選定1個居民圈(陽光嘉園小區)、1個工業圈(荷興工業園)和1個城市商圈(城市廣場)作為試點單位,建立黨群服務中心,搭建組織架構,創新活動載體,完善服務機制。並根據試點情況,結合8個街鎮實際,全面鋪開區域化黨建工作,努力實現黨對各類組織的有效覆蓋、各類人群的有效凝聚、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2017年以來,在成功打造“鳳城領行”區域化黨建品牌的基礎上,創新推出城市商圈、居民圈、工業圈“三圈式”區域化黨建模式,通過積極探索“三個一”共同體模式,激活城市基層黨建原動力。同時,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深入開展豐富多彩黨組織活動,努力使黨群關系更加密切、鄰裡關系更加融洽、勞資關系更加和諧,為加快富民強區進程,建設幸福清城提供有力組織保障。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組織、機制和活動“三項引領”,構建城市基層黨建“三個一”共同體模式,促推街道社區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一)組織引領,搭建城市基層黨建“一張網”體系。一是“一核為主,三級聯動”讓責任落實更到位。強化區、街道和社區三級職責,明確社區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的領導核心。二是“共建共享,集約高效”讓組織設置更協調。以提升組織力為目標,統籌社區、機關、“兩新”組織等領域的黨建工作,搭建“1+N+X”橫向到邊和“社區黨組織-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縱向到底的組織體系,全區建立社區大黨委5個,樓宇黨小組14個。三是“區域共建,由點成圈”讓資源下沉更有效。著力打造工業圈(荷興工業園、嘉福工業園)、城市商圈(城市廣場、美吉特華南裝飾城)及居民圈(陽光嘉園、金海灣小區)“三圈式”城市區域化黨建,促進了城市區域化黨建從“盆景”變“風景”。

(二)機制引領,推動城市基層黨建“一盤棋”保障。一是完善考核責任機制。出台《清城區城市基層黨建“三個一”共同體黨建品牌實施方案》,按步驟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街道、社區的黨建考核。二是完善社區干部培育機制。著眼於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依托村級“兩委”換屆、社區非戶籍委員試點等工作,切實抓好選拔配備、培養鍛煉、激勵保障各個環節工作。各街道通過機關下派、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從社工專業大學畢業生中招聘、從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補充等方式,充實社區工作者隊伍。結合與越秀區黨建對口幫扶的契機,選派6名社區黨組織書記到越秀區社區跟班學習1個月。三是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將社區干部報酬、社區工作經費納入區、街道兩級財政預算,目前社區干部的人均收入達6600多元/月,全區59個街道社區辦公用房全部達到80平方米以上,其中200平方米以上的有33個﹔出台《村(社區)“兩委”干部及計生專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解決社區“兩委”干部的后顧之憂。同時,區委常委會還專門學習了省、市城市基層黨建相關會議精神,並提出區財政設立“城市基層黨建專項工作經費”,2018年區財政投入240萬元在4個街道共打造8個城市基層黨建黨群服務中心。四是完善議事機制。結合直接聯系群眾工作,積極推廣黨員干部民情聯絡員、黨員議事會、領導干部接待日、民主懇談會等制度,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反映意見建議。以“訴求聆聽室”、“熱線電話”、“社區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為載體,暢通基層黨組織了解民情和黨員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59個街道社區實現微信群管理全覆蓋。結合兩個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記民情日記、定期民情分析等活動,及時採取政策解釋、情緒調解、糾紛調解等方式,提前介入干預,及時化解矛盾。

(三)活動引領,創新城市基層黨建“一家親”服務。一是參與主體多元化,探索“黨員+社工”服務模式。在全區推行在職黨員到所在社區“雙報到”志願服務活動,黨員志願者隊伍迅速發展到3100多人。同時,積極整合群眾性文體組織、社會團體等參與志願服務。如金海灣小區黨支部定期舉辦法律咨詢等講座以及系列手工、文體活動,惠及周邊多個居民小區。通過社會購買服務積極引進社工,形成社區黨組織主導,黨員志願者、社會組織和社工積極參與服務模式。二是服務內容多樣化,拓展“主題+載體”活動方式。以社區共同利益、共同目標、共同需求為基礎,每月制定不同的主題,依托不同的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如美吉特華南裝飾城以誠信商圈為主題,“雙十雙百”為載體,通過開展以勞動技能提升、十佳文明商戶評選為主要內容的“惠民惠商十大行動”,增強商圈影響力﹔嘉福工業園和荷興工業園黨總支部聯合工會組織,先后在園區內開展了紀念建黨96周年企業籃球賽和羽毛球賽,參與的黨員職工達1000多人次。三是服務資源大整合,構建“共建+共享”服務格局。各單位通過制定共建規劃、簽訂共建協議、召開聯席會等,橫向聯系不斷加強,積極性日益提高。如啟明社區大黨委建立委員履職承諾制度。兼職委員每年至少做到“五個一”,即協調所在單位為社區居民辦一件實事、挂鉤幫扶一名困難群眾、為社區建設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深入社區開展一次社會調研活動、參加一次公益活動,在參與社區建設中開好頭、帶好頭、示好范。此外,在各黨群服務中心建立轄區單位黨建資源信息庫,實現資源共享。僅2017年,有42家社區單位黨組織提供醫療衛生咨詢、體育健身場地、電影放映、學校場地租借等35個資源項目,結合創文開展各類服務活動230余場次,服務群眾29000余人次。目前,通過通過黨建引領、黨員帶動,使黨群關系更加密切,鄰裡關系更加融洽,勞資關系更加和諧。

