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廣西柳州市柳南區:以“三三五三”模式全面推進 區域化黨建工作

中共柳州市柳南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6日13: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柳南區積極探索區域化黨建工作新路子,破解基層黨組織組建、共治、共管難題,形成雙向服務、共建共贏區域化黨建工作新格局。

一、背景

柳南區位於廣西柳州市區的西南部,是柳州市商貿最發達、市場最多的城區,是柳州市最主要的商貿中心。柳南區轄區內大型國有企業多、新型住宅小區多、經濟業態類型多,為基層單位開展各類綜合管理服務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轄區內三無小區多、外來人口多、黨組織結構類型復雜等,對基層單位強化黨的建設、統籌協調做好全方位服務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轉型升級,利益訴求多元,各領域各條塊黨建工作各自為政,難以形成整體合力助力城市發展。2017年底以來,柳南區按照“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的思路,主動把握區域發展特點,以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為切入點,以“三三五三”模式全面推進區域化黨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實效。

二、主要做法

針對城市黨建組織難聚集、工作難落實、資源難整合、作用難發揮的“四難”問題,探索“三三五三”模式,實現組織設置體系化、機制體制長效化、資源利用最大化、作用發揮常態化。

一是組織設置體系化,“1+3T”共建破解組織難聚集問題。柳南區以圍繞服務群眾、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的目標,從區委層面加強指導和引領,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統籌各領域黨組織力量,推進街道、社區、共建單位等互聯互補互動,通過“1+3T”共建模式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1”即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作為“大工委”“大黨委”的領導核心和指揮中樞﹔“3T”即轄區單位、社區“四聯雙報到”單位、功能服務隊等3類不同的共建團隊組織。構建開放式的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破解組織難聚集問題,將城市黨建工作由街道社區“獨唱”逐步奏響“大黨委”“合唱”的和諧樂章,提高黨建工作整體效應,鞏固黨在城市長期執政地位。

二是制度體制長效化,“三定”共治破解工作難落實問題。制度是保障工作落實的“防火牆”,柳南區結合街道和社區實際情況,以“三定”共治模式建章立制破解“大工委”“大黨委”工作難落實問題,即,定人:實行“大工委”“大黨委”委員月輪值、季全會、年考評制度,確保有人辦事﹔定責:建立街道(社區)“大工委”議事制度、服務承諾制度等,明確“大工委”和“大黨委”職責﹔定標,實行星級化管理制度,在隊伍建設、季度計劃、活動開展、工作業績、群眾反映等方面定標開展星級評定,確保工作推進有動力。同時因事因情的專題協調會,將街道、社區、駐區單位、非公企業等“成員單位”負責人召集在一起,出謀劃策,凝聚共識,幫助解決轄區居民的難題,有效解決城市黨建工作“一頭冷一頭熱”“建而不聯,聯而不合”的問題,使“大工委”“大黨委”的力量得到充分發揮,達到“1+1>2”的聚合效應,確保“大工委”和“大黨委”管理到位、職責清晰、運轉高效。

三是資源利用最大化,“五單”工作法共聯破解資源難整合問題。為更有效地發揮“大工委”“大黨委”的職能,推進資源整合利用最大化,柳南區結合實際,探索出“五單”工作法運作模式,即網格收單,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組織深化原有的網格管理服務模式,結合轄區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黨建工作,通過召開黨員代表會議、居民代表會議、與轄區內各類單位和組織座談等方式,結合網格員入戶走訪、設置意見箱、日常信訪等渠道,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等信息化載體,充分利用吾事五說、議事亭、議事園、紅色圓桌坊等成熟的百姓議事平台,在線上線下收集黨員群眾及共建單位企業職工各方面的意見建議﹔街道分單,對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由街道按照兩個步驟進行分單。首先,按照職責權限初分,以自身職責范疇為界限,街道、社區、轄區單位、功能服務隊進行逐級初步分單,把屬於街道、社區本身職責范圍內需要完成、能夠完成的事項,分由街道相關職能部門和社區去完成。其次,按照“六共”類別細分。對於經過初分后不能解決的事項,按照“資源共享、困難共幫、治安共管、環境共護、活動共辦、服務共做”的“六共”類別進行細分,細分后的任務以清單方式,提請大工委、大黨委成員單位審核﹔“大工委”審單,按照大工委工作制度要求,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全體委員會議,也可根據需要臨時召集會議,對上一季度的項目實施情況進行通報,同時對街道提交的任務清單和實施項目進行審議。大工委成員從實際情況、可操作性、程序性、關聯性以及相互之間的合作性等角度,對任務清單進行審議,並提出合理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保障清單能得到真落實,任務完成能取得真實效﹔單位領單,各單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採取月輪值工作機制,每月由輪值主席收集居民群眾的“需求清單”及成員單位能提供的“服務清單”,每季度進行一次匯總。“雙向”清單不僅為社區黨組織提供服務,同時也適用於成員單位內部。“雙向”清單制度,提高了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障事項完成質量﹔群眾評單,居民群眾對所提問題的落實情況,在“大工委”每年的年考評上對領單的單位進行評價,此評價將作為“大黨委”年考評和星級管理的重要依據。通過“五單”工作的層層落實,將轄區資源最大限度地進行整合利用,全面落實居民群眾問題,促進區域更好更快發展。

