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鹽城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6日10: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鹽城位於江蘇省中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全市共有街道28個,其中城市街道23個,城市社區232個,常住居民約55.2萬戶,179.4萬人,黨員32621名。近年來緊扣打造江蘇沿海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四化四引”為抓手,把黨建元素有機嵌入城市發展最活躍的領域,構建多元共治工作格局,推動城市治理創新發展。
一、背景與起因
當前,隨著“兩新”組織、商業綜合體等新經濟、新業態的快速發展,勞動者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身處城市的黨員流動性更強、思想更為活躍,給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1、“一塊石壘不成山”,設計與實際錯位,運行體制出現分割化。城市基層黨建各領域存在平行推進、條塊分割、封閉運行的現象。縣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組織沒有形成有機聯動,在資源分配、管理服務上,“倒金字塔式”分布仍然存在,抓黨建往往是“就基層抓基層、靠基層抓基層”。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建工作基本處於“聯誼式”“援助式”發展狀態,尚未構建一套完整的適應區域化格局的常態化運行機制。
2、“一張網鋪不到邊”,組建與管理脫節,工作覆蓋出現形式化。主要是城市基層黨組織體系不健全,部分村改社區、新建社區和各類園區等社情復雜地域,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不到位。不少“兩新”組織和樓宇、商圈、互聯網等城市新興領域黨建覆蓋不全、觸角不深。加之對不同領域黨組織的體制機制缺乏更為精准、銜接配套的制度安排,黨組織“邊建邊散”“建而無用”等瓶頸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破解。
3、“一根針穿千根線”,權力與職責失衡,職能定位出現模糊化。隨著城市發展和城市重心下移,基層黨組織承擔的工作任務日益繁重,而相關部門並未按照“費隨事轉、利隨權移”的原則理順權責利三者關系,還有不少社區需要完成引稅吸稅、招商引資、房屋拆遷等經濟發展任務,導致黨組織忽視主責主業,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明顯,造成了自身運轉不良和認同危機。
4、“一面旗紅得不透”,規則與規律偏航,黨員管理出現單一化。城市黨員隊伍日益龐大、異質性程度高、就業方式多樣、思想價值觀念多元、活動空間范圍大且流動性強,管理難度不斷增大。加之一些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考慮黨員實際需求、尊重群眾主體意願不夠,自娛自樂、封閉運行,缺乏吸引力、影響力,黨員教育管理不到位,作用發揮不明顯。
5、“一個人挑千斤擔”,責任與能力欠缺,隊伍建設出現板結化。一些黨組織書記對黨建統領的城市工作重要性復雜性艱巨性認識不到位,對區域化黨建比較陌生,導致城市基層黨建擺不上應有位置。有的社區干部機關化傾向嚴重,與居民群眾親和度不夠﹔有的政策理論和業務水平不高,做群眾工作方法簡單,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差。
6、“一粒米煮一鍋粥”,投入與保障滯后,承載功能出現薄弱化。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性明顯,絕大多數社區都擁有固定辦公場所,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租借的,面積狹小、設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的問題比較突出。社區工作者的報酬待遇偏低,與其承擔的崗位職責相比較,從栓心留人的角度來考量,收入普遍不高,而且上升通道不暢,崗位“天花板”難以打破。
二、做法與經過
近年來,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落實“三有一化”工作要求,以“四化四引”為抓手,優化運行機制,創新黨建項目,扎實推進城市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1、堅持系統化設計,制度引導打好“主動仗”。出台《關於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化”提升行動的意見》和加強社會組織黨建、駐區單位與街道社區黨組織共駐共建、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等“1+3”文件,構建順暢完善的組織體系、配套銜接的制度體系和有效規范的保障體系。圍繞有效破解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難點堵點,確定“街道黨工委書記推動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共駐共建‘四有’民情服務處理機制”等50個重點課題,由縣(市、區)委組織部和市委“兩新”工委成員單位領辦,創新開展調研分析季、集中攻堅季、推進提升季、品牌創建季“四季行動”,年底組織開展觀摩評比,提煉優秀案例,推廣實踐成果,將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設計專屬表格,全面採集城市社區黨建工作信息,對12類36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先后召開思路交流研討會、“兩新”工委例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等,加強綜合分析研判,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每月由部領導帶隊,選擇1-2個縣(市、區)和1個市直部門實地調研、推動工作、一體發力。亭湖區實施社區工作者薪酬待遇體系改革試點,鹽都區開展“黨建+物業”“四美”小區建設試點等,黨建“鹽城行動”在各級黨組織中展開。
