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江北白沙街道黨工委
2018年10月10日08: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白沙街道位於寧波市江北區核心城區,與甬江、姚江相畔,總面積2.5平方公裡。下轄5個社區,總人口1.8萬,其中本地人口1.5萬,外地人口0.3萬。街道黨工委共有基層黨組織46個,黨員904人。
一、背景和起因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白沙街道面臨“大整治、大拆遷”,有四個社區50%的居民因“棚改”而遷移,約17萬平方米居民房屋被拆遷,黨建陣地少,設施舊,導致基層黨組織的活動困難分散,使基層黨建的輻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也使基層黨組織傳統社會治理模式面臨挑戰。同時,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推進,在城市社區出現許多新興領域,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仍有不少盲區和空白點﹔此外由於社區大多數黨員年齡結構、知識文化水平老化,使不少黨員在新時代不能很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據統計,轄區60歲以上老黨員高達56%,35歲以下年輕黨員僅佔17%,黨員作用發揮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針對這一現狀,白沙街道黨工委在上級黨組織的支持下,黨建工作以問題、需求為導向,全力將“5號空間”(位於江北區湖西路282號日湖公園內),打造成一個以黨建為主體,以公共服務公益事業和社會組織孵化為兩翼的開放、多元的創新型城市黨建綜合體,通過環日湖15分鐘黨建輻射圈,充分發揮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黨組織堡壘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織好“關系網”,構建社會組織黨建覆蓋的“紅色磁體”。自5號空間運行以來,已吸引、孵化了大量的社會組織,集聚了一批新業態新興行業人才。為了盡快佔領這一新興陣地,發揮城市黨建的引領作用,街道黨工委通過對社會組織領建、聯建、共建等全領域支持,推動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面提質。一是“上級組織+社會組織”——實現黨組織“領建幫扶”。孵化、初創的社會組織一般規模小、從業人員流動快,傳統的黨組織設置方式和運行模式,難以適應工作實際。為此,通過成立“5號空間”黨委,利用黨建指導員幫助孵化、培育一批有紅色發展潛力的社會組織,持續擴大5號空間內社會組織黨建覆蓋面,解決社會組織的不穩定性和黨員的流動性。同時,5號空間內每一個社會組織都配備有一名黨員作為“紅色輔導員”,深挖紅色潛力,幫助社會組織成長。二是“社會組織+社會組織”——實現黨組織“聯建助長”。考慮到入駐在5號空間的社會組織已達120余家,管理封閉、獨立運行、模式不一等特點較為突出,黨建作用發揮受限。為破解這一困局,我們通過遴選社會組織負責人中優秀的黨員,組建社會組織黨建聯盟,推行黨建聯盟“輪值主席制度”,通過定期召開聯席工作會議,進一步引導5號空間內社會組織發揮互幫互助的能力。其中,每月5號開展的“5幫5帶5提升”品牌活動,創新引入“開放空間”民主討論會議模式,通過參會者的溝通、互動、合作和創新探索發現面對挑戰和轉變的策略。在開放式黨組織生活中引入“開放空間”會議模式,不僅能高效解決問題,特別是復雜或是有分歧的問題,還能激發黨組織的創造力,提高黨員的領導力。“開放空間”模式尤其適用於社會組織黨組織開展頭腦風暴,促進黨組織建設發展。三是“轄區組織+社會組織”——實現黨組織“共建共享”。隨著日湖各類公益活動的蓬勃發展,以日湖5號空間為中心,統籌社會資源,打造起覆蓋周邊15分鐘路程的黨建公益輻射圈,打造公益服務大平台,建立了如愛爾眼病醫院、中國銀行江北支行、江北消防大隊、桃源小區365義工服務點等公益服務點,吸引帶動周邊黨組織、黨員參與融入,比如桃源社區黨委和寧波市健康家園公益服務中心黨組織共建共享,組織社區居民、學生到中心參觀,開展生命、戒網癮體驗、提高居民健康理念,中心則組織員工到社區參加義務植樹、老舊小區改造、開展上門健康檢查等活動,得到了居民的熱烈歡迎。
