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山東威海文登區: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 建立城市治理機制的實踐與探索

中共威海市文登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6日09: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文登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特別是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趨勢,積極探索城市基層黨建的運行機制,實施“五聯五化”工程,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城市組織體系、創新黨建工作機制、集聚城市共治合力,初步形成了融街道社區、“兩新”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建為一體的“城市大黨建”工作格局。

一、基本考慮

文登區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主要著眼滿足四方面突出需求:一是黨建工作需要加強覆蓋。目前,城市街道、社區、“兩新”組織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都建立了黨組織,黨組織體系比較健全,基本實現了有形覆蓋。然而,在黨的工作有效覆蓋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未針對不同領域進行分類指導,覆蓋質量上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在示范引領方面缺乏總結提煉,缺少具有推廣價值的好做法、好經驗。在隊伍建設上存在短板,黨務工作者選配、培訓等方面投入精力不足,履職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隊伍作用發揮不明顯。二是黨建功能需要延伸拓展。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各領域改革的深入推進,各類經濟主體、社會組織在城市蓬勃發展,同時大量“單位人”變成“社會人”,城市管理任務繁重。與之對應,城市黨建功能跟進調整不夠及時,傳統的單位制黨建模式和靜態的黨員管理方式日漸不能滿足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在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方面探索嘗試不多,行政事務、社會保障、社便民利民等服務體系尚未建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群眾的需要。三是治理制度需要精准銜接。由於行政結構的條塊分割,街道社區對駐區單位缺乏剛性約束,黨組織之間缺乏有效聯動配合,駐區單位開展共駐共建活動往往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有效合力。同時,團委、民政、婦聯等部門以及部分社會組織開展公益志願活動較多,但整體治理構架尚未形成,職責分工相對模糊,缺少縱向統一管理和橫向分工合作機制,無法最大限度凝聚社會治理合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服務群眾水平。四是黨建要素需要充分激發。城市是機關、企業等組織的所在地,是人流、物流等要素的匯集地,是教育、醫療等資源的聚集地,是各類黨建要素的主要承載體。目前,五大發展理念尚未深度融入城市黨建,抓黨建以行政手段為主,管理模式單一。對城市“兩新”組織、社區居民、流動人口等黨建要素引導、服務不夠到位,沒有充分激發各類主體、各種要素支持黨建工作、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城市黨建仍處於封閉運行模式,缺乏開放與共享的氣息,存在自彈自唱的尷尬問題。

二、主要做法

文登區圍繞加強黨對城市基層的領導,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實施“五聯五化”工程,以黨建帶動基層治理創新。

(一)組織聯建,實現治理構架系統化。區委對城市基層組織構架進行頂層設計,推行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機關事業單位聯系社區、社區共建共享會商等一系列制度,構建“條塊結合、縱橫齊抓、全面覆蓋”的組織體系,夯實城市基層黨建組織基礎。一是實行職能部門聯動。健全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區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發改、民政、財政等13個與城市治理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每半年召開1次會議,溝通相關情況,加強協同配合,研究解決難題,推動城市黨建工作任務落實。二是實施黨群組織聯建。深化黨群一體化工作,在全區13個城市社區、76個“兩新”組織中設置了工會、共青團、婦聯的基層組織和活動陣地。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由街道工委通過群團組織先行開展黨的工作,擴大黨的影響力,待條件成熟后及時建立黨組織。同時,推行黨群組織成員交叉任職,擴大黨群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今年以來,先后成立了12個“兩新”組織黨組織,其中黨群組織成員交叉任職達到86%以上。三是推動駐區單位聯建。推行區直部門、駐文單位聯系社區制度,組織全區112個部門單位聯系社區,積極開展共駐共建活動,促進單位與社區“結對聯親”。要求聯建共建單位重點從社區班子建設、思路制定、方法指導、提供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與社區共同開展組織生活、觀摩交流、崗位體驗等活動。今年以來,開展各種聯建共建活動320余次,有效提升了社區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四是推行共建共享會商制度。由全區13個社區黨總支牽頭,吸收居委會主任、物業經理、業委會主任、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負責人代表等五個方面力量參與,每季度開展1次社區共建共享會商。各方共同研究做好黨的建設、城市管理、維護穩定、環境整治等工作,實現社區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五是完善街道社區黨組織網絡。健全“街道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組織體系,選好配強黨組織書記、黨小組長。督促社區黨總支每月召開網格黨支部書記、樓院黨小組長會議,調度安排工作。全區3個街道均成立了綜合黨委,進一步加強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黨建覆蓋,形成了“條塊結合、縱橫齊抓、全面覆蓋”的組織體系。

