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河北平泉市:探索建立社區共建委員會 創新“四個延伸”新機制

中共平泉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5日13: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平泉市城區街道轄8個城市社區和3個村改居社區,轄區總面積15.7平方公裡,有社區居民2.6萬戶、8.6萬口人。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利益訴求復雜多元,服務期望值持續升高,社會治理面臨新挑戰,開展黨建工作也面臨諸多新困難,主要表現在:缺乏支配權,社區、機關、企業、行業條塊分割、各自為政,需要總攬統籌﹔缺乏資源,優勢資源大多掌握在條條、塊塊單位中,需要整合統籌﹔缺乏資金,僅憑財政資金支撐有限,需要部門支持和社會幫扶統籌﹔缺乏人才,優秀專業人才大都就職於市直部門,或退休在家無用武之地,需要各方力量統籌。打通行政隸屬壁壘,拆除相互封閉藩籬,讓區域黨建形成“一盤棋”,攥指成拳,聯動發力,構建城市社區黨建大格局成為大勢所趨。為此,平泉隨著成功撤縣設市,率先建立社區共建委員會,推行“1+1+N”組團機制,組建由市級領導牽頭,市直部門幫建,區域內部門、機關、企業、行業共建,推動城市社區黨建從單打獨斗向協同發力、從自我封閉向相互融合轉變,推動城市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共融共生,形成服務整體合力。

二、做法與經過

(一)幫扶力量向社區延伸,全域統籌“一體發力”。堅持“全域黨建”理念,全面打通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垂管行業、企業壁壘,將街道社區黨組織與區域內各領域黨組織建成責任共同體,推動城市各領域黨組織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現融合互通。一是常委聯系。11名市委常委挂帥,每人包聯1個社區,對社區黨建工作親自統籌,親自調度,親自過問,召開會議專題研討解決社區的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以及社區建設和管理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指導協調幫建單位、駐社區單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履行共駐共建工作職責,推動責任落地。二是區域聯動。將8個城鎮社區黨總支升格為社區黨委,堅持“一核多元”,按照“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原則,以社區黨委為核心,每個社區安排2-3個包聯部門,轄區機關單位、企業、行業區域化統籌,推動政策、資金、人員、服務等各方面優勢資源向社區集聚。市政府聘任65名社會工作者,人社局協助配備194名全日制公益崗人員。市委組織部對社區黨組織書記、居委會主任,小區黨支部書記等人員組織專題培訓,解決“有人辦事”問題。三是工作聯抓。由城區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建立社區黨委牽頭、共建單位全程參與的黨建研究、目標管理、一崗雙責、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黨建工作聯創、思想工作聯做、結對幫扶聯辦、環境衛生聯抓、文體活動聯誼、社會和諧聯管的共駐共建問題,共建績效考核納入共建單位年度目標考核成績。

