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30日08:33 來源:解放日報
嘉定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接軌國際要求,提升企業競爭軟實力,指明了方向。為了持續推進全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使這項工作常態運行,區社工委設立由各街鎮、區各相關職能部門組成的會商制度,統籌協調推進全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讓更多的非公企業參與進來。
2016年起,每年有10家非公企業被區政府授予年度“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貢獻獎”。非公企業不斷加強社會責任建設,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從社會責任評估入手
改革開放以來,非公企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推動嘉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8月底,在嘉定區注冊的非公企業達到19.5萬家,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1652家﹔從業人員60多萬人,佔區域總就業人口的83%﹔非公企業上繳稅收佔全區稅收總額的78%。然而,大量非公企業的產權核心和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往往不重合,如何在非公企業中增強黨的領導力、實現黨的政治引領,區社工委通過大量的個案研究,逐步認識到社會責任建設是將產權核心與政治核心的“兩核”凝聚到“發展”這一共同目標上來的有效載體,是非公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引領作用的有效抓手。
嘉定非公企業較好地承擔著促進就業、依法納稅、勞動保障、誠信經營、優質服務、社會穩定等社會責任。同時,因部分非公企業忽視社會責任而引發的矛盾沖突也時有發生,給城市精細化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如何讓非公企業成為全區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和促進者,是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課題。
從非公企業自身看,凡是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就發展、進步、壯大﹔凡是社會責任履行差的就倒退、萎縮、甚至消亡。從社會責任建設的評估入手,既是對非公企業成長狀況的現實評估,也是為其開展社會責任建設提供工作規范,更為非公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評估體系涉及60項指標
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在全市尚無先例。2013年4月,嘉定區社工委提出開展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構想,並於當年8月形成《嘉定區開展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課題報告》,構建起企業社會責任評估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框架為“5-3-60”,即經營責任、員工責任、政府責任、社區責任、環境責任五大責任,區、街鎮、非公企業三級體系及60項具體指標。評估內容全面覆蓋非公企業的股東、管理者、員工、消費者、商業伙伴、環境、政府、社區和公眾等利益相關者。
2014年10月,區社工委邀請上海市社會科學院、華東理工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嘉定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項目組,正式啟動試點工作。在全區挑選已建立黨組織的50家非公企業作為首批試點單位,由項目組上門開展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工作。同時,項目組研發建立了專門的管理信息系統,該系統以信息和資料的收集、傳輸、整合和統計分析為手段,以評估指標體系維護管理、評估材料提交跟蹤管理、自動歸類匯總、查詢統計分析、網絡測評管理為功能,以參評企業、評估專家、評估領導等相關人員工作內容和責任為系數。
項目組每年新增100-200家非公企業進行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綜合評估。至今,共計完成了對全區500家非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情況的綜合評估。項目組與有關職能部門反復商討,對具體評估指標進行了多處修訂,形成相對成熟的實施方案、工作手冊和操作流程。初步建立起由企業及時更新、街鎮及相關委辦局審查把關、區社工委統一管理、可隨時提供信息查詢和信息導出服務的三級動態數據管理和服務平台。
多元主體聯動共同打分
開展 “嘉定區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的構想並推進至今,已初步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的聯動機制。由區社工委、街鎮社工委和企業構成三級縱向聯動機制,具體落實評估工作。區職能部門每年根據各自職能,分別對參評非公企業相關業績給予正面打分,出具負面清單。在企業主要經營者的支持下,企業主動提供各種數據資料,對調研有問必答、毫無保留。
區社工委通過政府採購平台,購買上海社科院的第三方服務,開展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使評估資金使用更加規范。同時,完善溝通機制,加強對非公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意識教育引導﹔建立非公企業社會責任評估與非公企業文化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相互協調、相互融通的推進機制,以社會責任建設促進企業文化發展、文明單位創建。
項目組匯聚了社會學、統計學、信息技術、黨建等方面的專家,為非公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提供專業支撐。五年來,項目組堅持走訪每家參評企業,主動上門指導服務,及時發現並完善不足,細化訪談內容、運用問卷調查、材料互証等評估方法,科學嚴謹、務實高效地完成了評估工作。
相關專題 |
· 黨建動態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