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江蘇淮安淮安區河下街道:“兩網融合”擦亮城市社區黨建好品牌

中共淮安市淮安區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08日09:5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我們全面樹立“互聯網+”思維,積極推動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智慧升級,不斷創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方式,充分發揮城市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凝心聚力作用,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服務。河下街道黨工委從城市黨建“網絡+網格”入手,積極探索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路徑,不斷創新黨建模式,豐富黨建內涵,拓展黨建功效,以點帶面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提升、全面過硬。

在網格化管理實施過程中,街道選出一批有特長、有能力的社區黨員擔任網格員,採取活動日服務、派單服務和點名服務等形式,開展政策宣講、困難幫扶、醫療保健、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等活動。在服務群眾的同時,吸引大批群眾參與社區管理,形成了黨員帶頭、各方參與的“1+X”工作機制,實現了構建“黨建+”經濟、文化、民生、扶貧等多元化基層治理新格局。

“幸福河下”APP的開發上線,給網格化管理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與便利性。它以全媒介網絡服務模式為基礎,為群眾搭建數字化信息服務平台,提供為民服務互動窗口,打造一個綜合型街道和社區網格化管理與服務平台。“網絡+網格”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動了黨群服務、政務服務、生活服務、健康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綜合管理服務的融合協同。

隨著“兩網”融合步伐的不斷加快,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撐下,網格化治理屏障越來越牢固,城市黨建的戰斗力、凝聚力也日益增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也越來越明顯。這有利於街道繼續推進品牌化精准服務,健全社會化參與機制,以更強力度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守正出新。

目前在河下街道所有干群全力以赴、不懈努力之下,“網絡+網格”兩網融合管理模式已然成為了展示河下形象的“窗口”、吸引客商投資的“窪地”、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指南”。

一、理清思路,找准創新發展基層黨建突破口

河下街道是目前淮安市年輕的街道之一,得名於千年古鎮河下,轄區內共有13個社區(村居),服務人口12萬余人,黨員1074名。作為對接市、區兩級政務中心的輻射區,街道人員場所密集、社會結構多元、群眾訴求多樣,社會管理存在諸多難點。一是網格設置不合理,資源浪費多。為了推進網格化管理模式,街道按區域劃分設置網格。但在實踐中發現,網格設置得小而多,不僅造成了人力財力的浪費,而且難以實現規范化管理,不利於提升街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網格員職能不清,上下聯動難。網格化管理實施前期,網格員職能不清、責任不明,遇到問題依然層層匯報,逐級傳達,雖然最終解決了問題,但這種點對點、信息不對稱的溝通方式,削弱了黨建的引領作用,致使其他工作更加被動,難以滿足群眾需求。三是黨建資源整合不夠,引領能力弱。受傳統黨建模式影響,街道雖然掌握了大量的社區黨建資源,但是由於所屬各支部、各部門的工作數據較為分散,存在一定的信息邊界,在處理綜合性社區治理問題上,缺少整合各方力量的有效平台,因此黨建工作在整個街道工作層面的引領作用較為薄弱,難以形成聚合推動基層黨建的社會動力、社會輿論氛圍。

針對這些問題,街道黨工委順應社會治理發展趨勢和政府職能轉變要求,進行大膽改革創新,積極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將基層黨建工作的優良傳統同現代化的技術方法相結合,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更好服務社區居民,進一步發揮基層黨建工作的優勢。

一是合理劃分網格。從2017年3月開始,街道綜合考量各方面因素,以各村居屬地為單位重新劃分網格,每個網格區域就是一個社會服務管理的基礎單元。到2017年底,橫到邊、縱到底、零遺漏的網格體系初步建成。

二是“網絡+網格”雙管齊下。街道將互聯網技術與網格化管理相結合,積極探索和創新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城市基層黨建、城市基層治理中的廣泛運用,在全市率先建設網格化管理APP信息平台——“幸福河下”,設置黨建工作模塊,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開辟讓黨建奏響“網路”交響曲,讓群眾多跑“網路”少走馬路的現代社會治理新途徑。

二、創新載體,構筑兩網融合基層治理新格局

1、打造“三位一體”黨建雲平台

在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以“互聯網+”為引領,打造“移動黨建”,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擴展到網上勢在必行。河下街道率先建設集個人業務、社區服務、綜合服務“三位一體”的“幸福河下”綜合服務網格化管理APP,打破時間限制、空間約束,讓黨員管理更加科學,為百姓服務更加便捷。一是黨員可在線學習,實時充電。線上“社區服務”版塊設置了“黨建學習”,線下在螺螄街村試點設立三個“充電樁”,能夠讓黨員隨時得到黨性教育。二是各黨支部可實現星級化管理。街道所屬黨支部可依據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在線學習、黨費繳納等情況累計黨員積分,作為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參考部分。組織部門也可通過智能分析直觀了解黨組織、黨員情況,為管理決策提供切實有效的數據支撐。三是居民掌握動態,群眾監督工作。“綜合服務”版塊設置了“專題黨建”,黨員可在線實時查看各支部的特色黨建活動內容,便於激發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人民群眾也可以隨時點擊“黨建工作動態”欄目,掌握和監督黨組織的工作動態。