(二)發揮“功能性”,打造社會治理創新的“紅色磁力”。以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注重發揮5號空間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將社會組織培育成預防和化解矛盾、保障社會安定和諧、實現精細化治理的“紅色磁力”。一是做好民生需求的“掃描儀”。引導熱心社區公共事務的社會組織中的黨員組建“黨代表社區理事會”,一方面組織發動理事會成員開展“黨代表5號見”定期接待,一方面發揮自身來自群眾依托群眾的優勢,在“拉家常、講大道”中收集社情民意,近年來累計反映各類民生訴求260條次,緊急信息20條次。二是成為訴求表達的“應答器”。收集民意,更要解決民難。我們在推進民生問題解決過程中,也十分注重發揮好5號空間社會組織中黨員的作用,如在貝家邊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實施中,面臨時間緊、情況復雜、牽涉面廣的困難,通過5號空間黨委,召集在貝家邊小區居住的社會組織黨員,成立貝家邊小區黨員自治小區,全面融入、主動參與、共同推進小區改造各項工作。今年以來已經累計牽頭召集或參加協調會20余次,組織意願征詢3輪60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50多條,協調矛盾糾紛30余起,充分發揮我們來自群眾、依靠群眾的優勢,確保了施工順利推進,成為全市老小區改造的樣板工程。三是調解社會矛盾的“減壓閥”。5號空間以寧波市十大法制人物徐啟照和“徐啟照調解工作室”為核心,引入律師、法官等法律專業人士組成調解隊伍,專門針對物業與業主糾紛建立物業服務糾紛快速處理機制,自成立以來已成功調解了業主與物業之間的各種糾紛矛盾問題50余次,在該社會組織取得成功的基礎上,還推廣建立5個專業化矛盾調解組織,共調解鄰裡矛盾糾紛300余次,調解成功率達到95%,維護轄區和諧穩定。又如陽光出發社會組織作用,主動承接政府職能,幫扶社區服刑人員,由黨員志願者帶動服刑人員融入社區,參與志願活動,以思想教育和勞作踐行相結合的方式,從思想上幫助服刑人員轉變心態,在參與志願服務。
(三)營造“正能量”,烘托形成向上向善的“紅色磁場”。緊密結合轄區實際,為社會組織“量身定制”公益服務平台,使公益愛心涓涓暖流向全區、全市范圍輻射覆蓋,在社會組織的黨員隊伍中不斷涌現出寧波好人、全國好人等模范群體,被新華社、《光明日報》、《浙江日報》等媒體報道,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營造公益正能量的“紅色磁場”。一是打造樞紐型社會組織。積極培育由熱心人士和愛心企業自發成立的我區第一家正式注冊的民間志願服務組織——白沙義工協會,第一時間派駐專職黨建指導員,協助建立協會黨支部。同時以購買服務的形式,委托協會負責組織開展“公益夜市”“唱響日湖公益文化演出”“志願者技能培訓”“義工體育節”等四個實體項目,累計投入100余萬元。協會還自發組建百余人的志願獻血團隊,捐贈價值3萬元的“公益夜市”義賣品,與北侖陽光學校結對,並成功孵化出22個專業化志願服務團隊,協會成為志願服務當之無愧的樞紐和標杆。二是搭建永不落幕的“公益夜市”閑暇公益新平台。以“黨建引領、幸福夜時、閑暇公益、助你圓夢”為活動宗旨,固定每月5號晚上開展公益夜市活動,全新打造公益旗艦店、公益5(我)來買、微心願5(我)認領、公益5(我)服務、公益隨手捐等公益板塊,吸引了全市十余家公益服務組織和團隊到“夜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不斷規范“公益夜市”活動准入、實施、反饋等各項制度,開展主題式活動,實現“公益夜市進社區、黨員服務在身邊”的常態化運作,目前已累計舉辦16期活動,征集微心願542個,認領完成微心願533個,募集公益資金80余萬元,提供各類服務項目20個,服務居民上萬余人次。三是弘揚軍民、企民融合發展傳統特色。通過資源共享、平台開放積極引導兩新組織和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公益活動和社會治理,豐富了社會服務形式,使社會服務從簡單粗放轉向精准發力。一方面立足轄區部隊多、雙擁傳統濃的突出特點,在5號空間引導成立全市首家民企擁軍協會,協會近年來慰問部隊10余次,設立獎金55萬元,獎勵立功受獎官兵460余人次,累計招錄200余名部隊家屬和退伍軍人實現就業,街道成為全省唯一榮獲全國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稱號的基層單位,實現寧波市雙擁模范單位7連冠。另一方面,由白沙商會牽頭成立“螢火虫公益助學隊”,10家兩新組織捐款8.6萬元,資助17戶寒門子弟上學。寶興物流公司黨支部利用“黔動兩地、書送希望”為黔西南捐書發車儀式的契機,通過貨車司機黨員,推出“紅色方向盤”行動,成立“車輪上的黨支部”,讓黨的聲音在車輪滾滾中傳遍各個角落,充分發揮了黨建引領公益的最佳效益。
三、“5號空間”成效
“5號空間”在運行過程中,較好的把基層黨建工作與隊伍建設、經濟發展、服務群眾、社會治理等方面進行了結合,突出黨建工作就是中心工作的理念。公益集(夜)市、白沙義工、黨代表5號見、靜默咖啡等黨建品牌活動先后被人民日報、浙江新聞客戶端等主流媒體報道60余篇,黨建品牌效應開始顯現,紅色輻射成效顯著。
一、強化“黨的領導”,推動思想引領在群眾工作創新中的作用
