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湖北黃石市:堅持“黨建引領” 打造“幸福城區”

中共黃石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7日09: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3000年的熊熊爐火,鑄就了黃石“青銅古都”“鋼鐵搖籃”“水泥故鄉” 的美譽,奠定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搖籃的地位。1950年,黃石成為全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開啟城市建設步伐,這片4583平方公裡的土地處處呈現著勃勃生機。隨著歷史車輪徐徐前進,260萬黃石人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黨在城市的領導和城市基層治理面臨一系列新的挑戰。黃石市委高度重視,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老工業城市特色的城市基層黨建之路。

城鎮化進程快速發展的大勢所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從黃石市來看,62.9%的城鎮化率、80%的GDP由城市創造、全市黨員總數的67%生活在城市。城鎮化快速發展,既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矛盾新問題,在中心城區,外來人口大量、持續、快速流動,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組織形式日益多樣,思想價值多元、利益結構復雜、群眾訴求多樣﹔在新城區,“空心村”“空殼村”問題日益突出,傳統的農村正在逐漸“消失”,大量的村塆變社區、村民變居民,原有黨組織體系和工作方式也亟需跟進調整。解決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我們理順體制機制,優化組織設置,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改革所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從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我們從中深刻認識到,社會治理不是簡單的維護社會秩序,必須把黨的領導植根於基層,植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解決城市基層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現實所迫。基層強,則基礎穩。當前伴隨著城市大發展、社會大變革、思想大融合,城市基層積澱了許多社會矛盾和突出問題,對城市基層黨組織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土地征用、舊城改造、房屋拆遷、物業管理、矛盾化解,需要基層黨組織配合或跟進做好相關工作﹔基層資源環境和公共服務承載壓力持續加大,需要基層黨組織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充斥在現實和虛擬社會中的各種“雜音”,對意識形態領域造成的思想沖擊,需要基層黨組織及時疏導和正確引導。各類境內外非政府組織、宗教組織、非法社會組織,一直在和我們爭奪群眾,如果黨的基層組織自身建設不強,凝聚服務群眾能力弱化,就會失去陣地、失去群眾,黨的執政基礎就會受到直接挑戰。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問題所逼。“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明確要求將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全市黨員總數的70%生活在城市,大量的流動黨員、在職黨員工作在城市建設第一線,各類新興領域黨組織活躍在城市發展最前沿,這麼龐大復雜的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如果抓不好、管不嚴,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就難以真正落地。從基層反映和平時掌握的情況來看,城市基層黨的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一些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夠,有的甚至軟弱渙散﹔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淡化了,不願不會做群眾工作,不敢教育群眾、引導群眾﹔在“兩新”組織、群眾自治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覆蓋不全、力量不足,作用發揮不夠﹔還有一些黨員沒有黨員的樣子,紀律意識、宗旨意識淡漠。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城市基層黨組織功能的發揮,與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不相適應,如果不切實採取措施認真解決,勢必會削弱黨在城市基層的執政根基。

二、主要做法

一是以標准化引領規范化,強化城市基層黨建組織力。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不斷加強城市基層各領域黨組織自身建設,以各領域黨組織的高效“自轉”保証圍繞街道社區黨組織有序“公轉”。做強黨支部建設。分類制定社區、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各領域黨組織規范化建設標准,全面開展“標准型、示范型、紅旗型”黨支部創建活動,推動各領域黨支部對標定位、整頓晉級。做優新興領域。連續開展兩輪“百日攻堅行動”,在商務樓宇探索依托物業公司、產權單位建立黨組織,在商圈市場探索依托工商、稅務等監管部門建立黨組織,在工業園區普遍成立“兩新”黨建綜合黨委,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探索建立“兩新”黨建工作站,努力讓城市區域的每一個黨支部都建起來。目前,黃石在“兩新組織”,建立6個社會組織行業黨委和1844個私營企業黨組織,依托商務樓宇內的物業公司、產權單位等建立22個樓宇黨組織﹔依托工商、稅務等監管部門,建立8個商圈市場黨組織,基本實現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工作兩個全覆蓋。大智路社區坐落於黃石經濟最活躍的地區,集中了武商黃石購物中心、大上海商貿中心兩個城市中心商圈,40余棟商務樓宇,200余家企業,基本上實現了黨組織全覆蓋。做實小區樓棟。推行小區共建委員會制度,把居住在小區的社區“兩委”成員、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業主委員會成員、離退休“五老”人員等組織起來,共同參與小區治理。建立樓棟黨小組2100多個,推選產生由樓棟黨小組長、樓棟長,衛生委員、治安委員、文體委員、物業房管員、網格管理員和黨員中心戶組成的“兩長五員一戶”樓棟服務小組。在樓棟廣泛設置民情收集站、居民意見箱等,及時收集、處理和反饋居民需求,形成區域內發現問題、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和反饋評價的工作機制。

