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陝西西安市灞橋區:城市驛站“微陣地”彰顯服務大作為

中共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09日13: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灞橋區作為西安市的“東大門”,城市化進程加快、群眾需求多樣化、基層矛盾多元化等,都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了新挑戰。去年以來,灞橋區堅持問題導向,突出黨建引領作用,緊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推動社區職能延伸,在城區人流密集區建起了城市驛站,發揮“5+X”職能,打造了群眾家門口的黨建“微陣地”,引領城市基層治理走向共駐共建共治共享大格局。

一、建立背景與起因

(一)社區覆蓋面的擴大給基層治理帶來新挑戰。從2010年開始,灞橋區城市社區覆蓋面由原來的30個增加到65個,其中“村改居”型社區佔到了53.8%,更多的新建小區被納入到社區管理范圍,服務對象類型多、數量大、覆蓋面廣成了社區工作的新特點、新焦點,新建小區與社區辦公地點距離遠、居民辦事不方便、惠民政策傳達不及時、實現全覆蓋有差距等,給社區基層治理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和挑戰,急切需要一個緩沖矛盾的過渡帶。

(二)居民多樣化的需求給城市黨建提出新要求。區域棚戶區改造步伐的加快,老城區居民物質條件改善的同時,了解時事新聞、知曉方針政策、讀書看報上網等精神追求也隨之增加﹔新建小區吸引了更多的年輕業主,高效優質便捷精細化的服務成為了居民新的需求點,也成為基層黨建需要極力解決好的現實問題。這就需要街道社區黨組織放大思想腦洞,打破社區服務界限的“無形牆”,探索新的服務載體和形式,滿足群眾多樣需求。

(三)相互不充分的融合給共駐共建提出新思考。雖然成立了區街社區三級黨建共建平台,但由於街道社區與駐地共建單位彼此間無隸屬關系、業務聯系不緊密,除參加共建聯席會議、認領黨建項目外,缺乏長效參與基層治理的平台﹔原有的社區網格化管理局限在社區內部,沒有實現駐地單位、沿街商鋪的全覆蓋,基層社會治理存在一定的漏洞,這就需要為駐地單位搭建參與平台,實現社區和駐地單位、臨街商鋪聯動推進基層治理的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小而精”,搭建黨建引領平台

著眼共建共享,對街頭巷尾的城管之家進行改造提升,建起了城市街頭黨建免費“連鎖超市”——城市驛站。注重黨建引領,設計並亮化以“開放、暖心”為理念的橙色LOGO,城市驛站外統一制作懸挂黨旗,形成了群眾家門口黨建“微陣地”﹔將黨的十九大報告摘編、黨建文化宣傳、惠民政策傳遞、服務居民展示等黨建元素,合理有序的融入到驛站內部規劃﹔驛站管理人員以黨員為主,要求他們佩戴黨徽、亮明身份﹔放置了《黨章》《黨的十九大報告》等黨建圖書,把驛站作為黨員學習黨的理論及實務、提高黨性修養的加油站,讓10多平米的城市驛站,處處展現著黨建引領的主題。

(二)定位“微而全”,發揮五站基本功能

統籌規劃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時間,綜合了多項群眾服務工作,定位了“五站”基本功能:

1.基層支部流動站——黨建走上街頭。採取“一支部一驛站”連片包抓,把驛站作為社區黨組織的“第二現場”和“移動工作室”,社區班子成員走向街頭直接服務群眾,縮短社區黨組織和群眾之間的距離﹔制定黨員志願者服務制度,黨員依據在職黨員報到社區延伸到驛站當義工,做細做實為民服務﹔依托城市驛站,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街頭送學,最大限度地吸引群眾參與。

2.政策方針宣傳站——正能量持續發聲。作為政策法規宣傳窗口,堅持“滾動屏+公示欄+口袋書+口頭問”四種方式並用,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和群眾關心的低保、養老等民生問題﹔街道職能科室定期到驛站開展業務宣傳,現場解答群眾提問﹔對養老金交納、低保申請等階段重點工作,在公示欄動態更新公告﹔利用城市驛站宣傳招商引資、人才新政、干部作風監督等內容。

3.城市管理工作站——問題閉環解決。落實“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要求,提升完善驛站硬件設施的同時,注重從老城區實際出發,發揮驛站承接群眾、商戶、管理者三方作用,對群眾反映的市容環境、出店經營、噪音污染等問題 “打包”上報、“項目化”落實,分解到路長、網格,並及時向當事人反饋結果,實現了群眾反映問題處理的閉環。

4.為民便民服務站——溫暖感動群眾。突出“開放關愛”的理念,配置了飲水機、沙發、集成式充電器、免費 wifi等,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設置“讀來讀去”專區,引導群眾“以捐換借”,推動書香城市建設﹔配備急救藥箱、溫度計、血壓計等醫用急救物品,社區衛生服務站也安排醫護人員,定期到驛站開展免費測血壓等活動﹔提供老花鏡、針線包等生活必需品,方便了群眾,凝聚了民心。

5. 社情民意搜集站——工作更接地氣。注重民意收集功能,通過“我想做、我需要”兩個板塊,建立微心願登記辦結制度,保証群眾心願的實現﹔建立群眾意見登記、轉辦、反饋制度,意見當天上報,包片科長8小時反饋,職能科室24小時處理﹔設置民意收集箱,主動傾聽群眾對民生熱點方面的需求及訴求,不斷提升服務群眾的效率水平。