四、經驗與啟示

(一)通過強化在職黨員服務承諾,進一步促進了社區平安文明和諧。 陽光嘉園居民區是我區比較成熟的一個社區,黨員人數多、文化層次高,且大部分來自企事業和政府機關單位。我們利用這一優勢,啟動“紅色種子”計劃,組織發動陽光嘉園居民區129名在職黨員,全部簽署《黨員志願服務承諾書》,開展黨群服務活動,做到“五到家”,即:“經常走訪人到家、各類意見聽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貼心服務做到家、好事實事辦到家”,推動社區居民黨群服務常態化。同時,組建扶貧濟困、便民服務、環保公益、咨詢輔導和文體娛樂5支志願者服務隊,每月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健康大檢查、心理咨詢、家政服務行動等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活動,使黨員在社區亮身份、爭先鋒、做表率,進一步融洽黨群關系和鄰裡關系,有力地促進了居民社區的平安和諧文明。

(二)通過強化企業黨員崗位承諾,進一步促進了園區生產效益提升。按照“黨總支牽頭、企業參與、資源共享”的思路,結合荷興工業園區非公有制企業分布集中、行業相近的特點,建立以“園區黨建聯席會”為統領,下設“企業黨群服務站”“黨員志願服務站”“安全生產監督站”和“群團聯動工作站”,“一會四站”的整體聯動。同時,注重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如蒙牛乳業公司黨總支部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任務、構建企業和諧勞資關系和建設企業先進文化,深入開展“三比三爭”(黨組織比作用,爭創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員比形象,爭當優秀共產黨員﹔企業主比境界,爭做最有責任感企業主)和“三帶”〖黨委(黨總支)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員工〗活動,使黨員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據統計,2016年該公司由黨員牽頭完成8項黨員公關項目,其中“低溫杯線漏奶改善項目”運行9個月,就為公司節約成本86900元﹔“物流倉儲成本改善項目”運行3個月,就節約成本達48852元。嘉博制藥公司黨支部組織開展“為企業奉獻、為家鄉爭光”、“十佳流動黨員”等活動,不斷改善了勞資關系,提升了企業的整體效益,員工流失率幾乎為零。

(三)通過強化店鋪黨員示范承諾,進一步促進了商圈誠信健康發展。在城市廣場商圈加強誠信黨建,倡導價格誠信、質量誠信、管理誠信、消費誠信、納稅誠信等,讓誠信真正融入到企業文化、商圈文化,將誠信理念培養成職工個體,尤其是廣大黨員的行動自覺、價值取向和生活習慣。同時,推行黨員崗位承諾、創業承諾、一員雙崗、結對共建等舉措,建立企業責任為基礎、社會監督為約束,誠信效果可評價、誠信懲獎有制度的商圈誠信體系。聯合工商部門、黨員商戶等代表共同制訂《誠信經營公約》《示范街考核評價標准》,評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示范街。每年對“誠信經營戶”給予減免5%租金等激勵措施,進一步改善了經營環境和商業形象,有力地促進了商圈的誠信健康發展。

五、探討與評論

一是要形成頂層發力與底層著力有機聯動工作機制。要根據需要,試點推進社區“大黨委”制,構筑“利益共存、資源共享、共駐共建、雙向服務、雙贏共進”的黨建工作格局全覆蓋﹔針對我區4個街道的實際,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運行機制,狠抓工作落實。依托黨建責任考核,健全完善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的組織、責任、制度體系。

二是要推動黨建基本要素向城市基層下沉。對組織設置、職能職責、經費保障、場所建設、隊伍建設等制定量化標准,以基本規范推動職權資源力量下沉,著力把街道社區做強做實,激發黨組織活力。以落實基礎保障為重點推動資源下沉,把城市基層黨建經費作為專項納入區、街道兩級財政預算。以建強社區隊伍為重點推動力量下沉。積極探索從優秀社區“兩委”成員中招錄街道事業編制人員,建立社區工作者“基本報酬+績效報酬+獎勵報酬”結構化報酬體系,激勵他們扎根社區干事創業。

三是要促進街道社區黨建與駐區各領域基層黨建融合。要創新“支部+”模式,深化“支部建在樓宇”,統籌推進居民、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網絡媒體等領域黨建。從規范運行機制入手,試點推行結對共建“同心圓工程”,試點建立市、區機關單位與城市街道、城市社區結對共建機制,明確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在城市基層黨建、社會治理中的職責任務,明確駐區單位參與區域化黨建、共駐共建的具體責任,通過建立健全例會、共建項目管理、雙向述職考評等制度,保証組織架構發揮作用。

四是要確保黨組織功能適應城市基層多樣化需求。針對城市居住群體日趨復雜、多元主體、多樣需求等特點,切實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行網格管理,將居住在社區的各類黨員納入網格黨組織,通過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居民黨員自主服務、離退休黨員發揮余熱等活動,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區網格黨員服務體系。彰顯品牌特色,探索“一街一特色、一社區一品牌”工作模式,不斷提高管理服務針對性。

(責編:黃瑾、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