“5號空間”作為開放式的黨員教育活動陣地,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發揮“5號空間”黨建聯盟教育、管理黨員的作用,通過信息群進行需求對接、場地預約、活動發布等,自由配置時間場地開展各類黨員教育活動。每月通過“主題黨日服務菜單”,建立健全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又“配胃口”的黨群思想教育服務常態管理制度,舉辦“周二聽我說”“白沙紅雲”空中黨課等一系列黨員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近百場,數萬名黨員群眾參與,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教育滲透到千家萬戶,在黨員群眾的廣泛參與中深入貫徹,為增強廣大群眾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有效的載體。
二、強化“從我做起”,發揮黨員帶頭在社會治理方式中的作用
“5號空間”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注重發揮5號空間黨員“從我做起”的先鋒模范作用,將社會組織培育成預防和化解矛盾、保障社會安定和諧等方面的重要紅色力量。如“陽光出發”社會組織黨員帶頭幫扶結對社區矯正人員﹔“桃源小區365黨員義工服務隊”探索“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黨員志願服務﹔“聾啞人靜默咖啡師”“盲人見心師”為聾啞人士、盲人提供再就業、心理咨詢等服務。
三、強化“需求導向”,發揮需求效應在黨群關系改善中的作用
“5號空間”立足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坐標,最大限度滿足城市居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更高滿意度。通過開展“黨代表5號見”、“睦鄰議事”等品牌活動,加強黨員干部和群眾經常性的直接聯系,加深了相互了解,黨員干部對群眾困難有了直觀、真切的體驗,工作中能更自覺地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辦事情﹔通過面對面做好政策宣傳和思想疏導工作,既讓群眾看到黨委政府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誠心。如湖西路拓寬事件中,社會組織中律師黨員發揮作用,積極參與正面引導,避免大規模的群體事件發生。
四、“5號空間”建設的啟示
啟示一:抓城市基層黨建,在深度上要學會挖掘“新空間”
隨著城市產業結構調整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釋放了大量的新領域、新空間,傳統的單位黨建、社區黨建模式,已難以適應社會形態變化發展要求,黨組織對黨員管不到邊、管不到位的情況比較突出。我們通過打造開放、多元的創新型城市黨建綜合體,來填補黨組織在基層教育、管理、監督黨員以及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等方面的空缺,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
啟示二:抓城市基層黨建,在廣度上要學會凝聚“新力量”
加強城市基層黨建,要求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打破體制屏障,堅持“人在哪裡、黨員在哪裡、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裡”。應通過組織優化、力量下沉、打破條塊分割、封閉運行,實現上下聯動、共建共享,推進各新興領域基層黨的組織全覆蓋、工作全覆蓋。“5號空間”黨委通過豐富組織創新模式,不斷擴大延伸黨聯系社會組織的“紐結點”,使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不斷適應社群取向、網絡社會等新特點,增強黨在城市新興領域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啟示三:抓城市基層黨建,在方向上要學會達成“新共識”
群眾滿意、群眾的獲得感提高,黨建工作才真正落到了實處。將基層發展需求、黨員群眾需求放在最前面,確保民情有人解、遇事有人幫,才能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才能達成與黨建供需雙方的共識。5號空間發揮黨組織對新興領域和廣大群眾的引領功能,從黨建的供給端入手,注重整合各方面黨建資源,加強各方利益的協調,團結凝聚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使群眾有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高。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