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福建廈門市湖裡區:堅持“四個突出”  把握“四個維度” 不斷提升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中共廈門市湖裡區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30日10: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第一部分:背景與起因

湖裡區是廈門經濟特區發祥地,現轄5個街道54個社區,其中村改居社區16個。總人口102.4萬,其中外來人口是戶籍人口的3倍,村改居社區“村民”是戶籍人口的1/4。轄區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產業園區及眾多大型部、省屬企業,外資企業3500多家,內資經濟戶口近15萬戶。湖裡區城市建設發展呈現出企業主體多、駐區單位多、外來人口多、“村民”轉型為“市民”難度大、社會治理壓力大“三多兩大”的特點,也存在著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缺乏系統性整體性謀劃、街道社區與駐區單位融合共建不夠、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覆蓋不夠等問題。針對這些特點和問題,湖裡區委認真貫徹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經驗交流座談會精神,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積極擴大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互聯網業等新興領域黨建覆蓋,不斷健全區、街、社區、小區黨組織四級聯動體系,著力在互聯互動、“兩級核心”、小區單元、“四類人群”上下功夫,創新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路徑,有效構建起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新格局,為全區產業轉型發展、一流營商環境打造、深化改革創新、廈門金磚會晤籌備保障等中心任務的順利推進,以及建設廈門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証。

第二部分:做法與成效

(一)突出互聯互動,融合共建力爭“新高度”。互聯互動是城市基層黨建的關鍵所在。我們全面統籌、系統推進,有機聯結單位、行業及各領域黨組織,強化了城市基層黨建的融合性和協同性。一是全區黨建形成“一盤棋”。把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納入全區發展總體思路,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共推進。成立全區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均由區委書記擔任“領頭羊”,吸納41家駐區省屬和市直單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駐軍和武警部隊黨組織參加,定期研究城市基層黨建重點工作。同步成立了全區黨建促進會,下設黨建智囊團和人才、文化、教育、健康、群團等5大專業聯盟,整合了區域內外170家職能部門、行業領域黨組織,共促行業發展、共享優勢資源、共同為民服務。如區衛計局牽頭組建健康聯盟,整合全市10家醫療機構的98名專家,每周開展“百名專家進社區”活動,目前已舉辦100多場,服務群眾5萬余人次。二是區域黨建擰成“一股繩”。全區5個街道、54個社區全部成立街道大黨工委及社區大黨委,分別吸納99家和416家共建單位參與,每季度召開聯席會議,每月共辦主題黨日活動,共抓基層黨建、共育先進文化、共建文明城區、共同服務群眾。全面推行“一支部一協議兩清單兩認領”主題共建活動,街道、社區與共建單位全部簽訂共建協議,收集梳理共建單位需求清單1458條、服務清單3090項,共建單位支部認領服務項目1288個,共建單位6100余名在職黨員認領服務崗位1632個,在相互服務中實現相融共生、互利共贏。三是不同領域黨建串成“一張網”。打通機關、社區、學校、新興領域等各類黨組織之間“無形的藩籬”,創新開展“1+X+Y”黨建工作法,即以1家社區黨組織為紐帶,吸納X家新興領域黨組織和Y家機關、學校等其他領域黨組織組成聯建片,形成“兩帶三同” 的黨建工作格局,全區共組建74個聯建片,吸納56家機關黨組織和62家學校黨組織參加,覆蓋全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黨組織579家。在全區5大商圈、6個園區、135棟商務樓宇中,設立146個黨建服務站,推動黨組織100%覆蓋,安排稅務、安監、發改等職能部門黨代表駐站輪值,每周舉辦部(局)長會客廳活動,並根據行業特色成立黨建聯盟,有效服務產業發展。如湖裡街道黨工委依托海峽文創園等5大創意園區,將35個文創企業黨組織整合成文化傳媒、互聯網+等6個行業黨總支,定期邀請職能部門、行業大咖等舉辦黨建沙龍,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和抱團發展。