(二)干部聯動,實現工作力量有形化。按照“縱橫聯動,同心服務”的工作模式,安排街道、社區、網格工作人員進行上挂下派鍛煉,整合各方人力資源,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夯實城市基層黨建力量。一是推行“街道+社區+網格”干部黨員縱向聯動模式。選派街道黨政班子成員任社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加強社區工作整體推進,解決突出矛盾問題。組織街道后備干部和新錄用人員到社區工作鍛煉一年以上,擔任社區黨總支書記助理或居委會主任助理,增強社區工作力量。安排網格黨支部書記到社區挂職鍛煉,全面了解社區工作的流程和經驗,通過身份、角色的轉換和不同崗位的鍛煉,盡快成長為社區工作骨干。今年以來,先后有13名街道班子成員,42名后備干部和新錄用人員到社區工作,33名網格黨支部書記到社區挂職鍛煉,顯著增強了社區工作力量。二是推行“街道社區+聯建單位+駐區單位”干部黨員橫向聯動模式。整合民政、人社、衛計等9個區直部門駐社區服務窗口干部力量,進一步充實社區黨總支班子。組織社區聯建單位發揮干部黨員資源優勢,將400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網格,配合社區開展“兩新”組織黨建、社情民意調查、社區教育培訓等方面工作。同時,以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社區社會組織服務站為依托,引導在社區備案的146個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三是推行“社區工作者+退休黨員干部+社會志願者”同心聯動模式。組建“夕陽紅”工作隊,吸收160多名政策理解力強、基層經驗足、群眾威信高的退休干部黨員加入,輔助街道社區工作。從退休干部黨員、社會志願者中篩選70多名優秀分子擔任社區網格黨支部成員或樓院黨小組長,參與黨的建設,做好群眾工作,放大社區黨組織同心圓效應。

(三)陣地聯用,實現場所利用高效化。統籌整合利用區內各類場所陣地,實施規范化管理,實現資源高效利用,使之成為服務基層發展、凝聚黨員群眾的有效平台。一是陣地建設整合。積極推進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整合各項服務功能,引進專業服務機構,為“兩新”組織免費提供活動場所和專業服務。注重拓展社區服務中心功能,為社區居民、駐區各類組織和單位提供活動場地和政策咨詢、教育培訓、活動指導等服務。引導區直機關事業單位結合實際面向社區開放會議室、報告廳、排練廳等功能室和活動場所,發揮市民文化中心、博展中心、體育公園等作用,打造區域內黨組織共享共用的活動陣地。選擇黨建強、發展強、活動設施好、示范意義好的“兩新”組織,為社區各類組織提供學習活動場地,打造社區黨員群眾的教育基地和活動基地。二是作用發揮整合。以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為載體,承載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為基層單位和黨員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組織開展民主懇談、主題討論、成長分享、企業沙龍等特色活動,打造黨員之間、企業之間、駐區單位與社區之間的交流平台。為黨員群眾提供學習、培訓服務,打造教育黨員、培訓職工、傳播文明的綜合課堂。由黨群組織、社會組織或各類興趣小組牽頭,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促進居民溝通交流融合,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三是日常管理整合。區委組織部對城市黨建工作陣地實行統一備案管理,組織籌劃、部署、指導黨員活動場所和黨群服務中心工作。黨建工作陣地所屬黨組織負責陣地日常管理工作,選派黨建聯絡員負責場所的使用預約、秩序維持、設備管理和日常維護。區委組織部採取日常檢查和年終考評的方式,對各場所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評估和分類定級,對群眾滿意度高、運行良好的給予運轉資金獎勵,對發揮作用較差的督促限期整改。