為了確保“幸福河下”APP的有效運行,讓移動黨建的新理念在黨員隊伍中扎根,使黨建工作在基層綜合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引領作用,街道以黨員服務區域為單位,將全街道劃分為13個綜合管理大網格,13個大網格內據實設網格區域99個,依托人、事、地、物、組織等要素,錄入集組織黨建、衛計服務、政法綜治等十一項重點工作合計17000余條的大數據庫,率先構建了信息採集、綜合研判、網上交辦、結果反饋的工作機制。各個網格內都有熟悉黨建工作的黨員干部,他們依托手機終端實行動態管理,利用“大數據”開展基層黨組織工作,真正形成“黨建有雲、地上有格、格中有人、人盡其責”的“網絡+網格”的社區治理新模式。

2、構建“1+X”型區域黨建新格局

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迅速發展,形成大批城市新群體。為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無遺漏,按照“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黨組織”的要求,初步構建了以黨工委為核心、社區為主體、各方共同參與的“1+X”型區域黨建新格局,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示范戶”的五級網絡組織體系,把黨組織的觸角延伸到每個單位、每個行業、每個小區,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建到樓棟裡,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實現民情第一時間被知曉,問題第一時間得處理。為了提升網格的服務能力,街道吸納了網格社工黨員、物業公司職工黨員、業委會委員黨員、屬地在職黨員等擔任支部委員,每個網格聘請一名社區民警、聯系一個醫療衛生服務站,地點人員信息對群眾公開,同時選聘105名老黨員、老教師、老干部等積極分子擔任網格監督員,形成了一支規模達500余人的網格服務團隊。通過在每個小區公示黨員責任區、懸挂“共產黨員”戶牌,推動在職黨員回樓棟、進網格、亮身份,為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有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一年來,網格中先后涌現出“徐宏書記工作室”“小螺號黨員志願服務隊”等一批服務典型,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

3、創設為民服務智能新載體

街道黨工委全力走好“網絡+網格”之路,構建黨群溝通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平台,為暢通服務群眾創設智能新載體。“幸福河下”APP以“不讓辦事群眾跑二腿”為根本宗旨,設置服務面對面、民情直通車兩個子項目。通過各個村居綜治大廳前的易拉寶二維碼下載客戶端后,群眾來社區、街道辦事前可以在“服務面對面”裡查看班子成員、部門職責,搜索咨詢相關事項辦理流程,真正讓群眾多跑“網路”少走馬路,極大的方便了辦事群眾。

為發揮居民區黨組織在“家門口”服務建設中的核心引領和綜合統籌作用,機關部門和在職黨員定向定點服務居民和企業,並在APP平台實現互助關系綁定,剛性要求機關部門和黨員干部每年必須為服務對象辦1—2件實事,在全街開展“矛盾化解年”工作,進一步減少了矛盾,密切了干群關系。

三、成效顯著,譜寫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篇章

1、黨建引領立體化

“網絡+網格”模式充分發揮了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城市基層黨建、城市基層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打通了上下聯動的信息渠道,把黨建平台延伸到互聯網上,將黨建促發展的力量依靠“網絡+網格”的立體化平台貫通到黨性教育和基層治理中。一方面有效激發了干部、黨員隊伍的學習意識。黨員過去隻能在“三會一課”等線下組織生活中學習黨的知識,但是有了“幸福河下”APP之后,黨員隻需在網上輕輕一點,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自黨建學習板塊在綜合服務網格化管理“幸福河下”手機客戶端上線以來,累計閱讀量達數萬次,下載數百次。例如《十九大精神百問·黨章修正案增寫黨的干部要忠誠擔當意義何在?》一文累計閱讀量達629次。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干部、黨員的服務能力。黨員在網格內擔任“網格協理員”,定期走訪社區,利用“幸福河下”APP發布工作動態方便群眾進行有效監督,另外要隨時隨地解決“民情直通車”欄目中群眾反映的問題。“民情直通車”今年以來已接受194位群眾咨詢、提交待解決問題,經過干部、黨員的處理之后,交辦回復率達100%,群眾回復滿意率也高達100%。