(二)服務資源向社區延伸,組織號令“一呼百應”。堅持以城區街道黨組織為核心,積極統籌協調共駐共建單位,推動各方面優質服務資源不斷向社區下沉。一是家園聯建。對文化、體育等場所陣地、公共設施,協同發力,共同建設,相互開放,統籌使用。打造“十分鐘文化圈”,不斷完善青少年活動中心、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室及圖書室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共駐共建單位累計贈送圖書1萬余冊,室外健身活動器材35套、400余件。文體廣電局爭取項目資金1500萬元,新建城北社區和澤州園公共體育場田徑跑道和3處標准化獨立足球場。民政局爭取項目建設日間照料中心3家,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康復理療室,配備舞蹈大廳、健身室、棋牌娛樂室、圖書閱覽室、手工創作室等,定期舉辦文藝演出、生日會、手工創作展、棋牌比賽等活動。二是人才聯用。針對社區文化骨干隊伍不足問題,市直部門安排專業人才主動介入,精心指導。文化館組織社區骨干、老年大學學員等組建老年舞蹈、青年舞蹈團、老年合唱團、京劇團、搖滾樂團和二胡活動隊等8支隊伍,配備專門培訓教師,每周定期指導排練2次,對社區50余支業余文藝團隊進行不定期的藝術指導,邀請省群眾藝術館專業人士對社區廣場舞團隊進行培訓,培養出一批社區文化骨干和品牌藝術團隊。老年合唱團、城北社區“梨園春”藝術團,東城社區“書法協會”,水泉社區民族樂隊、濱河社區腰鼓隊、興平社區曲藝團,12支“夕陽紅”秧歌隊聞名全市,其中梨園春藝術團被評為河北省“基層文化之星”,興平社區武術協會遠赴香港參加比賽,獲得多枚金牌。城北社區被評為河北省社區文化家園。三是活動聯誼。依托共建單位創作關於中國夢等題材的歌曲、小品、相聲等政策理論宣傳節目,組織社區藝術團、市直部門文藝愛好者舉辦文藝演出、戲曲演唱、健身舞展演等活動,特別是在重大節日節點聯合開展紅歌傳唱、匯報演出、演講比賽、知識競賽、詩歌朗誦賽、讀書會、座談會、書畫展、運動會等紀念活動,做到“天天有活動、周周有演出、月月有特色、節日有慶典、全民都參與”。持續10余年的“夏日彩色周末”,由政府出資金,文化、宣傳部門搭台,市直部門和社區居民出節目,市文化館投資3萬多元購置舞台架子、彩周演出燈光、音響等專業舞台設備,每年在文化廣場表演45場次。四是服務聯手。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75家共駐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建立民情調查、文化宣傳、文明倡導、義務巡邏、愛心救助五個方陣,組織扶貧助困、環境整治、交通疏導等活動。開展“訪千樓進萬家”活動,市直部門干部累計走訪居民3.8萬戶次,發放宣傳單和宣傳手冊8萬余冊、文明創建宣傳紀念品3.8萬份。黨員麻新明利用“正骨按摩”的特長,建立“正骨按摩工作室”,義務服務居民500多人次。平泉市老科協黨委作為承德市唯一老科技工作者成立的黨委,聚集600多名離退休老黨員、老領導和老科技工作者,在城區街道設立分會,涵蓋工、農、林、牧、水、文教、衛生及社會管理各個領域,開展建言獻策、科普宣傳、服務三農工作。全市有2個社區被評為河北省先進志願服務集體及優秀志願服務品牌,1個社區被評為承德市優秀志願服務社區。

(三)社會治理向社區延伸,和諧構建“一網兜底”。堅持問題導向,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著力構建安居樂業、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一是盲點聯補。按照“界線清晰、任務適當、責任明確、便於管理”的原則,根據居民住宅區域、轄區單位分布以及小區界線、樓棟分布、人口數量等情況劃分143個社區網格,任命網格長和網格管理聯絡員,將在職黨員、治安巡邏員等力量整合納入網格,做到“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辦”,實現民意在網格集聚,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二是平安聯創。組建由在職黨員志願者、離退休老干部、社區干部、治安協管員、居民代表組成的458人的義務巡邏隊和8支100人的公益崗巡邏隊,摸排隱患。借助公檢法力量做好綜合治理、信訪維穩、社區矯正等工作,法院開展“法官進社區”活動,開通服務熱線﹔市司法局推行“法律宣傳進社區”,安排社區法律顧問,為社區重大項目談判、重要經濟合同簽訂和其他重大決策把關,為群眾提供關於征地拆遷、土地權屬、婚姻家庭、上學就醫等方面的法律咨詢。三是問題聯解。當前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之間的矛盾相對多發,城區街道組建物業管理公司黨支部、業主委員會黨支部等各類功能型黨組織,探索建設業主委員會,與住建、規劃城管局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今年已處理矛盾糾紛400余件,來電來訪250余件,熱線辦交辦案件150余件。住建局嚴格物業准入,認真執行物業評價權,對達不到服務標准的物業公司嚴厲處罰,創建人民滿意的物業服務。

