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雲南昆明市呈貢區:黨建引領 打造區域共駐共建“朋友圈”

中共昆明市呈貢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15日09: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摘要:近年來,城內社區以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工作為抓手,堅持“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原則,按照“黨建引領、經濟助力、服務為本”的思路,對區域化黨建工作進行了初步探索,初步形成區域化黨建構架體系,通過強發展、促和諧、優服務、嚴治理,實現民心在基層匯聚、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延伸,以黨建工作推動和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為創新社區治理模式、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社區突破了以往大黨委“黨建聯做”的單一格局,構建集“發展圈”“和諧圈”“服務圈”“治理圈”為一體的區域化黨建“朋友圈”,形成了發展聯創、和諧聯享、服務聯做、平安聯建的黨建責任共同體。經過實踐,城內社區以基層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相結合為關鍵點,通過不斷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加強區域化黨建工作深入開展,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轉型升級的新優勢,引領社區治理由管理向服務轉變,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

一、背景與成因

城內社區位於昆明市呈貢新區老城核心區,社區現有社區居民3705人﹔社區黨委設4個黨支部7個黨小組,共有黨員209人。城內社區轄區內既有冰心默廬、三台山公園、文廟等享譽省內外的名勝古跡,又是交通便利、農產品貿易集中的呈貢傳統核心商業區,區位發展優勢顯著。但與此同時,由於轄區內流動人口眾多,加之“村改居”社區運行機制、服務模式與城市發展間存在的巨大差異,以及社區群眾長期以來形成的農村發展思維,客觀上也對社區建設發展和社會治理帶來了諸多的阻礙和影響。為有效解決轄區內社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公共基礎設施滯后、鄰裡矛盾多發、社區服務滯后、社會治安環境不佳等社會問題,滿足社區居民各項公共需求,呈貢區龍城街道城內社區黨委積極轉換工作思路,通過構建共享型區域化黨建模式吸引轄區公共單位參與共建,達到多方參與、全面共贏的發展目標。

二、做法與經過

(一)以大黨建帶動“大發展”,構建紅色“發展圈”。社區要發展,經濟是基礎。為此,城內社區黨委牢固樹立“黨建引領助力經濟發展”的理念,黨委班子立足於社區群眾謀發展、謀失地后續生機保障,探索新區建設大量農民失地的大背景下經濟發展模式,社區積極向共建單位咨詢求助。在區財政、人社等共建單位建言獻策、政策指導、項目扶持下,社區的集體經濟不斷鞏固和壯大。通過成立並運營集體企業發展集體經濟,開展有針對性的失地居民再就業職業培訓,吸收社區失地居民到集體企業就業三條途徑,帶動社區經濟發展、促進居民就業,形成規劃長遠、操作可行、落實有力的發展圈。

(二)以大黨建帶動“大和諧”,構建紅色“和諧圈”。城內社區轄區居住著12個少數民族,曾經因民族間不同的生活習慣導致的鄰裡矛盾時有發生。為從源頭上解決這一問題,社區黨委委員不斷走訪群眾,積極協調宗教、文化等共建單位的指導,並積極爭取各民族中威望高的人的支持,發揮少數民族黨員的調和作用,採取矛盾調解、民族習俗宣傳教育、同慶民族節日等多項措施,解決了少數民族共融的問題。同時發揮大黨委共建單位作用,聯合區司法、人社等共建單位,積極地為社區少數民族同胞提供就業創業指引、法律咨詢、困難幫扶關愛等服務,幫助轄區少數民族同胞適應、融入新區的新發展、新變化中,打造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圈 。

(三)以大黨建凝聚“大家園”,構建紅色“服務圈”。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年輕人大量外出務工,社區獨居老人照料問題成為社區不可忽視的民生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區民政等共建單位的指導下,城內社區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改造提升,同時配備了老年活動室,全天候對社區老年人提供無償服務,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資金保障、原料採購、人員管理、服務提供等各個方面均運行順利,服務工作得到群眾好評。同時,社區黨委還組織共建單位對社區困難學生、困難家庭進行結對幫扶,不斷構建出服務到位、群眾滿意的社區服務圈。

(四)以大黨建煥發“新活力”,構建紅色“治理圈”。城內社區“大黨委”通過和企業、社會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甚至於個人建立協作關系,採取相互協商、合作管理的工作模式,共同做好社區治理工作。社區黨委與轄區派出所聯合,組織動員群眾成立社區治安聯防隊,實行群防群治,努力做到街道裡巷、農貿市場、居民樓駐有治安巡邏隊員和聯防隊員,共建單位配有保安人員和安全聯絡員,黨員中選有義務安全員,全覆蓋有效開展了治安防范工作。社區黨委充分聯動轄區共建單位和熱心居民,將共建單位及居民分組編隊,定期到社區開展環境治理、志願服務、公共服務活動,通過開展集體服務活動,不斷增強居民及共建單位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多方共同參與社區治安管理、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過程中,構建起全方位、多角度治理圈。

