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福建廈門思明區中華街道鎮海社區:以黨建為引領深化社區治理創成效

廈門思明區中華街道

2018年10月08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圍繞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相關指導精神,思明區中華街道鎮海社區黨委強化政治引領,積極轉變職能,深化社區基層調機構、建隊伍、賦權力工作。社區黨委以小區和樓院為基本治理單元,成立20個小區黨支部,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管理服務和輿情引領工作,吸納居住在各樓棟的在職黨員486名,形成了一個社區黨群服務站和20個小區黨群之家的服務陣地。其中,“鎮海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黨支部,是全市首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黨支部,吸收了廈門市盛泰和物業公司、安居慧雲科技公司等近70家非公企業成為會員單位,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先后孵化了社區雙擁百姓藝術團、愛狗協會、愛車自管小組等10余家群團組織,服務居民群眾上萬人次。通過一系列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實踐創新,社區黨委調動多元參與,激發社區活力,引領社區精神,先后受到《人民日報》《人民網》《中國社區報》等十多家媒體採訪報道,工作經驗在《火炬》《福建信訪之窗》等多家刊物發表,並作為廈門經濟特區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和“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宣傳片的典型取材社區,作為廈門良好城市形象的一處縮影。

一、背景與起因

鎮海社區位於思明區中華街道東南部,是典型的城市老社區,轄內80%的樓院屬無物業管理的開放式老舊居民樓,以前樓院公共事務長期無人過問、基礎設施陳舊、環境衛生臟亂,入室盜竊、亂停車矛盾糾紛等問題多發,其他幾個有物業管理的小區也屢屢出現業委會、業主及物業公司之間的群體性矛盾糾紛,極大影響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感。

2013年7月,鎮海社區黨委提出“美麗社區、幸福鎮海”行動,通過“以獎代補”形式,發動居民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房前屋后改造、公共設施維護、環境美化等社區治理事務,成為全市黨建網格試點社區。2014年,社區黨委成立九竹巷黨小組、石泉路愛車自管小組黨小組,引導黨員和居民自治探索,共同打造“金色夢想小區”“瑞泉山庄”愛車自管小組等黨建品牌,典型案例被《人民日報》在2014年5月7日以《小區無物業,為啥仍有序》為題進行專門報道。

2017年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現場會在上海召開后,鎮海社區黨委進一步深化社區黨建和治理創新工作,通過轉變黨委職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強化黨的隊伍建設和深化服務型黨組織創建工作上,進一步調整社區黨委、社區工作站、社區居委會的機構職責分工,由居民擔任居委會兼職委員,強化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最大化發揮了黨委下屬的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黨支部和20個小區兼合式黨支部的政治引領功能,開展多樣化活動和服務來密切鄰裡關系。同時,還通過開展服務、組織居民自籌、接受捐款和公益創投等方式籌集管理服務經費,破解了社區管理服務難題,成功地創造了黨建引領無物業老舊片區治理的新模式,對社區黨組織引領居民自治和社區營造的有效實現形式進行了探索創新。

二、做法與經過

(一)調整機構、明確職責,強化社區黨委力量。一是深化“居站分設”機構調整,發揮居民民主自治作用。2014年9月25日,鎮海社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由70位居民代表選舉增補3名社區居民擔任居委會兼職委員。居民委員每人每周到社區輪留值班,遇到群眾的瑣事負責做群眾工作,專門接待處理群眾來訪和組織指導居民自治、民主議事及群眾自我服務工作,有效破解“居站不分”、隻重視上級任務而忽視居民“家長裡短”雜事的弊端。在新機制的有效運作下,社區黨委組織召開各種民主議事會議75場次,近1825人次居民參加社區議事會議,共同制定了《金色夢想小區居民公約》《瑞泉山庄車主自管小組停車公約》《社區愛狗協會文明養犬公約》等規章制度近20個,民主議事、群策群力共同解決居民問題的成效顯著,打造出13棟樓房174戶居民自治管理、共同建設管理的“金色夢想小區”,創造了僅用1個多月時間,便完成老舊小區防盜系統改造的佳話。二是明確黨建網格化職責,加強社區黨建力量。轄內小區黨支部的黨員大多是組織關系不在社區的在職黨員,這支懂黨建的社區工作者“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深入到小區開展黨建指導,幫助協調矛盾糾紛、支援群防群治等工作,特別是在垃圾分類、掃黑除惡等重點任務中,小區黨支部的黨員充分發揮先鋒作用,擔當垃圾分類志願者,帶頭入戶指導居民進行分類,擔當掃黑除惡宣傳教育的先行者,積極參與社區宣傳督導,極大增強了社區黨委的力量,建立起了居民家門前的戰斗堡壘。

(二)引領治理、互助服務,強化政治引領功能。一是凝聚服務力量,深化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鎮海社區黨委通強化黨組織政治引領,深化鄰裡互助服務,打通服務居民群眾最后一公裡。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黨支部吸納了廈門安居慧雲科技有限公司、廈門盛泰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廈門新超越教育培訓中心等近70家會員單位,凝聚了黨員水電工陳禮鵬等30名社區達人,為有需求的居民,特別是老年人與殘疾人群體提供了上門理發、上門水電維修、“代勞代購代辦代跑腿”等“鄰裡代”和“社區管家式”服務,涌現了“黨員水電服務隊”“社區二管家傅惠蘭”“高齡入黨積極分子唐秀蘭”等感人事跡。二是破解服務難題,打造社區黨建服務品牌。社區黨委根據居民需要解決的服務難題,探索了居家養老“老人管家”互助養老模式、無物業老舊小區的“菜單式”物業管理服務、個性化“兒童托管”及社區書院等黨建服務品牌,讓居民群眾在社區家門口以低償價格、得到優質的生活服務,感受到歸屬感和幸福感。