二是以區域化引領大融合,強化城市基層黨建耦合力。積極構建城市大黨建工作格局,打破領域、條塊、層級和系統之間的阻隔,推動城市各領域基層黨建互通互融互補、共建共治共享。推動組織共建。健全“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小區、“兩新”組織)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黨組織以及“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小區共建委員會—樓棟服務小組—居民”五級自治組織,將城市基層各類組織有效納入,街道社區黨組織有效兜底,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上下聯動的“雙線五級”工作體系。鐵山區友愛街社區積極將社區黨建與區域化大黨建要求有機結合,建立了7個主題鮮明的院落網格。每個院落網格均成立黨支部,每個網格黨支部都有一個市直機關黨支部結對共建。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凝聚了共駐共建、互聯互動的共識,相互開放黨建、教育、文化、體育陣地設施,相互提供需求清單、項目清單和服務清單,共商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同服務群眾、共建美好家園。推動資源共享。推動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相互開放黨建、教育、文化、體育等場所陣地、活動設施,推動職能部門信息數據互通共享,實現場地信息資源集約利用。作為黃石港區沈家營社區的轄區單位,黃石公交集團經常為招不到司機煩惱,而社區經常為居民就業難困惑。去年底,公交集團將招聘司機的信息列出清單,社區發動具備條件的居民報名應聘,一周內就為公交集團招到了好幾名司機。推動黨員共管。連續5年組織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服務,認領服務崗位和“微心願”,建立黨員在社區服務崗位清單和負面清單。全域開展黨員積分制管理,實現區域內積分通兌、轉贈互認,作為民主評議、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西塞山區大智路社區把大上海商圈黨建服務站站點設立在眾創空間,不定期舉辦創客黨員交流會,傳達了黨的理論政策知識,創客黨員們也積極投身社區的“籌服務”“籌愛心”和各類便民活動,幫助社區共同打造紅色商圈黨建品牌,實現黨員共管,推動社區經濟服務發展。推動服務共聯。駐區單位黨組織每年與街道社區黨組織簽訂共建協議,相互提供需求清單、資源清單和服務清單,明確服務內容和實施時間。推廣“80365(幫您365天)”社區服務工作法,設立“社區工作日”,每月相對固定一天時間,引導社區和駐區單位黨員開展組團式服務活動。黃石市第四醫院黨辦文化機關黨支部和鐵山區友愛街社區簽訂了雙向認領承諾協議書,進行雙向服務清單和需求清單認領、開展雙向服務,齊心協力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真正實現了黨建共商、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真正實現了共享共贏。推動文明共創。社區和駐區單位結對共建形成合力,共同開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創建等活動。街道每年要對駐區單位駐點工作進行評議,評議結果作為基層黨建、文明創建、綜合治理等考核的重要依據。2017年黨建考核,6家單位因駐點社區評價低,被取消優勝單位資格。

三是以“一核為主”引領“多元共治”,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創造力。完善“一核多元”治理架構,讓社區回歸自治本源,實現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大力培育多元主體。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站),通過開展公益創投、引進成熟機構等,重點扶持生活服務類、公益慈善類、文體活動類等專業社會組織。大力發展以黨員為骨干的志願服務組織,目前社區志願者達到城區總人數的10.8%。深化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聯動機制,推動社會組織建設規范化、活動常態化、服務多樣化、發展良性化。完善“三方聯動”機制。大力推進“交叉任職”,推動社區“兩委”成員通過民主程序進入業主委員會,166名社區“兩委”成員和314名樓棟長成為業主委員會成員。全面推行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機制,社區黨組織定期主持召開三方聯席會議,落實服務承諾,加強評議監督,提高服務質量。延伸社區治理觸角。堅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評”,發揮社區議事會、聽証會、協調會、評議會作用,引導居民參與支持社區建設,推動實現社區“微自治”。黃石港區勝陽港社區772號樓的21戶居民,38年來自覺遵守一則樓棟自治公約,踐行一套樓棟議事機制,傳承一塊普通的衛生值日牌,締造了一個社會反響強烈的溫馨和諧樓棟大家庭。鐵山區勝利路社區開展“我愛我樓、黨員帶頭”公益項目創投活動,組織居民成立“樓棟自治聯盟”,成為無物業老舊小區治理的樣板。