四是作用發揮常態化,“三聯”共管破解作用發揮難問題。柳南區結合實際,推出“三聯”共管模式,破解服務基層群眾作用難發揮問題。即,平安聯盟,在充分運用“互聯網+”的基礎上,編織一張“平安網”,由派出所牽頭,建立平安聯盟微信群,將社區民警、街道社區人員、轄區各單位安保人員等納入群裡,可及時將發現問題進行反饋,實現及時就近處理,共同為轄區建設保駕護航。服務聯盟,“大工委”“大黨委”搭建平台,成員單位和居民群眾可以暢通交流,共建共享,解決各方在活動場地、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如紅橋社區針對轄區中小學多的特點,跟學校結對共建,將開發學生勞作基地,既美化了環境,又強化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教育聯盟,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幫助共建單位解決老黨員、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問題,如推出熱點時事解讀清單,為轄區“兩新”組織黨員上黨課,做十九大、兩會等相關熱點時事解讀。

三、取得實效

(一)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主體功能,促進街道社區服務多元化。作為推進城市區域化黨建工作的新型組織形式,柳南區委統籌協調實現轄區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群眾自治管理“三級聯動”。各社區“大黨委”結合社區服務功能及成員單位工作性質,組織開展豐富多彩活動。五菱社區“大黨委”通過黨建聯席會議商定,由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出資230萬對五菱社區生活區進行項目改造,對社區水上公園進行清淤換水,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及路面進行修繕等,共同為居民生活服務奉獻力量。龍福社區“大黨委”針對轄區企業多,外來務工流動人口多、留守兒童多等情況,組織開展圍繞“小候鳥之家”系列主題活動,將社區、學校企業職工和居民緊緊聯系在一起,融洽了鄰裡關系,也解決了企業職工后顧之憂。

(二)有效激發黨員勇於擔當意識,樹立黨員先鋒新形象。柳南區“三三五三” 區域化黨建工作模式強化了在職黨員進社區的報到意識,激發了居民黨員為社區建設貢獻一份力量的主動性。黨員們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通過共同學習、認領“微心願”、參與公益活動以及志願服務等,黨員黨性修養得到錘煉,黨員先進性得以發揮。和平社區黨支部年輕黨員小鄧,長期以來熱心關注社區殘疾人生活情況,今年“全國助殘日”前期,主動向黨組織提出願意出資舉辦“全國助殘日”聯歡活動,為殘疾人士帶去歡樂。越來越多的老黨員組成志願者,參與到社區建設當中,關注青少年成長,義務為社區兒童上書法課以及放學后幫忙照顧小孩。黨員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愛國與為民初心,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三)有效提升黨組織服務群眾的組織力,提高群眾滿意認可度。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開展以來,著眼於群眾生活中遇到的難事、急事,切實為民謀福利。如鋼聯社區“大黨委”將黨員及群眾組成“680”黨員愛心聯盟志願服務隊,專門為60歲以上、80歲以上的老人送溫暖送服務。目前志願服務隊已為轄區12戶老人家中安裝了扶手便盆,為居民帶來實惠。柳工社區“大黨委”在社區開展“鄰聚E公益”活動,為困難家庭早產嬰兒提供了半年、價值1萬多元的奶粉,半年多來,慰問社區困難群眾30多人。

(四)有效提升轄區共建單位資源利用率,實現多方共贏。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積極整合區域內黨建資源和工作力量,推動轄區“陣地、服務、文明”資源共享,激發共駐共建活力。共建單位為街道社區解決和改善社區服務場所、群眾文體活動場所和為民服務場所等基礎設施,街道社區活動室、居民活動中心無償提供給共建單位職工使用,實現陣地共享﹔共建單位結合自身業務職能,為居民開展法律維權、心理輔導、維修服務、信息咨詢、科普宣傳、醫療義診、就業幫扶等服務,實現服務共享,街道社區為共建單位在職工未成年子女關愛教育、離退休黨員教育管理、職工業余文體活動開展等方面資源共享﹔共建單位與街道社區共同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組織黨員群眾開展文明宣傳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改善轄區環境衛生,實現文明共享,也為企業在承擔社會職責、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獲得消費者良好口碑方面等拓寬渠道。

四、思考

通過黨組織牽頭進行引導和規范,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較之以往街道社區聯席會議,在組織設置、制度保障、資源整合等方面均有了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居民群眾解決了實際的問題,但是存在著共建單位對“大工委”“大黨委”的認同度和參與度不一致,各社區由於轄區共建單位的實力強弱而推進“大黨委”工作不平衡,“大工委”“大黨委”工作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城區街道層面能激勵共建單位的方式有限等局限,我們需要從街道、社區實際出發,深化“一核多元”的治理體系,即建設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自治組織、社區居民、社會組織和駐區單位等多元主體參與的共治共享新模式,形成強大的城市黨建工作合力。

一是政策上加強引導和激勵。建議對參與度高,做出實際成效的共建單位,從市級以上層面加強典型宣傳和政治上的激勵,從而更好地調動其積極性,推動工作開展。

二是實行強弱聯動。總結成熟的“大工委”“大黨委”的經驗做法,適時推廣學習。探索跨社區聯建,通過強弱聯動,讓實力較強的“大工委”“大黨委”與實力較弱“大工委”“大黨委”結對聯建開展工作,全面提升整體水平。

三是打造“智慧黨建”。繼續深入推進“互聯網+黨建”的工作模式,改變黨員黨組織關系轉接系統、黨建網站、“四聯雙報到”APP、等系列平台各自為政、功能零散的問題,組建統一的黨建信息化平台,將“大工委”“大黨委”納入其中,實現大網絡、大平台下的信息互通、資源共用、數據共享。整合利用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