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山西永濟市:構建全域黨建工作格局 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

中共永濟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5日14: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永濟市地處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是山西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優質棉花生產基地,山西省唯一縣級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相對於其他縣市,工業起步早,城鎮化速度快﹔農村進城經商務工人員多、流動性強,截止目前全市共46.2萬人,城區內常駐人口17.3萬,城市范疇內基層黨組織485個,黨員5680人﹔其中街道黨工委3個,共下轄22個社區和52個行政村(城中村7個)﹔社區工作人員176名,社區黨員681名,半工半農、半城半村“四半”特點突出。特別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原來條塊分割化、碎片化的傳統黨建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發展形勢的要求,迫切需要我們樹立開放意識、系統思維和全域理念,打破原有的體制機制束縛,整合城市范疇內各領域黨建資源,構建一種全新的黨建工作模式,共同承擔社會責任,維護永濟良好的城市發展環境,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二、主要做法

緊緊圍繞“黨組織政治領導更加突出、社會組織更加有力、城市更加美麗、社會更加和諧、人民更加幸福”五大目標,建機制、壓責任、抓融合,全力構建全域統籌、多方聯動、集群發力、共建共享的全域黨建工作格局,探索具有城鄉結合特點的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

一是牢固樹立整體意識,立足永濟基本市情,科學系統謀劃部署。市委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作為年度重點承諾事項和市委書記牽頭改革的重大任務之一,市委領導靠前指揮、一抓到底,全力保障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創新。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社區大分類、組織大歸類、黨員大起底、資源大排查”活動,對市區范圍內的各領域黨組織、社會組織、黨員、服務資源進行全面摸底、徹底清查,分類建立台賬、目錄庫,為頂層設計奠定前提基礎。先后5次外出考察,8次召開各領域黨組織負責人座談會,全面分析解剖、精准把脈永濟城市基層黨建。在調研分析、反復論証、試點驗証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永濟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總體思路:以構建“組織全覆蓋、機制大融合、管理無縫隙、監督無死角、作用大彰顯、群眾有獲得”的全市上下“一盤棋”黨建工作格局為目標,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城鄉結合特點,符合永濟發展實際的縣級市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子。召開了城市基層黨建推進會,對工作進行了整體安排部署,明確了城市基層黨建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二是建立三級聯動組織體系,構建縱向“動力主軸”,實現上下貫通、整體聯動。按照“市委整體謀劃、街道統籌協調、社區具體落實”的思路,在市級層面,成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擔任組長,副書記和組織部長擔任副組長,負責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整體謀劃推進﹔在街道層面,以街道黨工委為主體,成立“街道共建委員會”,吸收轄區內較大單位黨組織負責人作為兼職委員,與街道黨工委班子共同組成,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在社區層面,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建立“社區聯建委員會”,將轄區內較大單位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城中村黨組織負責人,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中的黨員負責人,以及民警中的黨員,作為兼職委員,吸納進入聯建委員會,負責具體工作落實。通過“市—街道—社區”三級架構,形成以上帶下、以上促下,一管到底、強勁有力的“動力主軸”。

三是建立“2+10”制度體系,以街道社區為“軸心”搭建橫向聯結,實現左右協同、資源整合。把街道社區作為城市基層黨建的“動力軸心”,以“雙向”用力為著力點,制定出台“2+10”制度體系(“2”即《關於加強新時代城市基層黨建的實施意見》和《關於駐區單位黨組織和街道社區黨組織開展共駐共建的實施方案》兩大總綱性方案,“10”即十項配套制度),從橫向上扎緊街道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各領域黨組織的聯結紐帶,構建“一核多元”集群發力、共駐共治的工作格局,有效解決街道社區“小馬拉大車”、統籌協調難問題。賦權。賦予街道社區黨組織對駐區單位年終考核、評先評優建議權﹔對住區黨員干部提拔晉升考核建議權,確保了街道社區黨組織說話“有人聽”。明責。制定出台《城市基層黨建雙向“承諾”制度》《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制度》,建立《共駐共建計劃》《共駐共建項目清單》,明確共建內容,壓實了共建責任。施壓。制定出台《駐區單位黨組織到社區備案登記制度》《城市基層黨建考核獎勵制度》,建立駐區單位和社區相互評議工作機制,以考核為導向激發活力。增能。推動黨員共管共用,將原來的到社區“報到”升級為“備案登記服務”,出台了《住區黨員到社區備案登記服務居民制度》《黨員協管通報“十條”規定》,破除了組織隸屬圍牆、地域空間壁壘,構建起了“1+N”多重管理監督和多崗位發揮作用模式,不僅保障了社區服務能量的供給,而且強化了黨員“八小時之外”的監管,也為進一步精准識別干部拓展了渠道。