四是以重心下移引領資源下沉,強化城市基層黨建支撐力。作為一座轉型跨越發展中的資源枯竭型城市,黃石堅持把有限資金優先用於抓基層打基礎,堅定不移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推動陣地提檔升級。市縣每年列支5000多萬,採取新建、擴建、配建、共建、置換、購買、調劑等方式,對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進行改造升級,全市90%以上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實施黨群服務中心標配建設,推動制度下牆、服務上牆,社區干部集中辦公、群眾集中辦事。按照“六有”標准全面建立新興領域黨組織黨員活動室,確保服務最大化、功能最優化。建強社區骨干隊伍。建立社區干部學院,把社區干部隊伍建設納入市區干部、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全面推行全職化管理,實行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對獲得助理社工師以上職稱的給予每月100元補貼。拓寬成長路徑,近年來從社區干部中招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近90名,4名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被直接提拔進街道領導班子。加大基層財力支持。堅持每年為每個社會組織行業黨委撥付5萬元的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社區干部報酬按照不低於上年度當地職工平均工資水平落實,平均達到3500元/月以上。從2014年起,市區兩級財政為每個城市社區列支每年不低於30萬元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作為社區服務群眾的“零花錢”。出台《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嚴格規定資金使用的項目和范圍,3年來,全市利用專項資金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8000余件,得到群眾的“點贊”。

五是以機制創新引領責任壓實,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向心力。創新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引領一方發展、引領政治屬性、引領工作方向的能力持續增強。讓四級書記動起來。堅持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作為上下貫通的“書記工程”,市、縣兩級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定期研究謀劃、督促落實。把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各級黨組織和領導班子黨建考核重要內容,逐級建立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問題清單。實施負面清單管理,精准列出40多條不得突破的“紅線”。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現場觀摩會,形成現場看、當場辦、盯著干的工作格局。用街道社區統起來。全覆蓋建立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由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兼任大工委、大黨委書記,市縣挂點領導擔任指導員,駐區單位、“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兼任大工委、大黨委委員,同步吸納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黨員負責人、黨員社區民警、專職黨務干部為社區大黨委成員,推動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讓黨代表站出來。在城市社區普遍建立黨代表工作室,每個工作室安排5-7名市區黨代表駐點,圍繞區域內城市基層黨建突出問題,經常性開展調查研究、視察走訪等活動。堅持每半年開展一次述職評議,逐級開展黨代表詢問質詢活動,配套建立定期受理辦理、整改督導、通報考核機制,把黨的聲音傳出來,把黨的形象樹起來。

三、成效與反響

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進一步彰顯。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通過強化街道黨組織的統籌協調作用,改善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提升街道社區基本保障,街道社區在城市管理服務、凝聚居民群眾、化解社會矛盾、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得到有力彰顯,黨組織有活力、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的格局已經拉開。

互聯互動、共建共享的工作機制進一步確立。城市基層黨建是一個系統工程。通過加強“黨建引領·幸福城區”建設,各領域基層黨組織主動打破行政隸屬壁壘,條塊之間雙向用力協同管理,在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協調下,共商區域發展,共抓基層黨建,共育先進文化,共同服務群眾,共建美好家園,資金、場地、人才等各類資源逐步實現最優整合、發揮最大效益,新興領域黨組織建設有效撬動,城市基層黨建的整體效應漸漸凸顯。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各地在深入推進城市基層黨建的具體實踐中,始終把以黨的建設貫徹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探索了一系列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和機制引領的有效措施和辦法,完善了“一核為主·多元共治”治理體系。通過引領各類組織和廣大群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真正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四、經驗與啟示

始終堅持區域黨建推動融合發展。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改革,首先在思想理念上轉型突破,將組織創新作為城市黨建的基本脈絡和支撐,通過構建“雙線五級”等全新的組織體系,努力打破各領域封閉運行的傳統壁壘,推動組織共建、資源共享、黨員共管、服務共聯、活動共辦、文明共創,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大融合,追求城市基層治理的“最大公約數”。

始終堅持一核為主引領多元共治。堅持黨的領導是第一位的。城市基層黨建就是要,緊緊圍繞黨組織這個核心,推動各條戰線、各個領域、各類群體、各種組織、各項要素從相互分離走向相融共生,從條條塊塊、鬆散分離,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融合中共贏,在共贏中發展。讓群眾隨時隨地找到黨的組織、看到黨的形象、聽到黨的聲音,黨員干部成了傳遞黨委政府聲音的“小喇叭”,居民群眾就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

始終堅持重心下移驅動資源下沉。強化城市基層黨組織的功能作用,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使其有資源有能力開展工作。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就是要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讓基層有更多精力和力量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基層待遇有了保障,基層干部的崗位吸引力也大大增強,更多年輕人也加入到城市基層工作中,增添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活力。

始終堅持機制創新倒逼責任壓實。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關鍵是從嚴抓好落實。機制保障落實、責任引領落實。隻有機制順暢、責任落地,才能真正使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城市有效發揮,促進黨的工作、黨的影響滲透到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唱好“黨建引領·幸福城區”建設的交響曲,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