(四)組織優勢向社區延伸,黨建保障“一貫到底”。堅持政治引領,統籌共駐共建單位力量,推動陣地建設標准化、理論宣講常態化,制度建設規范化,為社區黨建工作開展打牢堅實基礎。一是陣地聯享。市委組織部、市民政局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多方籌集資金,高標准建設“一站式”服務大廳,設置學習室、休閑娛樂室等功能室,把社區建成集黨員活動、居民休閑、便民服務、文化宣傳、信息傳播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黨建服務陣地,不僅滿足社區居民需要,同時滿足老干部“四就近”需求。規劃城管局督促新開發小區必須按每百戶30平米標准預留社區用房,並對預留位置、結構布局嚴格把關,不斷提升陣地建設標准。二是理論聯講。縣處級黨員領導干部深入社區聯系點帶頭宣講,市十九大精神宣講團宣講進社區,在社區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熱潮。推行“專題講學+討論交流+談心談話”全程導引模式,挖掘共建單位宣講人才充實基層理論宣講隊伍,其中,以退休老干部劉顯民為代表的800余老專家、道德典型、文藝工作者等理論宣講志願者組成政策法規、文明禮儀、文藝演出、特色產業等23支宣傳服務隊,創設“微講堂”“微黨課”“微宣講”等“微系列”載體,把黨的理論宣傳帶進社區、融入生活。劉顯民榮獲中宣部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稱號。三是制度聯立。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市委組織部指導街道黨工委開展社區黨支部組織生活標准化建設,對社區“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進行程序化規范。城區街道黨工委出台《社區在職黨員雙重管理工作辦法》,建立基本情況登記卡、參與社區工作情況記錄卡、表現情況反饋卡“三張卡”,在職黨員志願服務表現,由社區向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作為年終評議考核、調職晉升重要依據。

三、成效與反響

(一)資源從封閉到融合,組織影響力增強。通過建立社區共建委員會,改變了過去社區與各領域黨組織“楚河漢界”的狀態,過去各單位支持社區黨建是客情,現在是必須履行的共建責任。隨著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兩新組織等各方面新力量的參與,城區街道可調動的資源大大增加,影響力大幅提升。近年來,通過項目建設、資金扶持、物資贈送等方式,市財政和共駐共建單位累計投入和幫扶社區建設折合資金達5000萬元,赴社區報到的黨員志願者1137人,組建志願服務隊381個,聯系服務居民家庭700多戶。

(二)服務從漫灌到滴灌,群眾幸福感增強。通過建立社區共建委員會,將共駐共建單位在職黨員、志願者、離退休老干部等各方面力量統籌,聚焦群眾關切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通過協調共駐共建單位和向志願服務隊下單等方式,積極幫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目前,已幫助群眾解決了物業管理、文化娛樂休閑、養老等一批群眾關切的難題,志願服務隊和志願者與殘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結成固定幫扶對子400個,同時在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城市創建、健康義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三)管理從粗放到精細,組織覆蓋面增強。通過建立社區共建委員會,縱向組織建設精細到小區黨支部,樓宇、院落黨小組和黨員中心戶,精准廓清了樓院、樓棟、非公企業以及流動黨員情況。根據需要組建各類功能型黨組織,推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極大地提高了黨的組織的覆蓋面,激發了黨組織和黨員活力,為順利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實現了“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工作,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組織,哪裡有黨的組織哪裡就有健全的組織生活”。

四、經驗與啟示

平泉在推進城市社區黨建工作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織密建強組織體系,統籌各類資源,凝聚各方力量,服務群眾,服務發展,服務民生,努力為滿足人民群眾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支撐和保障,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提供了鮮活的經驗與啟示。

(一)必須堅持區域統籌“一盤棋”。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更加注重全面統籌,更加注重系統推進,更加注重開放融合,更加注重整體效應。城區街道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是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平泉牢固樹立城市大黨建理念,以社區共建委員會為引擎,縱向建立六級組織體系,橫向打破條塊割據,各領域統籌、多方面聯動、全區域推進,使街道黨組織堅強有力,實現組織優勢、服務資源、服務功能最大化。

(二)必須堅持上下同力“一股勁”。平泉強化市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構建市委、街道、社區上下貫通的聯動組織體系,市委常委親自挂帥,高標站位,高層推動,以上率下,打通關節,破解掣肘,層層聯動,確保方向不偏、精力不散、力道不減、整體推進,使組織聯系更加緊密、社會動員更加有力、推動工作更為順暢、服務群眾更為有效,構筑起強大的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

(三)必須堅持共駐共建“一家親”。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凝聚共駐共建、互聯互動共識。平泉全面統籌區域內黨建資源,建立責任共同體,完善考核機制,駐區單位從“旁觀者”到“局內人”,從“個別參與”到“廣泛響應”,從“自掃門前雪”到“眾人拾柴火焰高”,各類組織“同一屋檐下,都是一家人”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提升,形成了全心全力創建文明和諧社區的“同心圓”。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