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長沙市開福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08日10: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小區居民的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小區治理難題也越來越多。開福區積極探索以城市居民住宅小區為單位搭建黨組織,讓黨建服務貼近居民生活、走進居民心坎,得到了基層居民群眾的廣泛認可。
一、背景起因
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居住地已由傳統的單位院落、居民胡同、生活街區轉入了各類相對集中、規范的住宅小區。為摸清小區治理情況,開福區組織了一次小區服務管理工作調研,向業主隨機發放900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863份。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對小區物業管理服務總體評價一般或不滿意的佔25.1%。調研還發現,業主最關注的十大物管難題中,破壞公共綠地、佔用消防通道停車、違章搭建、違規“住改商”等問題,單靠物業企業的力量沒法進行有效管理。此外,之前小區普遍實行的“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治理結構中,由於業委會的成立、運行和作用發揮缺乏有效指導和監管,自治作用存在一定的探索性和狹隘性。在公民維權意識不斷強化的形勢下,小區居民、業委會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迫切需要黨組織運用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在小區治理中發揮引領作用,有效協調各方關系。如何將黨組織的力量延伸到居民小區,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開福區通過支部建在小區、黨建引領小區、服務做到小區、資源進駐小區,著力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二、主要做法
(一)把支部建在小區裡。過去小區幾乎是黨員管理的“盲區”,多數黨員滿足於當“8小時黨員”,回到小區后不願亮明身份,對公共事務和群眾困難不甚關心。為加強小區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福區將黨組織建在小區,把黨的工作延伸至小區。一是全面摸排,摸清實情。以社區為單位,將轄區內的小區基本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對轄區內小區數量、小區結構、黨員人數、居民服務需求等進行全面走訪了解,建立工作台賬。發揮小區支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的優勢,協助社區做好直管黨員、流動黨員、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等“四類”黨員摸底工作。二是全力組建,設好支部。加大小區黨組織組建力度,在具備條件的小區成立黨組織﹔在條件尚未成熟,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較多的小區,成立功能型黨組織。發揮宣傳黨的政策、團結動員群眾、引導小區優秀社會人士參與小區治理等職能,推動街道社區、業委會、監事會、物業服務企業和小區居民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目前,全區共建成住宅小區黨組織172個,其中功能型黨組織21個。三是全方選派,建強隊伍。從社區工作人員或小區居民黨員中,擇優選拔政治素質優、群眾威信高、服務意識強的黨員同志擔任小區黨組織負責人,選拔黨員樓棟長、“五老”人員、社區專職工作人員擔任支委委員,負責小區黨組織基礎性工作和與社區黨組織的日常銜接和溝通。
(二)把力量用在關鍵處。將黨員資源下沉到最基層,把黨建的觸角延伸到“神經末梢”。通過引導進入、重點介入、監管嵌入,健全以小區黨支部牽頭抓總,業主委員會、業主監事會、物業服務企業多方參與的“多位一體”小區治理構架。一是引導進入,讓黨員成為服務群眾的“引路人”。按照“社區所需、黨員所長”的原則,採取訪、薦、推的辦法納賢舉能,引導和推薦優秀黨員業主代表按法定程序進入業委會、監事會等。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物業企業黨員207人,業主委員會黨員153人,物業專職社工黨員38人。今年新成立備案的21個業主委員會中,有黨員62人,其中有17人任業主委員會主任。二是重點介入,讓黨組織成為小區管理的“主心骨”。小區黨組織普遍推行聯席會議制度,對業委會議事規則、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物業維修資金使用申請、物業矛盾糾紛調處等重大事項進行介入指導。洪山橋街道洪山社區藏瓏小區,由社區黨委牽頭,建立由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居民、社區民警、社區律師等多方代表共同參與的物業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通報近期工作、交流經驗,指導業委會依法履職、依法換屆,協調物業服務中的重大矛盾糾紛60余件。三是監管嵌入,讓黨組織監督成為物業考核評價的“金標准”。小區黨組織將物業服務黨建工作情況、業主委員會對物業服務的評價意見等納入物業服務質量考評,區城鄉建設局將評定結果作為評選省、市物業管理優秀住宅小區的重要依據,讓黨組織監督助推小區治理服務逐漸規范化。