2、堅持區域化聯動,機制引航打出“組合拳”。全面推行區域黨建聯盟,推動駐區單位與街道社區黨組織共駐共建,組織104個市直單位黨組織結對幫扶688戶城市特困家庭。實現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全覆蓋,印發《關於推動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推進“區域黨建聯盟”,通過簽訂共建“協議書”、議定“責任書”、發出“倡議書”,吸納1360名駐區單位黨組織書記擔任兼職委員,街道兼職委員平均9名,社區兼職委員平均4名。完善黨建聯席會議、輪值主席等制度,推動市屬國有企業與街道社區結對共建,建立省屬國有企業“同心”黨建聯盟,探索以“資源清單”“需求清單”“項目清單”推動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去年來,駐區單位共幫助社區協調資金780萬元,新增陣地1.5萬平方米,1.8萬名在職黨員進社區認崗領責,開展政策宣傳、創業指導、法律援助等活動1.2萬場次。明確新經濟新業態領域主管部門在行業黨建的工作責任,理順行業協會內部黨組織隸屬關系,新建律師行業、快遞行業黨委,開展總商會、律師、注冊會計師行業黨建調研,指導民營醫院、民辦學院行業黨的建設,對行業性、公益型“兩新”組織進行重點培育,推動行業黨建整體發展。以園區為龍頭推動非公黨建拓面提質,開發區4個園區、亭湖環保科技城等綜合黨委相繼成立。推廣樓宇黨建“六同步”、專業市場黨建“三亮”工作法,提高新領域新業態黨建覆蓋水平。
3、堅持長效化保障,組織引領厚植“動力源”。加強基本隊伍建設,以黨組織書記為關鍵,在統籌協調、教育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督促各地配齊配強街道(城關鎮)專職組織委員、社區黨組織書記,強化抓黨建工作力量。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開展街道(城關鎮)黨(工)委書記“加強城市基層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大走訪大調研活動,突出問題導向,形成高質量調研成果。以專家授課和現場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舉辦街道社區黨組織書記示范培訓班、街道黨(工)委書記能力提升培訓班、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能力培訓班、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黨性教育培訓班,開設書記論壇,優化提升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出台《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辦法》,明職責、強素質、嚴管理、創品牌。以亭湖區為研究樣本,就社區工作者報酬待遇、任職退休年齡、退休后保障等方面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形成分析報告。組織對優秀“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進行考核,確定50名一類獎勵對象,全面激發隊伍活力。加強基本保障建設,下撥專項資金,制定“3+X”項目清單和參考目錄,採取規定項目和自選項目相結合的方式實施。今年計劃完成服務項目1789個,使用資金5293萬元,提高資金使用效能。加強基本陣地建設,以“三治三化”專項行動為契機,在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整治工作中,將社區陣地建設納入整體規劃。圍繞“黨旗飄揚、黨章指引、黨徽閃耀、黨日紅火”,開展“黨建元素撥亮”行動,在城市基層處處可見黨的形象、事事貫徹黨的要求、時時傳遞黨的聲音。按照“一社一策”要求,指導各地研究提出未達標陣地的解決方案,同步推進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城南新區平湖社區,鹽都區東升社區,亭湖區健康路社區,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一批“紅堡”已全面實施。
4、堅持精准化服務,項目引路打活“持久牌”。注重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和整合功能,在網格化管理方面,出台《關於深化網格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實施意見》,建立起“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責任網絡,劃分網格1.1萬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1.4萬人,設立黨員服務站252個,推選黨員中心戶4305個。制定“96925”全要素網格工作事項清單,常態化推動政治引領進網格、管理服務進網格、民主自治進網格、鄰裡活動進網格。在精准化服務方面,深化“大學習大調研大落實”活動,組織79個市直部門分別挂鉤聯系一個社區集中走訪,組織社區干部、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結合“梳網清格行動”經常走訪,摸清群眾需求。在品牌化創建方面,探索“互聯網+黨建+社區服務”模式,指導各地培育引進社會組織開展專業服務,實施黨建品牌倍增計劃,繼續推行“一街一品、一社一特”示范創建活動,分8大領域確定55個新典型,加強跟蹤培育,提煉方法范例,形成“點亮微心願”“愛心素食館”等一批有影響的黨建服務項目。
三、成效與反響
