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鹽城市響水縣:黨員以微小之舉 為民行微善大愛

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5日13: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響水助力微夢公益協會成立於2008年9月,2012年6月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並成立黨支部,2014年獲評鹽城市4A級社會組織,2015年獲評江蘇省示范性社會組織,注冊志願者人數已達2000余名,其中黨員志願者佔比超過65%。近年來,協會黨支部始終秉承“積微小、聚眾力、行大愛”的工作理念,先后策劃實施各類公益慈善項目50多個,累計服務社區群眾2萬余人次,在引領全縣廣大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

一、背景與起因

響水縣下轄8個城市社區,轄區內共有各類居民小區59個,現有常住居民13837戶,常住人口49084人,其中有低保戶670戶1269人、殘疾居民767人、十六周歲以下留守兒童5423名以及相當數量的空巢獨居老人。改革開放40年來,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了不斷滿足。然而,由於城市化進程的持續推進,社區治理中工作機制不完善、管理資源匱乏、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日益凸顯,社區諸多功能難以有效發揮作用,群眾“需求摸不上來,服務送不下去”,社區之中似乎存在著一處處看不見的“邊緣”和“角落”,亟待消除。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多年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各類社會組織應運而生,它們主動承擔起向廣大社區居民提供社會服務和促進社會治理等諸多功能,在社區居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響水助力微夢公益協會便是其中之一。協會在2012年成立初始即成立了黨支部,始終立足於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廣受認同的公益理念凝聚黨員、積聚力量、服務群眾,積極為黨員搭建服務平台,為群眾提供服務項目,在廣大黨員志願者和群眾中架起了一道公益橋梁。協會黨支部特別針對社區留守兒童、孤寡獨居老人等困難群體的實際出發,找出群眾的實際需求,搭載精准的公益項目,力求黨員志願服務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二、做法與成效

一是匯聚各方力量,激發黨員爭做“公益先鋒”。組織的活力來自於黨員,公益的實效離不開黨員。作為一家公益性社會組織,協會黨支部注重採取有效措施吸引凝聚黨員,激發黨員對志願服務的情感認同和行動自覺,努力推動形成“黨員樂參與、人人做公益”的新風尚。一是在職黨員帶頭行動。協會黨支部注重從各類企事業單位中的在職黨員中招募志願者,以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推動公益慈善活動放大影響,將協會工作與機關黨建、社區黨建工作中的“在職黨員進社區”志願服務群眾活動相結合,通過載體共建、活動共辦、資源共享確保每一項活動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目前全縣已有超過120個機關單位組織黨員參加了協會志願活動,為公益項目的深度開發、實施提供了很好的資源支撐。二是普通志願者緊隨其后。協會黨支部立足於集中力量更好地服務群眾,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參與到公益慈善活動中來,開展各類為民服務活動。在黨員的帶領下,志願者們積極行動,服務社區留守兒童、孤寡老人、困難家庭等,受惠人群累計超過2萬余人。三是社會各界合力聯動。協會黨支部逐步引入了市場化運作模式,積極尋求合作伙伴,有效組織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為民服務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協會影響力和覆蓋面得到不斷擴大。截至目前,已有遍布國內外的126家企業、單位、公益機構與協會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二是實施創新舉措,開辟為民服務“新興地帶”。協會圍繞群眾所需所盼,積極創新聯系服務群眾載體,為黨員聯系群眾、服務群眾搭建平台,促進服務群眾工作常態化。一是線上與線下聯動。協會黨支部以滿足群眾需求為工作導向,率先在全市開通了400電話服務熱線,如今成了方便群眾的“公益110”,市民有需求打個電話就可以,能不能得到服務、何時提供服務甚至是誰去服務在電話中就可以得到確切的答復,做到了讓群眾心裡有數。開通微博、微信互動平台,微博粉絲超過30萬人,形成獨具特色的公益理念傳播窗口。二是無形與有形互補。一直以來,志願服務活動都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影響力有限,效果難持久,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協會黨支部於2014年便在全市建起了第一個有形志願服務站點——“助力加油站”,每天安排2名黨員志願者駐守站點,為周邊群眾提供各種便民服務,現在已經升級為全智能化可提供自助服務的公益小站“益小二·水滴驛站”。在城市社區設立“助力成長屋”,內設小型圖書館、在線沖浪、實踐體驗區等區域,服務周邊留守婦女兒童。針對志願者服務培訓,極力打造蘇北志願服務培訓中心——“助力公益發展中心”,開設2-7天志願服務體驗教學。三是常規與突發同抓。協會堅持以項目化形式開展公益活動,已實施省級政府購買服務的創投項目9個,市縣級政府購買服務的創投項目12個,其中國內首個全免費大學生暑期公益夏令營——“青春微夢夏令行”公益項目已經連續開展了六年,吸引超過80多所國內外高校近千名大學生志願者參與。協會多個公益項目先后榮獲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優秀案例、第二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銅獎、江蘇首屆志願服務交流展示會金獎、江蘇第三屆志願服務交流展示會金獎、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行動組織獎、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事業貢獻獎、江蘇希望工程20周年“優秀公益項目獎”等多項榮譽稱號,此外,協會黨支部還根據社會熱點事件開展相關公益活動,2016年6月份,當阜寧、射陽遭遇特大風災襲擊時,作為第一家抵達受災核心區域開展救援活動的社會組織,參與救災志願者超過200人次,捐贈救災物資超過10萬元,搭建了災區社會組織救援后方信息互通平台,得到了中國慈善聯合會救災委員會的高度肯定。