(三)把服務做到心坎上。為了居民小區事事有人管、有人問,小區黨組織堅持做到緊跟組織、緊貼民情、緊扣需求,引導更多黨員群眾參與組織工作、基層服務建設。一是緊跟組織,做實上傳下達。小區黨組織積極組建小區學習工作微信群,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對居民關注度高的電梯維修難、停車混亂、樓棟內垃圾廣告多等問題,線上“接單”、線下解難,確保服務“不掉線”。目前,全區共建立小區工作微信群426個。二是緊扣需求,提供分類服務。整合小區內社區、物業用房資源,建立鄰裡中心25家,為小區居民提供運動休閑、親子早教、醫療保健等便民服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區治理格局,確保黨建服務在小區實現全覆蓋。洪山街道洪雅社區“聚雅園”領裡中心為社區黨員群眾搭建起一個集思想教育、休閑健身、文化宣傳於一體的黨建特色宣傳陣地,滿足居民多樣化服務需求。三是緊貼民情,抓好活動開展。根據不同類別居民的需求,開展元宵喜樂會、親子讀書會、慰問困難老人等主題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小區文化氛圍。月湖街道金色比華利小區,在小區先鋒黨支部的引導下,共計開展專題學習討論、科技無人機沙龍、青年黨員志願義診等主題活動20余場次。
(四)把資源用在最基層。為解決小區黨組織無錢辦事、無人辦事、無制度辦事的問題,開福區通過經費保障到小區、人力投入到小區、制度設計到小區,為提升小區治理服務水平提供了強有力保障。一是保障小區黨建有錢抓。區級通過以獎代投、黨費返還等方式重點扶持,街道社區提供經費兜底支持,小區黨組織利用社區惠民資金、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社會組織捐贈資金等,確保小區黨組織正常運轉。芙蓉北路街道欣城社區利用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在各小區設立家門口的“樂鄰小站”服務點,作為小區黨支部活動、居民議事、幫代辦服務及文體活動陣地,在小站就能辦理高齡補貼發放、黨組織關系接轉等,真正讓小區居民感受到“即便不出門,也能辦成事”。二是保障小區黨建有人抓。將社區工作力量下沉至小區支部,選聘專兼職網格民情員960名,作為社區工作力量的補充,負責小區民情信息搜集和協調事件處理。區委選派31名黨建指導員聯系指導 62 個小區,街道社區按照“一小區一黨建指導員”的標准,選派本級黨建指導員287名聯系小區,做到指導全覆蓋。三是保障小區黨建有制度抓。出台《開福區小區黨組織建設管理辦法》,明確區委組織部負責統籌指導,區城鄉建設局負責指導和監督,街道社區具體負責工作落實。街道黨組織每年對小區黨組織進行綜合考評,對引領基層治理較好的小區黨組織,按示范、規范兩類標准予以表彰獎勵,進行推介。
三、主要成效
小區黨建既是長沙市2018年城市基層黨建六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也是開福區“城市基層黨建十項措施”之一,開福區小區黨建探索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
一是共商共議,完善了基礎建設。以往,城市老舊小區沒有物業進駐,停車難、垃圾堆放等一些小區公共事務缺乏管理。今年以來,由小區黨組織牽頭,組織業委會、居民代表、黨員骨干等組成共商共議的議事機制,一件件小區治理難題得到妥善解決。例如,芙蓉北路街道欣城社區由社區黨委牽頭,成立由業委會代表、物業公司代表、黨員代表、居民代表、社區民警等共同參與的“共建匯”,對社情民意和重大事件按照事前商議、事中參與、事后評議的方式,進行社區共治。金馬路、福成路、廣福園廣場的提質改造工程等的順利完成都是社區黨委牽頭、共商共議的結果。
二是共監共管,化解了矛盾糾紛。以往,小區業委會監管不到位,個別業委會將小區共有資源挪為私用。現在,街道社區和小區黨組織在業委會籌備成立過程中,引導和推薦優秀黨員代表按法定程序以不少於50%的比例進入籌備組,籌備組組長由街道負責物業管理的同志擔任,鼓勵政治素質優、群眾威信高、服務意識強的優秀黨員業主代表擔任業委會主任。同時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指導小區黨組織、業委會、業主監事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依法依規履職。黨組織和黨員引領作用的發揮,一改過去物業小區自治缺乏監督的局面,為化解業主、業委會、物業之間的矛盾起到了強大助力。
三是共贏共享,提升了民生質量。城市小區與過去的單位集體宿舍或院落最大的不同在於,都是獨門獨戶。小區居民早出晚歸,生活軌跡各不相同,鄰裡之間聯系相對較少。現如今,通過小區黨組織牽頭,整合小區內公共空間打造“鄰裡中心”,提供各類便民服務,充分將小區內的熱心人士組織起來,搭建志願服務平台,鄰裡間氛圍逐漸在小區活動中融洽。一年來,全區小區黨組織共辦理民生實事357件,做到讓群眾滿意,為開福添彩。
四、經驗啟示
小區服務連著民生、民心、民意,事關社會和諧發展大局。通過近年來的探索實踐,我們對小區黨建工作也有一些粗淺的認識與體會,主要體現在:
一是必須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傾聽群眾需求是探索小區黨建新模式的第一步。小區黨員、物業公司骨干在廣泛搜集居民需求的基礎上,逐步探索打造服務居民文化生活的“鄰裡中心”、搭建小區黨建微信工作群,隨時商討小區大小事、定期舉辦居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讓一件件過去難以調和的鄰裡矛盾因為溝通的加強而變得迎刃而解,鄰裡關系也由於活動的開展更加密切。
二是必須堅持以黨建引領為關鍵點。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城市小區的黨建工作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顯得愈發重要。因此,開福區在推動小區黨建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黨建為主線,將黨組織在小區內搭建起來,讓黨員骨干進入業委會,圍繞黨建主題開展小區活動,通過黨建服務將凝聚人心。久而久之,黨建引領下的小區治理模式愈發順暢。
三是必須堅持以做好服務為落腳點。基層黨建的落腳點還是服務,服務做實才能贏得老百姓的“點贊”。從服務主體上分析,政府職能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要協調好服務和管理二者之間的關系,提升服務水平﹔業委會要引導小區業主選出具有公益心、能真正為業主服務的委員。從服務平台上分析,“鄰裡中心”要為小區居民提供可以娛樂、健身、閱讀的共享空間﹔小區“圓桌議事會”要發揮專家學者、業主代表、物業骨干等多方力量共同商討解決小區治理難題﹔小區微信工作群要為增進居民溝通提供寬鬆有序的線上平台﹔小區志願者服務隊要為營造互助氛圍、融洽鄰裡關系發揮作用。小區治理隻有圍繞服務展開,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才能在“家門口”獲得提升。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