(二)突出兩級核心,街道社區凝聚“新強度”。街道社區是城市基層黨建的核心。我們堅持“四個強化”,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的領導核心作用。一是強化隊伍建設。在每個街道增設黨建辦和黨建服務中心,增配一名科級職數(事業)主持工作,平均配備11名黨建指導員,專職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把社區干部作為全區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序列和全區“550人才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政治上給出路、在生活上給關愛、在工作上給舞台。打通社區干部成長成才通道,2014年全省從優秀社區主干招考公務員,廈門考上5名,我區佔了4名,兩位社區書記筆試成績分獲全省第1名、第3名﹔2018年我區又有5名社區主干考取了公務員和事業編。在全省率先落實社區干部基本工資參照社平工資調整的規定,目前社區“兩委”待遇月均達6600元以上,與事業干部持平。在全市率先成立優秀社區書記導師庫,連續4年舉辦社區工作者文化節。二是強化服務保障。給予街道社區充分的培訓支持和資源保障,確保街道社區黨組織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開設街道黨務干部和社區主干異地學習、黨校培訓、挂職交流、文體競技、新媒體培訓“五個課堂”,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區所有社區主干赴台灣學習社區營造經驗,帶領社區干部練內功、強筋骨、長本領。以社區黨組織為主渠道落實惠民政策,2017年落實基層黨建專項經費3198萬元﹔新建2個區級、4個街道級、36個企業(含10個互聯網企業)級、108個小區級黨群陣地,打造“10分鐘黨建活動陣地圈”,並全部實體化運營,以點帶面,輻射全區黨員群眾。三是強化責任落實。著力構建責任制+清單制+項目制+督導制“四位一體”黨建責任落實制度。建立區、街、社區三級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將黨建成效與效能考評、干部提拔任用直接挂鉤。設立9項目標責任、34條具體責任和82個量化指標,以“清單式”要求明確街道應做必做的黨建責任“硬指標”。連續4年開展“基層黨建辦實事項目”活動,累計辦結辦實事項目280件。以黨代表為主體組建8個區委基層黨建督導組,街道延伸組建33個社區黨建督導組,形成街道社區黨組織交叉督導、反向督導、延伸督導的立體化督導格局,讓嚴肅黨內生活養成習慣、形成自覺。四是強化作用發揮。全面開展增強“三有感”主題活動 ,面向黨員、群眾征集並辦理572件“最期待書記辦的事”,組織街道社區黨員5萬多人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推行黨員亮崗亮承諾,要求街道社區每位黨員干部佩戴黨徽,所有社區活動現場樹立黨旗,讓群眾感受到黨在身邊。如金安社區持續開展“身邊的黨員”活動,做到“周周有活動、場場有黨員”,吳秀丹等3名黨員成為《新聞聯播》“說說身邊的共產黨員”欄目第一期的主角,被群眾熱情點贊。2016年9月,在抗擊“莫蘭蒂”超強台風的戰斗中,5個街道、54個社區全部組建黨員自救隊開展自救,全區在最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黨組織成為搶險救災最堅強的領導核心和群眾最值得依賴的堅強堡壘。來自台灣的興隆社區主任助理熊麒先生感慨地說:“湖裡區用一個星期完成了台灣一個月都完成不了的災后重建工作!”