近年來,我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有力、措施得力、效果給力,已呈現出聚神、聚力、聚效的良好態勢。一是共建共享機制不斷完善。全面推進區域化黨建,建成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組織開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雙挂”、部門職能進社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開展志願服務等活動,城市基層黨建合力越來越強。二是帶頭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城市各領域實施黨組織“先鋒工程”,創新開展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社區“雙學雙帶促發展”“微服務”“點亮微心願”“十送群眾”等活動,涌現出一批全省乃至全國典型,開展街道(城關鎮)黨(工)委書記大走訪大調研活動被“江蘇大走訪”轉載。三是和順和諧氛圍日趨濃烈。大力推進網格化黨建,先后開展“和諧社區行”“四大排查”、爭當社會管理創新“五大員”等活動,構建多元共治工作新格局的步子越來越大,依托網格管理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工作被中組部《組工信息》刊登,“定五類課題,建五級網絡”被《組織人事報》刊載。四是有形有效覆蓋不斷擴大。在全市先后開展“黨員源頭拓展行動”“集中組建月活動”“四個集中攻堅行動”“兩新組織黨建專項排查”等,強力推進“兩新”組織“兩個覆蓋”指標體系建設,工作質效越來越高。五是基層基礎保障得到強化。設立每個社區每年20萬元的為民服務專項資金,扎實推進街道、社區服務陣地建設,工作經費、報酬待遇等基本保障水平逐年提升,大抓基層的導向越來越鮮明。
四、經驗與啟示
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類群體、資源、信息等要素越來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大量經濟社會活動在城市進行,城市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必須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工作理念,以街道社區黨建為基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激發黨建工作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治理創新的“磁場效應”。
一是加大黨建統領力度。改變街道社區黨組織“什麼都管,什麼也管不好﹔什麼都抓,什麼也抓不到位”問題,進一步明確街道社區黨組織的職責,推動黨組織聚焦主責、突出主業、優化職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上來,轉移到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等工作上來,轉移到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公共環境上來,確保城市基層黨建各項工作抓深、抓透、抓到位。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切實履行好“一把手”責任,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熱點、重點、難點問題納入各級書記抓黨建項目責任清單。
二是拓展區域聯動廣度。牢固樹立抱團前行的意識,有效整合各個條線、層次黨建工作力量,把城區、街道、社區三級黨組織聯動起來,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新興領域的黨建工作統籌起來,積極構建以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核心,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共同協商社區事務、共同利用社區資源、共同開展社區服務、共同創建社區和諧的“四位一體”社區共建工作模式。探索建立城市黨的建設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組織部門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充分調動民政、財政、工商、機關工委、國資委等有關部門單位力量,形成上下同心同向、部門齊抓共管、區域優勢互補的城市基層黨建的工作合力。
三是突出為民服務准度。以“大走訪大落實”活動為契機,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把群眾需求了解好、把公共服務改善好、把各類組織引領好、把志願服務開展好。積極開展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面向駐區單位的社會化服務,面向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服務,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面向外來務工者的維權服務等,用精細高效的服務贏得群眾信賴和滿意。積極推動電子商務進社區,推行“一站式”服務模式,打造10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加快構建以政府公共服務為基礎、以社會化服務為依托、以居民互助服務為補充的社區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和發展政府有需要、群眾有需求、黨建工作有依托的樞紐型社會組織,提供各類個性化、專業化、契約式的服務。
四是強化“兩個覆蓋”厚度。聯合“兩新”工委成員單位,部署開展“兩個覆蓋”指標體系建設,黨的工作力爭達到“三個全覆蓋”,黨的組織力爭達到“四個全覆蓋”,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向新興領域進軍、向社會末梢延伸、向網絡空間擴張,在商務樓宇、創客空間、市場商圈、互聯網業上尋求突破。開展“黨建聯姻”“紅領計劃”等一系列活動,大力推進兩新組織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加強黨組織對新經濟新業態組織的正確引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