三、成效與反響

在社區大黨委工作的支持下,城內社區在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民生服務、社會治理方面不斷突破了難點,各項工作長足發展。一是經濟發展持續平穩,社區成立的兩個實體公司(威仁公司和民生公司)2016年總收入1100余萬元,為社區贏利500余萬元,為110人失地農民就地解決就業問題,社區每位居民都享受到了社區發展帶來的成果。二是民族關系團結和諧,社區各項工作贏得了少數民族同胞支持,近10年來從未發生過因鄰裡矛盾引發的民族間不和諧事件,社區曾於2013年被雲南民族事務委員會授以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稱號。城內社區黨委利用共建資源打造文化宣傳平台,每遇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均聯合共建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通過文藝匯演、送溫暖、傳承民族習俗、集市日宣傳等方式增進民族、鄰裡間了解,不斷構建了社區富有活力、和諧友好的鄰裡關系,打造和諧鄰裡氛圍,與共建單位共享社區和諧成果。三是民生問題得以突破,通過社區“大黨委”協調共建,搭建了社區與區級職能部門溝通協調的平台,籌資9700余萬元建設了文筆小區,解決了社區“三類房”(危房、火燒房、水淹房)256戶群眾住房問題。並配建了社區辦公場所、居民文體活動場所、居民客堂、生態停車場、規范化農貿市場等公共設施,為社區居民解決遺留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功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至今已無償為7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提供午餐,向60-70歲老人提供5元用餐優惠價,給回族老人提供清真餐﹔每逢節假日期間,社區“大黨委”組織共建單位開展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群眾活動,2016年以來,興盛達集團、坤寶經貿有限公司多次對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及本社區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給予資金幫扶。社區通過給轄區內的企業和單位提供服務群眾、回饋社會的平台,幫助共建單位樹立良好的企業和單位形象,贏得了廣大社區群眾的認可。四是社會治理聯動共建共享,城內社區依托“5+2”活動室每季度開展活動,將社區居民教育、家長學校、未成年人課后輔導及志願服務活動結合起來,滿足居民服務需求的同時,增強社區居民教育,減少社區不安定因素。社區治安聯防隊通過與駐社區單位保安人員、安全聯絡員聯合組成社區治安聯絡網,做到社區治安聯防全覆蓋,形成社區安防聯動系統,有力遏制社區老舊片區中的違法犯罪行為,社區治安環境逐漸好轉。

四、經驗與啟示

城內社區大黨建工作取得現有成效,究其原因主要是做到了立足實際,找准問題,精准發力,成效共享。首先,城內社區黨委立足實際,分析社區整體情況是城市化發展迅速,而社區基礎設施、服務方式及治理模式均還停留在農村社區狀態,要適應時代發展、跟上全區發展步伐,就必須借助更加專業和權威的力量,社區轄區內的多家機關事業單位就是最好的選擇。其次,城內社區黨委找准問題,通過分析轄區居民構成,不難看出失地農民就業、生活、養老及社區治安問題成為群眾關注和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從這幾個方面發力才能達到社區治理的最佳效果。再次,城內社區黨委認識到城市化進程中,居民構成、社區集體經濟等情況均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往的農村治理方式方法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社區治理實際,在社區治理中尋求公共單位共建支持,瞄准問題、精准發力,不斷更新社區治理方法,增強社區自身治理能力,才能迅速達到最優治理效果。最后,城內社區黨委將社區部分公共設施對外開放,讓共建單位共享,同時將環境衛生志願活動、治安聯防工作等社會大環境治理工作,延伸到共建單位居民區、辦公區一起開展治理,覆蓋社區全域,激發各方參與動力,不斷打造共駐共建共享良好社會環境氛圍,推進大黨委工作向前向深發展。

五、探討與評論

社區大黨委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重要組織形式,城內社區大黨委通過構建社區與共建單位之間的“朋友圈”,以社區經濟發展、改善民生、群體穩定、環境優化為目標,依靠共建單位行業優勢及專業技術優勢,為社區建設發展、問題解決 “一對一”定制工作方案,為社區促建設、謀發展。來而不往非禮也,作為大黨委“朋友圈”的核心,城內社區提供基礎服務及活動場所,讓共建單位與社區居民一樣享受社區服務,同時,在治安聯防、志願服務、環境治理等共建單位單獨難以解決困難上給予支持和協助,形成共治共享工作格局。通過社區黨委與共建單位之間互幫互助,社區大黨委工作漸入佳境,社區集體經濟長足發展,群眾安居樂業,民族團結進步,社會治安及衛生環境持續好轉,社區治理走向高效務實,城內社區大黨委各項工作得到各級黨委政府及群眾的支持及認可,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亮點在全區推廣。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