(三)突出小區單元,社會治理下沉“新深度”。小區是城市每位居民生活的最基本場所。湖裡區把小區作為社會治理最基本單元,從小區黨建入手,以基層黨建創新帶動基層治理創新,為居民營造更加溫馨和諧幸福美麗的生活環境。一是創新推行“支部建在小區上”。針對小區黨組織覆蓋不全、多數處於黨建覆蓋“真空”的問題,全面籌建小區黨支部,目前全區已成立小區黨支部345個、樓棟黨小組894個,實現了小區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突出選優配強小區黨支部書記,優先選拔小區居民中在任或離退休的黨員領導干部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充分發揮他們在小區的影響力、組織力和號召力。建立“小區黨支部書記數據庫”和“小區黨支部書記后備人才庫”,實現小區黨支部書記培訓常態化,要求街道黨工委書記直接研究落實書記選配工作,切實在選好帶頭人上下足功夫。目前,全區共有48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含在職、退休)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注重抓好黨員教育管理,把居住在小區的每一名黨員特別是在職黨員找出來、管起來、作用發揮出來,區管在職黨員全部到本人居住小區黨組織報到,參加組織生活、接受民主評議,評議結果向所在黨組織反饋,作為在職黨員年度考核、評優評先和提拔任用的依據。今年以來,小區黨支部共對80名居住在湖裡區的區管干部出具了考核意見。二是創新推行“小區黨支部與業委會深度融合”。針對小區建設中業委會和物業公司“不作為”或“亂作為”現象突出、矛盾糾紛多發的問題,把業委會組成人選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推行黨支部與業委會深度融合,建設“紅色業委會”。出台湖裡區小區治理“1+4+N”文件 ,規定“加強黨對小區治理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小區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業主委員會接受社區、小區黨組織的領導和社區居委會的工作指導監督”等,明確小區黨支部在小區治理中的引領地位,確保小區治理工作始終保持正確前進方向。在小區黨支部主導業委會籌備(換屆)的基礎上,大力推動由支部書記兼任業委會主任,並做好“雙向培養、交叉進入”,47個小區實現小區黨支部書記與業委會主任“一肩挑”,108名業委會主任是黨員,394名黨員擔任業委會委員。如,國貿陽光小區黨支部第一書記兼任業委會主任,9名業委會成員中有5名是黨員,在小區黨支部和業委會的大力推動下,完成了小區停車場、外牆、水管改造“三大民生工程”,極大提高了小區黨支部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三是創新推行“資源下沉小區”。積極推進機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將工作力量、服務資源、資金支持下沉小區,以小區為基本單元探索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工作。深入推進社區綜合體制改革,要求每個社區1/3的工作人員擔任小區秘書,日常走家入戶,收集民情民意,提供咨詢服務,調處鄰裡糾紛。各職能部門工作力量紛紛下沉小區,截止目前,共選配小區警察131名,小區城管110名,小區教師173名,小區調解員495名,小區醫生173名,小區律師95名。有效整合機關、街道、社區和城市管理職能部門等多方力量,以黨建為紐帶,以小區為核心,推行“路長制”。安排全區1755名機關黨員、328名街道黨員、1861名社區黨員到小區周邊大街小巷擔任“路長”,對負責路段、小區內的市容衛生、市政綠化、環境安全等10項工作,開展文明督導和志願服務,形成了“路長+路巡員+樓(梯)長”的小區治理新體系,探索了城市綜合管理新模式,為文明城市創建、廈門會晤籌備和城市基層治理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四)突出“四類人群”,實現黨建覆蓋“新廣度”。堅持人在哪裡,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裡。我們緊緊抓住湖裡區的四類關鍵人群,立足不同群體的特點,分類推進、精准施策,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覆蓋面。一是有效引領高層次人才。針對高層次人才價值多元、重視自身發展等特點,著力用思想引領人才、用組織凝聚人才、用服務贏得人才。成立區互聯網行業聯合黨委、高層次人才黨支部和人才商會,由科技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思恩博士同時擔任黨委書記、支部書記和商會會長,做到黨建活動和行業活動、商會活動同步謀劃、同步開展、相互促進。在人才最聚集的高新技術園區,成立5個人才服務站,以黨組織名義定期舉辦創業論壇、項目資本對接會、項目成果展、博士沙龍等活動,使黨建工作成為高水平、高質量引領人才發展的新高地。二是有效引領外來流動人員。針對全區外來流動人口是本地戶籍人口的3倍,同時流動快、分布廣等特點,我們抓教育促提升、抓管理促和諧、抓服務促融合。打造26個戶外“視頻黨校”、54個社區書院和“湖裡星期六”等品牌教育平台,常態化無差別向流動人員及子女開放,讓流動人口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黨的教育和感召。在外來人口聚集的村改居社區成立16個房東協會,及時了解流動人口動態,幫助協調解決他們在社會救助、就業幫扶、子女入學、計生服務等方面的問題,促進流動人口更好融入本地生產與生活。建立重慶市梁平縣、江西省星子縣、福州市永泰縣等3個駐廈流動黨支部、人才中心等7個畢業生黨支部和35個出租房黨支部,搭建區、街、社區三級流動黨員管理平台,讓流動黨員成為流動人口中的領跑者和領路人,使流動人口知黨信黨擁護黨。三是有效引領村改居社區“村民”。全區7萬余名“村民”是湖裡城市建設中的特殊群體,他們“城社會”物理特征顯著、“鄉社會”遺留問題突出,我們著重抓思想觀念的更新、生活習慣的轉變和生活出路的可持續,推動16個村改居社區和全體“村民”實現華麗轉身、全面融入城市生活。16個村改居社區黨委牽頭面向“村民”開設“市民講堂”,組建“特區建設者宣講團”深入村改居社區宣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及各類技能培訓,讓他們實現從“洗腳上岸”到“洗腦進城”的轉變。針對因房租收入高而存在的“有學不上、有工不做、有家不歸”等陋習,大力弘揚“海堤精神”“宋江陣”等社區傳統文化,搭建志願服務平台、建立獎學重教機制、選樹先進典型等多措並舉,著力營造“學習光榮、勞動光榮、奉獻光榮”的氛圍。如高殿社區黨委吸納70余名待業“拆二代”“房二代”成立義務消防隊,成為社區安全的守護者和青年人才的培養基地。在狠抓思想引領的同時,著力推進“黨建富民強村”工程,以集體發展用地項目為抓手,確保“村民”生活出路的可持續。如蔡塘社區黨委打造集商貿、酒店、休閑、娛樂於一體的高端城市綜合體蔡塘社區發展中心,創造了總資產3年增加3倍、集體資產人均年收入5萬元的奇跡。四是有效引領年輕群體。針對年輕群體思想活、觀念新、節奏快的特點,堅持與時代同步,創新黨建形式,把互聯網+作為黨建工作“必須裝備”,有效吸引和凝聚年輕群體。積極推廣廈門黨建e家,全區各級黨組織共建立黨建微信“矩陣”126個,實現區、街、社區100%覆蓋。有效融合基層黨建信息和網上辦事服務兩大平台,打破傳統黨建“限時、限地、限人”束縛,實現“黨建陣地網上建立、黨員身份網上亮相、交流討論網上開展、教育管理網上進行”。加強新老黨員交流與聯系,創新開展“不忘初心——老黨員的記憶”活動,面對面請老黨員為年輕群體講述“過去的事”,收集並展覽包括“解放廈門日記”在內的“紅色藏品”138件,作為黨員黨性教育基地,引導年輕群體知黨恩、跟黨走。

