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渭城區委組織部
2018年09月29日15: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與起因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証、精神力量、道德滋養。
群眾性文化活動是基礎元素,但目前基層文化設施的匱乏和資金、場地等因素制約,基層群眾的文化表演和文化交流都是因陋就簡、各自為戰,缺乏一個統一的平台。如何推出一批面向基層黨員群眾的具體文化項目和文化載體,將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和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當前基層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之一。基於上述背景,本著文化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理念,渭城區委組織部聯合文匯街道黨工委以畢塬東路為試點,發揮社區黨組織作用,及時推出多種活動形式的基層黨員和群眾的文化活動,整合社會各界資源,為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提供了平台,促進了“送文化”和“種文化”的有機統一,推動了民間文藝表演隊伍和文藝人才的發展壯大,帶動了社區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促進了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和社會風氣的不斷改善。
二、做法與經過
(一)建立了滿足群眾需求的黨員志願服務品牌。經過調研,我們確定在文匯街道黨工委下轄畢塬東路社區黨委作為試點,以文化為載體,全面提升社區黨建水平和服務群眾能力。畢塬東路社區黨委成立於2001年,隸屬於文匯路街道黨工委,下轄畢塬東路社區黨支部和畢塬東路離退黨支部,共69名黨員,居民小區8個,企事業單位1個(咸陽中學),居民2123人。社區現有注冊志願者307名,其中黨員志願者佔120名(含區直包抓部門黨員),結合社區網格化包抓情況和志願者個人特長分為5支志願者隊伍:居民黨員志願者隊伍、“紅袖章”志願者隊伍、在職黨員志願者隊伍(區直包抓部門黨員)、離退支部黨員志願者隊伍、在校大學生志願者隊伍。
社區黨委每周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重大活動統一部署,形成長效機制。同時,創立了紅馬甲工作室、設立服務大廳心願牆,對於居民訴求的個性問題推行“三單制”服務機制,實行“限時領單、限時辦結”模式,達到對居民群眾有求必應。在創文期間需要群眾配合時,居民群眾也一呼百應,積極響應配合,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員志願者的積極作用,為構建和諧社區打下堅實基礎。今年以來,社區黨委分別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志願者服務活動,主要是:以食品安全、創文等宣傳活動,有力的提升了轄區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創建參與熱情﹔聯合咸陽中學廣泛開展“文明餐桌”活動及“環保相隨、廢品分類”兒童節廢舊物品兌換禮品活動,通過活動開展有力提升轄區沿街餐飲店的文明意識,提升了轄區群眾的環保節能意識,有效的推動了駐轄單位共駐共建的參與熱情。
“七一”前夕,黨委走訪慰問老黨員和貧困黨員、開展“支部書記講黨課”、召開全體黨員、群眾代表、貧困戶參與的座談會一次,通過系列活動開展有效的增強了社區黨支部的凝聚力和黨員干部的向心力,為助推支部建設和轄區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組織保障﹔社區黨支部不斷創新為民服務新舉措,開展了“流動道德講堂進社區”活動,使得“道德講堂”更加深入基層、貼近人心,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提升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迎檢前期,黨委組織黨員干部、發動廣大群眾,開展了“創建文明城市”民意測評走訪活動,此次活動有效的提升了轄區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6月底完成社區室外活動場所兩處,一處位於社區門口(佔地200平米),另一處位於咸陽中學家屬院內(佔地300平米)。
成立社區“共駐共建協商會”后,組織區級包抓部門、辦事處包抓科室及廣大群眾共同參與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期間對所轄的8各小區25個垃圾桶進行分類擺放﹔完成高職中小區、咸陽中學家屬院破損路面500平方米的硬化處理﹔張貼各類創文標牌120余塊﹔清理積存垃圾30車﹔野廣告清理200余處。
社區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志願者服務活動加強輿論宣傳引導,普及“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志願服務理念,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彰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宣傳先進典型,及時總結推廣有益經驗,打造一批叫得響、過得硬、能復制、受歡迎的志願服務品牌。
(二)離退休老黨員不忘初心,回歸社會繼續前行。社區離退黨支部有離退休黨員了30名,這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因為這些老黨員、曾經的領導干部不僅理想信念堅定、組織觀念強,更具有很高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
一是利用微信平台創新黨組織活動和黨員交流模式方式。離退支部黨員的平均年齡均在65歲以上,但是老黨員同志毫不懈怠積極學習,利用微信群的及時性發布近期黨建工作的學習重點和要求,並充分充分挖掘微信群短信、圖片、語音等各項功能,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開展“微黨課”,調動黨員學習的興趣﹔同時微信群發布內容不僅限於工作內容,通過定期發布群裡先進人物事跡以及各項工作的好做法進行正能量宣傳,便於黨員參考、學習、借鑒,例如支部老黨員同志拾金不昧,支部書記將事例編輯發送至群裡,群裡氣氛活躍紛紛點贊,積極學習,通過身邊的模范先進事跡發揮以德育人作用、讓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持續發揚、黨的旗幟更加鮮明。