2、治理手段綜合化

“幸福河下”APP的開發上線,通過互聯網與雲計算技術,實現社區綜合服務數字化、信息化、科學化,給網格化管理帶來的更大的靈活性與便利性。

一是“幸福河下”APP實現平穩運行。APP正式上線運行7個月以來,全部網格工作人員已注冊並能夠登陸使用。通過網格化服務中心與各個村居的積極推廣,已有1294戶居民掃描易拉寶二維碼下載安裝了“幸福河下”APP,查看河下街道的工作動態,共同參與河下街道的建設。目前,網格化管理手機APP與電腦端平台同步使用,數據實時同步,實現雙平台協同辦公,平台三大主題——個人業務、社區服務、綜合服務建設到位,全面推進網格化建設成為街道當前和今后各項工作的抓手和載體。

二是實時監控管理模塊籌建完備。由干部、黨員組成的網格服務團隊可以在APP客戶端根據工號權限查看對應范圍的網絡攝像頭實時監控,對於熱點區域的球機可以進行轉向等操控。此外網格員還可在電腦端根據權限調取對應范圍的網絡攝像頭實時監控,同時進行錄像回放、下載管理等工作。手機客戶端與電腦端均與江蘇移動的千裡眼雲平台對接,將監控雲平台接入到網格化管理中心的大屏,實現街道內所有監控能夠在大屏上滾動展示,可以實現實時監控與管理。

3、服務群眾高效化

推進“網絡+網格”兩網融合管理體系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進一步落實村居基本公共服務,使居民能夠方便、快捷、高效地享受到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務。

一是分版塊契合群眾需求,服務過程更精確。APP內開通了“服務面對面”“民情直通車”“就業服務”“陽光村務”“企業服務”等多個模塊,加快了“一刻鐘服務圈”的建設步伐,使用過的老百姓都紛紛點贊。“服務面對面”板塊上線以來已上線了常規辦事流程一百余條,接受群眾咨詢時,管理中心加強了共建聯動機制,一個工作日內交辦回復,沒有及時處置的,電腦后台定時催促。“原來有事,我們隻知道先跑村裡問,再到鎮裡問,手續不全回頭補,一件事沒得一兩天,跑個三兩腿直接辦不下來,現在“幸福河下”APP上的“服務面對面”真的太方便了……”鎮海村黃先生的孩子在蘇州大學讀大二,今年孩子准備加入中國共產黨,急需一份直系親屬政治面貌証明。黃國寶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手機APP,在“服務面對面”欄目中搜索辦事流程、咨詢所需資料,帶齊資料后到村裡蓋好章,街道組織辦審核通過當場辦結,當天中午就將材料寄往了蘇州。這一切得益於由APP建立起來的程序化服務。

二是整合資源互聯互通,服務內容更全面。安全、信訪、工業經濟、社會事業、城市長效管理等工作正逐步細化充實、整合到網格中,為村居和部門間的資源整合、互聯互通搭建數字化信息平台,推動信息共享、工作協同,實現綜合服務管理資源集聚、力量集合。7月5日淮安暴雨,街道網格員李女士在“幸福河下”手機客戶端“綜合服務”應急服務工作動態中看到位於御水天成小區南門的一個井蓋破損,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李女士立即通過手機APP反饋給華亭村挂鉤領導顏軍及村結合干部,同時聯系屬地網格長、03211號網格責任人以及技術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僅用半個小時就安裝上新井蓋,確保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路過的行人直夸街道辦事效率高,綜合服務網格化管理優勢明顯。

四、厚積薄發,推動“兩網”基層治理模式全覆蓋

街道“網絡+網格”綜合服務網格化管理的軌跡,是試點開路、總結提升、持續創新的過程,是街道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與黨建深度融合的一次探索,也是開創互聯網信息技術在城市基層黨建、城市基層治理運用中的重要嘗試。在探索和嘗試的過程中,我們既收獲了群眾的認可,也為接下來繼續推進“網絡+網格”基層治理模式全覆蓋積累了經驗。

1、互聯網+黨建,引領作用更顯著

在探索基層治理路徑的過程中,街道黨工委第一時間看到了互聯網技術對於做好黨建工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中的巨大裨益。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將黨建工作搬到互聯網上,打通線上線下溝通渠道,形成雙向互動,能夠充分激發出黨建引領其他基層工作的積極作用。支部建網上,黨員一方面可以在APP上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又受到組織的監督與管理,這有利於打造一支黨性強、素質高的“帶頭人”隊伍,全面開展各項基層工作。黨員在身邊,黨員隨時隨地和人民群眾在APP內交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不僅進一步融洽了干群關系,而且能夠增強基層黨組織引領凝聚群眾的能力,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水平。

2、網絡+網格,服務群眾零距離

街道、社區是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基層組織,在整個社會治理體系中處於“末梢”。“網絡+網格”模式,充分解決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達到了暢通“末梢神經”的效果。群眾無需多跑腿,直接在“幸福河下”APP上提交問題,所屬網格中的網格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內聯系相關部門,快速、精准解決問題。“網絡+網格”兩“網”的互促融合,能夠有效拉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推動各項便民利民工作更接地氣、更具效果。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