(三)賦予職權、創新模式,豐富社區精神文化生活。一是明確小區支部的職責權力。為小區黨支部確定“四員”崗位職責,即承擔“政策宣導員、民情信息員、小區管理員、兒童輔導員”工作職責,鼓勵黨支部和業委會交叉任職,要求小區業委會(或自管小組)、物業公司在決定涉及小區多數業主利益的事項前都必須先征求黨支部意見,業委會或自管小組才可以執行實施,保障了小區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二是創新“四位一體”治理模式。探索社區黨委指導支持、小區黨支部協調監督、業委會(自治管理小組)決策議事、物業公司執行落實的“四位一體”小區治理模式,石泉路7號小區黨支部實現了小區業主10多年來的“電梯夢”﹔鴻山二期黨支部每年組織小區開展“百家宴”“鄰裡節”活動,化解了因地鐵改造帶來的群體矛盾﹔九竹巷金色夢想小區黨支部積極協助街道社區開展老舊小區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營造了“做事看身邊黨員、有事找小區支部”的紅色黨建正能量氛圍。三是豐富居民文化內涵。小區黨支部建設“黨群之家”,開展“周末群眾劇場”“公益義賣”“跳蚤市場”“捐獻贊助”“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等活動,為居民提供聽黨課、看書學習、文化交流的精神陣地。同時,充分發掘小區文化內涵,以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精神為紐帶,打造了“幸福鎮海”陶瓷杯、手工皂、苦瓜茶、成功餅、金門高粱酒糟酸白菜等社區特色伴手禮,與台灣同胞聯合舉辦“社區鄭成功文化節”,營造了社區的原生“鄉愁”。

三、成效與反響

鎮海社區黨委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發揮社區樞紐型社會組織的資源整合作用,豐富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及小區黨群之家的服務內涵,促進各小區黨支部的聯動共建,牽頭成立了小區文體藝術團、小區志願服務隊、小區黨員水電服務隊、小區愛心理發隊、小區四點半課堂、小區公益律師、公益醫生服務隊、小區愛狗協會等多個群眾團體,有效發揮社區達人作用,為居民提供定制式和多樣化服務,極大增強居民群眾的幸福感。進一步破解無物業開放式老舊小區的治理難題,探索“菜單式”的物業服務模式,挂牌4家社區便民服務點,開設1個近百平米的社區鄰裡互助公益超市,為居民提供每月30元的物業管理服務購買項目,以及低償或無償的居家養老等上門服務,目前已涵蓋1000多戶居民,多個小區的公共設施得到有效維護,治安警情降到了零,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受到了居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四、探討與評論

在對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探索實踐中,鎮海社區黨委以小區黨支部和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黨支部為兩大抓手,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新路子。

社區黨委是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小區黨支部是黨委加強小區治理和政治功能、正確引領小區輿情輿論的重要力量。 在黨支部的作用發揮下,小區事務得到有效監督,實現小區的事情居民群眾“要知道、要參與、要做主、要監督、要滿意”的基層民主政治目標,有效解決了小區業主與業主委員會或自治管理小組、物業公司的矛盾難題。同時,小區黨支部,在提升小區環境、豐富小區精神文化、促進小區友愛互助和小區依法民主自治方面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支部黨員帶頭做志願者,服務並帶動了大批居民群眾共同參與,社區黨委每季度評選一次小區內的志願者之星,每年給予一次表彰獎勵,營造了小區樓院內“老少互助、鄰裡互幫”的和諧友愛氛圍,涌現了不少群眾找身邊的黨員、樓院裡的黨員出面幫忙協調解決問題的事跡。

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黨支部是社區黨委開展社區服務和治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可以實現最大限度整合社區資源和社會資金,更好地服務居民群眾和開展社區治理的目的。促進會黨支部發起人及理事、會員都為鎮海社區的居民代表和居民組長、熱心社區公益及公共事業的愛心企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高的群眾威望,能夠代表廣大居民群眾的利益,能夠團結和組織廣大居民群眾圍繞鄰裡互助、社區公益、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服務活動,促進社區的發展。社區作為社會治理創新的基礎地位很重要,但傳統的社區工作站、居民委員會都是政府職能服務的延伸,行政化管理的傳統社區缺少資源、缺少決策權、沒有時間精力,無法有效進行社區營造,而由社區領導下的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黨支部這樣的純民間組織,發揮了激勵民眾共同參與、聚集民眾共同財力、使用民眾共同資源、滿足民眾多元需求的作用。隨著財政資金使用的嚴格收緊,社區經費使用已經納入財政系統管理,導致在社區營造方面經費使用的局限性和經費來源的單一性,但具備獨立法人和獨立銀行對公賬戶的社區鄰裡互助促進會展現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促進了社區公益和社區營造走上了項目經營與公益創投的道路,在整合各種人力、物力、財力等社會資源方面,在使用非財政資金方面有優越的靈活性,是基層黨組織更好地激發社會群眾參與服務和小區治理,實現民間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有益探索。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