(四)資源聯享,實現資源配置集約化。堅持資金、服務、信息聯享,整合多方力量投入社區建設,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務,有效提升城市基層黨建綜合水平。一是資金聯享。督促各街道、社區加強與轄區各類組織的協作,強化共建共享意識,引導各方力量通過捐資捐物等方式為社區建設提供支持。鼓勵區域性黨組織向轄區各類組織、受益單位眾籌資金用於場所建設、活動開展等﹔通過財政列支、黨費補充、社會籌措相結合的方法解決社區黨組織開展共建活動及志願服務活動所需經費問題,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群眾能力。二是服務聯享。引導市場監管、稅務、衛計、人社、民政等部門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向社區和區域性黨群服務中心延伸,為基層組織和黨員群眾提供高效服務。整合轄區內社會服務資源,培育壯大托老養老、家政服務、心理咨詢等中介組織,引導其積極參與公共服務。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興辦便民超市、大眾餐飲、衛生保健、文化娛樂等社區服務業,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三是信息聯享。以社區網格為信息收集基本單元,以“社區網絡化管理信息系統”為信息採集平台,實現社區基礎信息一次採集、多方共享。以黨員群眾需求為導向,把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勞動保障、衛生計生、文化教育、家政物流等信息,通過黨群服務中心窗口、城市社區“智慧黨建”信息平台、微信公眾號等途徑發布,實現信息跨網融合共享。推進社區居委會內部管理信息化,利用新媒體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及時發布社區動態,實現社區與居民的良性互動。

(五)工作聯抓,實現服務群眾品牌化。統籌社區共建力量,採取重點工作協力聯抓模式,圍繞街道社區黨建、文明創建、環境保護、社會穩定、社會組織管理等工作,探索服務群眾品牌化路徑。一是黨建工作聯抓,擦亮“紅色品牌”。街道社區與聯建共建單位相互配合,推行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聯系群眾等制度,不斷拓寬黨員發揮作用領域。深入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逐步將非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黨員吸納進來,壯大社區服務力量。深化“黨建+”品牌建設,要求每個聯建單位與社區黨組織確定1個黨建服務項目,集中培育特點鮮明、成效突出的黨建品牌。二是文明創建聯抓,打造“和諧社區”。結合文明城市創建,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共同開展“文明樓院”、“文明社區”等創建活動,促進鄰裡和諧、社區安定。挖掘社區文化資源,興辦社區文化事業,組建京劇社、合唱團、廣場舞隊等群眾性文藝團體,組織開展各類文體聯誼活動,倡樹文明健康的社區新風尚。三是環境保護聯抓,倡導“綠色生活”。圍繞社區綠化、淨化、美化、硬化,組織駐區單位黨員干部和居民共同綠化社區,整治社區衛生,改造基礎設施,營造良好環境。開展“踐行綠色生活”主題活動,推廣環境友好使者、少開一天車、空調26度等環保行動,引導居民增強環境生態意識。四是社會穩定聯抓,構建“平安社區”。街道社區、聯建共建單位採取入戶走訪、設置刊板、集中宣講等方式,讓平安建設深入人心。探索建設公共安全體驗中心,讓居民身臨其境體驗安全事故危害,增強居民公共安全意識。組建治安聯防隊、社區巡邏隊,形成整體聯動的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提升群眾滿意度。五是公益活動聯抓,實現“一社一品”。通過建立孵化 (服務)中心、安排黨組織成員聯系、跟蹤定向服務等方式,重點培育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文體活動類、專業調處類等社會組織。開展“一社一品”培育活動,要求各街道社區採取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化運作等方式,至少培植實施1個以上公益服務項目品牌。鼓勵社區聯建單位、駐區單位發揮資金、人才、信息、場地等方面優勢,與社區聯辦公益活動,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區服務品牌,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三、初步成效