四是推行“十聯”工作法,明確具體抓手,實現黨建引領、共駐共治。針對街道社區黨員干部工作能力不適應,不知道“如何統籌”的問題,駐區單位不知道“干什麼”,“如何融入”的問題,推行黨建聯抓、資源聯用、事務聯管、服務聯做、公益聯搞、活動聯誼、文明聯創、難題聯破、治安聯防和組織生活聯過的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十聯”工作法,統籌引領駐區各領域黨組織共同承擔社會治理、服務群眾責任,進一步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增強城市治理能力、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促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規范化、常態化、制度化。城西街道櫻花社區結合駐區單位多、機關工作人員沒時間接送孩子的問題,利用社區服務中心距離學校近的優勢,把黨員教育活動室開放為“紅色家園托管點”,教育局安排黨員教師為孩子們輔導作業,解決機關人員的后顧之憂。城東街道東環社區黨支部牽頭和轄區內的文明志願者協會共同舉辦了“七夕”大型公益活動,600余人參加了活動,牽手成功4對新人。

五是開展了三大類活動,強化引領帶動,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扎實開展。從組織部門、黨組織和黨員3個層面,部署開展了三大類別活動,引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深入開展。組織部部務會“1+6”挂牌領題行動計劃。組織部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分類確定6個示范點,由組織部長總牽頭,部務會6名成員每人牽頭負責一個示范點,組織分管科室人員組建課題組全程包聯示范點,進行探索破題、打造典型、示范引領。“機關黨組織進社區”系列活動。堅持先易后難原則,從機關單位融入所駐社區入手,開展“駐區黨組織進社區·送黨課”“駐區黨組織進社區·共辦主題黨日”“駐區黨組織進社區·訪民生辦民事”活動,先后講黨課126場次,舉辦主題黨日活動243場次,解決群眾困難問題523件。黨員“立足崗位做骨干,奉獻社區做模范”活動。活動分兩大主體和兩大主題,黨員以雙重身份參加活動,其中在基層黨組織中開展“立足崗位做骨干”活動,在社區開展“奉獻社區做模范”活動,基層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分別定期評選“業務骨干”和“奉獻模范”,並進行“雙向展示”。同時,在評選全市優秀黨員時,實行“雙認可”標准,必須既是單位評選的“業務骨干”,又是社區評選的“奉獻模范”,推動黨員作用發揮,強化社區黨組織對駐區黨員監督管理。

六是堅持開放思維抓黨建,把黨建嵌入城市發展經絡,形成全域黨建工作格局。以蒲園(公園)為依托,建設黨建文化主題公園,圍繞黨的歷史、黨的大事、黨的理論、黨的工作等四大主題,打造了黨員風採展示區、黨建知識科普區、共駐共建認領區、黨史長廊區、詩詞廣場賞析區、紅色電影展播區、黨建知識競答區、新時代書法展覽區、黨建引領發展成果展示區等九大板塊,讓群眾在健身休閑的同時,接受黨建文化熏陶,同時也為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打造了“第二陣地”,豐富了活動形式﹔以“使命”為主題,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打造了理想信念教育展廳,面向全市市民開放,引導黨員群眾自覺增強“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打造黨建服務“微”陣地,建設了4座城市黨群服務驛站,作為市直單位預備黨員黨性鍛煉、黨的政策發揮宣傳、社會組織黨建活動、便民政策咨詢、社情民意收集和群眾個性需求的重要站點,在全市串起了以“東園”“西廳”和4個驛站為節點的“紅色教育路線”,把黨建工作從“四堵牆內”拓展到“街頭巷尾”,從“教育黨員干部”拓展到“引導教育群眾”,延伸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形成了全域黨建工作格局。

