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山東煙台開發區:探索“三聯三共”模式 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

中共煙台開發區工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6日09:2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煙台開發區樹立“全域黨建”理念,加強區域統籌,探索實施以“聯抓共管、聯合共治、聯建共享”為主要內容的“三聯三共”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推動城市發展各方力量互促共贏,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的整體效應。

一、背景起因

煙台開發區是全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管轄陸域面積360平方公裡,轄4個街道1個鎮,206個村居社區,總人口50萬,基層黨組織882個,黨員1.8萬多名。其中城市社區21個,各類住宅小區97個,人口近20萬人﹔注冊各類工商企業4萬余家,規模以上企業778家,建立黨組織543個,吸收就業人口10萬多人,其中黨員6900多名﹔擁有萬達廣場、萬行廣場、永旺夢樂城等10多個商業中心以及長江路、衡山路等大規模商圈。2017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1400多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3900多億元,進出口總額1690多億元,在商務部發布的2017年國家級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中排名第八。

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煙台開發區整體上呈現出“兩多兩快”的特點,即新建小區多、注冊企業多、新型經濟體發展快、城市現代化建設推進快。這給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主要表現在:一是城市基層黨建的管理體制跟進不及時,導致各基層黨組織聯動不高效、條塊結合不緊密﹔二是缺少互聯共建載體,導致各方資源不能共享、各方力量無法形成有效合力﹔三是社區黨組織力量不夠,單靠社區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存在“小馬拉大車”的問題。為有效破解這些難題,煙台開發區工委組織部結合長期以來的工作實踐,在原來逐個領域抓黨建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按照機制銜接、互聯互動、資源共享的思路,對城市基層黨建進行科學系統謀劃,推動從“條塊分割”向“相融共生”轉變,從“多元混治”向“結構共治”轉變,從“單點用力”向“聯合發力”轉變。

二、主要措施

(一)聯抓共促,打造一體化格局

打破社區黨建、企業黨建以及行業黨建之間的壁壘,按照系統、融合、共建的理念,把城市基層黨建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謀劃和推進,探索形成互聯互動的工作格局。一是完善體制促“統籌”。工委書記挂帥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住建、規劃等16個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全區基層黨建工作考核。建實“兩新”組織黨委,配備5名精干人員專職專干,統籌謀劃城市社區、商圈市場、商務樓宇、企業等領域黨建工作。二是強化力量促“整合”。指導鎮街吸收轄區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影響力、帶動力強的“兩新”組織等成立綜合黨委,黨委書記由街道副書記擔任,副書記由機關事業單位專業干部和“兩新”黨組織負責人兼任,有效整合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資源。三是區域管理促“覆蓋”。依托城市社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專業園區等黨組織,對區域內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進行兜底管理。如開發區中信大廈黨委通過建立“一核多堡”的黨組織架構,除覆蓋大廈內300多家企業黨建工作外,還通過在周邊商務樓宇建立黨建工作站的形式,對周邊樓宇、市場200多家企業黨建工作進行兜底管理。

(二)聯合共治,推動多元化參與

注重借智借力,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機制。一是搭建聯議協商平台。堅持黨建事務聯議、經濟社會事務共商,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邀請街道、社區、商圈(商務樓宇)、企業出資人、行業協會負責人等參加,每季度召開一次。區級層面主要通報交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協商解決生產經營、人才引進等問題﹔街道層面主要解決社區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區域性工作﹔社區層面主要搭建活動載體、做好轄區治安維護及文明提升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二是拓寬議題收集渠道。區級層面設立熱線,對收集問題第一時間按職能進行歸納分類,嚴格職能部門答復時限,案件答復滿意率納入政府社會責任考核。在社區、商圈和商務樓宇等黨群服務中心設立“民意征求窗口”,每季度組織企業“滿意度”測評活動,把收集的意見建議納入聯席會議、居民代表會議、黨員會議議程。三是創新難題聯解機制。建立“1+1”難題認領解決機制,採用“1個共建單位認領1個項目”的方式,引導共建單位主動解決社區難題。海信社區先后與轄區11家企事業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書》,採取企業認領幫扶形式,引導昆侖山醫院、華安國際酒店等6家企業幫扶轄區12戶困難家庭﹔吸收1家企業食堂、2家飯店,持續開展“多雙筷子·暖心午餐”活動,常年為空巢老人和患病老人免費送餐。