三是打造特色品牌,放大慈善公益“輻射效應”。黨員作示范,群眾跟著干。在黨員志願者的示范帶動下,越來越多普通群眾參與到愛心行動中來,成為愛心公益的一環,形成全縣“人人慈善”新常態。一是群眾心中好榜樣。黨員行動了起來,群眾參與了進來,一個個留守兒童露出了笑臉,一個個困難家庭燃起了希望,黨員的感召力與黨的凝聚力通過一次次公益志願活動,全部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誰是雷鋒精神的傳承者,誰是為民服務的實踐家,在廣大群眾們的心中有了明確的答案。協會多名黨員志願者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志願者”“全國優秀志願者”“江蘇最美志願者”“江蘇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蘇省優秀志願者”等榮譽稱號。二是點亮愛心照四方。黨員的形象一旦根植於群眾心中,則黨的光輝必定照耀四方,協會黨支部的工作從關愛留守兒童起步,在公益的路上永不止步,力求幫助群眾實現每一個微心願。黨建在公益的路上是指路明燈,公益則是黨建工作的現實載體,一次次志願服務將四面八方的愛心匯聚到一起形成愛的海洋。在協會黨支部的示范引領下,響水縣先后成立了“義工協會”“紅燭公益協會”等10余個活躍在鹽城市內外的公益性社會組織。三是商家紛紛來解囊。以黨建引領協會工作的做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眾多愛心商家也紛紛加入到慈善公益的隊伍中來了,如今“助力微夢”已經成為響水縣一塊宣揚公益慈善的金字招牌,近年來通過協會向社會奉獻愛心的企業商家已經有上百家之多,各類捐款捐物價值高達200余萬元。

三、經驗與啟示

一是黨的行動要“趁早”,才能凸顯黨組織聚合力。社會組織成立之時,組成人員的身份各有差異、意見難統一,決策慢、矛盾多,迫切需要一個能領導團隊前進的核心,而黨員往往意志堅定,組織紀律觀念較強,黨組織能夠充分扮演好這個核心的角色。社會組織登記注冊時,同步排查黨建基本情況,便於及時成立黨支部,為社會組織隨后開展的各項工作起到很好的把關定向作用。

二是組織活動要“務實”,才能發揮黨組織引領力。活動實不實,直接決定著群眾口碑好壞,社會組織一定要堅持將“實”字放在干事創業的第一位。組織實施項目時,可以充分借助省、市、縣各類公益創投大賽作為平台,積極承辦各類公益創投項目,既可以解決項目實施的資金難題,也便於獲得各方支持,汲取到組織實施各類項目的實踐經驗,同時也獲得了充分展示團隊形象和彰顯公益理念的難得機會。

三是同行之間要“抱團”,才能彰顯黨組織感召力。一個人的付出,難以成就大事﹔一群人的奉獻,會改變這個世界。曾今,在一群共產黨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締造出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是他們振臂疾呼喚起了全民族的覺醒,是他們高舉旗幟引領了新中國前進的方向,是他們不懈奮斗開創了強國富民的嶄新時代。社會組織要學會與同行交“朋友”,主動與縣內外各類社會組織建立起合作關系,才能在公益之路上闊步前行,越走越遠。

四、探討與評論

處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在社會組織這一新興領域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社會組織黨建在縣域層面起步較晚,即便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仍然存在著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專職化比例較低、規范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等諸多不利因素,想要在今后繼續有所作為,必須始終秉承“黨建+公益”的工作理念,時刻做到一要激發黨員為民服務的自覺意識,事在人為,隻要下定決心去做,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就能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二要以群眾需求為工作導向,解決問題才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根本目的﹔三要規范化、常態化開展各類為民服務活動,用活動實效切實保障“最后一公裡”暢通無阻,讓人民群眾享受慈善公益帶來的精准服務。如此,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一定能夠后程發力,奮起直追。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