三、初步成效

一是共駐共建格局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各領域黨組織共開展各類共駐共建活動527場次,特別是市委書記、市長等縣級黨員領導干部帶頭以普通黨員身份積極參加所在社區共駐共建活動,引領各領域黨組織逐步打破條塊分割的體制機制限制,在開放融合中“擰成一股繩”,全域統籌、多方聯動、集群發力、各領域融合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正在形成。同時,根據業緣相近的原則,在百大商圈區域內,組建“黨建聯盟”,成立了“黨建聯建委員會”,對非公企業黨支部和所有黨員經營戶進行整合,以體制內帶動體制外聯合開展活動,豐富了城市基層黨建的層次。

二是黨組織政治功能不斷凸顯。通過一系列互聯互動和服務群眾工作的開展,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事情,黨組織和黨員敢擔當、敢負責、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得到檢驗和展現。特別是在活動中,各社區黨組織將“必須以黨組織牽頭的方式開展、必須體現黨的色彩、必須把黨的標識亮出來”作為最基本的工作原則,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地位和領導作用得到體現。

三是黨建工作質量顯著提升。城市基層黨建不僅為街道社區黨組織提供了一個放大服務能力的平台,也為各領域黨組織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融合的平台,各領域黨組織在互聯互動中,看到了差距、找准了短板,積極補短強弱,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升。

四是社會治理成效初步顯現。推行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十聯”工作法,各領域黨組織並肩作戰、共同承擔社會治理任務,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順利通過了“省級先進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驗收,被中央綜治委授予“全國平安先進縣市”榮譽稱號。

五是群眾幸福感顯著提升。建立了“黨員示范戶—樓宇黨小組—網格黨支部—社區黨組織—社區聯建委員會—街道共建委員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群眾困難問題收集、逐級認領化解的“黨建服務鏈條”,把黨組織和黨員力量有效統籌起來,以黨組織、黨小組或黨員個人“三種方式”先后認領解決群眾困難問題1115個,沒有解決的也及時進行了答復,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四、體會與啟示

一是必須把吃透市情作為前提。科學把握市情是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取得實效的前提和基礎,正是由於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把包括城中村、城郊農村黨建一並納入城市范疇進行系統謀劃部署,才確保了制定出台的各項制度務實管用,符合永濟實際情況。

二是必須把做實各領域黨建作為基礎。城市基層黨建是“公轉”,各領域黨建是“自轉”,“自轉”有力“公轉”才能有序,各領域黨建才能有機融合,實現“1+1>2”的效果。正是由於我們持續不斷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為城市基層黨建奠定了堅實基礎,才確保了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的高效開展。

三是必須把街道社區作為“牛鼻子”。街道社區是城市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各領域黨組織互聯互動的“統籌核心”。“核心”不強,互聯互動就流於形式。正是由於我們把社區建設作為關鍵,通過制度設計為社區賦權、強能,確保了街道社區統籌能力和統籌作用發揮,有效破除了各種壁壘,形成了街道社區“發令”,駐區黨組織和住區黨員“行動”的局面。

四是必須把創新作為基本要求。城市基層黨建不是傳統街道社區黨建的“翻版”,對半農半工半城半村的縣級市來說更是一項創新。正是由於我們牢固樹立創新理念,才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破題開局,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效。

五是必須把狠抓落實作為關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隻有協同發力、層層落實才能取得實效。正是由於我們堅持領導帶頭示范,堅持活動引領帶動,把城市基層黨建納入考核內容,作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評先評優、干部提拔任用、黨員評議的重要參考,才確保了各項工作的扎實落地。

六是必須把服務民生作為根本。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力,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我們時刻緊扣社會治理難點問題,聚焦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堅持以服務為切入口,不僅使黨組織的力量和黨員形象在破難題、解難題、惠民生中得到展現,也使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得到群眾認可和支持,進一步夯實了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