(三)突出“個性化”,提供X多樣化服務

結合各驛站所處位置、服務對象特點,創設各具特色的“X”個性化服務功能。地處紡西街紡五路口驛站,關注附近居民大多是老紡織工人實際,用老照片展現紡織城變遷、老紡織城印象,以及紡織工人的芳華歲月。位於紡正街紡七路口的城市驛站,發揮其坐落國棉五廠、六廠生活區中心位置、多路公交站點特點,聚焦片區4萬多老年人,用新24孝文化牆弘揚孝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位於紡正街東城第二幼兒園門前的城市驛站,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以“水果+文字+笑臉牆+專題講座”形式,關注幼兒健康教育。位於紡建路鹿塬街口的城市驛站,以弘揚榜樣力量、宣傳身邊道德模范為特色,更好的發揮正能量的帶動作用。位於紡西街紡三路口的城市驛站,突出黨建引領社會治理“5+5+N”格局特色,著力打造城管文化展示平台。位於55中門口的城市驛站,把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作為特點,成為了中學生讀書、化解心裡壓力的好去處。區委組織部還牽頭舉辦了全區“城市驛站故事薈”,相互分享在城市驛站發生的感人故事。

(四)建立“子網格”,完善互聯共建機制

延長社區網格手臂,依托城市驛站建立輻射轄區駐地單位、道路商鋪、公共資源的子網格,吸納駐地單位和臨街商鋪經營主黨員骨干和優秀分子進入“三長三員”隊伍,形成社區網格為主,多個子網格相互交織的全覆蓋網格化城市治理模式,在門前衛生治理、治安聯防通報、清掃積雪、解決突發事件上實現了聯動。建立區級部門和城市驛站“4+1”結對共建制度,明確“5+3”共建職責,區衛計、教育、食藥監、人社、民政等部門積極參與,先后在城市驛站開展黨員引領服務民生系活動79場次,領辦落實驛站及延伸社區共建項目109個。把城市驛站作為全區“紅色義工”服務隊開展活動的主陣地,街頭政策宣傳、奉獻緩堵保暢、城市精細化管理、上門跟蹤服務群眾等,解難題、做服務,構建了上下聯動、內外聯動,共同參與治理的格局。

三、工作成效

(一)創新錘煉作風理念,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自城市驛站建立以來,已經先后接待黨員群眾10余萬次,“累了渴了到驛站休息、有啥煩心事找驛站反映,咨詢政策直接來驛站”是驛站在灞橋區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區級部門、駐地單位、社區工作人員把工作服務延伸到驛站、送到街頭巷尾,縮短了社區黨組織和群眾之間的距離,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問題,受到了廣泛好評。據統計,城市驛站建成使用不足一年時間,已接收群眾捐贈圖書1058冊,居民在驛站提出的127個微心願已全部被區、街、社區干部認領並落實到位﹔反映城市治理方面的39個問題,3個通過“項目發包”得到了解決,17件具體事情已解決到位,19件不符合政策規定全部解釋到位﹔111名群眾用留言記錄下城市驛站帶來的便捷和優質服務。

(二)創新問題處理方式,延伸了社區黨建服務群眾鏈條。對機關干部來說,通過在驛站當義工、做服務,將過去征求意見“紙對紙”,變為直接與群眾的“面對面”,不僅聽到了群眾最真實的聲音和訴求,也幫助機關干部放下身段、沉下身子,把群眾關心的事情辦好提供了平台。對於社區黨員干部來說,將過去坐在辦公室“等人上門”,變為主動走上街頭、深入群眾“上門服務”,延伸跟蹤入戶實地了解群眾的困難,堅定了他們為民辦事決心和信心。區級共建單位和駐地單位借助城市驛站平台,開展政策宣講、免費義診等,受到了中省市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群眾的普遍好評。區人社局干部魏波到驛站當義工后說:“這樣我才把真實的情況摸透了,今后的工作還是要提升標准、做細服務,不能讓群眾有怨言”。

(三)創新黨群互動路徑,彰顯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果。過去對於普通群眾來說,黨組織離自己很遠,社區班子成員隻有在選舉、大型活動中才能見到,有問題到社區還不一定能見到人,現在有想法或心氣不順的時候,可以到驛站向工作人員現場訴說,也可自己寫投進意見箱,工作人員定期整理上報,限時辦結回復,隻要是群眾反映的問題就不會落空。翻開驛站內的留言本、民意收集本,不僅有感言,而且每一個問題后邊都有反映時間、辦結情況、反饋情況,真正實現了問題閉環處理,讓黨群干群的心連的更近了,關系更加密切了。電建社區居民方瑜佳在城市驛站微心願牆上反映的獨生子女補助金的問題,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兼驛站站長孫文革上門了解情況,積極和紡織城街道計生辦溝通協調,不到3天就落實到位,方瑜佳專程到驛站表示感謝。

四、幾點啟示

1.堅持黨建引領,才能有效整合基層治理力量。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注重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基層社會治理才有了主心骨,才能充分調動黨員骨干的積極性主動性,示范帶動各方面力量聯動起來,形成共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合力。

2.敢於探索實踐,才能有效破解城市黨建瓶頸。各地城市基層黨建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不同,先進地區雖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好經驗好做法,但立足當地實際找准突破口才是關鍵,這就需要我們解剖麻雀,敢於打破固有思維,統籌先進經驗和本地實際,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城市基層黨建水平。

3.增強服務功能,才能有效提升黨組織組織力。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始終不渝的追求,隻有站在人民需求的立場想問題,變管理職能為服務職能,轉管理模式為服務模式,隻有不斷增強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把群眾關心關注期盼的具體事辦好,提升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群眾才會心氣順,才能支持我們的工作,才能彰顯組織力提升的效果。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