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有力強化了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有效推動了城市治理機制創新,促進了基層黨建融合發展,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推動了城市治理機制創新。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以城市基層黨建帶動城市治理機制創新,建立和完善了“黨組織領導、黨員群眾決策、居委會執行、駐區單位組織廣泛參與”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基層治理構架。通過理順各方權責,規范議事程序,構建起了領導權、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分離、運轉協調的基層治理機制。目前,全區各級召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40余次,議定解決事項400多個。全區社區原有236個服務事項已大幅縮減,合並歸納為122項,最終進入社區指導清單30項,平均每個社區擁有共建單位22.1個,共培育孵化了142個社會組織,進一步充實了城市基層治理力量。

二是促進了基層黨建融合發展。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打破了過去把城市基層黨建局限於社區黨建的慣性思維,將城市各類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等領域黨建納入城市基層黨建進行系統謀劃、整體推進。統籌抓好頂層設計、組織設置、任務落實,將各級各領域的陣地、經費、人力等資源進行統籌整合、配置使用。街道層面建立了街道黨工委黨建辦公室和綜合黨委,社區層面全部設立黨總支,把街道社區、駐區單位、新興領域的黨建工作統籌起來,有力推動了傳統社區黨建與駐區單位、新興領域黨建相融合。

三是實現了服務管理重心下移。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有效發揮了街道、社區在城市治理中的基層基礎作用,把社會治理的重心落到社區網格和基層單位,把各類資源向基層傾斜,為基層開展工作創造了必要的條件。今年以來,區委大力實施社區活動場所改造工程,使全區13個社區辦公用房面積均達到1000平方米以上,為每個社區撥付20萬元黨建為民服務專項經費,解決場地、經費問題。同時,選派13名街道班子成員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從網格黨支部中選派26名優秀支部成員到社區學習鍛煉,並安排13名區直部門干部到社區擔任黨建聯絡員,建立起全面覆蓋、精准高效的立體服務網絡, 解決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

四是強化了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實施城市基層黨建“五聯五化”工程,實現了黨在城市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的有效擴大,強化了對城市基層的統籌、整合和引領,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有效提升了黨領導城市發展、社會治理的能力。截止目前,全區13個城市社區均成立了黨總支,共建立網格黨支部68個,樓院黨小組710個,覆蓋“兩新”組織1100余個。

四、幾點體會

一是城市基層黨建要注重把握穩固基礎的目標。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建工作的基本職責和生命力所在。做好城市基層黨建,要把城市改革發展與基層黨建工作職能有機結合,推動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改革發展優勢、組織資源轉化為改革發展資源、組織力量轉化為改革發展力量。我們認真研究了城市黨建工作規律,大力實施“五聯五化”工程,提升了黨組織引領改革發展和基層治理的能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打造威海經濟中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走在前列,厚植了根基、凝聚了力量。

二是城市基層黨建要注重抓住核心在人的關鍵。民心始終是我們黨最深厚的執政之基。做好城市基層黨建,關鍵是要堅持重心下移,凝聚力量服務群眾,讓群眾從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中增強對黨的認同。我們通過實施“五聯五化”工程,加強城市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健全便民服務網絡平台,深化黨員志願服務,加大經費、陣地等服務保障力度,確保了城市基層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有平台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把更多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

三是城市基層黨建要注重運用統籌聯動的方法。城市基層黨建涉及主體多、涵蓋范圍廣,要注重以系統思維、從整體層面來謀篇布局、統籌推進。我們通過構建涵蓋社區、園區、商務樓宇等各領域黨建,整合陣地、經費、人力等各級資源的“大黨建”模式,推動實現了傳統社區黨建與駐區單位、新興領域黨建相融合的格局性變化。同時,著力構建區域化的組織聯動體系,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統籌功能,健全區域化議事決策、情況溝通等機制,有力推動了各領域基層黨組織融入街道社區,實現資源平台共建共享、日常活動共同開展。

四是城市基層黨建要注重規范上下銜接的制度。要健全城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責任體系,改變“就社區抓社區、靠社區抓社區”的現象,使城市黨建工作一貫到底、上下鏈條緊密銜接。我們構建了統籌區、街道、社區三級城市黨建工作領導體系,出台了一系列縱向協調的制度,實現上下共同發力,整體系統推進,從而使組織聯系更加緊密、基層號召更加有力、推動工作更為順暢、服務群眾更為有效。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