二是積極開展和參與各項活動,始終保持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支部老黨員牢記黨的宗旨,信念堅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証明了“共產黨員,永不退休”。在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老黨員積極加入文明宣傳志願者行列,爭當創文宣講員和文明勸導員,宣傳文明道德精神、制止不文明的行為,以自身的實際行動感染並帶動周圍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傳遞正能量﹔積極組織參與書法比賽,以書畫作品為載體,展示了老黨員們熱愛黨的心聲,展示了社區和諧發展的新風貌﹔組織開展攝影、棋牌比賽,引導離退休黨員干部通過文化載體在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三是積極發揮作用,堅持為轄區建設積極出謀劃策。退休黨員工作經驗足、為民辦事經驗豐富,社區建設離不開他們出謀劃策。離退休黨支部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定期召開座談交流會,針對轄區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居民反映較多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並妥善解決,激發老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和信心,讓老黨員能力發揮出來,促進社區積極蓬勃發展。
(三)流動講堂進社區,打造為民服務的特色平台。“流動講堂進社區”是結合創建文明城市的需要,以“弘揚先進文化、關注大眾話題、傳播科學知識、提高群眾素質、共建和諧家園”為宗旨,針對社區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開展各類學習教育和知識培訓,以豐富多彩、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科普和講座活動為載體,成為一支獨具特色的基層大講堂宣講隊伍。
社區流動講堂圍繞學習貫徹黨的重大方針政策、重要會議精神,以社區黨員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為重點,積極發揮社區各類人才作用,聯系咸陽中學老師、社區法律工作者和老黨員擔任學習小組長、宣講員等,為社區黨員居民宣傳、講解黨的理論知識。
社區流動講堂先后開展了內容豐富是多種活動:結合理論學習,開展黨建活動日、愛國主義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滿足不同層次的黨員居民學習需求﹔利用“學雷鋒日”組織青少年、志願者開展“學雷鋒,獻愛心”志願者服務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了雷鋒精神﹔開辦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內容的“社會道德講堂”、以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教育為內容的“平安穩定講堂”、以宣講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內容的“黨建理論講堂”、以宣傳醫療養生保健知識為內容的“健康知識講堂”、以普及法律法規常識為內容的“法律常識講堂”等講堂,結合轄區居民需求和主講老師特長,來豐富社區大講堂的內容。
同時,將社區道德講堂、文體娛樂室、黨員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室外健身廣場等活動室全部向黨員、居民開放,除了在各小區流動開展講堂活動,也有固定陣地和活動場所。社區充分利用電子屏、宣傳櫥窗等宣傳輿論陣地,宣傳流動大講堂,開展了讀書學習日等系列活動,通過課堂傳授、互幫互助,相互促進等手段,著力培養黨員居民“學習中生活,生活中學習”的終身學習理念。
通過開展系列“流動講堂進社區”的活動,社區構建了一個培養居民健康文化生活的新載體,也切實將廣大居民群眾參與創文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為推進社區居民的科學素質營造良好氛圍,讓流動講堂成為社區為民服務的特色平台。
三、成效與反響
(一)有效豐富基層文化活動形式
社區活動形式上顯得更具活潑性和多樣性,同時,更注重與自身特色文化活動結合起來開展,內容涵蓋面大、活動影響面廣、公眾參與度高。既突出主題,又富有時代性,能更好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為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使群眾性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二)有效提供基層文化活動平台
社區活動既可廣泛分散又可相對集中,真正地使活動平台變的內涵更加豐富、渠道更加拓展,對促進社區文化的發展與提高,展示社區文化的成果與風採,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三)有效整合基層文化活動資源
通過活動開展的這一平台,社區相繼添置許多硬件設施,設立了黨員活動站、會話談心室、紅馬甲工作站、工會愛心驛站等,使社區成為資源集聚的有效方式,為開展各項活動提供了有利條件,也為今后持續發揮好的社會效應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經驗與啟示
(一)營造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社區黨建拓展了新領域。文化功能的實現體現於無處不在的影響與滲透,傳統優秀文化展示、紅色之窗,黨員居民先進事跡展等,將傳統教育融入社區居民生活環境,使居民在潛移默化中緬懷先烈、繼承傳統,營造了濃厚的“紅色”氛圍。讓社區黨員居民時時刻刻感受到黨員的先進性,得到教育、受到感染,較好地體現了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理念。
(二)充分發揮社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意識實現了新提升。在各類文化活動中,通過“講傳統”、“學傳統”等黨建文化活動,促進黨員牢記黨的宗旨,繼承革命遺志,強化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在黨員志願服務中,通過開展對黨員“安心”落戶、“舒心”服務、“暖心”幫扶活動,增強了黨員的歸屬感﹔在“行為文化中,通過對黨員實行積分制管理,開展設崗定責,亮出黨員身份等活動,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在爭先創優活動中,激發了社區黨員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黨員的成就感。
(三)強化社區黨組織的核心作用,社區建設取得了新成果。社區黨建文化的發展,不但為社區黨建帶來了新動力,也為和諧社區建設帶來了新活力。文化活動以興趣愛好為結合點,寓教於樂,將居民的生活、娛樂、休閑方式引導到健康、積極、上進的精神文化生活上﹔行為文化使社區居民在學禮儀、定公約,講文明、樹新風,學先進、比先進的過程中,規范了行為,提升了素質﹔鄰裡文化改變了城市居民封閉自守、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推動社區居民在走出家門、敞開心扉、伸出雙手的互動中,拉近了距離、增強了情感、促進了鄰裡和諧。以文化為載體促進了區域統籌、資源整合、聯創共建,全面提升社區黨建水平和服務群眾能力。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全國城市基層黨建創新案例”征集評選活動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