(三)聯建共享,建立長效化機制

整合各方資源,搭建聯建平台,帶動各領域黨建從“內循環”融入“大循環”,形成多方參與、互惠共享的良好局面。一是探索共建新方式。結合推行黨員積分管理,創新推出“紅色動力雙贏卡”區域共建項目,引導130多家商戶組建“紅色聯盟”,組織全部21個社區黨總支與聯盟商戶簽訂“發展協議”,商戶依據社區黨組織認定的黨員積分情況給予折扣程度不一的動力卡,為持卡黨員提供相應的折扣服務。目前,已發放金卡95張,銀卡314張,實現了社區黨員作用充分發揮、商圈商戶效益大幅提升的“雙贏”局面。二是打造共建新品牌。建立“益路同行”公益品牌,以公益為紐帶,採取建立愛心基金、企業“1+N”幫扶等形式,通過開展黨員走訪、聯戶聯動、精准幫扶等舉措,調動企業服務回饋社會的積極性。2017年以來,共建立200多個幫扶對子,對123名殘疾人、下崗職工等弱勢群體提供專業對口服務,累計幫扶資金物資等價值255.6萬元。三是創新共建新平台。按照區域化黨建工作思路,聯合眾多創業機構、培訓學校和社區共同搭建“拉勾計劃”線上就業信息平台。社區居民通過手機端隨時掌握周邊企業招聘信息,企業實時查看居民提交的簡歷,社區及時完成居民信息線上審核和企業信息發布,實現企業與居民拉勾、企業與社區拉勾、社區與居民拉勾。目前,“拉勾計劃”已覆蓋21個城市社區和300多家企業,居民日常關注量達到10000多人,先后為80多家企業急聘員工350多人。

三、成效與反響

通過推行“三聯三促”工作模式,有效強化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基層基礎,提升了服務城市發展的能力,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由各方諸侯唱“獨角戲”變為黨群“大合唱”,由“單打獨斗”變為“組團服務”,實現了“三有”目標。

一是有了“主心骨”。社區是基層治理的主場,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體,開發區以融入融合的理念,通過設立專門工作機構、配備專職工作人員、建設活動場所等,構建起“上級黨委引領、社區黨組織主抓、企業黨組織參與、黨群服務中心助推”的工作體系,將全區21個城市社區的10萬多名群眾和700多家企業的4000多名黨員緊密聯系在一起。

二是有了“新舞台”。堅持以開放共享的理念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統籌各方資源搭建活動平台和載體,圍繞“紅色動力雙贏卡”和“拉勾計劃”2個城市基層黨建項目,共搭建“周末課堂”“服務直通車”等特色載體20多個,為各方力量參與社區建設搭建了合作平台,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一家親的良好局面。

三是有了“助推器”。通過創新工作載體、激發工作熱情等,有效激發黨員群眾和周邊單位參與社區治理、服務企業發展的積極性。近年來,以“黨建引領城市發展”為主題,開展“我是黨員我奉獻”“我為黨旗添彩、為城市發展助力”等活動50多次。其中,第一個建立黨組織的商務樓宇--中信大廈,通過實施“紅色動力”行動,去年成為全區第一個稅收過億元的商務樓宇,今年預計破3億元。

四、經驗與啟示

(一)堅持黨的領導是先決條件。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黨政軍民學、東南西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現代城市中,除了城市社區、工業園區等常規功能區域外,各類商務樓宇、商圈市場、專業園區、互聯網產業園等新興區域蓬勃發展,他們除了對經濟發展貢獻較大外,還吸收了大量的勞動人口,同時也是青年人匯集的地方。堅持黨建工作引領,突出各領域基層黨組織組織建設,做好黨建工作有形有效覆蓋,是前提條件,也是凝聚各方力量的有效手段。

(二)做好聯動管理是必要舉措。城市各類型功能區從分布位置上看,界限相對分明﹔從管理機制上看,職責相對獨立。將聯做聯議聯享作為整合各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抓手,為社區、企業、商戶等搭建共享平台,打通了各基層黨組織之間的聯系壁壘,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大一統”工作格局,是創新城市基層黨建舉措、提升整體水平的必然要求。

(三)滿足多元化需求是基本前提。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參與主體的多元化決定了需求的多元化,多元化的需求要求我們必須建立個性化的黨建工作方案。工作中,隻有針對社區、商戶和企業等分別制定資源共享、抱團發展及產業扶持等不同的黨建工作策略,面上搭建多方共贏平台,實現多方共建、多方受益,以黨建工作“紅利”激發各方參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積極性,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