第三部分:經驗與啟示

(一)必須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湖裡區在抓城市基層黨建工作中,始終把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充分尊重街道社區人事安排、決策建議、綜合管理等權利,實行社區事務准入制度,科學配置和使用轄區各類黨建資源,積極探索社區綜合體制改革、小區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路徑,著力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治理功能、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把城市各領域黨組織擰成“一股繩”、形成“一盤棋”,為做好中心工作提供了堅強組織保証。

(二)必須大力推進城市基層各領域黨建互聯互動。湖裡區緊緊抓住互聯互動這個關鍵點,堅持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聯,不斷推動街道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共促發展。不斷完善區、街、社區黨組織三級聯動體系,確保上下貫通、運行有力﹔成立全區黨建促進會,組建5大專業聯盟,有效整合了區域內外黨建資源共促發展﹔創新開展“1+X+Y”黨建工作法,大力推進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和互聯網業等新興領域“兩個覆蓋”,推進城市基層黨建邁上新台階。

(三)必須深入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湖裡區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引領基層治理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緊密結合實際,加強探索實踐,著力在思想引領、組織引領、機制引領、示范引領上下功夫,推動城市基層治理不斷提升。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有效路徑,制定小區治理“1+4+N”文件,建立“區-街道-社區-小區”四級組織架構,構建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小區社會組織和小區居民共同參與的小區治理體系,引領各方共同參與小區治理,打通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責編:宋晨、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